国际医药贸易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7.46 MB
- 文档页数:79
药学导论试题班级:2012级信管学号:1224620028 姓名:朱春夏1.论述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产业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化学制药:化学制药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体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市场逐步扩大,扩张速度十分明显。
从供需方面看来,供给有所扩大,需求增长;从行业价格来看,基层价格趋低成本增加,同时我国的化学制药一直处于多仿制的状态,在国际药品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进出口来看,我国的化学药外贸易进出口规模均有增长;从分布区域来看,布局集中,制剂药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
随着大批原研专利药物的到期,仿制药市场更加活跃,我国;同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整合步伐加快,药品降价与成本上升风险依然严重,管控多样化,重复投资严重。
中药: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之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将传统中药发展提高到现代化中药,具体地说就是将中药从依靠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过渡到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务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目前中药产业增长态势平稳;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行业集中度提高,大型企业已显雏形,技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国家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产业发展将越加规范化,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生物制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整体研发水平提高很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目前我国除了生产全球畅销的生物药物外,还陆续上市了若干腺病毒和单抗生物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我国药品市场中重要的品种。
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扩大开发,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生物药物,从天然存在的生理活性物质中寻找新的生物药物,利用化学合成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创制新的生物药物,利用中西医结合技术创制新的生物药。
《药物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对象:国际医药商学院各专业本科生一、说明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懂得药物经济学研究能够协助社会医疗保险计划和医疗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药品报销政策,能够帮助医院和临床医护人员优化治疗方案,能够给消费者(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治疗信息,可以指导医药公司的新药开发以及市场营销决策。
2、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定义,了解药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药物经济学成本分析,熟悉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设计,能够运用最小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与成本效用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导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学时安排34学时。
4、教材选用情况教材:孙利华. 《药物经济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版). 2010.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4学时)[基本内容]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介绍药物经济学的定义;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的现状;药物经济学在卫生保健事业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基本要求]1、了解药物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历史;2、掌握药物经济学在卫生保健事业中的作用及其应用领域;3、重点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定义。
第二章药物经济学成本的测算与分析(6学时)[基本内容]介绍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成本的概念、分类、测算方法;药物经济学中贴现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基本要求]1、了解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成本的概念和分类;2、重点掌握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各种成本的内容以及测算方法;3、掌握成本贴现的理论、方法和要求。
第三章最小成本分析(2学时)[基本内容]介绍最小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小成本分析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1、掌握最小成本分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最小成本分析应用的概貌。
第四章成本效果分析(4学时)(多媒体教学)[基本内容]介绍成本效果分析中效果的概念和分类;各常用效果指标的介绍和计算;成本效果分析的特点;增量分析的方法;成本效果分析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的几何图解。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导论》期末复习重点09级市营(1)班李金荣编撰第一章绪论一、药学、药学得起源与发展P2-14(重点:中国古、近、现代药物发展P6-14)相关得几个概念:药物:用于治疗、预防与诊断疾病得物质。
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中医临床经验用于防病、治病与预防疾病得物质。
化学药:就是指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得特殊化学品。
生物药:就是指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得基本生物活性物质。
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得疾病,有目得地调节人得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功能主治与用法用量得物质。
药学:研究药物得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毒副反应、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经营管理,不断寻找与开发创新药物,维护与增进人类健康得一门综合性学科。
药学导论:系统介绍药学及相关学科得基础知识及相互关系,研究药学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对药学学科得认识与专业素质。
第一节药物得萌芽时间:公元前180万年—公元前3000年1、起源于神古希腊:阿波罗······医药之神。
中国:神农氏尝百草2、起源于巫。
《说文解字》:“巫彭始作医”;世本:巫咸为帝尧之医。
3、起源于实践(自然观察、治病实践),起源于需要,与生俱来,逐步提高。
第二节古代发展时期时间:公元前3000年—16世纪一、国外古代药学发展概况(一)两河流域及古埃及药物发展(受巫术得影响) 苏美尔1、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 米索不达米亚载体:泥板书莫拉比法典巴比伦亚述2、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载体:埃伯斯纸草书,世界上最早得药物治疗手册之一。
载有700余种药物与800余个处方;阿片、牛肝、硫磺、铜化物等;影响古希腊。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药学1、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300年) 起源于神学;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将医学与神学分离;“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与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养生方:多种食物得药用功能。
医药市场学营销习题解答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医药市场:指对某种或某类医药产品显示的和潜在的需求总和,有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三个要素构成。
2、医药市场营销:①它的主体为个人和医药组织②它的客体是医药产品和价值③它的核心是交换④它的最终目的是有利益的满足需求3、需要:指个人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的基本要求。
4、欲望:是人们为了得到满足而对具体物品的需要。
5、需求:指人们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欲望。
二、填空题1、医药市场营销的主体为个人和医药组织。
2、医药市场营销的客体是医药产品和价值。
3、医药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交换。
4、医药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有利益地满足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1、效用是指产品满足人们(C)的能力。
A.需要B.需求C.欲望D.价值E.使用。
2、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A)A.需求管理B.市场管理C.销售管理D.产品管理E.促销管理3、(B)是企业最理想的一种需求状况。
A.过量需求B.充分需求C.不规则需求D.潜伏需求E.正需求4、对于(D),需要采取“减少”的措施。
A.负需求B.无需求C.下降需求D.过量需求E.有害需求5、对于不规则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C)。
A.刺激市场营销B.开发市场营销C.协调市场营销D.维持市场营销E.降低市场营销第二章医药市场营销观念一、填空题1、在_产品_观念指导下,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
2、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兼顾消费者需要、社会需要、企业赢利等。
3、顾客让渡价值是指__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单项选择题1、“大市场营销”这一概念的最先提出者是(A)。
A科特勒B杰克逊C格罗鲁斯D菜维特2、构成容量很大的现实市场.必须是(D)A人口众多而购买力高B购买力高而购买欲望大C人口众多而购买欲望大D人口众多、购买力高而购买欲望大3、在无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B)A改变市场营销B刺激市场营销C.开发市场营销D协调市场营销4、最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市场营销近视的营销观念是(B)A生产观念B产品观念C推销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5、在美国.推销观念产生于(D)A卖方市场B买方市场C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阶段D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阶段6、在不规则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A )A协调市场营稍B改变市场营铺C反市场营销D开发市场营销7、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的营销管理哲学学是( B )A推销观念B社会市场营销观念C生产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8、科特勒认为除了市场营销组合的“4P”之外.还应再加上两个“P”,即( A )A权力(Power)与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B人(People)与服务过程(Process)C诊断(Probe)与妇分(Partition)D择优化(Priority)与市场定位(Position)9、运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打破国际或国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开辟道路。
国际技术贸易案例分析1.某省钻头厂与美国史密斯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从美国史密斯公司引进某种类型的地矿钻头生产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中的“鉴于”条款规定“史密斯公司拥有某地矿钻头生产专利,能够合法地向引进方授予制造某地矿钻头的生产许可证……”。
许可合同签订后,在双方的密切合作下,很快生产出合格的合同产品,但当该产品销往美国后,美国休斯公司提出诉讼,指控某省钻头厂的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试问:(1)某省钻头厂是否必须应诉?(2)某省钻头厂还具有什么权利?2.2005年我国某省某公司与荷兰某公司草签了一项引进挖泥船设备和制造挖泥船专有技术的许可合同,其中有这样一条款:“对那些挖泥船用户的总机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注册的,假如与荷兰某公司的利害关系无冲突和将无冲突,那么这些挖泥船的建造和交船可以进行,对上述情况必须经双方协商最后判断。
对荷兰某公司利害关系是否存在或是否将存在冲突,最后由荷兰某公司单方决定。
”试问:对这样的条款我方是否应该接受,为什么?1.答:(1)某省钻头厂不必应诉。
根据“鉴于”条款的规定,应责成美国史密斯公司应诉。
因为“鉴于”条款主要说明双方当事人签订许可合同的目的和愿望、受方引进技术的目标、供方转让技术使用权的合法性和该项技术是否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等。
这些说明具有潜在的法律作用,即要求双方在签订许可合同时就明确做出某些法律上的保证。
一旦双方因合同发生纠纷,仲裁机构或法院就可以根据这些保证,解释其他有关条款,判断谁是谁非,分清责任。
在本案中,供方史密斯公司对其转让的某地矿钻头生产专利技术的合法性作为保证,一旦受方某省钻头厂的合同产品被第三方指控为侵权的行为.该公司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2)由于供方史密斯公司的违约行为而造成受方某省钻头厂的经济损失,受方有权向供方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
2.答:这样的条款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9条第(七)项规定,技术进口合同中,不得合有下列限制性条款:不合理地限制受让人利用进口的技术生产产品的出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