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含义】事物的矛盾具有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各自的特点矛盾特殊性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的表现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对具体问题进具体分析和解决①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二者是相互联结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与②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转化的特殊性的关系①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②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重点解析】全面掌握和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其哲学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难点突破】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是指,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既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关键在于不能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当成整体与局部的、范围大小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是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上讲的。
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即同类事物的共性;特殊性则是事物各自的特殊性质和特点,即事物的个性。
因此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而不是相反。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则是整体由局部构成,局部存在于整体当中,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二者有范围大小的问题。
高二政治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基本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而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它的解决对全局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其他都是次要矛盾。
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时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
如土地革命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到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内阶级矛盾则降为次要矛盾。
到解放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内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
根本矛盾指决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的矛盾,贯穿并支配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矛盾的解决标志着事物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束。
基本矛盾通常指根本矛盾,但有时也用以表述存在于各种基本运动形式中的矛盾,如促使社会发展运动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等。
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把握一定不能脱离事物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例1 旧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A.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 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D.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之间的矛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是以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为斗争目标的。
虽然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并不体现反帝的要求。
例2 1952年毛泽东指出:“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政治哲学课本中矛盾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了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1: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哲学模块的政治内容是必修四的政治知识点,很多学生都表示哲学很难理解,其中最难掌握的就是矛盾的原理知识,你想知道自己掌握了没有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
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①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方法。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教案
课题: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目的:识记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理解其表现
教程:
【复旧】矛盾具有普遍性的表现;原理和方法论
【导新】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0多年前,一名印度警察首创指纹侦探,取得成功。
现在世界各国公安部门都把鉴定指纹作为破案的重要方法,因为指纹是一个特有的标志,世界上没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
有一个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
都说明了一个哲学道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导学检测】
阅读教材第一至第二段回答: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1、矛盾的特殊性,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①
阅读教材第三至第十二段回答: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2、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不同②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或者叫做③。
(2)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④各有不同特点。
这是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依据。
(3) 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⑤。
这是在总体上、在相互联系上把握事物的依据阅读教材第十三段回答:得出什么结论(见教材P97页)
[分析归纳]
一、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⑴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根据。
)——从空间上看
1.矛盾具有特殊性——表现⑵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含义)(这是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依据)——从时间上看↓⑶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从矛盾双方看)
↓
↓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讲解]:
⑴①偷婚:苗族青年相爱后,男方求婚若被拒绝,就在夜里与姑娘连夜私奔,过后再去求婚。
②抢婚:云南的苗族和傣族有这习俗,恋爱的青年男女约好时间、地点,小伙子邀好友数人到女方家或到姑娘必经之地,将其抢走。
姑娘假意呼救,女方纠集亲人持械追赶,情形恐怖,但总是追不上,甚至方向相反。
③试婚:布朗族实行试婚。
男方晚上到女方过同居生活,白天回家劳动,试婚短则三个月,长则三年,若夫妻不和就可以分开。
④走婚:云南纳西族,晚上男子去女方家过夜,第二天回到自己家。
关系不稳定,可随时终止,也不专一,男女都可交若干个,所生子女由母亲抚养,子女不知道父亲是谁,甚至
连女方自己也不知道。
⑤哭婚:湖北长阳土家族的姑娘出嫁,总是哭啼,不仅出嫁的姑娘哭,而且要请10个未婚姑娘哭,一要声泪俱下,有声无泪或有泪无声不行;二要哭腔优美;三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四要时间长,从早哭到晚,从晚哭到天亮,从娘家哭到婆家,从婆家哭到娘家。
⑵人与人类社会;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学生读书;2004年通货紧缩、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
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
⑶教与学;使用价值与价值;网络的利与弊等。
最后分析:故事国王画像。
古代有一个国王,长得很丑陋、,一只眼睛瞎,一条腿跛。
一天他召来全国的画家为他画像。
第一个画家想,国王的权威至高无上,国王的尊严不可冒犯,于是把国王画得非常漂亮,谁知国王大怒说:“善于弄虚作假、奉承的人必有野心,拉出去杀了。
”第二个画家一看,便如实给国王画了一张像,国王大怒,说“愤丑化国王,冒犯天威,杀。
”画家们被吓得要死,这时有一画家呈上一幅画,国王看后喜形于色,赏黄金千两。
只见是国王打猎的像,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登在树墩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在举枪瞄准。
分析:国王画像,作为画像,要如实反映;作为国王的像,要顾及国王的尊严,这是具体情况。
第三个画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如实反映了国王的本来面目,又巧妙地掩饰了国王的生理缺陷。
[课堂练习]
[归纳小结]
[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