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铅冶金实习报告

铅冶金实习报告

铅冶金实习报告
铅冶金实习报告

铅冶金实习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实习目的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通过铅冶炼工厂认知实习帮助建立较为全面的铅冶金感性认识。把理论知识建立在实际中理解来达到加深理论理解,把实践解剖在理论中操作来提高实践的科学规范。使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来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也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二、实习内容这次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铅金属的冶炼。关于铅金属,我们知道铅是最软的重金属,呈灰白色。熔点低(327.4℃)、密度大(11.68g/cm3)、展性好、延性差。对电和热的传导性能不好。高温下易挥发。铅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氧

化铅膜,在潮湿和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中,表面生成碱式碳酸铅膜,这两种化合物,均能阻止铅的继续氧化。铅是两性金属,既能生成铅酸盐,又能与盐酸、硫酸作用生成PbCl2和PbSO4的表面膜。因其膜几乎不再溶解,而能起到阻止继续被腐蚀的钝化作用。铅还具有吸收放射线的性能。我们需要知道铅的这些性质才能找到比较合理的方法去生产,进而实现工厂化冶炼。当下铅的主流冶炼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而这次实习的场地是一家湿法冶金技术精炼铅金属的工铅厂。我们能够近距离的去了解铅冶炼的整个过程,而这种体验将会对我的终身起到影响。下面是这次实习的点点滴滴。此前我们已经有了解湿法冶炼的三大步是吸风烧结------鼓风炉------电解精炼。而这只是归结起来的三个精简的词而已,真正的工艺流程比这个复杂的多,因为我们从它的生产顺序依次进行了学习。第一流程来到的是备料车间,这儿有是各式各类含铅矿物的

整备地点,铅锌矿石一般均需选矿富集为精矿使用。根据铅锌矿石类型不同,选矿方法也不同。一般硫化矿石多用浮选。氧化矿石用浮选或重选与浮选联合选矿,或硫化焙烧后浮选,或重选后用硫酸处理再浮选。对于含多金属的铅锌矿,常采用磁—浮、重—浮、重—磁—浮等联合选矿方法。这儿我们了解的是铅矿的品位,铅矿石进行选矿后,其精矿产品应符合冶金部部颁标准。这儿的反粉破碎系统也是整个工艺的重点,其主要作用是将送入混合配料进行制粉并通过传动带将制得的粉返回部分来辅助接下来的混合料制粉,其主要返回成分有蓝粉和浮渣。铅锌混合精矿烧结焙烧要配入从炼锌鼓风炉系统产出的蓝粉和浮渣。蓝粉通常以泥浆状泵至返粉冷却机与返粉混合,或经过滤后直接加入配料胶带运输机上进行配料,但也可将两种方式联合使用。浮渣含铅锌较高,生产中有的工厂送烧结配料,有的工厂则经压团后返回鼓风炉处理。下图为一类

似车间的精矿烧结生产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种设备的位置,制粉的关键就是圆筒制粒机,由于要扩大铅鼓风炉的现行生产能力和更大提高经济收益并降低操作上的故障,我们需要解决原料烧结块的产量和质量。而烧结机的工作好坏主要就受原料混合和制粒的直接影响,制粒机就成了这个流程中的重要设备,所以我们也重点了解了下这个设备的工作原理。鼓风烧结的原料主要是低硫的返回料与高硫原生的含铅精矿通过混合进行制粒成的3~9mm的粗粒矿石。不满足烧结工艺的要求故在原料需要在原料制备上分了混合、制粒两个段进行。第一段圆筒主要以各种原料混合为主,使返回料与原生料得到充分的均匀混合,然后调水伴匀,让水分能够渗透到返回料的颗粒里面。同时控制混合料保持6%~8%de含水量。生成了以返回料为核心的一种初级的小颗粒混合料。第二段圆筒则以制粒为核心任务,要求3~8mm的颗粒占到混合料的80%

左右并消除不足1mm的颗粒来改善烧结层的通透性,提高烧结设备的脱硫能力和加快烧结速度。提高烧结块的产量和质量,时期满足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能力的要求。其制粒的的两个阶段用到的原理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他们都是靠粒料在圆筒内的运动来达到目的,不同的是第一段的混合阶段主要用到粒料在圆筒内的轴向运动(即圆筒长度方向),而第二段是通过横向运动来完成。而横向运动又有滑动型、坍落型、滚动型、急流型、坍落型、奔流型和离心型六种模型,不过实验证明只有前面四种是利于混合制粒的。接下来就是烧结室,前面已经提到过烧结的一些知识,这儿要了解的就是烧结焙烧的原理和工艺了,学过化学的都知道金属活动顺序表,折旧是烧结焙烧的理论基础,就拿硫化铅精矿来举例,其主要成分有方铅矿PbS,另外还有ZnS、FeS2、FeAsS、Sb2S3、CdS、CuFeS2和Bi2S3等。PbS氧化的热力学过程可用下列式

解释:硫化精矿焙烧时达到着火温度后,便会发生氧化反应上述反应结果,PbS 被氧化时也可以生成PbO、PbSO4、Pb。。在不同的温度下,生成的PbO、PbSO4与未被氧化的PbS之间发生一系列反应,还会产生许多成分复杂的碱式硫酸铅-。当然接下来到的是鼓风炉熔炼的位置。由于烧结焙烧得到的铅烧结块中的铅主要以PbO(包括结合态的硅酸铅)和少量的PbS、金属Pb及PbSO4等形态存在,此外还含有伴存的Cu、Zn、Bi 等有价金属和贵金属Ag、Au以及一些脉石氧化物。所以鼓风炉熔炼的主要流程有:碳质燃料的燃烧过程、金属氧化物的还原过程、脉石氧化物(含氧化锌)的造渣过程,有的还发生造锍、造黄渣过程,最后是上述熔体产物的沉淀分离过程。其目的有五点:(1)最大限度地将烧结块中的铅还原出来获得粗铅,同时将Ag、Au、Bi等贵金属富集其中;(2)将Cu还原进入粗铅;若烧结块中含Cu、S都高时,则使铜呈Cu2S形态进入铅锍

(俗称铅冰铜)中,以便进一步回收;(3)如果炉料中含有Ni、Co时,使其还原进入黄渣(俗称砷冰铜);(4)将烧结块中一些易挥发的有价金属化合物(如CdO)富集于烟尘中,便于进一步综合回收;(5)使脉石成分(SiO2、FeO、CaO、MgO、Al2O3)造渣,锌也以ZnO形态入渣,便于回收。电解工艺是精炼铅金属的最后一步,铅的电解精炼技术在我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广泛应用。优点: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稳定,操作条件好。缺点: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大,投资大,生产成本略高。铅的电解精炼是以阴极铅铸成的薄极片作阴极,以经过简单火法精炼的粗铅作阳极,装入硅氟酸和硅氟酸铅水溶液组成的电解液内进行电解的过程。而粗铅预先进行简单火法精炼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电解时不能除去的杂质和对电解过程有害的杂质,并调整保留一定数量的砷锑。电解精炼是利用阳极中不同元素的阳极溶解或在阴极析出难易程度的差异来提纯金属的,其基本原

理是以电化学基础理论为依据。粗铅电解的电化学体系如下左图所示。电解流程如下右图所示。三、实习总结和体会通过这次实地的学习,体会算是颇深。常言道“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我现在所要表达的心态。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理论学习的作用,毕竟这是我们各行各业入门的基础,而实践带给我们的是心态上的成熟。在之前也有学过这些知识,但这次却来得这么深刻,实习的过程让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了解一些本来不怎么关注的细节,培养了我对大局观的培养。而亲眼看见各流程的紧密配合串联来生产产品的过程也其实我们只有每个环节都照料好了才能有成功的果实。所以严谨细致的生活作风是当下需要培养的,不然一个环掉链子就会使全套流程瘫痪。总之,这次在工铅厂的实习不仅仅让我学到了实际工厂化生产铅金属的方法,懂得了电解工艺制取铅金属的一般流程及一些重要设备的工作情况。还给了我不少对生活的

启示。我会保持这种感觉,让生活在这之中得到质的升华。感谢这次实习机会带来的一切,我想这是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铅冶金实习报告责任编辑:杨雪阅读:人次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国生物技术现状的发展及展望

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课程:食品生物技术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2011 年5月23日

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摘要:生物技术是20 世纪后期人类科技史上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它是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安全的重点。在我国生物技术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环境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推动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重大科技计划,把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生物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脑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等。有些研究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物技术研发体系,生物产业也初具规模,生物经济初见端倪。 关键词:生物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0前言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1]主要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等工程学科,近年来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能源、冶金、环保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群。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 1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 1.1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19年,在北平天坛成立了中央防疫处--即今天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被列为863计划之首,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据统计,我国现有456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医药领域的有165个,占36%,专业人员约6800人,

粉末冶金实验报告

实验11 铁基粉末冶金 1. 实验目的 (1) 了解粉末冶金零件制备过程。 (2) 了解烧结温度对烧结过程和制品性能的影响。 (3) 了解烧结时间对烧结过程和制品性能的影响。 (4) 了解石墨添加量对烧结过程和制品性能的影响。 2. 概述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 技术。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 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 一。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 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另外,部分用传统铸造方法和机械加工方法 无法制备的材料和复杂零件也可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因而备受工业界的重视。 广义的粉末冶金制品业涵括了铁石刀具、硬质合金、磁性材料以及粉末冶金 制品等。狭义的粉末冶金制品业仅指粉末冶金制品,包括粉末冶金零件(占绝大部分)、含油轴承和金属射出成型制品等。本报告使用的行业定界为狭义范围。 粉末冶金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机械、物理性能,而这些性能是用传统的熔 铸方法无法获得的。运用粉末冶金技术可以直接制成多孔、半致密或全致密材料 和制品,如含油轴承、齿轮、凸轮、导杆、刀具等,是一种少无切削工艺。 (1) 粉末冶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金成分偏聚,消除粗大、不均匀的铸造组织。在制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剂、 高温超导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如Al-Li合金、耐热Al合金、超合金、粉末耐蚀不锈钢、粉末高速钢、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可以制备非晶、微晶、准晶、纳米晶和超饱和固溶体等一系列高性能非平衡材 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力学性能。 (3) 可以容易地实现多种类型的复合,充分发挥各组元材料各自的特性,是一种低 成本生产高性能金属基和陶瓷复合材料的工艺技术。 (4) 可以生产普通熔炼法无法生产的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和制品,如新型多 孔生物材料,多孔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磨具和功能陶瓷材料等。

铜冶炼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

铜冶炼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 林程星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前铜冶金工业仍然是以火法为主。而近年来铜的湿法冶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低品位氧化矿的处理、废铜资源的回收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铜冶金的火法以及湿法冶炼的工艺和发展状况。 关键字:铜冶金湿法冶金火法冶金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metallurg y Chengxing Lin (School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Jiangxi,341000) Abstract: At present,the copper thermometallurgy is still the main method used in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opper hydrometallurgy technology , whic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low grade oxidized ore processing, waste resources recovery etc, has attracted people’s great interes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rmometallurgy and hydrometallurgy of copper. Keywords: Copper metallurgy , thermometallurgy, hydrometallurgy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特别是在电气工业方面应用更是广泛。对于中国铜工业来说,大力发展中国铜工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是全球铜消费量位居首位的国家,同时也是铜加工工业大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探索我国铜冶金技术行业发展的路子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火法冶炼为主,湿法为辅。铜的火法生产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全世界约有110座大型火法炼铜厂。其中,传统工艺(包括反射炉、鼓风炉、电炉)约占1/3;闪速熔炼(以奥托昆普炉为主)约占1/3;熔池熔炼(包括特尼恩特炉、诺兰达炉、三菱炉、艾萨炉、中国的白银炉、水口山炉等)约占1/3。下面主要介绍火法和湿法炼铜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1、火法冶炼铜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火法熔炼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铜工业生产中已明确提出清洁生产的目标。环境意识要求清洁的生产工艺, 即工艺过程中极少排放废物, 对火法炼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叙述了目前世界火法炼铜的主要工艺、工业生产实例及进展情况, 对现代铜冶金新方法:闪速熔炼、熔池熔炼以及其它熔炼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指出了铜火法冶炼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1.1火法炼铜主要工艺 火法炼铜主要包括: 铜精矿的造锍熔炼,铜锍吹炼成粗铜,粗铜火法精炼,阳极铜电解精炼。经冶炼产出最终产品-电解铜(阴极铜)。目前世界铜冶炼厂使用的主要熔炼工艺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在熔池熔炼工艺中,精矿被抛到熔体的表面或者被喷入熔体内,通常向熔池中喷入氧气和氮气使熔池发生剧烈搅拌,精矿颗粒被液体包围迅速融化,因此 ,使含有氧气的气泡和包裹硫化铜/铁的溶液发生质量传递。而闪速熔炼中的干精矿是散布在氧气和氮气的气流中的,精矿中所含的硫和铁发生燃烧,在熔融颗粒进入反应空间时即产生熔炼和吹炼。当这些颗粒与

生物湿法冶金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湿法冶金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资源的贫化、不易处理,生产经济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生物湿法冶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冶金工艺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地在其产业化方面取得愈来愈多的成就。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湿法冶金的发展历史、浸出机理、生产应用、并分析了生物湿法冶金的优势与缺陷和生物湿法冶金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生物浸出 Abstract:With the resources, difficult to deal with it,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economic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biological hydrometallurgy as a new type of metallurgy proces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continuously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has more and more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biological hydrometallurgy development history, leaching mechanism, the production appl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biological hydrometallurg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iological hydrometallurgy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Keywords:microbial leaching 生物湿法冶金是微生物学与湿法冶金学的交叉学科,是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某些矿物(主要为硫化矿物)和元素所具有的氧化、还原、溶解、吸收等作用,从矿石中将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制备高纯金属及其材料的新技术。在世界矿产资源日渐贫瘠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的今天,传统的选矿技术(重选、磁选、电选、浮选)与理论已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矿物加工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矿物加工过程的“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由此产生了生物选矿技术。 1、生物湿法冶金简介【1】 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矿物加工技术,它包括微生物浸出技术和微生物浮选技术。又根据微生物在回收金属过程中所起作用,可将微生物湿法冶金分为三类:生物吸附、生物累积、生物浸出。 生物吸附是指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依靠物理化学作用,被结合在细胞膜或细胞壁上。组成细胞壁的多种化学物质常具有如下功能基:胺基、酰基、羟基、羧基、磷酸基和巯基。这些基团的存在,构成了金属离子被细胞壁结合的物质基础。 生物累积是依靠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作用而在体内累积金属离子。例如巴伦支海的藻类细胞含金量是海水中金浓度的2×1014倍。铜绿假单胞菌能累积铀,荧光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能累积钇。 生物浸出就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氧化或还原特性,使矿物的某些组分氧化或还原,进而使有用组分以可溶态或沉淀的形式与原物质分离的过程,此即生物浸出过程的直接作用;或者是靠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机酸、无机酸及Fe3+)与矿物进行反应,而得到有用组分的过程,此即浸出过程中微生物的间接作用。 2、生物湿法冶金的历史【2】 生物湿法冶金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诞生期、摇

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835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0f1734006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8355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截至2014年末,全国有28个省(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地质勘查基金,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累计总规模达480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9.8%.201 4年,全国地勘基金投入54.02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总投入的18.l%和矿产勘查财政投入的61.5%,是财政资金投入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的是,受矿业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尽管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总体规模不断增大,但投入水平开始下滑。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整体投入比2013年减少13.95亿元,同比减少18.5%,部分省级基金出现超过5 0%的投入下滑。 市场容量 截至2014年末,全国地勘基金累计投资矿产勘查项目7909个,新发现矿产地1421处,其中大型566处、中型474处。其中,内蒙古大营西段铀矿普查初

铜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报告编号:168323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8323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秘鲁、俄罗斯等国。中国拥有一定的铜矿资源储量,铜矿资源开发比较集中,江西、云南、安徽、内蒙古是矿产铜的主要生产地区。 虽然铜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60年铜工业才得到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铜工业取得辉煌成就,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铜工业生产体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铜生产国行列。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而精炼铜产量只占世界的2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铜储量只占世界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铜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国内铜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加大境外矿产投资,提高我国铜资源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中国铜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着;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2010-2014年我国铜金属产量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铜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工业将实现全面转型,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从低成本的加工型铜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铜企转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废铜行业,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是主要的转型方向。我国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30%的铜生产自给率,并在中西部省份新建加工和回收厂,增强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定价能力。

生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生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生物工程以及发展生物工程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当代的生物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对生物工程的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生物工程酶工程工程前景 1 什么是生物工程 遗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它通过人工转移或重组DNA大分子,增加生命体的基因种类,从而重新安排、设计人类所需要的新生命。生物工程就是把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工艺学。一般认为它主要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 繁衍或用传统的选择自发突变的方法既快又好。如育种,用传统的选择自发突变的方法比自然界进化产生新组合性状的速度快一万倍,而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则快一亿倍。 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和细胞杂交等。前者

是把植物的胚轴、叶片、茎段、根、花茎、花粉、胚、分生组织等离体培养成为植株。后者是指把植物的细胞,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除去细胞壁,变成原生质体,在融合诱导剂促进下,使甲、乙两个种的细胞完成融合过程,继而培养成杂种植株。 酶工程是利用生物学使一种物质转化为另种物质的方法。酶工程避开了传统化学转化所需要的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苛刻条件,在化学工业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发酵工程就是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将各种不同的原料转化成各种不同的物质,如酒精、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2 发展生物工程的重要意义 人类在长期科学和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很多创造生物新类型的手段。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还是有性杂交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种间、属间远缘杂交往往不易成功,至于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如动物与细菌之间,就更不可能了。然而基因工程却可以越过这个杂交屏障,发挥它自己的特长。它不但能把不同微生物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能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精编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 状况与政策分析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 2011-08-31

10多年来,我国铅锌工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十一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我国铅锌冶炼行业也在积极有序地进行兼并重组及境外资源的开发。不过,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低、缺乏产品价格话语权等情况。因此,亟需加大行业改革力度,实现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资料 ◆我国铅锌矿基本情况 铅锌是我国优势矿产矿资源。我国铅矿查明资源储量万吨;锌矿查明资源储量万吨,储量及基础储量仅次于澳大利亚、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铅锌矿资源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大矿少、小矿多,大型铅矿仅占全部矿床的%,大型锌矿占全部锌矿的%。第二,富矿少、贫矿多,高于3%的探明铅储量只占全部探明储量的30%左右,锌矿床品位略高,但仍有35%以上的锌矿品位小于4%。第三,铅锌储量、基础储量保证年限不高,铅储量不足4年,锌为5年;铅基础储量年,锌年,虽然储量丰富,但后备资源缺乏,可供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不多。第四,国内铅锌

业矿山以小企业为主。第五,随着国内铅锌冶炼产能的扩张,国内铅锌原料的进口也在迅速增加。 从储量分布来看,内蒙古、云南、湖南、广东和甘肃是我国主要铅锌资源分布地,其储量都超过100万吨,这5省的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2%。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以独立的铅生产企业和锌生产企业为主,铅锌综合企业占少数;铅锌深加工产品少,国内企业产品差异性小,品牌效应不明显;国内铅锌价格透明,贸易商和物流公司作用大,有一定的投机机会;是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最低的,依靠国内消费市场和低环保成本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的铅锌企业1374家,其中采选企业754家,冶炼企业620家。全年铅锌行业总资产亿元,占有色金属行业总资产的%,其中采选业752亿元,冶炼业8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41亿元,其中采选业771亿元,冶炼业147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亿元,其中利润亿元,采选业实现利润84亿元,冶炼业利润亿元。

简述国内铜冶金的前沿技术

简述国内铜冶金的前沿技术 摘要: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成为国计民生和国防工业乃至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随着铜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就当代我国铜精矿火法冶金发展的前沿技术归结如下。 关键词:铜冶金方法清洁冶金生物技术 1.铜冶金方法概述 铜冶金方法是指由铜精矿获取金属铜(精炼铜或电解铜)所采取的工艺技术途径和手段。世界上由铜精矿生产电解铜的冶炼方法分为两大类: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目前世界上精炼铜产量的85%以上是用火法冶金从硫化铜精矿和再生铜中回收的,湿法冶金生产的精炼铜只占15%左右。 1.1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是指在高温下应用冶金炉把铜精矿中的大量脉石分离开,脱除各种杂质元素,提取纯金属铜的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火法炼铜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精矿。目前全世界的火法炼铜工艺都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造锍熔炼,由铜精矿炼成含铜40~75%的铜锍(或称冰铜),第二段是将铜锍炼成含铜98%以上的粗铜。火法炼铜所采用的步骤有焙烧、熔炼、吹炼、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焙烧:分半氧化焙烧和全氧化焙烧(死焙烧),目的是脱除精矿中部分或全部的硫,同时除去部分砷和锑等易挥发的杂质。随着铜冶金技术的进步,现代铜冶炼厂已经能够直接进行生精矿的冶炼,当代绝大多数铜冶炼厂已经取消了焙烧步骤。熔炼:主要是造锍熔炼,目的是使铜精矿或焙烧矿中的部分铁和其他金属杂质氧化,并与脉石和熔剂等造渣除去,产出含铜较高的冰铜。吹炼:目的是进一步脱除冰铜中的硫、铁等杂质,回收精矿中的硫,获取粗铜。精炼:分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火法精炼是利用某些杂质对氧的亲和力大于铜,而其氧化物又不溶于铜液等性质,通过氧化造渣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大行业之一,同时也是高污染行业。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节能减排成为我国钢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1.1产能严重过剩。 以2012年为例,据世界钢铁协会2013年1月22日发布2012年全球钢铁生产统计数据。中国大陆2012年粗钢产量7.16 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46.3%。同比增长3.1%。河北省2012年产钢1.64亿吨以上,比全球钢产量第二的日本多至少5000万吨,是美国全国产量的1.8倍,印度的2.1倍,俄罗斯的2.33 倍,德国的3.85倍,与欧盟27国的钢产量总合相当。在此种情况下,国内钢铁企业仍持续扩大产能,如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均在2012年正式获批兴建。此外2012年再现重点企业减产,中小企业增产的局面,中小钢铁企业依然是产能扩张的主力,而产能过剩问题也在进一步加剧。 1.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 中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一直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例过低,有的高技术产品则严重过剩,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供需结构矛盾等。经过过去十多年的技术升级和改造,中国钢铁业的技术装备等级和技术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又出现了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大型的钢材市场,相同品种的钢材有的多达数十种,且价格差距不大。这种同质化竞争不仅导致了产品互相压价,也导致了各个钢企的利润增长点趋同。 1.3钢铁行业集中度不够,非重点企业投资增速不减。 2012年以来多数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受市场低迷影响采取了减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需关系,但一些非重点企业却借助低成本优势增产。如前11个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量同比下降0.6%,非重点企业增长23.3%,前十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也由48.3%降低到46.1%。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投资同比降低27.8%情况下,非重点企业投资增长17.4%。非重点企业占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83.6%,远超重点大中型企业。 1.4钢铁出口稳步增长,但利润较低。 2012年1-12月累计出口钢材5580万吨,相比2011年的4891万吨,同比增加689万吨,同比增14%。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钢铁市场低迷,市场价格倒挂严重,部分品种甚至亏损严重。因此,各大钢厂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加强了对国

粉末冶金工艺基本知识

粉末冶金工艺基本知识 粉末冶金成形 粉末冶金工艺及材料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并通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将金属粉末或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制成制品的加工方法,既可制取用普通熔炼方法难以制取的特殊材料,又可制造各种精密的机械零件,省工省料。但其模具和金属粉末成本较高,批量小或制品尺寸过大时不宜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和工艺与传统材料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粉末冶金工艺是在低于基体金属的熔点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获得熔点、密度相差悬殊的多种金属、金属与陶瓷、金属与塑料等多相不均质的特殊功能复合材料和制品。 2.提高材料性能。用特殊方法制取的细小金属或合金粉末,凝固速度极快、晶粒细小均匀,保证了材料的组织均匀,性能稳定,以及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且粉末颗粒不受合金元素和含量的限制,可提高强化相含量,从而发展新的材料体系。 3.利用各种成形工艺,可以将粉末原料直接成形为少余量、无余量的毛坯或净形零件,大量减少机加工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粉末冶金的品种繁多,主要有:钨等难熔金属及合金制品;用Co、Ni等作粘结剂的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化钽(TaC)等硬质合金,用于制造切削刀具和耐磨刀具中的钻头、车刀、铣刀,还可制造模具等;Cu合金、不锈钢及Ni等多孔材料,用于制造烧结含油轴承、烧结金属过滤器及纺织环等。随着粉末冶金生产技术的发展,粉末冶金及其制品将在更加广泛的应用。 1 粉末冶金基础知识 ⒈1 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 尺寸小于1mm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通常称为粉末,其计量单位一般是以微米(μm)或纳米(nm)。 1.粉末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铁、铜、铝等及其合金的粉末,要求其杂质和气体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2.粉末的物理性能 ⑴ 粒度及粒度分布 粉料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为单颗粒。实际的粉末往往是团聚了的颗粒,即二次颗粒。图描绘了由若干一次颗粒聚集成二次颗粒的情形。实际的粉末颗粒体中不同尺寸所占的百分比即为粒度分布。 ⑵ 颗粒形状 即粉末颗粒的外观几何形状。常见的有球状、柱状、针状、板状和片状等,可以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确定。 ⑶ 比表面积 即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可通过实际测定。比表面积大小影响着粉末的表面能、表面吸附及凝聚等表面特性。 3.粉末的工艺性能 粉末的工艺性能包括流动性、填充特性、压缩性及成形性等。 ⑴ 填充特性 指在没有外界条件下,粉末自由堆积时的松紧程度。常以松装密度或堆积密度表示。粉末

铜冶金与发展现状

铜冶金与发展现状 X X X1 X X X2 (1 贵州大学 550003 2 贵州大学 550003) 摘要认识铜冶金和了解铜冶金的技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主要介绍了我国铜 冶金生产技术在熔炼和电解工艺方面的进步,其中包括铜熔炼、闪速熔炼技术、氧 气顶吹炼铜技术、冰铜吹炼、火法精炼、杂铜的精炼、铜冶炼烟气制酸、电解精炼、 电解液净化、“水口山炼铜法”新工艺等新技术的采用以及我国铜电解技术的进展 和遇到的问题,最后还对未来铜冶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铜冶金铜熔炼铜电解精炼电解液净化 Copper metallurgy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XXX1 XXX2 (1 guizhou university 550003,2 guizhou university 550003) Abstract Know the metallurgical and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ical technologies is very important, china metallurgical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chnique of production and workmanship is the actual progress, including copper is, flashing the speed is a technical, oxygen from the top brass, from the fire matte, refining, a method of refining the brass, copper smelt the smoke made the acid and of the electrolytic refining and measuring electrolyte, "clean mountain" the army of the new method for apply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actual progress 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end of the metallurgical carried out on the bronze. Keywords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pper metallurgy; CoPrex·smelting; Coppereleetrolysis; Refining; Measuring electrolyte purification 1 前言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2005年,在中国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世界铜矿和精铜的产量均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产量分别为1498万t和1634万t,增幅均为3.1%。中国铜产量和消费量均出现了快速的增长,2005年中国铜产量为253万t,同比增长23%。2006年,中国铜产量为290万t左右,由此可见,中国铜工业在飞速发展[1,2]。铜价方面,近年来,我国铜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铜价表现为,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为代表的消费需求,与丰富的天然铜矿资源和开采冶炼技术进步代表的生产供给的对峙。由于供需两个方面发展前景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摘要:生物制药技术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免疫技术、微生物技术等诸多生物技术为基础而发展得来的现代高新技术。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产业化发展,从而为我国的医药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产业化 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历史已经有五十年左右。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生物制药技术从最初的简单DNA重组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抗体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等多种多样的高新生物制药技术,其为人类的健康所做出的贡献的非常巨大的。直到今天,生物制药技术依然是国际医学界最重视的高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的时间相对较晚,生物制药技术水平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一段差距,但我国目前正在加大生物制药技术的投入,并建立了一定的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必将得到飞速发展。 一、当前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现状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方面相对起步较晚,且在早期受经济、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直到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生物制药技术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生物制药产业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规模。现如今我国已经在肿瘤、心脑肺血管、免疫以及内分泌等诸多疾病的药物研制中充分应用了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出大批特效新药,为这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技术水平提高提供重要支撑。但相对来讲,我国当前的生物制药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与西方等发达国家,且在发展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新药研发力度不足 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中,我国对新药品的研发力度依然相对较弱,尤其是在经费投入上,更是略显落后。在国外的生物制药技术研究发展中,对研发环节是非常重视的,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一般都会占新药销售额的20%以上,而我国则远远达不到这一经费投入标准,且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与引导。就生物制剂的上市情况来看,我国只有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与IFN-α-1b等药物产品被批准上市,其他的则都是仿制药。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制药产品发展来看,最有市场的生物制药将会集中在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疫苗、反义药物和可溶性蛋白等五个方面,由此可见,我国的新药研发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生物制药市场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2、融资渠道不通畅 由于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初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顺利进行的。尤其是生物制药产业属于医药产业的范畴,其行业特点更是决定了只有巨大的资本支撑才能推动新药的研制。而这数量较大的资金需求除了企业自身资本承担部分以外,还可以依靠政府的相关财政补助,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融资来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但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其所具备的风险和较长的资金回笼周期都使得很多投资者不敢轻易给予投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制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研发成果转换困难 与生物科学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水平并不与之成正比,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较为困难,使得一些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不能很好的转化应用在药品研发生产上,这对于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有色冶金行业发展情况汇报

有色冶金行业发展情况汇报 有色冶金行业发展情况汇报 首先,我代表中共常宁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常宁松柏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市基本情况和有色冶金行业发展如下: 一、我市基本情况 常宁市位于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南岸,东与耒阳市以舂陵河为界,北界湘江与衡南、祁东两县隔水相望,距衡阳市75公里,距省会长沙265公里。置县于三国吴国太平二年。1996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全市现辖2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6个,706个行政村,73个居委会,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市土地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8万亩,总人口90万人。常宁自古就有“八宝之地”的美称,被誉为“油茶之乡”、“杉木楠竹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 境内农业资源丰富,油茶面积76万亩,茶油产量居全省首位,塔山山岚茶、石盘香米曾为宋代贡品,冰糖橙被评为全省优质水果金奖,塔山山岚茶现为全省优质茶,该产品出口欧盟,为欧盟免检产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天堂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庙前景区为省级地质公园,“中国印山”文化旅游区为国家3a级景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黄金储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砂锡储量居全国第二,硼矿石、硅灰石储量居华南第一,瓷泥、大理石储量均在亿吨以上。我市有色金属资源分布广泛,矿点资源集中。全市共有矿床点130个,大型矿床8个,中型13个,小型16个,探明矿种达32种,主要矿种分布及储量情况为:铅锌储量1260万吨,主要分布在松柏、蓬塘等乡镇;锡储量13.5万吨,主要分布在白沙、西岭、罗桥、庙前等乡镇;黄金储量70吨,主要分布在松柏、烟洲等乡镇;铜储量200万吨,主要分布在柏坊等乡镇;锰储量100万吨,遍布全

粉末冶金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1397 粉末冶金基础知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粉末冶金基础知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 尺寸小于1mm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通常称为粉末,其计量单位一般是以微米(μm)或纳米(nm)。 1.粉末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铁、铜、铝等及其合金的粉末,要求其杂质和气体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2.粉末的物理性能 ⑴粒度及粒度分布 粉料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为单颗粒。

实际的粉末往往是团聚了的颗粒,即二次颗粒。实际的粉末颗粒体中不同尺寸所占的百分比即为粒度分布。 ⑵颗粒形状即粉末颗粒的外观几何形状。常见的有球状、柱状、针状、板状和片状等,可以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确定。 ⑶比表面积 即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可通过实际测定。比表面积大小影响着粉末的表面能、表面吸附及凝聚等表面特性。 3.粉末的工艺性能 粉末的工艺性能包括流动性、填充特性、压缩性及成形性等。 ⑴填充特性 指在没有外界条件下,粉末自由堆积时的松紧程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工信部: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6年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与产量双双进入峰值弧顶区并呈下降态势,钢铁主业从微利经营进入整体亏损,行业发展进入“严冬”期。同时,中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出台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财税金融政策也为钢铁行业彻底摆脱困境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消费量双下降。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亿吨,同比下降5.4%,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1.2亿吨,同比增长0.6%,增幅下降3.9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54%。 (二)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我国钢材价格已连续4年下降,2015年跌幅加大。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年初的81.91点下跌到56.37点,下降25.54点,降幅31.1%。从品种上看,板材下降幅度大于长材,其中板材价格指数由83.99降至56.79点,降幅32.4%,长材价格指数由81.38降至56.92点,降幅30.1%。 (三)经济效益大幅下降。2015年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890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利税-13亿元、利润-645亿元,由盈转亏。亏损面50.5%,同比上升33.67个百分点。7月份后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并且亏损额逐步扩大。 (四)钢材出口继续增长。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进口钢材1278万吨,下降11.4%;折合净出口粗钢10338万吨,同比增长25.6%,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12.8%。出口不断增长,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增加,2015年针对我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多达37起。 (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623亿元,同比下降12.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投资4257亿元,下降1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366亿元,下降17.8%。钢铁行业投资整体进入萎缩状态。 二、钢铁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015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钢铁行业多年高速发展累积的问题和矛盾越发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市场无序竞争不断加剧。 (一)产能过剩加剧企业恶性竞争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70%左右,远低于合理水平。特别是2015年企业普遍出现亏损,部分企业为保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过度进行低价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二)企业退出渠道不畅导致僵尸企业大幅增加

铜的冶炼工艺

?铜的冶炼 ?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A.电解铜与精铜 ?工业上使用的铜有电解铜(含铜99.9%~99.95%)和精铜(含铜99.0%~99.7%)两种。 前者用于电器工业上,用于制造特种合金、金属丝及电线。后者用于制造其他合金、铜管、铜板、轴等。 ?B.铜的冶炼工艺 ?铜冶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治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产量的85%,现代湿法冶炼的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SX-EX)两种炼铜方式。 ? a.火法炼铜: ?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除了铜精矿之外,废铜也是精炼铜的主要原料,包括旧废铜和新废铜,旧废铜来自旧设备和旧机器,废弃的楼房和地下管道;新废铜来自加工厂弃掉的铜屑(铜材的产出比约为50%),一般废铜供应较稳定,废铜可以分为:裸杂铜(品位在90%以上);黄杂铜(电线);含铜物料(旧马达、电路板);由废铜和其他类似材料生产出的铜,也称为再生铜。 ? b.湿法炼铜: ?一船适于低品位的氧化铜,生产出的精铜为电积铜。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铜的萃取(铜从水层进人有机层的过程)和反萃取(铜从有机层进人水层的过程)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 ?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有如下特点: ?(1)后者的冶炼设备更简单,但杂质含量较高,是前者的有益补充。 ?(2)后者有局限性,受制于矿石的品位及类型。 ?(3)前者的成本要比后者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