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
- 格式:ppt
- 大小:343.50 KB
- 文档页数:39
查房课程:关于高钙血症的护理引言高钙血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需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护理。
本文将介绍高钙血症的定义、病因、症状以及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和处理高钙血症的患者。
高钙血症的定义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一般来说,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应在2.1-2.55mmol/L之间,超过此范围则被认为是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病因高钙血症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过度活跃会导致钙离子释放增加,从而引起高钙血症。
- 骨骼疾病:某些骨骼疾病如骨转移瘤或多发性骨髓瘤会导致骨骼释放过多的钙离子,从而引起高钙血症。
- 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会导致肾脏无法正常排出体内过多的钙离子,从而引起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症状高钙血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骨骼疼痛:高钙血症会导致骨骼疼痛,患者可能感到关节疼痛、骨折或骨骼不适。
- 恶心和呕吐:高钙血症会刺激胃部,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 肾脏问题:高钙血症会对肾脏产生负担,可能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浑浊等症状。
- 神经系统问题:高钙血症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导致失眠、焦虑、抽搐等症状。
高钙血症的护理措施在护理高钙血症的患者时,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帮助肾脏排出多余的钙离子。
3. 协助患者进行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骨骼释放过多的钙离子。
4. 提供适当的饮食:避免患者摄入过多的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等。
5.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钙剂等。
结论高钙血症是一种需要护士关注和护理的常见疾病。
通过了解高钙血症的定义、病因、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护士可以更好地处理和照顾高钙血症的患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什么是高钙血症
一、什么是高钙血症二、高钙血症能治好吗 1. 高钙血症能治好吗
2. 高钙血症的治疗方法
3. 高钙血症的治疗费用三、高钙血症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
当进入细胞外液的钙(肠、骨)超过了排出的钙(肠、肾)则发生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高于2.75mmol/L。
引起高钙血症的病因有两大类:PTH依赖性和非PTH 依赖性高钙血症。
一般认为血清钙在3.75mmol/L以上,可发生高钙危象,处理不当有生命危险,是一种临床急症。
高钙血症能治好吗
1、高钙血症能治好吗高钙血症只要积极治疗,找正规的医院治疗,平日里面注意饮食,高钙血症是能够治好的。
2、高钙血症的治疗方法2.1、轻度高钙血症的治疗
轻度高钙血症是指血钙在2.75~3.0mmol/L之间。
高钙血症治疗的目的在于将血钙降低。
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的处理尚有不同意见,如无威胁生命的高钙血症、骨密度正常者可进行监测,观察血清钙、肾功能、骨密度和尿钙排泄。
当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血钙高于2.85mmol/L;2.有威胁生命的高钙血症发作;3.肌酐清除减少到只有同年龄健康人的70%;4.有肾结石;5.24小时尿钙>100μmol(400mg);6.骨密度减低,超过正常人的2SD。
可采用钙受体协同剂R-568。
此药抑制PTH分泌,抑制的程度与剂量相关。
用最大剂量时可使血离子钙降低,但确切的作用还待长期临床试用。
2.2、中度高钙血症的治疗
中度高钙血症指血钙浓度在3.0~3.4mmol/L之间。
此等患者症状与。
高钙血症护理注意事项
1. 注重饮食调理:高钙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摄入的钙,避免摄入高钙含量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牛奶、豆制品、芝士等。
同时增加蛋白质、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保持饮食平衡。
2. 增加水分摄入:高钙血症患者应增加水分摄入,促进肾脏排钙,有助于降低血钙水平。
3. 按时服药:对于有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按医嘱规定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减少或停用药物。
4. 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高钙血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5. 做好心理护理:高钙血症患者易出现心理压力,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保持心情愉悦,有利于疾病康复。
6.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高钙血症患者应按医嘱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高钙血症文章目录*一、高钙血症的概述*二、高钙血症的典型症状*三、高钙血症的病因病机*四、高钙血症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高钙血症的并发症*六、高钙血症的防治方案高钙血症的概述1、定义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
由于通常所测定的是总钙,而不是离子钙,因此必须注意影响离子钙的因素。
血清白蛋白浓度是临床上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白蛋白是血循环中主要的钙结合蛋白。
在血清白蛋白严重降低的情况下(如在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的血清总钙浓度实际上代表着异常增高的离子钙浓度。
酸碱度也影响血清钙与蛋白质的结合,碱中毒可使离子钙浓度降低,酸中毒可使之升高。
当进入细胞外液的钙(肠骨)超过了排出的钙(肠肾)则发生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高于2.75mmol/L。
2、别称无3、发病部位全身4、传染性无传染性5、高发人群所有人群6、科室内分泌科高钙血症的典型症状1、高钙血症的典型症状症状表现在消化、运动、神经、泌尿等系统。
厌食、恶心、呕吐、便秘;乏力、肌肉疲劳、肌张力减低,烦渴,多尿;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病程长时,可以发生组织内钙沉积,如结膜、关节周围沉积及肾结石。
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钙升高幅度和速度有关。
2、高钙血症的分类无分类。
高钙血症的病因病机1、恶性肿瘤约20%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患者特别在晚期可发生高钙血症。
这些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骨骼。
直接破坏骨组织,将骨钙释放出来,引起高钙血症。
此外,有些肿瘤(如上皮细胞样肺癌、肾癌)可以产生甲状旁腺素样物质、前列腺素E、维生素D样固醇及破骨细胞活化因子,使骨组织发生吸收而释放钙。
2、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组织吸收,从而将大量钙释放出来,使血钙增高。
维生素D或其他代谢产物进服过多,显着增加钙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产生高钙血症。
维生素A进服过多也可以通过增加骨吸收而产生高钙血症。
3、噻嗪类利尿药可使体液排出过多,引起低血容量,使肾小管内钙再吸收增加,尿钙排出减少,导致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标准
高钙血症是一种血液中钙离子含量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其标准参考值一般为血清钙浓度大于2.6 mmol/L(10.4 mg/dL)。
此外,根据高钙血症的不同类型和原因,还可以有以下标准: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血清PTH升高、血清钙浓度增高(>
2.7mmol/L),血清磷浓度降低。
2.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血清钙浓度增高、与肿瘤进展程度相呼应。
3.药物相关性高钙血症:由于某些药物干扰了钙离子的代谢,如他汀类药物等,致使血清钙浓度升高。
明确高钙血症标准及原因,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和医生交流中,应该对自己的血钙数值及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解和沟通。
高钙血症护理查房的重点讲解
1. 了解高钙血症的定义和病因
- 高钙血症是指血钙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 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维生素D中毒等。
2. 掌握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 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骨骼症状(骨痛、骨折)、消化
系统症状(恶心、呕吐、便秘)、泌尿系统症状(多尿、夜尿增多)、神经系统症状(淡漠、昏迷)等。
- 并发症包括:肾结石、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精神症状等。
3. 高钙血症的护理管理要点
-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输液,促进钙的排除。
-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
- 疼痛管理: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骨痛等疼痛症状。
- 饮食控制:限制高钙食物的摄入,增加低钙食物的摄入。
-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4. 高钙血症护理查房的注意事项
-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
-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钙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 教育患者及家属:提供关于高钙血症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以上是高钙血症护理查房的重点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钙血症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患者病情监测频率及指标2、饮食护理原则及具体内容3、药物治疗护理要点4、患者心理护理方法5、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1、病情监测11 定期测量患者血清钙水平,初发病例至少每天检测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减少检测频率,但仍需每周检测 1 2 次。
12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 4 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
13 注意患者的神志变化,如有无嗜睡、昏迷等情况。
14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并记录其发生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
15 监测患者的尿量及尿液性质,若出现少尿、无尿或尿液混浊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饮食护理21 限制钙的摄入211 避免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212 减少钙强化食品的摄入,如钙强化果汁、钙强化饼干等。
22 增加水分摄入221 鼓励患者每天摄入 2000 3000ml 水分,以促进钙的排泄。
222 除白开水外,可选择淡茶、果汁等,但应避免饮用富含钙的饮料。
23 调整饮食结构231 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以预防便秘。
232 控制钠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以减少钙的重吸收。
23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但应避免过量。
3、药物治疗护理31 遵医嘱使用降钙药物311 密切观察患者使用降钙素、双膦酸盐等药物后的反应,如有无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
312 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确保准确无误地给药。
313 对于静脉输注的药物,要注意控制滴速,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情况。
32 利尿药物的使用321 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等利尿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防止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22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钾、血钠水平,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心理护理41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411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和心理感受。
412 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有无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
第八讲高钙血症成人血清蛋白正常时,血清钙正常值为2.25-2.75mmo1∕1,多次超过2.75mmo1∕1即为高钙血症。
一、病因根据甲状旁腺功能是否紊乱分为两大类,即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和非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
(一)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旁亢)因甲状旁腺增生、腺瘤或腺癌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导致高钙血症。
1,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低血钙或高血磷(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维生素D缺乏)刺激甲状旁腺过度分泌,最终形成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自主性PTH分泌使血钙升高。
3.家族性低尿钙高钙血症少见,为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钙受体(CaR)基因发生失活性突变致PTH分泌阈值下调,在正常[C/]浓度条件下即可刺激PTH分泌。
表现为轻度高血钙、低血磷、高血镁、轻度高氯性酸中毒。
4.锂盐中毒长期用锂盐治疗躁狂抑郁症可引起高钙血症,多数在停用锂制剂后恢复正常。
(-)非甲状旁腺依赖性高钙血症1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伴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仅次于甲旁亢,在骨转移性肿瘤中约为70%,血液系统肿瘤约20%,无转移性肿瘤10%o发生机制是一方面肿瘤细胞直接溶解骨质,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释放体液性或局部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使血钙升高。
一般与下列体液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①PTH/PTH相关肽(PTHrP):PTHrP的N端13个氨基酸与PTH有70%同源,可与PTH 受体结合,发挥PTH样作用。
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肾癌及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等均能产生此类物质,极少数肿瘤亦可合成PTH o②肿瘤相关因子:肿瘤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1T、I1-6、TGFa、TNF.PGE等,这些细胞因子均能促进骨吸收。
③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SteoC1aStaetiVatingfaCtor,OAF):肿瘤细胞可直接产生OAF 或通过分泌上述肿瘤相关因子刺激成骨细胞分泌OAF,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