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闭环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2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
以下是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基本组成:
1. 直流电机: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2. 编码器或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
3. 控制器:通常使用PID控制器,根据实际转速和设定转速之间的误差进行调节。
4. 功率放大器:将控制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后送至电机,控制电机的转速。
工作原理:
1. 测量阶段:编码器或传感器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并将这个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2. 比较阶段:控制器将实际转速与设定的目标转速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值。
3. 控制阶段:根据误差值,控制器通过PID算法计算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4. 执行阶段:功率放大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实际转速逐渐接近设定转速。
调速过程:
-如果实际转速低于设定转速,控制器会增加电机的供电,使电机加速。
-如果实际转速高于设定转速,控制器会减小电机的供电,使电机减速。
-控制器通过不断地调整电机的供电,使得实际转速稳定在设定的目标转速附近。
通过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传动系统、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实验三-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调速特性和调速方法,掌握闭环调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熟悉DC电机的调速控制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机的速度调节采用PID控制方式,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源电压来实现调速。
具体的原理如下:1.电机的动作原理:当电枢通电后,电枢周围会产生一个磁场,同时在电枢内产生一个磁场,这两个磁场互相作用产生力矩,从而将电枢带动转动。
2.电机的调速控制: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源电压来实现对电机的调速控制,电源电压越高,电机的转速越快,电源电压越低,电机的转速越慢。
而电源电压的改变通常是通过PWM调制实现的。
3.PID算法:PID控制算法采用比例、积分、微分三种控制信号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比例控制用于实时调整电机转速,积分控制用于修正电机转速下降过程中的偏差,微分控制用于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三、实验步骤1.将实验电路图搭建好,并连接好电源、电机、PWM信号发生器等模块。
2.对电机进行标定:通过对电机的空载转速和负载转速进行测量,确定电机传动系数和最大负载系数。
3.进行调速实验:通过修改PWM信号发生器的占空比来改变输入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速度的控制。
同时通过示波器和万用表实时对电流、转速、电压等参数进行测量与记录。
4.使用PID算法对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对比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和PID控制四种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对电机的标定得到了电机的传动系数约为0.0134,最大负载系数为0.39。
在进行调速实验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PWM信号发生器占空比的改变会对电机的转速产生影响。
同时通过测量和记录不同占空比下的电流、转速、电压等参数,我们可以得到调速系统的调速特性曲线。
通过加入PID算法,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PID控制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比其他三种控制方法,PID控制能够更快速地达到稳定状态,同时产生的超调也更小。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摘要:本课程设计旨在深入研究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通过对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设计,掌握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性能指标的优化方法。
课程设计包括系统的方案选择、参数计算、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编程以及系统调试与性能测试等环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概述直流调速系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实现对直流电动机转速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工况下对转速稳定性和调速精度的要求。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调速系统结构,具有简单可靠、性能稳定等优点。
本课程设计将围绕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展开,深入探讨其设计与实现的相关技术。
二、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由直流电动机、转速反馈环节、放大器、触发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转速反馈环节将直流电动机的实际转速转换为电信号反馈到放大器输入端,与给定转速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
放大器对偏差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触发脉冲信号控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导通和关断,从而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调节。
通过转速反馈环节的作用,系统能够使电动机的实际转速跟随给定转速变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调速性能。
三、系统方案的选择在进行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方案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调速方案。
常见的方案有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电流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等。
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调速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调速控制场合;电流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则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适用于对动态响应要求较高的系统。
在本课程设计中,选择转速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作为设计方案。
四、系统参数的计算系统参数的计算是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8.3.4 单闭环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上面介绍的采用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其控制作用需要用偏差来维持,属于有静差调速系统,只能设法减少静差,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静差。
对于有静差调速系统,如果根据稳态性能指标要求计算出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动态性能可能较差,或根本达不到稳态,也就谈不上是否满足稳态要求。
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代替比例放大器后,可以使系统稳定且有足够的稳定裕量。
但是采用PI调节器之后的系统稳态性能是否满足当时并未提及。
通过下面的讨论我们将看到,将比例调节器换成比例积分调节器之后,不仅改善了动态性能,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消除静差,实现无静差调速。
积分调节器和积分控制规律图8.34所示为用线性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积分调节器(简称I调节器)的原理图。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8.75)——积分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
式中,式(8.75)表明积分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对时间的积分。
当积分调节器在输入和输出都为零时,突加一个阶跃输入,其输出将,即所示)8.35随时间线性增大(如图(8.101)其上升的速度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
在积分调节器中,只要在调节器输入端有Uin作用,电流i不为零,电容C就不断积分,输出Uex也就不断线性变化,直到运算放大器饱和为止。
图8.34 积分调节器图8.35 阶跃输入时积分调节器的输出特性从以上分析可知,积分调节器具有下述特点“(1)积累作用。
只要输入端有信号,哪怕是微小信号,积分就会进行,直至输出达到饱和值(或限幅值)。
只有当输入信号为零,这种积累才会停止。
(2)记忆作用。
在积分过程中,如果突然使输入信号为零,其输出将始终保持在输入信号为零瞬间前的输出值。
.(3)延缓作用。
即使输入信号突变,例如为阶跃信号,其输出却不能跃变,而是逐渐积分线性渐增的。
这种滞后特性就是积分调节器的延缓作用。
积分调节器的积累作用和记忆作用是使采用积分调节器和单闭环调速系统完全消除静差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积分控制规律。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简介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气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控制领域。
该系统通过调节直流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原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机的励磁电流和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系统的闭环反馈控制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具体的原理如下:1.转速测量:系统中通过安装转速传感器来测量电机的实时转速,并将测量值反馈给控制器。
2.错误计算:系统将设定的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值。
3.控制信号产生:根据误差值,系统控制器生成相应的调节信号。
4.调节信号传递:调节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传递给电机的调速装置。
5.电机调速:电机的调速装置根据控制信号调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组成部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电机:直流电机是该系统的驱动设备,通过调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来实现转速控制。
2.电源:系统需要一个恒定的直流电源供应电机运行,并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3.调速装置:调速装置是控制电机电压和电流的关键设备,通过改变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4.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并将测量值反馈给控制系统。
5.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计算误差值并生成相应的调节信号。
6.显示器: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电机的转速和控制参数。
工作原理当系统启动时,电机会按照设定的初始转速开始运行。
转速传感器会实时测量电机的转速,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目标转速和实际转速计算出误差值。
控制器通过对误差值进行计算和处理,生成相应的调节信号。
调节信号经过控制器输出,传递给电机的调速装置。
调速装置根据调节信号调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使电机的转速向目标转速靠近。
系统会周期性地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进行误差计算和调节信号生成,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8.3.4 单闭环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上面介绍的采用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其控制作用需要用偏差来维持,属于有静差调速系统,只能设法减少静差,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静差。
对于有静差调速系统,如果根据稳态性能指标要求计算出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动态性能可能较差,或根本达不到稳态,也就谈不上是否满足稳态要求。
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代替比例放大器后,可以使系统稳定且有足够的稳定裕量。
但是采用PI调节器之后的系统稳态性能是否满足当时并未提及。
通过下面的讨论我们将看到,将比例调节器换成比例积分调节器之后,不仅改善了动态性能,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消除静差,实现无静差调速。
积分调节器和积分控制规律图所示为用线性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积分调节器(简称I调节器)的原理图。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式中,——积分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
式()表明积分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对时间的积分。
当积分调节器在输入和输出都为零时,突加一个阶跃输入,其输出将随时间线性增大(如图所示),即()其上升的速度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
在积分调节器中,只要在调节器输入端有Uin作用,电流i不为零,电容C就不断积分,输出Uex也就不断线性变化,直到运算放大器饱和为止。
图积分调节器图阶跃输入时积分调节器的输出特性从以上分析可知,积分调节器具有下述特点“(1)积累作用。
只要输入端有信号,哪怕是微小信号,积分就会进行,直至输出达到饱和值(或限幅值)。
只有当输入信号为零,这种积累才会停止。
(2)记忆作用。
在积分过程中,如果突然使输入信号为零,其输出将始终保持在输入信号为零瞬间前的输出值。
(3)延缓作用。
即使输入信号突变,例如为阶跃信号,其输出却不能跃变,而是逐渐积分线性渐增的。
这种滞后特性就是积分调节器的延缓作用。
积分调节器的积累作用和记忆作用是使采用积分调节器和单闭环调速系统完全消除静差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积分控制规律。
在采用比例调节器的调速系统中,调节器的输出是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ct,且。
只要电动机在运行,就必须有Uct,也就必须有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这是采用比例调节器的调速系统有静差的根本原因。
如果采用积分调节器,输出电压Uct是输入偏差电压的积分,即()只要,积分就不会停止,Uct将继续变化,系统就不会进入稳态运行。
只有当时,积分停止,Uct才停止变化,保持在一个恒定值上,使系统在偏差为零时保持恒速运行。
上述分析表明,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只取决于输入偏差量的现状,而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则不仅取决于输入偏差量的现状,而且包含了输入偏差量的全部历史。
只要历史上有过,即使现在,其积分仍有一定数值,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电压Uct,保证系统能在稳态下运行。
这就是积分控制规律与比例控制规律的根本区别。
采用积分调节器虽然能使调速系统在稳态时没有静差,但是由于积分调节器的延缓作用,使其输出相对于输入有明显的滞后,输出电压的变化缓慢,使调速系统的动态响应很慢。
采用比例调节器时虽然有静差,但动态响应却较快。
因此,如果既要稳态准,又要响应快,可将两种控制规律结合起来,这就是比例积分控制。
比例积分调节器和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前面在进行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时我们已经给出了比例积分调节器(简称PI调节器)的原理图和传递函数[见图和式()]。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它的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为()由此可见,PI调节器的输出电压Uex由比例和积分两个部分组成,在零初始状态和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其输出电压的时间特性示于图。
由图可以看出比例积分作用的物理意义。
当突加输入电压时,由于开始瞬间电容C相当于短路,反馈回路只有电阻R1,使输出电压突跳到。
此后,随着电容C被充电,开始体现积分作用,不断线性增长,直到达到输出限幅值或运算放大器饱和。
这样,当单闭环调速系统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后,在突加输入偏差信号的动态过程中,在输出端Uct立即呈现,实现快速控制,发挥了比例控制的长处;在稳态时,又和积分调节器一样,又能发挥积分控制的作用,,Uct保持在一个恒定值上,实现稳态无静差。
因此,比例积分控制综合了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两种规律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扬长避短,互相补充。
比例部分能够迅速响应控制作用,积分控制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
作为控制器,比例积分调节器兼顾了快速响应和消除静差两方面的要求;作为校正装置,它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所以,PI调节器在调速系统和其他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阶跃输入时PI调节器的输出特性!采用PI调节器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图绘出了采用PI调节器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其中除调节器外,其余与图基本相同。
图采用PI调节器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下面分析这个系统的工作情况。
(1)稳态抗扰误差分析前面从原理上定性地分析了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现在再用误差分析的方法定量地讨论有静差和无静差问题。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a)所示。
图中A表示调节器,视调节器不同有不同的传递函数。
当时,只有扰动输入量IdL,这时的输出量就是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偏差(即速降),可将动态结构图改画成图(b)的形式。
图带有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a)一般情况(b)时利用结构图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采用不同调节器时,输出量与扰动量IdL之间的关系如下。
①当采用比例调节器时,比例放大系数为Kp,这时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有()突加负载时,。
利用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可以求出负载扰动引起的稳态速度偏差(即稳态速降)为()②当采用积分调节器或比例积分调节器时,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和,按照上面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两种情况下转速偏差的拉氏变换表达式:当采用积分调节器时,有()当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时,有()突加负载时,,利用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可以求出负载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都是因此,积分控制和比例积分控制的调速系统,都是无静差的。
上述分析表明,只要调节器上有积分成分,系统就是无静差的,或者说,只要在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作用点以前含有积分环节,当这个扰动为突加阶跃扰动时,它便不会引起稳态误差。
如果积分环节出现在扰动作用点以后,它对消除静差是无能为力的。
由于无静差调速系统稳态情况下没有速度偏差,在调节器输入端的偏差电压为零,即因此,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在设计系统时,可以利用式()来计算转速反馈系数()式中,nmax——电动机调压调速时的高最转速;——相应的给定电压的最大值。
(2)动态速降(升)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只是在稳态时无差,动态还是有差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抗扰调节过程。
在知道负载扰动大小的情况下,通过求解式(),我们可以求得转速降落的时间解,这是定量计算的方法,现在我们只是进行定性的分析。
设系统的给定电压为,当负载转矩为TL1时,系统稳定运行于转速n1,对应的晶闸管整流输出电压为Udol,速度反馈电压为Unl,PI调节器输入偏差电压,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当电动机负载在t1时刻,突然由TL1增加到T12,如图(a)所示,电动机轴上转矩失去平衡,电动机转速开始下降,偏离n1而产生转速偏差。
通过测速发电机反馈到输入端产生电压偏差,这个偏差电压加在PI调节器的输入端,于是开始了消除偏差的调节过程。
这一调节过程可以分作比例调节过程和积分调节过程。
比例调节过程:在的作用下,PI调节器立即输出比例调节部分,它使晶闸管整流输出电压增加,如图(c)曲线①所示。
这个电压使电电动机转速迅速回升,其大小与偏差电压成正比,越大,也越大,调节作用也就越强,电动机转速回升也就越快。
当转速回升到原来的转速n1以后,也减到零。
这表明与偏差成比例的调节作用与偏差共存亡,偏差不存在,比例调节作用便因之结束。
积分调节过程:PI调节器积分部分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在调节过程的后一段。
积分部分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偏差电压的积分,即,它使晶闸管整流输出电压,因而正比于的积分。
或者说,积分作用使晶闸管整流输出电压增量增长的速度与偏差电压成正比。
开始阶段,较小,也较小,增长得十分缓慢;当最大时,增长得最快;在调节过程的末段,电动机转速开始回升,减小,的增长也变慢,当完全等于零时,便停止增长,之后就一直保持这个数值不变,如图(c)曲线②所示。
积分调节作用虽不再增长,但它却记住了以往积累的调节结果。
正因为如此,整流输出电压在最后被保持在比原来数值高出的新的数值上。
是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的综合效果,示于图(c)中的曲线③,的变化如图(d)所示,图(b)为转速n的变化过程。
图负载变化时PI调节器的调节过程可以看出,不管负载怎样变化,积分调节作用一定要把负载变化的影响完全补偿掉,使转速回升到原来的转速,这就是无静差调节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压的增长速度与偏差电压一一对应,只要有偏差,整流输出电压就要增长,而且的增长是积累的。
因此可以说,偏差存在的时间越久,电压增长量就越大。
调节过程结束后的新电压稳态值不但取决于偏差的大小,还取决于偏差存在的时间。
增长的那一部分电压,正好补偿由于负载增加引起的那部分主回路电阻R上的压降。
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比例部分在开始和中间阶段主要作用,由于的出现,阻止转速n的继续下降,帮助转速的顺利回升,随着转速接近稳态值,比例部分作用变小。
积分部分在调节过程的后期主要作用,而且依靠它最后消除转速偏差。
在动态过程中最大的转速降落叫做动态速降(如果突减负载,则为动态速升),这是一个重要的动态性能指标,它表明了系统抗扰的动态性能。
总之,采用PI调节器的单闭调速系统,在稳定运行时,只要不变,转速n的数值也保持不变,与负载的大小无关;但是在动态调节过程中,任何扰动都会引起动态速度变化。
因此系统是转速无静差系统。
需要指出,“无静差”只是理论上的,因为积分或比例积分调节器在稳态时电容器C两端电压不变,相当于开路,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系数理论上为无穷大,才能达到输入偏差电压,输出电压为任意所需值。
实际上,这时的放大系数是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系数,其数值很大,但仍是有限的,因此仍然存在着很小的Δn,只是在一般精度要求下可以忽略不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