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471.50 KB
- 文档页数:11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近六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点分布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24 分封制、宗法制(1-1-1)刺史监察制度(1-1-3)分封制、等级制(1-1-1)君主专制(1-1-1)小农经济(2-1-1)儒家思想(3-1-2)25 商业的发展(2-1-3)古代中国文化(3-2-9)程朱理学(3-1-3)儒家思想(3-1-2)君主专制(1-1-3)小农经济(2-1-1)26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3-1-4)明清经济(2-1-3)雅典政体(1-2-5)程朱理学(3-1-3)宋代经济(2-1-3)宋代监察制度(1-1-3)27 苏格拉底(3-2-5)陆王心学(3-1-3)光荣革命(1-2-7)海禁(2-1-4)科举与经济重心的南移(1-1-4)(2-1)中央集权(1-1-3)28 巴黎公社(1-5-18)内阁(1-1-4)近代西方科技(3-7)古代农业的特点(2-1-1)近代经济(2-2)近代经济(2-3-9)29 太平天国运动(1-4-11)君主专制(1-1-3)近代民主革命(1-4)戊戌变法(3-5-3)北伐战争(1-4-13)甲午中日战争(1-4-12)30 五四运动(1-4-14)民族工业(2-2-10)工农武装割据(1-4-15)电影传媒发展(2-5-16)抗日战争(1-4-16)抗日战争(1-4-16)31 辛亥革命(1-4-13)工农武装割据(1-4-15)罗斯福新政(2-6-18)一五计划(3-4-11)一五计划(2-4-11)建国初外交(2-7-23)32 世贸组织与中国(2-8-24)一五计划(2-4-11)欧共体(2-8-23)雅典民主政体(1-2-5)罗马法(1-2-6)罗马法(1-2-6)33 八字方针(2-4-11)市场经济(2-4-12)斯大林模式(2-7-20)1987宪法(1-3-7)英国内阁(1-3-7)英国两党制(1-3-7)34 经济体制改革(2-4-12)罗马法(1-2-6)欧洲格局(1-3-9)苏联新经济政策(2-7-20)罗斯福新政(2-6-18)经济区域化(2-8-23)35 相对论(3-4-11)世界贸易(2-2-22)改革开放(2-4-13)欧元(2-8-23)世界银行(2-8-22)马歇尔计划与欧洲联合(1-8-25、26)40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1-1-4)工业革命及其影响(2-2)中国古代海洋利用(2-1-4)中西方科技成就(3-3-8)(3-4-11)儒学的发展(3-1)(3-5-14)近代人口增长与压力(2-1-3)4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2-2-7)评析“冲击—反应(1-4)”评析汉唐地方制度(1-3)评析抗日战争(1-4-16)评析生产力的影响因素(2-2-7/8)(3-4-13)评析“制度构想与实践”(1-3-7)(1-3-8)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盟旗制度改革王莽改革清末新政魏晋法律改革唐代币制改革唐太宗时谱牒改革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康、梁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临时约法》和《政协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康、梁的民主思想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英国议会的质询制度选考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二战:波兰东西部边界线凡尔赛体系的构建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法国复兴的历程越南战争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钱玄同道光帝韩愈的“道统”包拯丘处机高仙芝备注:(必修-单元-课)以人民版教材为目录依据考点新变化选择题部分,从2014年以来,全国卷选择题部分考察的内容基本固定,分为:【24-27题】均为中国古代史,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和专题;【28-30题】均为中国近代史部分,侧重点略有变化。
历史高考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过去、认识现在,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历史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考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以下是历史高考知识点的双向细目表。
一、古代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 三皇五帝时期:神话传说与实际历史的关系,对社会制度的认识。
2) 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
3)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与发展。
4)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中央集权制度。
5)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分裂、民族融合。
2. 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 早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
2) 古罗马帝国的兴衰:道德堕落、内外因素导致帝国的崩溃。
二、近代史知识点1.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清朝的衰弱和兴起:内忧外患和变法思潮。
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失去与西方接轨的节奏,开始有了自己的民族自信。
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建立的现代政治制度和思想变革。
4) 新中国的成立:中共的兴起和建国过程。
2.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参战原因和战争的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对世界的侵略及反击。
3) 冷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美苏两极对抗、各国社会主义革命。
4)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联动与合作。
三、文化史知识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 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佛教文化的传播: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3) 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的发展: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兴盛。
2. 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1) 宗教的传播: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与吸收。
2) 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传播。
3)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世界传播与应用的科学技术体系。
四、政治制度知识点1. 政治制度概论1) 各种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专制制度、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