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集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我读经典系列(一)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百家讲坛》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由《百家讲坛》的若干主讲人,一起来讲《我读经典》,准确地说,读先秦诸子,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我们读什么;第三,怎么读。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中国文化当中,经典非常多,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要讲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
先秦诸子产生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的时代呢?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
[画外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世称他们为先秦诸子,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样一个黄金时代,被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轴心时代”大概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 00年,这样的一个时段,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北纬30度上下,也就是北纬25度到北纬35度这样的一个区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民族同时产生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比方说古印度的释伽牟尼,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我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这些人是几乎同时产生在地球的这样一个区间,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这样一个“轴心时代”,在世界各大民族、各大文明当中,都产生了这样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思想家,我们的先秦诸子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这是第一点。
诸子百家观后感诸子百家观后感。
你是否在思考怎样安排观后感才更好呢?写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编辑对众多资料进行了筛选最终呈现这篇“诸子百家观后感”,如果有需要可以参阅本文希望你会喜欢!诸子百家观后感篇1周末在家听易中天老师讲的诸子百家有感与大家分享。
诸子百家主要讲了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和老子、庄子、荀子。
前四个是一组,后三个是一组。
孔子,“仁”。
仁就是爱人,亲亲,爱别人,发展到爱动物,有恻隐之心。
讲到了南京的虐狗事件,还解释了“君子远庖厨”的理解。
人事杂食动物,要吃肉才能维持大脑思维,但人杀动物可以,但要注意方法,如若虐-待动物而死,是残忍之极,使大家不能接受的。
所以虐猫、虐狗事件都一致遭到大家谴责。
孔子的仁就是要世界充满爱。
孟子,虽然也是儒家,与孔子合称“孔孟”,但二者思想却有一定差别。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
义,要靠气来支撑。
要人们恶恶,讲道义,能大义灭亲。
孔子有阴柔之美,孟子有阳刚之气。
这和他们所处时代有关。
春秋时期礼乐尚存,人们绅士、儒雅,战国混战,政治倾轧,造成他们思想上的不同之处。
墨子,被孟子骂为“禽兽”,因为他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孟子也主张爱,但是有等级的爱,墨子则不然。
墨子是行“义”的,所以是“侠”,孟子只是讲“义”的而已。
虽然被骂为禽兽,但他们思想还是有共同处的,就是“义”。
韩非子,冷眼看世界,“直面惨淡人生”。
韩非子主张“法”。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告戒君王不能相信任何人。
老子,“无为”,无为而有为。
哲学大家,“否定之否定”的运用。
庄子,虽也被人称为“老庄”,但他们思想也是有差别的。
庄子的“无为”是“真无为”,强调自由,一切自然,为了自由、活着而否定一切。
荀子,“天人结合”把自然和人结合在了一起。
“仁”、“义”“智”“慧”“信”诸子百家观后感篇2读《诸子百家》有感管理的艺术近日拜读《诸子百家》,感叹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已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哲学,在我眼里曾经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而且产生了浓厚的爱好。
在课堂上,咱们学习的主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我并非知足,于是我利用假期时刻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着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从而对我国的古典哲学也有了一些了解。
走进先秦时期,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辈出不鲜,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层出不穷,那个时期绝对是中国古代文明进展的巅峰,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
固然这其中对后人阻碍最大的仍是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辩有何等大的不合,思想见地有何等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
但正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问题上所激发的出的强烈不合和矛盾,才拥现出那么多的学说和思想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奇迹,成功造就了那个迄今为止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先看看儒、墨、道、法四家别离提倡的核心思想:儒家——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不同的“兼爱”;道家——“道”,以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那么;法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仅从他们的核心思想,就可得知,他们所推崇的思想和学说没有对错,只有是不是适合那个时期,是不是被那时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所同意;若是必然要说输赢,那就只有从被沿用的次数和阻碍的深远程度来判定,这就非孔子和儒家莫数了。
但孔子和儒家学说也并非一帆风顺,它第一遭遇了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一把火,焚掉的不单单是儒家的书籍,更是直接终止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先秦的辉煌时期就此终止;到了明代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再后来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也让儒家学说大受挫折。
如此看来,在百家争鸣时期,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段被百家思想所撞击出的思想文化巅峰的历史了。
Only those who respect themselves are more courageous to shrink themselve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先秦诸子百家》阅读心得800字《先秦诸子百家》阅读心得800字1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
而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他们是“谋士”。
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一书中提到“四非”。
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
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
这不假,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划分的,上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
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平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实际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
儒家的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被人们接受。
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
对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应该兼爱。
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
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
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1之前看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带着崇拜心去看的,就像在一座大山里,没有整体概念。
自从看了易中天先生讲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感觉豁然开朗,最重要的是也知道了诸子百家各有优缺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之前自己对儒家的东西很是赞赏,特别崇拜以德治国的理论,因为现在看到当下中国道德沦丧,贪腐横行,食品安全问题百出,铁路事故时有发生,教育收费奇高拉大贫富受教育机会,医疗收费过高老百姓无法承受,公路收费油价太高抬高物价。
我一直认为以德治国是解决问题良药,依法治国是底线,是社会最后防线,我们不能只靠这一道防线来规范社会的,应在依法治国之上再加一个以德治国的上层防线。
听了易中天的讲座以后,对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赞同他的一句话:依法治国,以德育人。
另一个感受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其实听来听去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家争鸣。
最后总结是:墨家关注社会,提倡平等、互利、兼爱;道家关注人生,提倡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提倡公平、公开、公正,儒家关注文化,提倡仁爱、正义、自强。
统一各家的名字,我们可以统称为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古代就提出了平等、互利、兼爱,真实、自由、宽容,公开、公平、公正,仁爱、正义、自强。
除了没有民主之外,很多都是现代人追求的核心价值。
虽然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提出这些思想时有些其他的历史限制内容在其中,可是用现在的思想去与祖先对接,其中很多思想理论现在仍然很先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有自信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另还有一个特别收获,那就是易中天先生的抽象继承法,我觉得独具魅力,真是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
抽象,将诸子百家各家精华抽出,注入到现代人的大脑,使其焕发新的光辉。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2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
易中天开讲啦演讲稿摘要:易中天,1947年2月8日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
XX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
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XX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XX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
XX年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XX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XX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
易中天开讲啦演讲稿这是我的选择演讲时间:XX-05-24——易中天在《开讲啦》第94期的励志演讲稿非常感谢大家的欢迎,但我得实事求是地说,我很不情愿地站在这,因为我很怕来到这里,又被贴上一个标签叫青年导师,我身上标签够多的了,用得最多的叫学术超男,我真的不想再贴上一个标签叫青年导师。
我今天来只是想和我们的青年朋友们在一起探讨、交流、分享,如果说有导师的话,我希望你们也同时是我的导师,我们互为导师。
请问十八岁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干什么?高考?都在高考!我十八岁的时候干了什么呢?我十八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那么我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勇敢的决定呢?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是苏联作家维拉凯斯特林卡亚写的,它的名字叫——《勇敢》,它描述的呢是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一批共青团员到西伯利亚,就是苏联的远东去建设一座共青城,我读了这本书以后热血沸腾,我说我也去,我也写一本中国的《勇敢》,我要成为中国的维拉凯斯特林卡亚,坚决去了。
而且还非常幸运的是到了乌鲁木齐以后分单位,就把我分到了农八师共青团农场,我马上就想起了一首歌,而且我就是唱着这个歌去的,这首歌叫《共青团员之歌》,有会唱的吗?我们告别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走了,根本没有考虑妈妈的感受,后来我爸才告诉我,我妈每天晚上哭,就是要去。
盘点:十大最受欢迎百家讲坛教授作者:王雪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8年第12期CCTV的“百家讲坛”自2001年开办以来,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平台,曾经开在电视里纵论阳春白雪的风气之先,备受知识分子和普通观众的推崇和赞誉。
这么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
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
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
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追捧的主要原因。
弹指一挥间,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7年,笔者在这里盘点一下,这7年里,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NO.1易中天一身已经远去的中山装。
一口地道的地方口音。
一门学贯中西、古文化与现代时尚语言的结合智慧。
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像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像电影剪辑般精练流畅。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一位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会因为在央视“品三国”而红得发紫,且名利双收。
这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公平?曾经一度,这个男人成为一种流行方式。
我一帮姐妹见面,都不谈刘德华,开口必是他的名字。
他叫易中天!他的出现,让我们浩瀚的文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讲。
百家讲坛的出现,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厦门国立大学的国文教授一夜成名:原来做学问不是一文不值。
他影响了百家讲坛,让央视的文化也走近了观众。
百家讲坛影响了他,不但成名,还暴富!所以,易中天无疑是百家讲坛当之无愧的老大。
我的书柜,摆满了易中天的书籍。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104荧屏广角Television Research2001年央视科技教育频道首次亮相名为《百家讲坛》的节目,栏目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百家讲坛》在曲折道路上摸索前进,于2006年形成热潮,达到收视率顶峰。
如今,已走过16个年头,期间不乏刘心武、易中天、于丹、袁腾飞等广受观众喜爱的主讲人,在备受争议的压力下,其传播力及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
作为央视一档专注于普及历史文学知识的科教类节目,《百家讲坛》不仅达到了公众教育与社会导向并重的效果,并且做到了长盛不衰,成为我国科教类节目的一棵常青树。
一、《百家讲坛》中文学经典内容的设置(一)贯通文史,严格分期分段参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划分方法,《百家讲坛》文学经典栏目的设置充分参照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
在先秦史方面,《百家讲坛》播出了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主题的一系列节目,其中以2006年播出的于丹《论语》心得以及随后的于丹《庄子》心得最具人气。
于丹以女性的思维方式,结合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充分将诸子经典与当下实际相结合,配合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秦汉史方面,王立群主讲的《读史记》与易中天主讲的《品三国》珠联璧合,成为《百家讲坛》播出10多年来的代表性节目。
王立群先生对《史记》的优秀片段进行讲读,秉承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个人风格,为普通民众研读《史记》这部经典起到了引导作用。
而易中天先生的风格则诙谐幽默,在嬉笑怒骂中对三国历史做了较为客观的品评,他的《品三国》涉及三国历史的英雄人物、经典战役、政治集团乃至生活面貌等多方面,既有客观全面的概括,也有鞭辟入里的解读。
魏晋隋唐时期的优秀节目众多,例如蒙曼的《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三部曲,作为一位女教师,她以女人的视角分析历史,肯定了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展现了盛唐缠绵悱恻的多姿风采。
康震对唐诗的讲读结合了唐朝的发展史与每位诗人的个人生平,让观众感受到诗歌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观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感观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感要论中华传统文化,必先从历史说起。
从炎黄开始,到现在公元2022年,中华文明走过了5000年并不舒坦的路,在这5000年中,中华文化从萌芽到开展到壮大,一步一个脚印。
其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春秋战国时代,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健儿在战场上英勇作战。
同样,在文化这个战场上,也一样涌现出了很多名将。
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很多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的。
古代的炎黄们为了把自己同周边的夷狄区分开来,因此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同样,在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的统治力衰微,各个诸侯崛起。
这时,统治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思想统治也就衰弱了。
同时,当时的社会文化正处在开展阶段,正是这种种的原因综合起来,造就了一个难以复制的百家争鸣时代。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诸子百家中最知名的应当是儒家,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在文化这点上确实是一个难以评定的人。
从他以后,中国的思想一家独大,难免有禁锢思想的污点。
不过,儒家也因此成为在中国人心中最深刻的学派,儒家所尊崇的孝、礼、信、仁等确实是每一个人所应该遵守的品格,儒家统治的中国也曾经给世界留下过礼仪之邦的美名。
这些品质也是现在中国人所缺乏的。
现在的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崇依法治国,无视道德的建立。
民国时期的文化改革以及新中国时期的文化大革命都给了中国传统文化难以磨灭的摧残,这样的结果是:大局部人不会犯什么重大的法律,但是在另一些问题上,比方过马路,比方排队等待,很多人都不会遵守根本的标准,这便是道德缺失的影响。
好在,如今的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并开始重新接受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没有文化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之林。
先秦时期,人们对于文化的大探讨是空前的。
同样文化兴旺的国家也因此强盛。
【最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一)一开始通览书单,我最先决定读的书便是易中天的>,易中天的名声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里就听到过,因此对他很感兴趣.我最讨厌的历史教师就是那种在课堂上一副老气,总是照本宣科,把我们看得到的文字再复述一遍,甚至为了只是考试而划重点,我喜欢那种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 ,让历史走近生活走近我们学生的历史老师.高中时期虽然学的理科,但有幸遇到了一位年长学识渊博的历史老师,他就能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生动的展现,历史课上的很有味道.而易中天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的睿智和他的幽默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最先看的篇目是有关老子和庄子部分的,因为高中时期曾经对庄子的上善若水这句话极为喜爱,而老子也似乎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老子给我的智慧是指弱者生存.大家可能会想到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老子的似乎可以说是物竞天择,弱者生存.而易中天就可以把类似思维含量高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比如, 我读>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 .这句话很吊人的胃口,我立马想去了解怎么就老.大.难了.他后面的文章语言也很幽默诙谐,很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至少在看的时候不会太累.老子的弱者生存理论着实能够让一些出于劣势的人得到些许安慰.同时我觉得强者同样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每个人都会有处于劣势的那一天,以退为进,才是大道.易中天谈到了要能忍能装,现实生活中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并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做到遇事不冲动的人又有几个呢?于我而言,我需要学习的就是在各种情况下学会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正确权衡利弊,才能继续去装 .至于庄子,如他所说,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却又不与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善,说话善于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如果为政者如此,就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吧. 润物细无声是我想到的一句话,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这里,水就成为了所有人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个东西. 以柔克刚也是极为高明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写照.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只有如水一般的人会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明净.清澈的朋友关系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我自己对水极为推崇,这或许和我的性格亦有关系.。
《百家讲坛》总结1.不停息的旋律2.智慧的痛苦3.传承的神韵4.当茶遇到咖啡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6.昆虫系列7.风雅百代存8.撼天之旅9.华夏春秋志10.建筑不是房子11.冷眼看热点12.女人说话(上、下)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14.品读水浒15.人的生与活16.生命的奥秘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18、探寻宇宙19.文明的发动机20.文学的个性21.物理的挑战22.相识数学23.与健康手拉手24.智慧的痛苦25.清十二帝疑案26.论争象牙塔27.面对缪斯女神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30.新解《红楼梦》31.语言的方程32.身边的礼仪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35.《钱钟书》系列36.地域文化的形成37.红楼六家谈38.老舍的文学地图39.《海洋生灵》系列40.李云龙41.鲁迅42、老子与百姓生活43.说聊斋44.张恨水系列45.吕不韦46.二战人物47.红楼梦里的配角48.中国电影百年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与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50.文明的驻足地51、经典中的爱情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53、明亡清兴六十年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55、易中天品三国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57、于丹《论语》心得58、于丹《庄子》心得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60、贞观之治61、我读经典62、玄奘西游记63、我心中的陈嘉庚64、新解三十六计65、武则天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67、诗歌唐朝68、唐高宗真相69、西厢记70、唐伯虎71、苏轼72、于丹《论语》感悟73、李清照74、红旗渠的故事75、范蠡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79、汉代风云人物80、解读《三字经》81、传奇太后82、张爱玲83、心灵鸡汤84、王国维85、玄武门之变86、教育系列87、方尔加讲孔子88、杨子荣89、汉代国策风云90、焦裕禄91、郑与下西洋600年祭92、传奇紫砂壶93、千古中医故事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95、蜀地探秘96、历史人物的悲剧97、李斯98、班墨传奇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 100、两宋风云101、金戈铁马辛弃疾102、梅兰芳103、诗歌唐朝104、周岭揭秘曹雪芹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106、抗日名将杨靖宇107、苦命皇帝咸丰108、大明嘉靖往事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立群:项羽、吕后)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111、京剧大师程砚秋112、康熙大帝113、白蛇传奇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132、永乐大帝133、南唐后主李煜134、走近曹操135、解码关公136、解读《弟子规》137、竹林七贤138、东汉开国139、末代皇帝溥仪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141、成语趣谈142、太平公主143、回顾开国大典114、白居易115、解读中医116、红楼梦117、清朝陵寝之谜118、道光与鸦片战争119、战国说客双雄120、孟子的智慧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12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未144、塞北三朝(辽)145、传奇王阳明146、三言二拍147、侠骨柔情陆放翁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149、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50、大风歌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152、名人酒故事153、大隋风云(上部)154、中华孝道播出(三苏父子)123、长恨歌124、破解幸福密码125、孔子是如何炼成的126、易经的奥秘127、水墨齐白石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 129、胡雪岩的启示130、名相管仲155、信仰的力量156、春秋五霸157、彭林说礼158、万历兴亡录159、囚徒天子光绪160、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 161、大话西游162、千年一笔谈163、千秋是非话寇准164、大故宫【第一部】165、从司马到司马讲座集录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感悟人生〉》、《大故宫(第一部)》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宋史》(正在录制)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与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特殊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下部)-隋炀帝(正在录制)乔良:《新解三十六计》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地〉》、《唐宋八大家》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三苏父子(正在录制)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正在播出)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与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马骏:《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正在录制)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养生》(正在录制)王启涛:《蜀地探秘之》、《忧乐范仲淹》(马上播出)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李炜光:《正说包公》高日晖:《范进中举》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王新陆:《解读中医》康尔:《传奇紫砂壶》周文顺:《焦裕禄》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的魅力》、《从看钱钟书的幽默》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李蕾:《红旗渠的故事》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如何炼成的》、《春秋》(正在录制)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西夏)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江英:《回首开国大典》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魏新:《东汉开国》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傅佩荣:《孟子的智慧》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商传:《永乐大帝》《朱元璋》(正在录制)于涛:《走近曹操》吴桐祯:《成语趣谈》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刘强:《竹林七贤》朱翔非:《中华孝道》张大千:《名人酒故事》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性德》(马上播出)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李清泉:《英雄项羽》李晓:《商贾传奇》厉华:《信仰的力量》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正在录制)彭林:《彭林说礼》钱斌:《千年一笔谈》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张召忠:《张召忠说航母》(正在录制)。
百家讲坛中国史话先秦篇华夏之光一、华夏之光是啥意思?华夏之光就是中国的光荣。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
几千年来汉族在晋,燕,秦,齐,吴,越,楚等国的基础上构成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又与共同生活繁衍在这片神州大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文化。
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即为华胥氏。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
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中华”又称“中夏”。
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里的“华”亦即“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
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
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
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
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汉文化的代称。
二、2021百家讲坛内容推荐?一.先秦1、李山《春秋五霸》29集2、《方尔加讲孔子》4集3、鲍鹏山《孔子是这样炼成的》18集4、董平《名相管仲》5集5、傅佩荣《孟子的智慧》9集6、何毓灵《考古殷墟》4集7、姜安《战国说客双雄》10集8、李任飞《名相晏婴》7集9、李山《战国七雄》24集10、钱文忠《班墨传奇》3集11、孙立群《李斯》6集12、孙立群《范蠡》7集13、孙立群《吕不韦》6集14、王立群读《史记》说比干2集15、于丹感悟心得系列(《论语》、《庄子》)16、曾仕强《易经的奥秘》15集17、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15集18、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36集+1集特别节目19、刘兴林《春秋战国记》28集二.秦汉1、方尔加《汉代国策风云》4集2、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29集3、李清泉《英雄项羽》10集4、刘兴林《大秦崛起》上17集+下13集5、王立群读《史记》系列(秦始皇、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帝)6、魏新《东汉开国》21集7、易中天、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32集三.魏晋南北朝1、周思源《正说三国人物》9集2、方北辰《三国名将》31集3、周思源《千古一后》18集4、周思源《风云南北朝之苻坚》12集5、《易中天品三国》52集+4集特别节目6、韩昇《寻找曹操》2集7、姜鹏《汉献帝》16集8、刘强《竹林七贤》13集9、梅铮铮《解码关公》9集10、孙立群《从司马到司马》15集11、赵玉平《麻辣说三国》49集(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12、于涛《走近曹操》7集13、王翔《诗歌三曹》8集四.隋唐1、莫砺锋《白居易》7集2、韩昇《风云唐太宗》上下部共24集3、韩昇《盛唐的背影》25集4、于赓哲《大唐开国》上下部共36集5、康震《唐诗的故事》17集6、梅毅《隋唐英雄传》17集7、蒙曼《大隋风云》上29集+下29集8、蒙曼《女皇武则天》32集或者《武则天》32集+1集特别节目9、蒙曼《太平公主》18集10蒙曼《唐玄宗与杨贵妃》15集11、蒙曼《长恨歌》41集12、孟宪实《贞观之治》12集13、孟宪实《玄武门之变》8集14、孟宪实《唐高宗真相》9集15、莫砺锋《诗歌唐朝》10集16、莫砺锋《杜甫文化上的意义》2集19、莫砺锋《白居易》7集20、钱文忠《玄奘西游记》36集+1集特别节目21、于赓哲《发现上官婉儿》5集22、于赓哲《狄仁杰真相》14集23、于赓哲《大唐英雄传》24集24、于赓哲《大唐巾帼传奇》14集25、于赓哲《开元盛世》上17集+下20集26、王士翔《隋唐考场风云》23集27、王双怀《大唐贵妃》8集28、李菁《清官狄仁杰》6集29、于赓哲《隋唐风云》34集五.宋辽夏金元1、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10集2、李强《大宋谜案》10集3、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19集4、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8集5、丁牧《宋徽宗之谜》18集6、傅小凡《走进朱熹》4集7、康震《李清照》10集8、康震《苏轼》10集9、李炜光《正说包公》5集10、马茂军《大宋名相赵普》10集11、梅毅《鲜为人知的杨家将》6集12、孔丹林《陆游系列》4集13、苏升乾《清明上河读宋朝》8集14、王启涛《心怀天下范仲淹》3集15、袁腾飞《两宋风云》30集16、袁腾飞《塞北三朝之辽》23集17、赵晓岚《李煜》10集18、赵冬梅《司马光》48集19、赵冬梅《名臣包拯》4集20、荣宏君《翰墨风雅苏东坡》8集21、王立群读《宋史》系列(宋太祖、宋太宗)六.明清1、董平《王阳明传奇》14集2、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15集3、方志远《万历兴亡录》21集4、傅小凡《崇祯那些年》25集5、傅小凡《大明疑案》上下部共43集6、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66集+1集特别节目(包含多尔衮、和珅、纪晓岚、刘墉、鳌拜、吴三桂、李莲英,只有7人而已,原因不详。
百家讲坛全部视频!
武则天(全集)
易中天品三国(全集)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
明亡清兴六十年 清十二帝疑案
玄奘西游记 贞观之治
李清照 人际交往法则
吕后的传奇一生 于丹庄子心得(全集)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
始皇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三字经
诗仙-李白 杜甫的文化意义
诗圣-杜甫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感悟 我读经典(系列)
解读苏东坡 陆游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一.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共
6集)夫子何人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
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态度,由此使观众认识孔子是何许
人。(百家讲坛 2008年 第287期)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
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中,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从中评价孔子思想的伟
大价值,并分析了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的重要意义等。(百
家讲坛 2008-10-..君子固穷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向我们讲解先秦时期孔子的君子做官
之道,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思想的经过,以及孔子的政治
思想。(百家讲坛 2008-10-18 16:23:10)头号教书匠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述孔子,有人问孔子为什么
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样一种道德
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政治。实际上孔子从来没有
离开过政治,他不做官了,..
谁是好学生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在孔门之中,
孔子和学生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会给人留下什么感觉。厦
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第一部——实话孔子之谁..伤心事与玩笑话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介绍了孔子是最守礼的一个人,他一辈子维护的就是
礼,他一举一动都不越礼的雷池一步。甚至在对自己后事的
安排上,他也遵守礼的约束。但同时孔子又是一个性情中人,
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从..
二.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部儒墨之争》(共6
集)儒与侠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易中天教授为观众讲述墨子是批儒第一人,儒与墨之间
的争辩。(百家讲坛 2008-11-01)孔子的药方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儒家和墨家代表了当时最有理想、最有抱负也是最有道德的
一群人,他们是社会当中的优秀分子,因此在那个天下无道
的时代里,这两家势必要为当时的社会开出救治的药方,在
孔子看来医治当时社会的药..墨子的药方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墨子针对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开出了救世药方,针对“国相
攻 家相篡 人相贼”的社会特征作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号召
人民“兼相爱”,引导人民相爱。(百家讲坛 2008年 第315
期)两位侠士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讲述孔孟之别:孔子宽厚谦和 孟子刚直不阿,孟墨之别:
墨行侠 孟仗义。孔子、墨子、孟子思想的异同及对当时社
会的作用。(百家讲坛 2008年 第316期)三大分歧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由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授墨子和孟子对兼爱与仁爱
的观点有不同之处。(百家讲坛 2008-11-15)儒墨是非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评述儒墨之争中墨子对当
时社会病的主张:兼爱和尚同,剖析墨子思想和自己的看法。
(百家讲坛 2008年 第323期)
三.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三部儒道之争》 (共6
集)隐士哲学家
从杨朱到老庄
无为之谜
道之谜老庄之别
儒道是非 四.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
争》 (共6集)血染的思想
谋士的哲学
横行霸道
两面三刀
人性是个问题
儒法是非
五.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 (共
6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一)事出有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二)以人为本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三)新文化与新制度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四)命运呼叫转移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五)士人的崛起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六)魅力所在
六.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六部继往开来》 (共
6集)灰色的船票
墨子与杨朱
老子与庄子
再说法家
爱的呼唤
正义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