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重质油及加工 第一节重质油及其分离表征方法 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7.16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石油加工技术》教学课件第3章重质油及加工技术孟祥海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重质油及其分离表征方法第二节重质油加工工艺技术重质油加工现状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2重质油溶剂脱沥青工艺技术重质油加氢转化工艺技术重质油热加工工艺技术第三节重质油加工工艺的选择及组合加工工艺重质油热加工工艺技术一、重质油热加工概况二、重质油减粘裂化工艺三、重质油焦化工艺四重质油热加工工艺技术3四、重质油热加工工艺技术一、重质油热加工概况重质油热加工过程是指靠热的作用,将重质原料油转化成气体、轻质燃料油和焦炭的工艺过程4重质原料油气体轻质燃料焦炭1、热加工过程分类热裂化:以石油重馏分或渣油为原料生产汽油和柴油的过程,1913年工业化,后逐渐被催化裂化取代高温热解:由轻烃或轻质油生产乙丙烯的主要过程5减粘裂化:将重油或减压渣油经轻度裂化使其粘度降低以便符合燃料油的使用要求焦炭化:以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中间馏分(焦化蜡油,CGO )和焦炭焦炭化和减粘裂化属渣油热加工过程,至今仍广泛应用2、重质油热加工的特点热加工是目前重质油加工的主要途径,约占重质油加工量的60%原料适应性大,AR 、VR ,杂原子含量、沥青质含量和残炭值可以很高6不需要催化剂或溶剂流程简单,投资和操作费用均较低,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原料转化率低,产物性质不理想,均含有较多的不安定组分,必须进行加氢精制将其中的不饱和烃及非烃化合物进行转化二、重质油减粘裂化工艺Visbreaking ,以重油为原料的浅度热裂化过程温度较低400~450℃,反应时间较短,转化率一般不高其目的产物以粘度较低的燃料油为主,同时还产生7少量轻质馏分油也有的装置采用较苛刻的条件(主要是延长反应时间)以提高转化率,为进一步轻质化提供原料二、重质油减粘裂化工艺闪蒸分馏裂化气汽油减压渣油8塔塔柴油减粘渣油加热炉水✓注入约1%的水,以避免炉管内结焦✓加热炉出口注入急冷油,降低温度终止反应,以免后续管路结焦✓流程简单,目的产品为减粘渣油二、重质油减粘裂化工艺反应分馏裂化气汽油柴油减压渣油9塔塔减粘渣油加热炉水✓蒸发塔换为反应塔,延长反应时间,提高轻油收率✓反应器出口注入急冷油,降低温度终止反应,以免后续管路结焦✓流程简单,目的产品为轻油和减粘渣油三、重质油焦化工艺焦化(焦炭化,coking )是以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温(400~550℃)下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的热加工过程相对于减粘裂化,焦化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较长10其主要产物是焦化汽油、柴油和蜡油三、重质油焦化工艺焦化过程的产物有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气体:7%~8% 汽油:14%~16% 柴油:35%~37%液收:70%~80%11 蜡油:20%~25%焦炭:15%~24%三、重质油焦化工艺焦化汽油和焦化柴油不饱和烃含量高,而且含硫、含氮等非烃类化合物的含量也高安定性很差,必须经过加氢精制等精制过程才能作为商品汽柴油的调和组分12焦化蜡油主要是用作催化裂化原料,焦化柴油也可以用作加氢裂化或催化裂化原料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含量高,不能直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往往在VGO 中掺炼三、重质油焦化工艺焦炭(石油焦)可用作冶炼工业或其它工业用的燃料,还可用于高炉冶炼如果焦化原料及生产方法选择适当,石油焦经锻烧及石墨化后,可用于制造炼铝、炼钢电极13当原料来自含硫原油时,所产的焦炭会因其硫含量过高而难以利用焦化气体含有较多的甲烷、乙烷以及少量的丙烯、丁烯等,可用作燃料或制氢原料三、重质油焦化工艺优点可加工各种劣质渣油工艺简单,操作灵活,投资低14缺点液体产品质量差焦炭产率高尽管它尚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渣油轻质化过程,但十分重要,占重油加工总量的比例相当大三、重质油焦化工艺工艺过程延迟焦化 流化焦化灵活焦化151、延迟焦化延迟焦化-Delayed Coking延迟焦化是利用在热转化率(热转化深度)较低时重油不易结焦特点,让重油快速通过焦化炉炉管并获得重油轻质化所需要的能量,使生焦反应“延迟16到焦炭塔”的工艺过程延迟焦化的原料广泛,可以处理残炭值高达50%的残渣原料,以及催化裂化油浆、热裂化渣油及溶剂脱油沥青等1、延迟焦化17延迟焦化工艺原理流程图2、流化焦化流化焦化-Fluid Coking 连续生产过程反应器内是灼热的焦炭粉末(20~100目)形成的18流化床,焦粉在油气及底部进入水蒸气的作用下流化反应温度480~560℃反应后焦炭粒径增大,之后在加热器内部分燃烧,减小粒径并提供热反应所需的热量2、流化焦化192、流化焦化与延迟焦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汽油产率低而中间馏分(柴油+蜡油)产率高 焦炭产率低,为残碳值的1.15倍DC 1.5~2倍加热炉只预热,避免了炉管结焦,可处理更劣质的原料20为连续生产过程焦炭为粉末状,难以煅烧,只能用作燃料工艺和技术复杂缺点3、灵活焦化灵活焦化-Flexicoking在流化焦化的基础上多设置了一个流化床气化器在800~950℃下用蒸汽和空气来气化焦炭,生产21空气煤气,不生产流化焦空气煤气的显热用于加热原料空气煤气的用途不好,炼厂消耗不了,外销不畅技术和操作复杂,投资高第一套1976年在日本投产后,未被广泛采用3、灵活焦化22四、重质油热加工工艺技术1、临氢减粘裂化2、催化减粘裂化3、Soaker 减粘裂化E reka 234、Eureka 渣油热转化5、HSC 深度热转化6、ART 渣油预处理7、FTC 流化热裂化1、临氢减粘裂化临氢减粘裂化指的是有H 2存在下的减粘裂化不使用催化剂,不同于催化加氢氢的作用:抑制自由基链增长,抑制缩合反应当转化率相同时缩合产物的产率低于不存在氢气时的24当转化率相同时,缩合产物的产率低于不存在氢气时的产率以不生成焦炭为反应转化率的限度,临氢减粘裂化的最大转化率高于常规减粘裂化的最大转化率1、临氢减粘裂化与常规减粘裂化相比,临氢减粘的产品稳定好,原料转化率可以提高,产品的粘度可以更低供氢剂的效果比氢气更好,常用的供氢剂是四氢萘反应过程中,四氢萘分子中环烷环的亚甲基上的氢原子25因相邻芳香环的影响而比较活泼,易于被自由基夺走,四氢萘转化为萘的同时提供活泼氢过程常规减粘裂化临氢减粘裂化供氢剂减粘裂化最大转化率,wt%27.930.545.9孤岛减压渣油在不生焦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1、临氢减粘裂化减压供氢剂氢气分裂化气汽油26渣油加热炉水临氢减粘裂化工艺流程示意图馏塔柴油减粘渣油2、催化减粘裂化催化减粘裂化:在减粘裂化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以提高传统热减粘裂化工艺的轻质油收率类型非临氢27临氢(1)非临氢催化减粘裂化Mobil 公司开发的以SeO 2为催化剂,担载在惰性担体材料上,直接混入渣油进料中一起进加热炉在减粘裂化过程中,部分氢从渣油中转移出来与裂化产28生的不稳定分子碎片反应,从而使这些不稳定的裂化产物稳定减粘裂化反应时加入SeO 2催化剂可以使渣油中转移出来的氢明显增加,从而可以抑制生焦过程,在不缩短开工周期的前提下增加工艺过程的反应深度(1)非临氢催化减粘裂化催化剂加入量为渣油原料的0.001%~1%,催化剂可以一次通过,也可以循环使用裂化气汽油29分离装置柴油减粘渣油减压渣油加热炉蒸汽新鲜催化剂循环催化剂(2)临氢催化减粘裂化临氢催化减粘裂化--催化加氢减粘裂化Phillips 公司提出用钼化合物与二羟基苯(或其它多酚类)化合物作为分散型催化剂的临氢催化减粘裂化过程30采用高分散型催化剂(包括水溶性催化剂和油溶性催化剂)的渣油悬浮床加氢技术都可用于临氢催化减粘裂化3、Soaker 减粘裂化Shell 开发的主要用于生产馏分油和燃料油可以在工艺流程中添加一个真空闪蒸塔,以得到额31外的瓦斯油馏分作为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的原料该工艺经济效益良好3、Soaker 减粘裂化减压渣油分馏塔裂化气汽油柴油急冷油480 ℃32加热炉水减粘渣油减粘裂化的关键操作参数是温度和反应时间加热炉出口温度480℃,温度偏高,不利于加热炉的设计和操作温度,℃485470455440时间,min1248达到相同的转化率的温度和对应的时间3、Soaker 减粘裂化分裂化气汽油急冷油430 ℃soaker33减压渣油加热炉水馏塔柴油减粘渣油添加soaker 反应器后,加热炉出口温度可以降低,加热炉的操作更加缓和450 ℃气体2.3汽油, IBP~165 ºC 4.7, 165~350 ºC 14.0Soaker 减粘裂化的产物产率, wt%3、Soaker 减粘裂化34柴油,瓦斯油, 350~520 ºC 20.0减粘渣油, >520 ºC59.0原料:典型的中东减压渣油(残炭~25 wt%, 硫含量~5 wt%)4、Eureka 渣油热转化Chiyoda (日本千代田)公司开发的一种重油热裂化工艺减压渣油预热后进入分馏塔的底部与循环油混合,混合物经过加热炉后进入反应系统35反应系统包括两个交替使用的间歇反应器反应器内注入过热蒸汽,用于将裂化产物汽提出反应器,并提供裂化所需的部分热量反应结束后,对反应器底部的产物进行急冷4、Eureka 渣油热转化油气与蒸汽自反应器顶部离开进入后续的分馏塔分馏塔的上部是一个常规的分馏塔,裂化油的重组分从侧线抽出Eureka 36工艺用相当数量的过热蒸汽,在低压下使渣油深度转化过热蒸汽增加额外热量,减少油气分压,增加对馏出油的汽提率4、Eureka 渣油热转化与延迟焦化相比,Eureka 工艺的特点渣油转化率与延迟焦化接近裂化馏出油收率65%~70%,与延迟焦化接近不生产石油焦,而生产高软化点的沥青374、Eureka 渣油热转化38Eureka 渣油热转化工艺流程示意图4、Eureka 渣油热转化Eureka延迟焦化原料Gravity, ºAPI 5.9 5.9残炭,wt%22.422.4>538℃含量,wt%89.089.0h 324Eureka 工艺与延迟焦化的对比39操作条件操作周期,加热炉出口温度,℃495500反应器最大温度,℃437435压力(表压),atm0.3 1.4产率,wt%裂化气5.310.4汽柴油(C5~370℃)33.639.3瓦斯油(370~500℃)28.416.3沥青32.7-焦炭-34.04、Eureka 渣油热转化原料Gravity, ºAPI 7.6S 含量,wt% 3.9庚烷沥青质,wt%5.7残炭,wt%20.0Ni+V ,ppm338产物轻油(C5~240℃),wt%14.9Eureka 工艺的原料与产物分布和性质数据40S 含量,wt% 1.1N 含量,wt%<0.1瓦斯油(240~540℃),wt%50.7Gravity, ºAPI 21.3S 含量,wt% 2.7N 含量,wt%0.3沥青(>540℃),wt%29.6S 含量,wt% 5.7N 含量,wt% 1.2Ni+V ,ppm11755、HSC 深度热转化HSC :high conversion soaker cracking HSC 是一个转化率介于减粘裂化和焦化之间的裂化工艺与其它的热裂化工艺相比,该工艺的气体产率低,41馏分油产率高该工艺可加工高硫含量、高金属含量的原料,包括渣油、油砂沥青、减粘渣油等5、HSC 深度热转化HSC 工艺采用连续反应器,而Eureka 工艺采用两个间歇反应器原料油预热后进入分馏塔的底部与循环油混合,混合物经过加热炉后进入soaking 反应器42该反应器接近常压操作,蒸汽从反应器底部注入,并提供足够长的停留时间以便大分子烃类完成裂化反应5、HSC 深度热转化在反应器内设有穿孔的挡板(塔盘),原料和部分产品向下运动,蒸汽、裂化气及馏分油蒸气向上通过挡板,与向下运动的物料逆流接触挥发性的产物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分馏塔,得到相应43的产品裂化气脱硫压缩后作为炼厂的燃料气;瓦斯油经加氢处理后作为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的原料;渣油可用作锅炉燃料、道路沥青原料、焦化原料或者部分氧化的原料5、HSC 深度热转化44HSC 深度热转化工艺流程示意图5、HSC 深度热转化原料Iranian VRMaya VR Gravity, ºAPI 5.7 2.2S 含量,wt% 4.8 5.1N 含量,wt%0.60.8庚烷沥青质,wt%11.319.0残炭,wt%22.628.7HSC 工艺的原料与产物分布和性质数据45Ni+V ,ppm274770产品石脑油(C5~200℃),wt%6.3 3.8Gravity, ºAPI 54.451.5S 含量,wt%1.1 1.1柴油(200~350℃),wt%15.012.3Gravity, ºAPI 30.229.5S 含量,wt% 2.6 3.1N 含量,wt%0.10.15、HSC 深度热转化原料Iranian VRMaya VR产品瓦斯油(350~520℃),wt%32.218.6Gravity, ºAPI 16.416.5S 含量,wt% 3.5 3.7含量0303HSC 工艺的原料与产物分布和性质数据46N 含量,wt%0.30.3减压渣油(>520℃),wt%43.262.0S 含量,wt% 5.8 5.6N 含量,wt% 1.0 1.2残炭,wt%49.246.8Ni+V ,ppm6011280相对于Eureka 工艺,HSC 工艺的石脑油产率低,减压渣油产率高6、ART 渣油预处理ART :Asphalt Residue Treatment Englehard 和Kellogg 联合开发主要目的是为催化转化过程提供较低残炭值和金属47含量的原料其工艺流程与流化催化裂化的非常相近,但不使用催化剂,而用无催化活性的热载体载体是一种惰性物质,其筛分组成及物理结构与催化裂化催化剂相近6、ART 渣油预处理渣油在反应器内与高温(500℃)的热载体接触,渣油中部分轻组分气化,较重组分在热载体上热裂化,反应生成的焦炭沉积在载体上,裂化产物与气化的轻组分一起离开反应器48沉积结焦的载体循环到再生器,经空气烧焦后返回反应器反应产物以重质馏分油为主此过程起到脱碳脱金属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脱硫、脱氮作用6、ART 渣油预处理主要特点采用了热载体,焦炭不作为产品而是沉积在载体上,在再生器内烧焦放出的热量作为气化和裂化反应的热源一般情况下,烧焦放出的热量大于本装置的需要,余热49可用于发生蒸汽此工艺的复杂程度和投资与催化裂化的相当国内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开发了类似的工艺,ROP (Residual Oil Processing)7、FTC 流化热裂化FTC :fluid thermal cracking一种将重油或渣油热裂化生产馏分油和焦炭,并且焦炭气化生产燃料气的工艺技术重油原料与来自分馏塔的循环油混合后进入反应器50,油类分子在毛细作用下立即被吸附到固体颗粒的微孔内,并发生热裂化反应固体颗粒没有催化性能,但是通过流化状态使中间馏分具有较高的收率和选择性7、FTC 流化热裂化从分馏塔得到的含氢气体用作反应器内颗粒的流化介质流化介质中氢气的存在抑制了因金属沉积造成的过度结焦51沉积焦炭的固体颗粒离开反应器后进入气化器,焦炭与蒸汽及空气反应生成CO 、CO 2、H 2和H 2S 再生后的热颗粒返回反应器7、FTC 流化热裂化52FTC 流化热裂化工艺流程示意图7、FTC 流化热裂化原料Gravity, ºAPI 6.4S 含量,wt% 4.5残炭,wt%21.9Ni+V ,ppm500产物石脑油(C5~150℃),wt%14.9Gravity ºAPI 571FTC 工艺的原料与产物分布和性质数据53Gravity, ºAPI 57.1S 含量,wt%0.4中间馏分(150~310℃),wt%34.4Gravity, ºAPI 39.5S 含量,wt%1.4瓦斯油(310~525℃),wt%21.8Gravity, ºAPI 18.7S 含量,wt% 3.1N 含量,wt%0.2焦炭19.0问题与思考热加工过程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渣油的热反应有什么特点?延迟焦化与减粘裂化的原理是怎样的?54重质油热加工新工艺技术有哪些?临氢减粘裂化工艺中氢气的作用是什么?Eureka 渣油热转化工艺相对于延迟焦化有何特点?。
重油四组分指的是重油中的四个主要组分,即沥青基质、沥青质、蜡质和油基。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重油四组分分离工艺流程:
加热和预处理:将原油经过加热,使其达到适宜的处理温度。
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杂质、分解重油中的蜡质和胶质等操作。
精制塔分离:将热处理后的原油送入精制塔进行分离。
在精制塔中,重油将在不同温度区域逐步分离成沥青基质、沥青质、蜡质和油基等组分。
加氢处理:将分离后的沥青基质和沥青质经过加氢处理。
加氢通过加入氢气,以催化剂的作用,将沥青基质和沥青质的分子结构调整,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蜡质分离:将分离后的蜡质通过降温和过滤等操作进行分离。
蜡质可以进一步用于生产蜡或其他产品。
油基提取:将分离后的油基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脱色、脱臭等操作,以获得高质量的油基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炼油厂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进行重油四组分分离,具体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仅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流程,供参考。
重质油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上重质油储量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重质油的加工技术与发展也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重质油的定义、加工技术的现状、最新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着手,系统地探讨重质油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二、重质油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重质油是指相对密度在0.87以上,蒸馏范围在340℃以上的石油原油,也被称为“渣油”或“残油”。
2. 特征(1)高粘度。
重质油的黏度远远高于常规的轻质原油,常常是常温下具有高黏稠度的稠油状。
(2)高含硫量。
重质油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可能超过5%。
(3)高金属含量。
重质油中可能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钴、镍、铜、钒等。
(4)高碳残留率。
重质油的碳残留率通常超过20%。
三、重质油加工技术的现状传统的重质油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热裂解、加氢裂化、加氢裂解等。
现如今,重质油加工技术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仿生反应器技术和催化裂解技术。
1. 仿生反应器技术仿生反应器技术将仿生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重质油的加工中,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生物体内的反应器技术来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催化物的适应性调节。
仿生反应器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微生物进行重质油加工,另一种是利用与微生物代谢类似的人工催化剂代替微生物。
2. 催化裂解技术催化裂解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质油加工技术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催化剂将重质油中的高分子化合物裂解成低分子化合物,从而提高石油产品的收率和品质。
目前,随着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催化裂解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质油加工技术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之一。
四、最新研究成果1. 自动化控制技术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重质油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控制反应过程的各个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降低磨损,还能够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
2.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当前重质油加工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第四章第一节(优秀版)word资料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主备教师徐鸿昌一。
内容与解析教学内容:(1)油脂的概念;(2)油脂的物理化学性质内容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指的是知道油脂的氢化、油脂的水解原理。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对酯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具有特殊结构的酯类——油脂。
通过联系实际、观察实验现象及主动探索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
本节课的重点是熟悉油脂的结构和了解油脂的氢化及水解,解决重点的关是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尤其是油脂的皂化反应方程式。
二。
目标与解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目标解析了解就是要知道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油脂和一般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区别。
掌握就是要会书写油脂的氢化和水解反应方程式。
三。
问题诊断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会因为油脂的结构比较复杂,不会判断它的化学性质,致使书写方程式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多练。
四。
教学支持条件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五。
教学过程【问题一】甲酸的结构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甲酸的结构和性质,巩固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羧基、醛基性质【师生活动】甲酸具有下列性质:①挥发性②酸性③比碳酸的酸性强④还原性⑤能发生酯化反应等。
下列各实验中,分别填出表现甲酸相应性质的编号:(1)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气体放出,说明甲酸具有;(2)在甲酸钠晶体中加入浓磷酸,加热后放出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甲酸具有;(3)与乙醇、浓硫酸混和后共热,能闻到一种香味,说明甲酸具有__ ;(4)在甲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能看到溶液变蓝色,说明甲酸具有;(5)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甲酸溶液,加热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甲酸具有。
4 重质油、轻质油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4.1 重质油--生物降解油4.1.1 生物降解原油分布特征生物降解原油在世界各地分布十分普遍。
据J M Hunt(1986年)统计,世界上约有1/5 的原油遭到细菌破坏,另外约有1/5的原油被细菌改造过。
我国已经在十几个盆地发现生物降解油藏70多个。
研究区降解原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北部斜坡带,该区由于构造抬升剥蚀严重,油藏破坏程度高,降解原油分布比较广泛。
垂向上,一般降解原油分布在小于1000m的地层,少量分布在1000~1200m地层。
目前发现的降解原油大多分布在北部斜坡带各个构造带,如在Ronier、Baobab、Mimosa等构造。
2012年至2013年研究中共发现4个降解油油样(表4-1),分布在北部斜坡带,埋深主要分布在1200m左右,API°范围为13.55~14.3,其油质明显较正常油重,族组分中饱和烃含量相对正常原油低,饱/芳比值低。
4.1.2降解油生标特征根据Peters 和Moldowan(1993年)提出的原油遭受不同程度生物降解的标准(图4-1)可知,本次研究中的4个重质油遭受轻微-中等降解,其中Daniela E-1井两个油样仅遭受轻微降解,Lanea SE-1井油样遭受轻微-中等降解,Baobab S-6井油样遭受中等程度降解。
现对其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分析。
表4-1 Bongor盆地下白垩统降解原油生物降解作用强度图4-1 原油生物降解级别(Peters 等,1993年)轻微降解原油正构烷烃轻微损失,饱和烃色谱图和总离子流图上“鼓包”不明显;甾烷、萜烷分布基本未受影响,和正常原油可以很好对比。
见图4-2a 中Daniela E-1井1272-1295m处油样。
中等降解原油正构烷烃轻微损失,原油饱和烃色谱图和总离子流图上“鼓包”不明显;萜烷分布基本未受影响,和正常原油可以较好对比,见图4-2b中Baobab S-6井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