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教案-优化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8单元第1课数学广角——优化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找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中的第一课。
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为线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找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2.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2. 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问题,找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2)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方案。
(3)教师点评各组的方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3. 实践(1)教师出示实践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答案。
(3)教师点评各组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回家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尝试用统筹思想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让学生找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同时,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统筹思想。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2.能够在具体问题中进行优化思考;
3.掌握常见的优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优化问题基本概念的理解;
2.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3.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优化问题
1.1 什么是优化问题
优化问题指的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寻找使某一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或最小的问题。
通常包括最大化和最小化两种情况。
1.2 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列表法
•记法
•图法
•探索法
2. 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
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围栏最小面积、箱子最大容积等,引导学生理解优化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新知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引出优化问题的概念。
2. 学习新知
•通过实例介绍优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3. 练习与讨论
•给出一些优化问题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探究解决方法。
4. 拓展应用
•提供更多例题,让学生拓展应用优化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馈
1. 听取学生意见
•让学生谈谈对这次课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2. 教师评价与建议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题,并思考如何将优化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堂延伸
•邀请学生自主提出一个与优化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与解决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优化问题。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学会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解,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考虑到一种解法,缺乏寻找多种方案并从中优化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优化思想,学会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解。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优化思想,学会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解。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优化思想。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优化。
让学生认识到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与优化相关的问题,如最快的路线选择、最省力的搬运方法等,让学生尝试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优化思想。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问题,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从中寻求最优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化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的方法。
3. 实际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安排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2)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来解决呢?”2. 探究新知(1)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
(2)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合理安排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合理安排周末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等。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一项任务。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4. 总结延伸(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周末时间安排表,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优化。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3课时优化3:田忌赛马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田忌赛马问题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掌握优化问题的一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田忌赛马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田忌赛马问题的优化策略,学会运用优化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析田忌赛马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最优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田忌赛马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提出问题:田忌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战胜齐王?2. 探究新知(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田忌赛马问题,尝试找出最优解。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田忌赛马问题的优化策略。
(3)学生分享自己的优化方案,全班交流讨论。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类似的优化问题,学生独立解决。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总结优化方法。
4.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优化问题的解题方法。
(2)学生谈一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优化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田忌赛马问题,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运用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板书设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3课时优化3:田忌赛马问题1. 田忌赛马问题的优化策略:(1)分析双方马匹的实力差距;(2)合理安排比赛顺序;(3)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免与对方的优势对决。
2. 优化方法的应用:(1)生活中常见的优化问题;(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数学广角--优化人教新课标(PDF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数学中的优化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使学生认识到优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优化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常需要选择一种最优方案。
本节课将通过几个实例,让学生体会优化问题的存在,并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优化问题。
2. 优化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的优化方法,如穷举法、比较法、画图法等,并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3. 优化思想:通过解决优化问题,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即寻求在一定条件下,使结果达到最佳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发现优化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优化问题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优化问题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优化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方法介绍:介绍几种常用的优化方法,并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5.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优化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解决。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讲解优化问题的概念和方法时,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3. 在案例分析环节,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优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课后作业要布置一些与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优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知道优化是一种寻找最佳方案的方法。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优化问题的引入2. 优化实例分析3. 寻找最优解的方法4. 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寻找最优解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找到最优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优化问题,引发学生对优化的兴趣。
问题:小明要过河,河边有石头,他每次只能跳到相邻的石头上,怎样跳才能用最少的次数过河?2. 新课导入(1)优化问题的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优化问题的存在。
实例:如何安排时间,才能使一天的学习、工作、休息时间最合理?(2)优化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优化是一种寻找最佳方案的方法。
实例:如何选择路线,才能最快到达目的地?(3)寻找最优解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解。
方法:比较法、试错法、经验法等。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优化概念的理解。
(2)拓展: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课下思考。
思考题:如何安排一周的学习、工作、休息时间,才能使生活更加充实、高效?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从多种方案中找到最优解。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优化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寻找最优解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寻找最优解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优化思想,提高生活品质。
教案标题: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提出简单的优化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优化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1. 优化问题的建模和解决方法。
2.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和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优化问题,引发学生对优化问题的思考。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优化问题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优化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分享(5分钟)1.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优化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探究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享和总结,学生能够加深对优化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作业环节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整体来说,本节课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10分钟)”,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优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用列举法表示优化问题、学会用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优化问题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知道优化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学会用列举法表示优化问题。
3.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
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用列举法和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
2.难点: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用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用列举法和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列举法和画图法的相关资料。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烤蛋糕的问题,引入优化问题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何烤制蛋糕才能使蛋糕更加美味。
2.呈现(10分钟)呈现其他的优化问题实例,如种植问题、路线问题等。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通过数学方法得到优化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优化问题,用列举法表示出来,并尝试用画图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列举法和画图法解决优化问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优化问题,并用列举法和画图法解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知道优化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通过沏茶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优化概念的理解2. 沏茶问题的探究3.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优化的概念,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优化现象,如:购物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出行时选择最短的路线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优化。
2. 探究新知(1)讲解优化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优化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出沏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沏茶问题:小明要泡一杯茶,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烧水、洗茶杯、拿茶叶、泡茶。
每个步骤所需时间如下:烧水5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泡茶3分钟。
请问小明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喝到茶?(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小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3. 巩固提高出示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优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略)六、教学反思(略)本节课通过沏茶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优化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沏茶问题的探究”。
沏茶问题的探究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优化概念,并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由学生先出第一张牌,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
(1)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
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
学生选4、6、8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学生选3、5、7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3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师: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运用对策使自己取胜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涵了这样的问题。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师: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孙膑这种策略才能赢齐威王呢?想验证一下吗?
师:表格验证,介绍填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验证的活动来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中把对策论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
在情境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同学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要比田忌的略强一些,田忌的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分别于齐威王的进行搭配,三局两胜。
搭配时,要有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学生填表,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填完表格,你发现齐威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又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才能赢?
(3)小结:田忌要想获胜要有什么条件?
①要让齐威王先出。
②用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下这样的策略才能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有序了。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P106做一做
2.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学校下个星期举行跳绳比赛,我们班和四(2)班对阵:比赛规则是每班选派3名选手,三局两胜。
师:你们觉得我们班在比赛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利用怎样的策略获胜的可能性大?
(必须知道每位选手的大致成绩,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对策获取胜利)
课件出示资料:
四(3)班代表队四(2)班代表队
李明 105个/分齐航 110个/分
徐青 90个/分王娜 95个/分
贾梦婷 60个/分李萌 75个/分
师:请同学们帮助我排兵布阵,如何才能战胜四(2)班?
师:现在你明白刚开始时咱们玩牌时,老师总能赢的秘密吗?(将最大的牌对对方最小的牌,从而获取另两场比赛的胜利。
)
【设计意图】让学生排兵布阵畅谈自己的经验,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