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的政治参与1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网民的政治参与

网络的出现是媒体传播现代化的一次革命,它对社会和受众的渗透和冲击“风头正劲”。据统计,到2007年6月30日为止,我国的网民总数已达到1.62亿,位居世界第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网络的功能,不仅是政府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公民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

在我国,网民通过网络途径,大大提高了参与社会生活的范围和程度。其中,政治参与成为体现网络功能的一大特点。数据显示,在我国网民网络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中,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等,超过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娱乐性功能。而这几项占前位的功能,都与网民的政治参与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网络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条新兴重要渠道。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1997年《人民日报》开通网络版,表明中央已意识到网络在政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初,中央首次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此后,各级各类的政府网站相继建立。2005年“两会”期间,在“向总理提问”的网络互动中,网民踊跃参与,短短4天就汇集了近1300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农业、国企改制、反腐败、科技、教育、再就业、国家统一、外交等政府工作的多个方面,显示了公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巨大热情。由此可见,网民的政治参与正在成为我国民主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是,网民政治参与也引出了不少忧虑。一些专门的研究者在肯定网民政治参与对拓宽民主渠道具有积极意义的前提下,也指出了网络政治参与中可能发生的无序化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看法,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直白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在网民政治参与的动员、组织和管理上确实存在一系列困难。

因此,在网民政治参与问题上,既不应简单地强调管制、压制乃至“打击”,也不应“放任自流”或者只是一味的推崇鼓励。最佳的选择,是寻找出政府治理与网民政治参与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互动是一种双向模式。在政府方面,重要的是营造鼓励网民政治参与的社会氛围,创设网民政治参与的管道,提供网民政治参与的法律以及制度规范和保障,以此来提升网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在网民方面,重要的是探索政治参与的途径,提升政治参与的能力。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提升网民政治参与能力可以加以努力

的:

第一,应努力寻找有序化的政治参与途径。网民要充分利用制度提供的参与管道,使个体参与向群体参与靠拢,使碎片化参与向整体化参与转变,使自发性参与向组织性参与提升。对待网民政治参与现象,要走出两个认识误区。首先,视组织化的网民政治参与为险途,担心组织化就不免失控。其实,组织化正是有序化的前提,善于动员和组织网民政治参与的政府,才能将网民政治参与纳入有序治理的轨道。其次,视网民政治参与为取决于自由意志的个体行为,以为网民政治参与可听凭随心所欲。殊不知,自由化乃是有序化的大碍,而有序的网民政治参与才能真正起到影响政府决策的作用。

第二,应追求利益诉求有效性的目标。网民政治参与的实质是利益表达,利益是网民政治参与的动力。利益表达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经济利益的追求,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益;既包含物质的需求,也包含精神的需求;既体现自身的价值,也体现社会的取向。网民政治参与的目的不是仅为获取人机对话的自我满足,而是公民介入社会的价值体现。因此,必须超越个人的局限,克服狭窄的视域,努力通过网络的政治参与,达到有效实现利益诉求的目标。

第三,应增强信息分辨能力,防止盲目参与。网民政治参与首先需要信息来源,在被描述为“信息轰炸”的时代,人们很难不受“信息伪造”的伤害。这样的“信息伪造”可能是一些虚假信息,也可能是一些带有恶意的信息,政治参与的网络环境也不可避免地经常会受到污染。这就一方面要求政府必须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切实保障;另一方面,网民也需要提高警惕,避免政治参与的行为偏失。

第四,应将热情和理性相结合,避免情绪化的宣泄。网民积极进行政治参与的热情必须充分肯定。然而,既然是政治参与,网民就应该注重自身的政治修养,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在网民的政治参与中,网络的虚拟性不能成为逃脱社会责任的掩蔽,网络的直白性不能成为情绪宣泄的工具,网络的即时性不能成为影响秩序稳定的引子。网民政治参与的理性程度,是网民政治修养高低的衡量尺度。网民的政治修养包括政治参与的话语使用、国家认同、道德规范、民族情感、舆情知识等,它是一项全面的训练。因而,热情加理性,才能使网民真正提升政治参与的能力,提高政治参与的水平。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积极参与网络问政、与网民开展在线对话。胡锦涛、温家宝分别在人民网、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充分体

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互联网的重视,对网络民意的尊重,是对网络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目前,网络民主正在进一步发展当中。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网络舆情民意,需要有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大度胸怀,需要有真正尊重网民的思想表达、引导网民的情绪宣泄、吸纳网民的合理建议的开放理念,并善于激发网民热议社会问题、监督政府及工作人员行为、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从而在更大范围吸纳民智、更有效率地提高执政能力,促进群众关心的问题的解决。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于网络民主曾表示,不能采用封闭的视野、僵化的思维和单纯强制的管理方式,要以开放的视野去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让各种网络现象、网络意见和网络事物在相互对比、充分竞争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顺应网络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建设,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

网民中不乏有识之士,网络上不乏真知灼见。如今,网民不再是虚拟空间里的虚拟ID,在一个个“网名”之下,公民的责任感、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正在凸显。而网民当选人大代表无疑体现了网络民主的新动向,网民将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网络民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传递着一个可贵的信号:网络民主有着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发展可能性。

在网络中活跃的“舆论领袖”,在当选人大代表后是不是必然会具有履行职责能力?这成为“网民代表”出现后的一个社会关注点。

事实上,地方政府可以参照洛阳的做法,发现网络参与度高的网民,并在现实生活中考察他的参政议政能力,然后选举为人大代表,使网络民意在现实政治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参与途径。

物电0804

蒋俊杰

2408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