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4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影响着每个人的权益和福祉。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2.掌握相关的法定知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4.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什么是依法参与政治生活?2.宪法与政治权利保障3.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4.公民权益保护与维权2.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授相关的法律知识,向学生介绍宪法、法律法规等内容,并解释其应用和保护意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讨论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权益保护和维权方式。
3.角色扮演法:设定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场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什么是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目标: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1.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事件,引起学生对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关注,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向学生介绍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含义,包括积极参与选举、参与政治讨论、行使监督权利等。
3.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并列举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宪法与政治权利保障教学目标:了解宪法对政治权利的保障和作用。
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宪法对政治权利的保障。
2.讲解:介绍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作用,重点讲解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和保护。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宪法制定者的角色,模拟宪法制定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意义。
4.小结:总结宪法对政治权利保障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关注并遵守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标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政治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政治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2.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方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政治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二、讲解政治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1. 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政治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生活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三、讲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5分钟)1. 解释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 介绍宪法、法律和法规对政治生活的规范作用。
3. 分析选举、投票、讨论和表达意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方法。
四、讨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方式(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和提出的方式。
3. 教师点评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方式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短文。
教学资源:1. 图片、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2.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宪法的文本。
评估方式: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撰写的作业。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政治工作者或社区工作者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政治生活;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政府机构或参与社区活动,亲身体验政治生活的参与过程。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依法参加〔政治〕生活是九年级政治第六课的第三框题,本框题学习要培育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以及参加政治生活的能力。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依法参加政治生活教学设计,盼望能帮到你。
《依法参加政治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懂得维护GJ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加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GJ安全意识,维护GJ安全的能力;(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树立GJ安全意识,自觉关怀、维护GJ安全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培育学生爱国情感和民主法制意识教学难点:如何行使政治权利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商量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小毅参与选举活动过程】通过现场模拟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索,小毅在行使什么权利?我们每一个都有这个权利吗?这属于哪种公民权?引入正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年满十八周岁公民参与选举,是参加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
二、学习新课】(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与GJ治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我们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我们可以行使哪些其他政治权利?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①关注GJ建设、GJ治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GJ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发觉违法犯罪行为要准时举报。
③对于GJ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判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GJ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活动二】阅读以下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小锋上学经过的和平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水果的摊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小锋找到区人大代表老张,向他反映了这个状况。
后来在张代表的主动努力下,区政府修建了大棚,把公路市场迁入室内,彻底转变了和平路交通拥堵的状况。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
知道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与方式。
理解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自觉关心国家大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
2、教学难点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如选举投票、参与听证会等,引导学生思考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二)讲授新课1、公民的政治权利提问:什么是政治权利?讲解: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重点讲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举例说明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的含义和表现。
提问: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行使政治权利?讲解:公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行使政治权利,如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
详细介绍民主选举的方式和意义,如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
讲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并举例说明其作用。
介绍民主管理的形式,如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让学生了解基层民主的重要性。
重点讲解民主监督的渠道,如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以及民主监督的意义。
3、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公民不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案例,如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攻击政府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的错误之处。
一、教案名称: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二、课时安排: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四、教学内容:1.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2.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途径。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为什么我们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途径,如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做法。
4. 知识讲解: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强调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5.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如如何参与选举、如何进行民主监督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讨。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相关章节。
2. 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3. 视频资料:用于播放相关政治生活实例。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定义、意义、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途径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做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讨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八、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九、教学准备:1. 准备教材和课件。
2. 收集相关政治生活实例的视频资料。
3. 准备课后作业题目。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引言政治生活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和权益。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四个方面,介绍一份针对中学生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自觉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使学生了解政治生活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3.启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公民意识;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几个主题:主题一:政治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这一主题中,将介绍政治生活对于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关注。
主题二:了解法律法规这一主题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活动,让学生领会法律法规对政治生活的指导作用。
主题三: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在这一主题中,将介绍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如投票、参加公民议会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针对主题一,教师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发言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针对主题二,教师将以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并配合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3.针对主题三,教师将组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模拟各种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评估方法为了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评估,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行使的渠道。
(2)知道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热爱祖国的表现。
重点: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难点: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活动体验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第六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参与政治生活》。
那么我们如何“参与”呢?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检查预习:(1)提问:我们每接触一个新知识,都要从哪几个方面掌握?学生思考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小组合作,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问答,从以上三方面检测新知预习效果。
(3)完成导学案中的自我检测。
二、新课探究:(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活动一: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联系八下课本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政治权利的含义与内容,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对政治权利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1、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2、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附:选举权利具备的条件)3、建议权、监督权的表现活动二:多媒体出示疑问和案例,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收集学生看法。
4、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5、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意义活动三: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辨别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正确作法,树立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
6、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应注意的问题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导入第二目。
(二)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四:引导学生探究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国家安全的含义。
2、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活动五:多媒体展示案例:教材87页“小明爸爸的选择”,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展开辩论,积极发言。
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政治制度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3.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4.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5. 青少年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2. 教学难点:青少年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少年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实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4. 实践操作法:模拟选举、提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关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2. 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讲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介绍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监督权等。
4. 讲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强调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5. 讲解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介绍投票选举、参加政治社团、提出建议和意见等。
6. 案例分析:分析青少年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实例,如中学生参加学校学生会、提出校园改进建议等。
7. 讨论:分组讨论青少年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8. 实践操作:模拟选举、提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9.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青少年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能力。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懂得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主法制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行使政治权利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局长的微笑局长的表导入
【新课教学】
活动一:走进社会寻找权利
1.局长的微笑局长的表网民在行动
2.2015义乌市十大民生实事网上征集
3.选举
4.游行示威
结论: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监督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活动二:体验生活,感悟权利
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第六课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认为,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
学习本框内容,有助于引导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二)教材分析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是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的授课内容。
本框架由两目组成,包括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
本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怎样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保守国家秘密,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
【教学难点】怎样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析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贵州省遵义县山盆中学余明发学生分析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
本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2)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能力目标:(1)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主法制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行使政治权利。
2、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方法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出主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我国今年选举两会代表的相关资料和日本干涉我钓鱼岛主权的相关资料并做好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山盆镇是遵义县较为边远的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
每个周我们往返学校时常乘坐到超载的车辆,这给我们的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我们的人身安全能得到保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探究)教师归纳:通过刚才同学们激烈的探讨,大家得出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求整改超载现象。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说明我们在行使什么权利?二、讲授新课(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学生探究: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议权、监督权、平等权、政治自由权、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学生探究:其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现在能享受吗?教师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当堂训练:
第二课时生活在法制国家里
第二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与公民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内容】
第二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 P78-P81)并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其次,小组讨论,从那些方面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生感知:
请学生阅读教材P78小字材料,说说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后的出结论:
1、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普通法律治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构成
学生再讨论:
P80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它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力的?
从小齐的例子我们应该:
3、宪法对公民的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这个意义上说: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