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批评视野看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2)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读唐传奇,这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一个个地活跃在我们脑海中。
从唐至今,穿越千年的历史,这些女子形象仍然魅力不减!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 [篇2]唐传奇是中国小说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
唐传奇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小说的低下地位。
这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分不开的。
唐朝的国力空前强盛,政治清明,使得文人学者敢于创作文学作品,而不至于陷入类似于清代的“文-字-狱”;经济繁荣为作家的创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使得读者有条件去阅读作品;统治者提倡发展文化,所谓“上所好之,下必效之”,于是文人争相创作。
在唐传奇中,爱情的作品是最多的,是后世才子佳人小说的滥觞。
从古至今,穿越年千的时光,不变的是对爱情的向往。
它们从暮鼓晨钟声中走来,撒下漫天的情网,打捞起那一片片破碎的月光,顺带携走了一颗颗孤寂的芳心,于是人们像中了千年蛊毒,为爱痴怨一生。
而唐传奇中的女性就是那中了千年蛊毒,为爱痴狂的代表。
(一)以《离魂记》中张倩娘为代表的大家闺秀形象倩娘自小与表兄定下婚约,后来她的父亲却将她许配给另一户人家。
倩娘不从,与表兄王宙私奔。
“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
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这是倩娘与王宙私奔时说的话,其情意之真可见一斑。
在古代,婚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奔则为妾”,在强大的封建思想压力面前,倩娘毅然决然地做出了私奔这样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行为,这需要多大的啊!当倩娘回到家时,众人突然发现,躺在床上的倩娘与回来的倩娘合而为一。
原来与王宙私奔的竟然是倩娘的鬼魂。
深的爱情才会至此?是汤显祖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生,皆非情之至也”[1];是”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的至死不渝的`深情。
倩娘的举动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大胆的,更何况是在封建社会,因此其举动更显其对于自由爱情追求的强烈。
摘要:唐传奇作家中的爱情作品,大都是描写“佳人”和书生的恋爱的。
这类“才子佳人”的恋爱要比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进步得多,揭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充分地表现了她们的心灵之美,使她们不但有美丽的外貌,还具有冰清玉洁的胸怀。
她们大都心地善良,纯正,爱情专一。
本文就霍小玉、崔莺莺的形象做了一点分析,她们是古代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努力争取婚姻自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生死不渝唐代,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文学家们,除了留给我们一座光芒四射的诗歌金山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说艺术宝库,这就是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唐传奇。
唐传奇中的爱情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本文就爱情作品中有代表的女性形象,试加分析。
一、妓女的形象在唐代传奇爱情作品的女性形象中,妓女的形象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唐传奇的作家们,就像玉工雕琢玉一样,去了在妓女身上的丑恶顽石,还给她们美玉的面貌,热情地歌颂了她们的高贵品质。
这类作品中,蒋防的《霍小玉传》是最突出的。
这篇作品,历来被称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其中的霍小玉这个人物,也是整个传奇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霍小玉是一个容貌美丽而又多才多艺的少女。
作品一开始就由媒婆鲍十一娘的嘴介绍小玉说:“资质浓艳,一生未见;高情仪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可见她的才貌双全。
她和李益第一次见面,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才调风流,仪容雅秀”的待官的青年进士。
在其欢爱之际,为打动李益,她流涕观生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驮扇见捐。
”这些话,表现了她对李益狂热的爱,也表现了一个风尘女子的可怜地位,预示了她的悲剧结局。
两年以后,李益终于得安(授“郑县主簿”),小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日夜担心的事就要来到了。
“盟约之言,徒虚语耳”,她对李益的盟约,不抱任何幻想。
如果说前次她对李益的话还主要是怀着爱极怕失的话,这一次她冷静地考虑了自己和李益今后的关系。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崛起,是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复苏。
其中所表现出的命运悲剧,人格困惑,时代精神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无不揭示作为女性的个人,集体与整个社会,男性群体及个人的强烈碰撞中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局,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篇1唐传奇对女子的关注首先着眼于外貌形象,唐传奇中的女性一般说来都具有绝好的容貌,杨贵妃:“鬓发腻理,纤撤中度,举止闲冶”“光彩焕发,转动照人”;霍小玉“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李娃“明眸皓腕,举步艳冶,触类妍媚”;而任氏的美则是“娇姿美质,歌笑态度,举措皆艳,殆非人世所有”。
唐传奇中的多篇作品集中地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美貌,给读者奉献了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若只是停留于女子表面美貌的描写,未免会落入肤浅的趣味。
唐传奇更进一步赋予作品中女子以诗的爱好和才情。
霍小玉“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一听说“丽词嘉句,时谓无双”的李益的大名,顿时“非常欢惬”;柳氏“喜谈谑,善讴咏”,仰慕秀才韩诩的“诗名”,认为“韩夫子岂长贫贱者乎”;莺莺和飞烟传递爱情信息时仰仗一张张诗笺,莺莺的诗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至今仍广为传诵。
诸如此类的描写,使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更多地带有美人芳草的韵味。
它体现了对世俗污淖的一种超越,对女性风神的一种塑造,对低级言情文化的一种否定。
诗才只是智慧的一部分,唐传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女子的诗才智慧,也向我们展示了女子在其他各方面的智慧。
她们对于事情往往有着洞悉的认识。
例如霍小玉在与李益“极其欢爱”的“中宵之夜”时,便清醒地认识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在李益即将赴任离别时,又再一次认识到“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媾,固亦众矣。
况堂有严亲,室无冢妇,君之此去,必就佳姻。
女性意识的觉醒—唐传奇女性形象解读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
作为男性作家创作的作品,唐传奇对女性生活寄予了极大关注,近70%的唐传奇作品都是以女性作为书写对象。
这些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虽受到世俗约定和封建礼教的约束,却敢于冲破藩篱,为自己争取感情、人格和人生价值上的平等,这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性别理论,以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归纳和分析。
女性一生要经历为人女、为人妻(妾)和为人母三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所经历的生活困境和生
存状态又有所差异。
本文就以这样一个思路,同时纳入文本着墨甚多
的妓婢形象,分析三类女性形象所受的压迫,并展示她们所进行的反抗,彰显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文建立在对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相
关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之上,主体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为人女”、“为人妻”和“为人妾妓婢”形象所受到的压迫。
一方面展示法律和世俗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另一方面指出唐传奇文本中谈及
的女性受到的压迫因素;第二部分重在展示上述三类形象在面对现实
社会的压迫时所进行的反抗,从而呈现出她们身上的女性主义思想和
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唐传奇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原因。
一方面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女性探索自我提供了宽松氛围,另一方
面唐传奇作者在文本创作中也重在凸显女性价值。
总之,以女性主义
视角分析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唐传奇中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的
女性意识的觉醒,对我们重新认识唐传奇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对
女性主义写作和新时代的女性生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解析封建社会发展至唐朝已达其鼎盛时期。
经隋至唐,虽然经过隋朝末年一段战乱,但唐朝统治者注重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地恢复发展,从而迎来了唐朝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
在这种相对稳定、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唐朝文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整个唐代社会以一种开放、宽容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唐代女性生活在这种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性格特征表现出的活跃程度是其他朝代所不能相比较的,这一特有的女性形象群以独有的气质,诠释着她们在生活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如在文坛的不甘落后、在政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爱情婚姻中的自主追求意识。
她们享有受教育权,有相对自由的交往权,在精神面貌上表现出智慧与美貌并存,奔放与勇敢的鲜明特色。
笔者试图对唐传奇创作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对关于唐传奇中的爱情题材、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形成与当时唐代文化,社会风俗的关系以及关于唐传奇女性形象颤变的相关研究做了文献综述,并在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问题研究的导向,即如何从社会思想的分析导向,如何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意义的解析去探讨其意义与价值。
除此之外,导论部分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线索与研究方法。
笔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采取了在介绍唐朝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传奇名称的来源、范围、形成原因、艺术成就以及对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对唐传奇进行了简要概述。
笔者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依据唐传奇的勃兴和发展将唐传奇划分阶段明确化,并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特征以代表作为例进行分别描述。
文章第四部分是依据唐文人作品的描述,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如贤妇、贞妇、才女、妒妇、妓女、侠女等六类形象进行解析。
透过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解析,洞察唐代女性形象,笔者在文章最后-部分提出文章的结语。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也反映了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早期的唐传奇中,女性形象以妓女和宫女为主,她们被塑造成性感、妖艳、卖弄风情的形象。
如《长恨歌》中的杨玉环、《玉钩怨》中的柳如是等,她们的形象多为受害者,被男性欺骗、压迫、甚至杀害。
此时的女性形象,是男性视角下的性别化形象,她们的命运多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特点。
这种变化既受到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也反映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比如,在《莲塘会》中,女性被赋予了生育和传承家风的使命,她们既有家庭责任,也有自我追求,如主人公的妻子章氏,她尽心尽力为家庭打理,也以其聪慧才智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爱慕。
随着时代的发展,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此时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主、个性突出的特点。
如《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李娃,她本是宫女,但她勇敢积极,有着强烈的个人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在男性统治的世界中挣扎生存,并最终摆脱命运的束缚。
与此同时,在与现实世界中,女性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并在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唐传奇中呈现出女性强势、自立的形象就不足为奇。
总之,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脱离于唐代社会背景的发展,在文学作品中也反映出了女性意识的转变和视野的拓展,展示了一种多样的女性形象,从而丰富了唐传奇的文化内涵。
浅谈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靖江市东兴镇中心小学罗云内容摘要: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小说步入了成熟期,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代表着唐传奇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大都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抨击封建礼教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
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敬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唐传奇,爱情小说,女性形象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成就高于前人,而又极大的影响后世。
唐传奇被称为“史才”与“诗笔”的结合,从现实生活的故事入手,加入作者的想象,采用精妙的笔法使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
唐传奇题材较广,其中又以爱情传奇成就最大,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透视她们丰富多彩、景色多姿的人生经历,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大唐一代,妇女的个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她们各自代表着怎样的一类女性?我们可以通过众多爱情传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1、痴情妓女形象:如《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李娃传》中的李娃。
《霍小玉传》是唐朝蒋防的传奇小说,讲述了妓女与文人李益的爱情悲剧。
故事哀惋凄切,女主人的美丽和不幸的命运深深打动读者。
霍小玉乃“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
母曰净持。
净持即王之宠婢也”。
霍王死后,小玉兄弟因小玉出身贱庶,遂将其逐出。
在唐代重视门阀制度的情况下,霍小玉出身贱庶婢女的女儿,而又沦为娼妓,这就注定了她要成为牺牲者。
李益对她始乱终弃,也正由于他是贵族,虽然已经没落了却出身士大夫阶层的缘故。
这篇故事反映了下层妇女被压迫、被侮辱,也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只知玩弄女性而没有真正的爱情。
“痴情女子负心汉”,是这篇故事的真实写照。
作者是同情霍小玉而谴责李益的。
霍小玉是个痴情而又软弱的女子,在李益抛弃她在外不归时,为寻找李益,希望他回来,竟“羸卧空闺,遂成沉疾”,“寻求既切,资用屡空,往往私令侍婢潜卖箧中服玩之物”。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以丰富的想象力、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为特点,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唐传奇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最早期的唐代传奇到后来的发展,女性形象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迁,展现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不同认知和态度。
本文将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和价值观。
从早期的唐代传奇中可以看出,女性形象主要表现为柔弱、贤淑、忠贞的特点。
在《玉函谷》这样的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往往是被动的,她们往往是受害者,需要男性主人公去拯救。
她们的美貌、贞节、忠诚往往成为故事情节的关键,而她们的人物形象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形象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魅力和吸引力,但却缺乏真正的生命力和个性魅力。
这种传统的女性形象是受到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妇女地位低下,被视为家中的附属物,主要是作为丈夫或父亲的附属品存在。
随着唐代社会的变迁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
在一些作品中,女性形象倾向于展现出更多的自主、独立和坚强的特点。
比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主人公杜十娘就是一个极具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
她不仅在感情上有自己的坚持和要求,而且在行动上也不甘于被动受制于他人。
这种女性形象与早期的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明显的不同,展现了唐代社会中一些妇女们在面对困境时挣扎和奋斗的形象。
在唐代社会的变革中,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她们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社会变迁也影响了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使得她们的形象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比如在《陆游记梁祝传》中,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一对恋人,便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女性形象。
祝英台是一个聪明能干、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惧惧上追求爱情的过程。
这种女性形象是符合唐代社会变迁的,她们不再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试论唐传奇女性形象08级2班杨浩淼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指导教师:陈云芊摘要: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 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成就迥高与前人,沾溉乎后世。
唐传奇题材较广,但其中又以爱情传奇成就最大。
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敬的女性形象。
本文从大家闺秀形象、风尘女子形象、侠义女子形象三个方面来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概括分析。
关键词:唐传奇;爱情小说;女性形象Try to talk about the special women images in the Legend of TangDynastyCollege of literatur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lass 2 Grade08 Instructor:Chen YunqianAbstract:In Tang Dynasty,Chinese fiction came into a new stage. The Tang Legend was a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 whose achievement was unprecedented and greatly influenced the later literature. Tang Legend covered a variety of subjects, in which the romantic fiction made the most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because it revealed the cruelty of the feudal marriage system, sympathized with the lower class women for their sufferings, and also extolled their fighting for the love and happiness. The Tang Legend portrayed a series of distinctive female images with unique and honorable characters. The dissertation generally analyzed three different female images of Tang Legend, which are girls form respectable families, infatuated prostitute, and chivalrous females.Key words:Tang Dynasty’s legend; n ovels on love; women images·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唐代传奇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的演变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价值观。
在唐前期的传奇中,女性形象多以君子阴柔的性格为主,如《太真外传》中的李太真、《酒德颂》中的李若水等。
她们在作品中扮演着唐代男性诗人喜欢的“仕女”角色,是男性志趣的寄托和同性幻想的对象。
这些女性形象多以美貌、贞洁、温顺为标准,展现了唐代男性的审美偏好和女性地位的次要性。
而到了唐代中期,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发展,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独立、聪明和勇敢的特征。
如《柳毅传》中的柳婷婷,她借助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决心,成功地保护了城市的安危。
这些女性形象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能力,并且在情感和工作方面都具备了独立的能力。
到了唐代晚期,女性形象的变化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如《玉娇杨》中的杨玉环,她的美貌和聪明才智使得她成为了唐代宫廷中的焦点。
她以自己的魅力和机智,成功地进入了皇室,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保护了自己的地位和安全。
这种女性形象强调了女性在权力斗争和政治背后的作用,展现了女性对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和塑造。
唐代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在演变中呈现出了从次要性到独立性,从柔弱到坚强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也展现了女性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和塑造。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关键词:唐传奇女子形象文学个性思想唐传奇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有很大不同。
这种不同体现在外貌、身份、个性、思想等各个方面。
研究唐代传奇中女性形象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不同身份的个性鲜明、充满热烈情感而又勇敢大胆的女性,同时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已经开始深远意义上的动摇,这对认识唐传奇中女性命运在中华民族妇女解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唐传奇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
以“传奇”为小说作品之名,当始于元稹,他的名作《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是宋人将此篇收入《太平广记》时改题。
唐传奇源于六朝志怪,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
六朝志怪虽也出现了众多女性形象,但她们与现实差距较大,且人物形象也不甚丰满。
相比较下,唐传奇中出现了更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结构,其情节也更为复杂,内容更偏于反映人情世态,具有了一定的真实性;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描写,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其特点是文辞生动凝练,情节离奇虚幻,反映了当时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
同时它更加突出的描写了女性形象,使其更加真实,更加富有韵味。
唐传奇对女子的关注首先着眼于外貌形象,如霍小玉的“若琼林玉树”以及李娃的“明眸皓齿”等;其次还赋予笔下的女子们聪慧与才华,让她们不仅相貌绝代,而且聪慧可爱。
这些女性形象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有青楼女子——如《霍小玉传》、《李娃传》中的霍小玉和李娃,有闺阁女子——如《莺莺传》中的崔莺莺,灵异女子——如《柳毅传》中的龙女等等形象。
这些丰富多彩、身份各异的形象描写不仅使后世的读者得到审美上的享受,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的全貌、封建社会的弊端、等级制度森严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通过不同作品来了解这些不同的女性形象。
首先来说一下唐传奇中对于青楼女子的描写。
自唐代以来,青楼女子的形象开始频繁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的传统社会中,青楼女子的身份是很低下的,但同时她们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科毕业论文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班级:04汉师本2班学号:*********作者: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8年4月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摘要】唐传奇,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
其中所塑造的大量女性形象,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引言部分从唐传奇这一概念出发,阐释研究范围和写作目的,把唐传奇女性形象初步划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两部分。
本文第一部分,分别从传奇女性的身份地位、外貌特征、才能技艺三个方面归纳其外在形象。
本文第二部分,分别从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三个主题来探讨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
本文最后一部分,通过上述对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探讨她们给现代女性的生存、爱情等方面带来的宝贵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外在形象内心世界现实意义目录中文摘要 (1)目录 (2)引言 (3)1.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 (4)1.1.身份地位 (4)1.1.1.贵族闺秀 (4)1.1.2.民女婢妾 (4)1.1.3.青楼娼妓 (5)1.1.4.神仙妖女 (5)1.2.外貌特征 (5)1.2.1.正面描写 (5)1.2.2.侧面烘托 (6)1.3.才能技艺 (6)1.3.1.情女子的诗才 (6)1.3.2.侠女子的武功 (7)2.唐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 (7)2.1.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 (7)2.1.1.感性 (7)2.1.2.理性 (8)2.2.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 (9)2.2.1.表情达意的物象 (9)2.2.2.重叠诗化的事象 (9)2.2.3.象征命运的核心意象 (10)2.3.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 (10)2.3.1.生离之痛 (10)2.3.2.死别之恨 (11)2.3.3.喜尽悲至 (11)3.唐传奇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12)结束语 (15)注释和参考文献 (16)英文摘要 (17)引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唐传奇有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相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从性别批评视野看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何欢利红阳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
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很多,就其身份和最终归宿大致上将其分成两类,即佳人和侠女。
这两类作品中的女性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和人生追求,但说到底都是男性想象写作的产物。
唐传奇中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是不对等的,这不仅仅表现在两性关系中,还表现在社会地位上。
造成这不平等的关系的原因除了男性想象的心理因素,还有封建社会女性自我缺陷的因素。
通过分析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反观当下的女性处境,并能给予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性别主义批评唐传奇女性形象
一.绪论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
明人胡应麟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个说以寄笔端”,指出了唐传奇“尚奇”的特点。
唐传奇出现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由男性作家写作并以男性为想象读者的作品。
在父系社会中,男性群体作为社会的统治群体,不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且独占了文化领域的话语权。
他们在文学话语系统中规范和塑造着女性形象,并试图将这些形象复制到现实生活的女性群体中,从而完成对女性群体的规范和控制。
在以往以性别主义批评唐传奇的论述中,有对唐传奇中个别女性形象的分析,还有从部分篇目入手,分析男性视野下的女性形象。
然而这些研究论述没有给唐传奇女性形象一个画廊式的研究,也没有对这些女性群像的内涵做一个内在逻辑的梳理。
而这将是我们下面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内涵
唐传奇塑造的女性形象很多,按照她们的身份和最终归宿将其分成两类,即佳人和侠女。
这两类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和人生追求,但说到底都是男性想象写作的产物。
1.佳人——才子的标配
“佳人”一般与“才子”并提。
其连称始见于晚唐柳详《潇湘录》“妾既与君匹偶,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
而后多有沿用,至明清常被用来概括小说的内容。
唐传奇中“才子佳人”的代表作非元稹的《莺莺传》莫属。
张生“性温茂,美风容”,分明才子模样;崔莺莺“颜色艳异,光辉动人”,楚楚佳人美态,他们的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痴男怨女。
然而,张生为了自己的仕途最后还是抛弃了崔莺莺。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蒋防的《霍小玉传》中。
霍小玉原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女。
后小玉与出身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相恋,李益得官后却另聘表妹卢氏。
此悲剧结局,令人叹息。
崔莺莺和霍小玉虽有倾国倾城之貌,但痴心一片空负人,没有获得自己的幸福,相反走入了另一个悲惨世界。
与崔和霍相比,《李娃传》中的李娃、《柳氏传》中的柳氏及《虬髯客传》中的红拂女,她们是幸运的,有自己的归宿。
2.侠女——侠性抹杀了女性
唐传奇还塑造了一批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侠客群体。
然而作为男权话语下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的侠性特征往往大于甚至抹杀了她们身上的女性特征,呈现出模板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形象的概念化与命运的模式化。
《谢小娥传》中谢小娥为了替父、夫报仇,女扮男装,潜入仇人家中,在取得合适的时机时手刃仇人,最后出家为尼。
《聂隐娘》中聂隐娘武艺高强、精通法术,却下嫁于磨镜少年,最后隐遁归去。
《红线》中红线女身世离奇,为主解忧后,最后“因伪醉离席,遂亡所在”。
可以说,她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报恩和复仇。
除却“侠”性,她们作为女性形象是空洞的,难以成立的。
侠女形象的构筑并没有带来女性主体意识的高扬,因为它并没有整合进女性自身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愿望,不过是男性作家借女性之姿满足自己欲望,倾注自己人格理想的象征性道具。
谢小娥“誓心不嫁。
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师事大士尼将律师”;聂隐娘安排好丈夫生计,后不知所终;红线“因伪醉离席,遂亡所在”。
这些女性在行侠之后,不是遁入空门,就是逃亡于现实生活之外。
从小说创作角度讲,这样设置制造了神秘感,更吸引读者。
但实际上,男权文化赋予“侠”的鄙弃世俗,追求永恒精神纯度和道德崇高感的传统意蕴以及自由精神,是容不下侠女庸碌的世俗伦理生活,只能让其走上弃世之路,才能消解侠女因拥有主体意识所带来的影响。
如果说佳人是唐代男性对恋爱对象的追求,那么侠女便是唐代男性对侠客形象的补充想象。
无论是佳人还是侠女,说到底都是男性想象写作的产物。
三.唐传奇中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的关系
唐传奇中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是不对等的,这不仅仅表现在两性关系中,还表现在社会地位上。
在两性关系中,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性形象爱的附庸。
不论是崔莺莺,还是霍小玉,她们为了心中所爱付出一切,期盼可以有一个好的归宿。
当情郎负心之后她们依然还心存幻想,不然崔莺莺不会写下催人泪下的书信,霍小玉也不会典当首饰苦苦等待。
然而她们的幻想最终还是破灭。
在社会地位上,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依附于男性的权力,或为维护封建社会伦理道统的秩序。
李娃、柳氏及红拂女她们或是娼女、或是伎女,身份卑微,不受社会正统秩序的承认。
然而她们慧眼识英雄,在其落魄之时助其一臂之力,待到乔木枝干茁壮之际再作丝萝般攀附。
这些女性形象是男性高升的阶梯,反过来她们通过成就男性来成就自己,获得社会正统秩序的认可。
谢小娥、聂隐娘及红线女这些侠女形象则是封建社会伦理道统的维护者。
谢小娥行侠是为了报杀父、杀夫之仇,是为了尽做女儿、做妻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三纲五常对封建女性的基本要求。
聂隐娘和红线行侠,很大程度上是报恩——报知遇之恩。
所谓“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是儒家传统的仁义要求。
四.探究女性形象背后的成因
1.男性想象心理的外化
《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中的男主人公们都是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
在长期的寒窗苦读中难免会寂寞,况且才子之穷“不穷于贫,不穷于世,而穷于不遇佳人”,红袖添香夜伴读乃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自古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
士子十年寒窗的目的之一就包含对颜如玉的追求。
这一方面与唐代社会特点有关,当时青楼兴盛,士子们常常流连于此,产生了许多风流韵事;另一方面在很多现实情况下,士子们的婚姻并非两厢情愿,因此他们内心渴望有一个红颜知己。
青楼女子才貌双全又善解人意,自然成为文人骚客喜闻乐道的对象。
然而,当爱情与仕途发生矛盾时,士人们往往舍弃前者。
因为他们处世要承担许多责任,诸如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讲究忠孝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这是社会和家庭赋予士人的双重责任和要求,也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而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况且士人一旦有了功名,何惧天下无芳草?相反如果他们沉溺于爱情,忘记了责任则会被世人耻笑。
如此说来,佳人的悲剧也有社会因素。
自古女性的地位是卑贱的,但惟其如此,女性一旦做出了反文化反传统的侠烈之举,才特别具有传奇性和新闻性。
而在侠义崇拜的文化心理支配下,中国古人用一种极为特殊而复杂的心态注视并谈论着侠女。
侠的某些素质特长一旦为女性所拥有,尤其令人感兴趣且津津乐道。
侠女身上所焕发出来的男子气概既满足了男性读者猎奇心理,也引发了男性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观照。
将属于男性范畴的“侠”赋予女性,实质不过是男性中心意识投射于女性形象,达到“进女子为丈夫”的一种男权叙事策略。
因而女侠形象虽然张扬了女性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男权观念,却不免在另一个层面上又改头换面地表达了男权文化消费异性的观念。
2.封建社会女性的自我缺陷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社会的影响,封建女性本身就带有男权话语的烙印。
波伏娃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鲁迅也说过:“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在封建社会传统妇女观念的影响下,女子必须遵循三从四德,如《谢小娥传》中的谢小娥为父、为夫报仇。
即使有反抗者,如《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也是让李益“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作者创作目的莫非是希望男子能自我反省,最后仍是回到了“三从四德”上。
再如《李娃传》中的李娃,《柳氏传》中的柳氏,《虬髯客传》中的红拂女,她们无不是遵循了封建社会对女子“三从四德”的要求,才获得改变自己社会身份的机会,并进一步得到了封建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亦是其本身缺陷的真实反映。
参考文献
[1]李时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论略——从西欧中古时期的“骑士传奇”谈起[J],南京师大报,2011年第4期
[2]陈维维,《莺莺传》看元稹的爱情心理[J],语文学刊,2013年第3期
[3]杨芬霞,男权视阀下的女侠传奇[J],贵州社会科学报,2006年第3期
[4]吕伟华,浅谈唐传奇作者的男权意识及其根源———《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试分析之[J],文化研究,2010年第19期
[5]王立,《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M],学林出版社,1999年
[6]鲁迅校录、杜东嫣译,《唐宋传奇集全译》[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郑克鲁译,《第二性》[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作者介绍:何欢,利红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