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课:欣赏短片,学生谈感受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短片,上面出现的作品都是已我们宋代的花鸟画为原型创作的,那么这一节课我就来一起欣赏中国画三大科系的花鸟画。
2.讲授新课:而且我国古代的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就是在宋代。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花鸟画在宋代处于鼎盛时期?花鸟画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形成,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文治政策形成了北宋“百年无事,休养生息”的安定局面;宋人对花卉的情节,喜爱达到狂热程度,远超于任何时代;两宋花鸟画坚实的政治基础是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并有大批皇室成员参与其中;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宋画院的建立,宋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西蜀南唐两地的画家。
北宋后期宗室画家人数最多,成就最高的当属宋徽宗赵佶。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赏析中国古代的花鸟画。
那么,如何赏析花鸟画呢?花鸟画按照技法法分类:工笔和写意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从色彩上可分为: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艺术传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赏析作品:A、五代时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赏析作品,技法、内容。
B、唐代韩滉的《五牛图》C、宋代鼎盛时期:崔白的《双喜图》,重点赏析,学生已小组讨论的形式,赏析作品。
对崔白的简单介绍,及其《寒雀图》的欣赏。
介绍宋徽宗赵佶,及他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瑞鹤图》,进行赏析,书法《千字文》。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学设计冕宁中学姚翥一、教学背景分析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是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一年级第一期第九课的《中古古代绘画欣赏》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为欣赏内容,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易懂,利用多媒体教学特点,准备的欣赏作品图片清晰。
本次教学要把握住中国花鸟画的特点,注重学生对古代花鸟画的认识、体验等心理活动。
美术课强调的是视觉的感受,本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古代花鸟画的经典作品。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古代绘画的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应该把握住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学会欣赏。
二、教学目标现行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开设了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课,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花鸟画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现。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意义重大,作为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高中阶段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认识,有所了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融入到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中。
三、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着重描绘动植物的生命力以及趣味性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要学生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五、教学准备中国古代花鸟画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经典作品。
提出问题:“这些作品中描绘的动植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有何区别?”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础是对物写生(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再在其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炼。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
二、什么是中古古代花鸟画,看图片归纳终结,中古古代花鸟画是以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为描绘对象的一个传统绘画种类。
三、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重难点以梅兰竹菊君子四友发问,要求学生回答为何这些动植物会成为古代无数画家毕生专画的题材,代代相传,乐此不疲?为何观画者也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引导学生发现中古古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便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花鸟画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的花鸟画艺术,并理解其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常见的花鸟画表现技法和素材。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投影仪或白板2. 花鸟画的图片或素材3. 绘画工具和材料:水彩笔、颜色铅笔、画笔、绘画纸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幅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花鸟形态、颜色运用等,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特点和意义:注重写实和生动表现,传达美的情感和审美寄托。
2. 花鸟画的表现技法:线条勾勒、色彩运用、层次渲染等。
3. 常见的花鸟画素材:花鸟的形象、花卉的姿态等。
示范绘画:教师通过示范给予学生一个大致的绘画方向和思路。
选择一种花鸟形象作为主题,展示给学生该形象的勾勒和上色方法。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如画线的起笔和收笔要领,透明色彩的叠加等。
练习绘画:1. 学生自由选择一幅花鸟画素材,并开始尝试勾勒和上色。
2. 教师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品展示:每位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
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欣赏他人的作品,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和素材。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对花鸟画的理解和展望。
拓展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花鸟画的理解和欣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或美术展览,观赏大师的花鸟画作品。
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创作,培养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花鸟画一直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它以生动、细腻、雅致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画家和收藏家。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赏析教案,探索其中独特的魅力。
一、花鸟画的起源花鸟画源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只是在唐代之后,花鸟画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成为绘画中的一大流派。
二、花鸟画的特点花鸟画在表现上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花鸟画非常注重细节的描绘,对于花鸟的形态和颜色等都能够表现的十分具体。
花鸟画的表现手法非常灵活,可以采用写意、工笔等不同手法来表现不同的花鸟形态。
花鸟画强调意境,注重寓意的表现,这也让它成为了一种具有高雅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三、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创作花鸟画需要遵循几个基本步骤。
需要选择好画面要表现的花鸟种类,进行素材的搜集和构思。
需要选择合适的笔墨手法,可以采用写意、工笔等不同手法进行表现。
需要注重画面的意境和寓意,通过细节的表现和画面的构图来达到舒缓心情、放松身心的效果。
四、花鸟画的赏析方法了解花鸟画的赏析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需要对花鸟画的题材和形态进行识别和分析。
需要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寓意,根据画面的构图、色调等感知作者的内心表达。
需要注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和表现手法,通过对画面的细节进行观察,从而深入理解其艺术价值。
五、总结通过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我们可以发现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内涵。
在花鸟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领略到绘画艺术的无穷魅力。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花鸟画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欣赏之道,从而更好地享受这一门精美的艺术形式。
国画花鸟古画鉴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国画花鸟古画的基础知识,如绘画技法、流派特点、历史背景等。
2. 使学生了解古画中的寓意、象征意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帮助学生识别和赏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花鸟古画作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评价花鸟古画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会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鉴赏古画。
3. 培养学生运用国画花鸟古画创作技巧,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画花鸟古画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爱大自然,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鉴赏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2.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国画花鸟古画知识相对薄弱。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 知识方面:掌握国画花鸟古画的基础知识,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技能方面:具备独立分析、评价花鸟古画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对国画花鸟古画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国画花鸟古画基础知识:- 绘画技法: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 流派特点: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等;- 历史背景: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花鸟画发展。
2. 国画花鸟古画鉴赏方法:- 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要素的分析;- 寓意、象征意义的解读;- 艺术风格和特点的评价。
3. 著名花鸟古画作品赏析:- 唐代:《簪花仕女图》、《百鸟朝凤图》等;- 宋代:《千里江山图》、《瑞鹤堂画谱》等;- 元代:《富春山居图》、《花鸟画谱》等;- 明代:《水浒叶子》、《十二生肖图》等;- 清代:《红楼梦图》、《八骏图》等。
教案:花未眠——赏中国古代花鸟画
瓯海第二高级中学王小平
一、教学内容:
将美术教材第一册《中国古代花鸟画》与语文教材第一册《花未眠》进行学科整合,通过对多幅典型古代花鸟画名作的欣赏,结合《花未眠》一课的重要美学思想,在文学诗词意境烘托下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二、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在文学、诗歌、音乐创造的课堂情境下,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了解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长知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学会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式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实现学科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德育目标:发现并感受艺术的美,并将美的情愫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学习花中君子的高尚品质并将之内化为做人的品格与情操。
三、教学重点:
在课文《花未眠》美学思想与我国古诗词意境的衬托下,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的艺术传统。
四、教学难点:
实现学科迁移,在课堂情境下,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并将体验到的、领悟到的自然的美与艺术的美内化为对人高尚品格的精神追求。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对诗词、文学、音乐、影视等与花鸟有关的认知基础上,理解花鸟画、表现花鸟画,通过引导观察、指导朗读、诱导表述、自主练习、师生共同参与的互相影响、互相激励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表述、表现事物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实现学科迁移。
七、课外延伸:
结合《花未眠》写一篇赏析花鸟画的《花之语》小短文。
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名称:中国花鸟画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
2.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提高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历史概述: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流派。
2. 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绘画工具、颜料、纸张等基本知识。
3. 中国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教授中国花鸟画的线描、着色、韵律等表现方法。
4. 花鸟画中常用的花卉和鸟类形象:介绍常见的花卉和鸟类形象,并学习如何描绘它们的特征。
5.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中国花鸟画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对中国花鸟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不同的流派。
3. 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对绘画工具、颜料和纸张等有一定的了解。
4. 分别介绍花卉和鸟类形象的特征,并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学习如何描绘花卉和鸟类的形态。
5.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花鸟画创作。
6.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作品欣赏和点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7. 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并展望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方向。
教学资源:1. 经典的中国花鸟画作品图片。
2. 中国花鸟画的绘画工具、颜料、纸张等基本材料。
3. 示范作品。
4. 学生的创作作品。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创作作品。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和答题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花鸟画展览,增加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尝试在创作中加入个人的风格和创意。
3.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花鸟画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展示能力。
简单易懂的花鸟画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辨认出花鸟画的特点
2、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欣赏花鸟画中的情感表达
3、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简单了解花鸟画的创作技巧
二、教学过程
1、欣赏花鸟画
教师为学生放映一些花鸟画,让他们感受画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美感,鼓励学生多参与,积极发言。
2、了解花鸟画的特点
教师为学生介绍花鸟画的起源和特点,如水墨画的气韵生动、工笔画的细腻真实、写意画的鲜明主题等。
3、学习花鸟画的创作技巧
教师为学生演示花鸟画的创作技巧,如线描、深浅、透视等,让学生亲自试着画画,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4、总结
教师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内容,回答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欣赏花鸟画的层次、画画的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策略
1、多媒体展示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秀的花鸟画,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花鸟画的美。
2、互动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专注度,教师应通过互动形式,如采取提问或组合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不断探讨。
3、巧用赏析分析法
向学生详细讲解花鸟画中的情感、文化、艺术等元素,让学生在欣赏中深入到不同层面的感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体会与思考
花鸟画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详细讲解花鸟画的情感、文化、艺术等元素,让学生在欣赏中深入到不同层面的感知。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营造创作氛围,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质。
中国花鸟画赏析教案中国花鸟画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策略:1.讲授法: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法:(1)不同历史时期花鸟画的特点。
(2)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3)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
(4)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
(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动物画、静物画。
五、教学用具:人美版《美术·绘画》,相关图片和资料,多媒体,钢笔,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以周敦颐《爱莲说》导入)提出问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什么是花鸟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3.结合图片和问题,讲述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
⑵先秦、汉代帛画中的花鸟。
⑶结合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介绍唐代花鸟画的发展。
提出新问题: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画的是牛和马,没有花,也没有鸟,为什么也把它们归入花鸟画呢?(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引导。
)⑷结合图片介绍五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
①五代时期花鸟画:幻灯片展示黄荃与徐熙的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提出问题:他们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