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策略:1.讲授法: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法:(1)不同历史时期花鸟画的特点。
(2)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3)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
(4)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
(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动物画、静物画。
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以周敦颐《爱莲说》导入)提出问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什么是花鸟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3.结合图片和问题,讲述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
⑵先秦、汉代帛画中的花鸟。
⑶结合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介绍唐代花鸟画的发展。
提出新问题: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画的是牛和马,没有花,也没有鸟,为什么也把它们归入花鸟画呢?(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引导。
)⑷结合图片介绍五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
①五代时期花鸟画:幻灯片展示黄荃与徐熙的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花鸟画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的花鸟画艺术,并理解其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常见的花鸟画表现技法和素材。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投影仪或白板2. 花鸟画的图片或素材3. 绘画工具和材料:水彩笔、颜色铅笔、画笔、绘画纸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幅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花鸟形态、颜色运用等,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特点和意义:注重写实和生动表现,传达美的情感和审美寄托。
2. 花鸟画的表现技法:线条勾勒、色彩运用、层次渲染等。
3. 常见的花鸟画素材:花鸟的形象、花卉的姿态等。
示范绘画:教师通过示范给予学生一个大致的绘画方向和思路。
选择一种花鸟形象作为主题,展示给学生该形象的勾勒和上色方法。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如画线的起笔和收笔要领,透明色彩的叠加等。
练习绘画:1. 学生自由选择一幅花鸟画素材,并开始尝试勾勒和上色。
2. 教师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品展示:每位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
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欣赏他人的作品,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和素材。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对花鸟画的理解和展望。
拓展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花鸟画的理解和欣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或美术展览,观赏大师的花鸟画作品。
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创作,培养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花鸟画的教案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经了千年的发展,它的兴衰繁盛与其材料、技法的发展衍变密不可分。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花鸟画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花鸟画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五、教学过程:1、引入:(1)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 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1) 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2) 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侧锋画麻雀头点、抹中锋画翅、尾短线4、分析: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花鸟画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
情意: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中国古代花鸟画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永成一、教材依据人教版第七讲二、设计思想本章教学的设计思想是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实现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整合,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五、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课件七、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引入新课: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
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
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
)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
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
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
出示:《五牛图》。
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
是不是人物画?(不是)。
那是不是山水画?(不是)。
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
是花还是鸟?(都不是)。
(学生集体回答。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像这幅作品只是花鸟画中的一个类别,那么中国古代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呢?出示:类别。
从流传后世的作品来看,中国花鸟画可以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刚刚欣赏的《五牛图》就可以说明,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幅作品。
出示:《五牛图》。
[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
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概括地说可分为两大类。
美术教案花鸟画教学教案美术教案花鸟画篇一: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一:课题的产生: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
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草地等等,除人物以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
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
中国的花鸟画不仅是表现花鸟之美,而且是以描绘花鸟为媒介,抒发和表达人的观念和情感。
历代中国花鸟画家巧妙地运用喻、比、兴等手法,通过富于情感的花鸟形象,表述画家对当时的社会、人生的体验和认识。
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
”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畏“千磨万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的性格。
金农伤时不遇,尝以梅兰自比,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他在一幅墨兰上题:“若被春风勾引去,和葱和蒜卖街头”。
我们可以从中体昧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恨。
现代的花鸟画作品,在技法上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在思想内涵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新的花鸟画歌颂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生活。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
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
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
)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
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
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
出示:《五牛图》。
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
是不是人物画?那是不是山水画?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
是花还是鸟?(都不是)。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1、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中国花鸟画可以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五牛图》。
[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
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A、画法和艺术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笔画、一类是写意画。
(这种结构严谨、用笔工整细腻、设色艳丽、渲染精到的为工笔画;这种简练概括、粗放洒脱的画法为写意画。
)下面我们来看两幅作品,哪一幅为工笔画,哪一幅为写意画?这是从技法的不同分为工笔和写意。
B、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我们再从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可分为:出示:色彩划分的种类。
(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和没骨花鸟画。
)[设色花鸟画是相对“白描”而言的着色中国画;水墨花鸟画是指以墨色或以墨色为主加少许颜色的花鸟画;泼墨花鸟画是指纯以水、墨来表现水墨淋漓的那种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指纯以线条勾勒而不着色的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是相对勾勒着色视线条形象为骨而言的,是不采用勾勒,全依靠晕染和色彩对比来进行造型。
花鸟画一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开展,各种材料、技法以及创作理念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显示的淋漓尽致。
我们面对古代花鸟画大师的精品力作敬佩之余,更应当感到很多久违了的东西须要我们去重拾。
以下是我共享给大家的中国花鸟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花鸟画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国画系列中的一课。
主要是让学生用毛笔、宣纸、中国画颜料等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了解这些工具材料的根本特性以及运用方法。
让学生在菊花的绘画练习中,积累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学问以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的画法,运用中锋、侧缝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洁的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的根本用笔、用墨学问,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引导学生酷爱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造就学生关注自然,酷爱自然的情感,感悟绘画与自然之美。
重点:了解中国花鸟画根本学问,学习中国画的中锋和侧缝用笔的方法。
难点:娴熟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的关系。
教具:课件、微课、国画工具、课本学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画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毛毡、八开生宣纸。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趣,导入新课1、观看水墨动画提问:在视频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段视频是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的?答:中国传统水墨花鸟画。
2、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三大画科,刚刚同学们看到的这段视频就是花鸟画,也是今日我们要来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花鸟画(一)。
二、讲授新课,解答怀疑1、提问:什么是花鸟画?答:以花卉、竹石、动物(以鸟类即翎毛为多)为画面主体。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两大类。
通过观看视频,你知道我们今日要学习哪一种表现形式吗?答:水墨写意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课:欣赏短片,学生谈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短片,上面出现的作品都是已我们宋代的花鸟画为原型创作的,那么这一节课我就来一起欣赏中国画三大科系的花鸟画。
2.讲授新课:
而且我国古代的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就是在宋代。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花鸟画在宋代处于鼎盛时期?
花鸟画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形成,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文治政策形成了北宋“百年无事,休养生息”的安定局面;宋人对花卉的情节,喜爱达到狂热程度,远超于任何时代;两宋花鸟画坚实的政治基础是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并有大批皇室成员参与其中;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宋画院的建立,宋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西蜀南唐两地的画家。
北宋后期宗室画家人数最多,成就最高的当属宋徽宗赵佶。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赏析中国古代的花鸟画。
那么,如何赏析花鸟画呢?
花鸟画按照技法法分类:工笔和写意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从色彩上可分为: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艺术传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赏析作品:
A、五代时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赏析作品,技法、内容。
B、唐代韩滉的《五牛图》
C、宋代鼎盛时期:
崔白的《双喜图》,重点赏析,学生已小组讨论的形式,赏析作品。
对崔白的简单介绍,及其《寒雀图》的欣赏。
介绍宋徽宗赵佶,及他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瑞鹤图》,进行赏析,书法《千字文》。
李嵩的《花蓝图》
D、元、明清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杂花图》《墨葡萄图》边景昭的《雪梅双鹤图》
清代-朱耷的《荷花水禽图》郑板桥的《丛竹图》
3、小结
回顾本节课内容,我们共同欣赏了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感受不同时期的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艺术。
通过这节课学习,主要是让同学们掌握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方法,并不是局限于哪几幅作品。
就中国古代花鸟画可以说浩如烟海,我们这节课欣赏的犹如沧海一粟,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欣赏更多的中国古代花鸟画作品。
好,下课。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一节欣赏课,通过学习赏析方法,赏析图片,来提升孩子的审美以及他的表达能能力。
整堂课的氛围,孩子不是很活跃,我觉得应该再课堂中添加一些孩子喜欢的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轻松愉悦的学习,达到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的状态。
还要在备课上做重新调整,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