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十五周年规划项目图集
- 格式:doc
- 大小:30.53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卢济威陈屹峰吴其煊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侧紧靠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西侧毗邻苏州古城,区内有作为苏州内环线一部分的东环路、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及中新路、三星路、机场路、金鸡湖路等重要城市干道穿越(图1)。
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
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
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
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
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1)城市景观层面: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
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城融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一种模式。
同时,创造高品质生活也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践行产城融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典范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
该园区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新城。
该园区产城融合的思路十分清晰,即将优秀的产业与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该园区的创新主题包括:创新、环保、现代化、开放、国际化、文化。
这些主题贯穿于整个园区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中。
首先,该园区注重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从一开始,该园区就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引进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高科技企业。
例如,IBM、索尼、三星、英特尔、富士康等公司都在该园区设有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这些企业的成功落户,带动了该园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
其次,该园区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该园区将城市的环境、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规划内的各个区域拥有完善的文化、体育和教育设施,且各区域之间互相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体系。
以东港区为例,其建有高端商业街、城市公园、度假酒店等设施,打造了具有现代化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体验。
园区内还建有各类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使园区居住者享有便利的公共服务。
最后,该园区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园区将绿色环保人居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
在园区内,绿化率高达40%,空气质量优良,水系完整。
而且,该园区还建有大型公园和水系景区,例如阳澄湖风景区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风景区对园区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健康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苏州工业园区是一种践行产城融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典范案例。
该园区注重产业引进和培育、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
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一、规划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1、“一带”: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1、城市建设用地在规划范围内,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630.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5.48%;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50.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55%;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97.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23%;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332.1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92%;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面积为1.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09%;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309.7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64%;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28.7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2%;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103.7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91%;预留白地2.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4%。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
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自然村变迁图志·胜浦街道卷》基本篇目序一序二地图凡例目录胜浦街道自然村变迁汇总表概述第一章新盛花园社区一、胜巷村1.胜巷二、褚巷村2.褚巷3.戴家田三、杨家村4.杨家四、西港村5.中江田6.西江田附:《XXXX》笔录口述第二章园东社区五、查巷村7.查巷六、陈家村8.陈家浜9.牛草圩七、龙潭村10.龙潭11.东横港12.西横港13.钱家浜八、三家村14.三家九、宋巷村15.宋巷16.张家庄十、方前村17.方前18.索路十一、胜渔村19.胜渔附:《XXXX》笔录口述第三章吴淞社区十二、江圩村20.江田里21.东村22.南荡田23.北荡田十三、旺坊村24.旺坊25.南洲十四、赵巷村27.赵巷28.竹园里29.湾里30.赵巷港十五、南盛村31.南盛32.堰里附:《XXXX》笔录口述第四章金苑社区十六、前戴村33.前戴34.南里巷35.三官堂十七、刁巷村36.刁巷37.张家坞附:《XXXX》笔录口述第五章浪花苑社区十八、南港村38.里港39.二百亩40.南港十九、邓巷村41.邓巷二十、大港村43.庄滨44.石灰港附:《XXXX》笔录口述第六章闻涛苑社区二十一、金家村45.金家庄46.安家滨二十二、南巷村47.南巷48.北桥头49.南石桥50.河田里51.后巷里52.西张附:《XXXX》笔录口述第七章滨江苑社区二十三、北里村53.北里二十四、吴巷村54.吴巷二十五、许望村55.许望附:《XXXX》笔录口述附录1:现代商品住宅社区一、市镇社区二、兴浦社区附录2:村落文化一、水乡服饰二、山歌三、宣卷四、连厢附表:一、胜浦境域行政区划变迁史料二、XXXX XXXX XXXX XXXX XXXX三、XXXX XXXX XXXX XXXX XXXX四、XXXX XXXX XXXX XXXX XXXX五、XXXX XXXX XXXX XXXX XXXX编后记。
深度解析规划20年:苏州工业园区成长录我院在苏州耕耘数十载,为苏州地区提供了高质量的规划技术服务,硕果累累。
本期摘取了我院苏州分院同事们的部分苏州规划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地处苏州古城东部金鸡湖畔,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重要的合作项目,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三个街道,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80平方公里。
二十年来,在中新两国政府和江苏省、苏州市的高度重视和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
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江苏省第一位。
园区规划历程二十年来,园区始终坚持借鉴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始终坚持高标准、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和管理体制。
从1994年园区开发建设至今,园区从概念规划、分区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各类专项规划以及相配套的规划技术规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
我院从建园之处就参与整个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回顾二十年的规划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011994年-1999年,奠定基础阶段1992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实施启动。
其实早在1993年,新加坡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议之前两个月,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就编制了一个概念规划并得到中方认可。
1994年,在园区正式启动前一个月,以新加坡专家为主,江苏省、苏州市专家协同,编制了《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并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在园区第一副地块转让给投资者时,园区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也已编制完成并得到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之后,又完成了园区周边地区概念规划、园区二、三区总体规划和二期、三期建设指导性详细规划并经批准。
苏州⼯业园区详细规划⽬录第⼀章总则 (2)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 (2)第三章⼟地利⽤ (2)第⼀节总体⼟地利⽤分配2第⼆节⼟地利⽤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章分⽚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节中⼼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节市政公⽤⼯程规划26第⼆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论证意见附件⼆:规划背景XX新区⼆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第⼀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娄江、南⾄斜塘河,共58.46平⽅公⾥。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本和图则配套使⽤,具有同等法律效⼒。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程设计与建设除执⾏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XX市⼈民政府批准之⽇起执⾏。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局部调整或重⼤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
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中国山水文化与历史名城建筑xxxx班xxx xxxxxxxxxxxxx摘要:山水住宅的发展形成,对城市组成水平展开式布局是有深刻影响的。
山水住宅文化的主张,简言之就是将城市建设称自然山水的式样,使城市与自然山水融合,而不是驾驭于自然之上,也可以理解为“园林化城市”。
关键词:山水文化、园居文化、沧浪亭、苏州正文:一、山水文化中国古代山水文化是古代灿烂的文化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山水文化涉及的面非常广,诸如自然地理、天文气象、水文地质、水利灌溉、宗教旅游、。
哲学政治、绘画音乐、工艺构造、诗歌神话、科技工程等方面,都有其活动的内容;二是山水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必定集中地表现在人类的居住地——城镇,特别是中国山川广阔,环境壮丽,人口众多,文化发达,城市反映文化现象则更为突出。
因而,上水文化本身即是成真的一部分,山水文化的形成源于城市,融于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中弥漫着的山水文化气息,在世界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这有四点直接原因: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古代文明一直延续下来。
延续意味着文化积累的身后,甚至还保留着原始状态的某种形态,2.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广泛独特的自然地理山川面貌。
与自然展开殊死搏斗,也是山水文化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前提。
3.中国古代特有的天文、农业、水利和哲学思想培育。
山水文化的直接形成是从科技和哲学思想发展而来的。
4.有了理性的探索。
因此,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发展与城镇规划建设活动,自始至终是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山水文化在城市中最终表现特性为以下两种情况:1.水面和山岗以及周围地区的建筑、桥梁、道路等级重视聚体,有重视个体;2.无论是水边建筑还是山上建筑,大都以“曲折、小巧、院落、群组”取胜。
以上的两种景观与西方建筑的城市风格是大相径庭的,中国是将建筑与城市融于自然之中,而西方则是突出于自然之中。
山水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逐步积累加深的,在一个区域形成高潮之后,才反应在少数重要的城市之中。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
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着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着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
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
大城小爱,园区同龄人 25岁的我和25岁的她〇记者邹孝听座25岁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年轻,其__他似乎很难描述-—个25岁的人是什么样子 的?风华正茂,青春活力,初出茅庐,热血沸腾,人生四分之一……似乎有很多词可以描述。
人相较于城而言,渺小得多,也好下定义得多。
值 此苏州工业园区25周年之际,记者寻找了十位园区同 龄人,听这些1994年生人讲述他们眼中的城市芳华。
◎同龄人:干铖誉◎阳澄湖水会承载着过去,流向更繁华的明天25年前,干铖誉出生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阳澄 湖畔的一个小村子,小时候对于园区没有什么太大的概 念,和所有的普通孩子一般,对于家的认知长久地都停 留在那个小村里面,他很庆幸自己是一个和园区共同成长的90后。
“少时的阳澄湖还没有半岛,对于阳澄湖,只是 那个走到田野尽头一眼望不到边的一片波涛。
亲戚乡里 延续着祖辈的生活方式,大多还是勤勤恳恳地在田间 忙碌,村里的人几代都在这边生活,彼此熟稔,日出而 作、曰落而息。
可能谁也不能想到,当年那个园区东北084MODERN SUZHOU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C H I N A-S t N G A P O R E S U Z H O U I N D U S T R I A L P A R K角落的小村庄里的居民现在都已经住进了整洁明亮的新 居。
那个静静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阳澄湖,如今已经成 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旧貌换新颜,当年爷爷 奶奶辈初_、十五去烧香的小寺庙经过换址新建,已经 摇身一变成了游人纷至的宏伟的重元寺。
”一个个的缩影汇聚成园区的成长,见证着园区翻 天覆地的变化。
25年斗转星移,白驹过隙间,干铖誉 也成长为了一名社工,能够以这样的身份为如今美丽 的园区,可爱的园区人做点工作,他的心中洋溢着无 尽的幸福。
他说,“一如阳澄湖畔的景色年年岁岁越 来越美,园区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也是越来越 美,不断给我们制造惊喜,可其中不变的是人们对于 建设园区的热情,要把园区变得更加靓丽温馨。
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分析钱晓君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摘要>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跨国公司的定位决策取决于因产业地理集群所形成的竞争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最具典型代表,本文将通过对区内产业集群分析的分析得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成果与不足。
=关键词>产业集群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一、引言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十五周年,各项成果举世瞩目。
2008年,园区实现GDP1001.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08亿元,分别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和300余倍,人均GDP接近德国平均水平。
"苏州模式"作为一个新名词渐渐被诸多官员和学者在发言和著作中引用。
一般认为其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发展外向经济的模式(张晔,2005)。
从产业集群的产生与演化来看,苏州工业园区是由政府推动的类似于"嵌入型"(异地孵化)集群,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通过政策扶植推动本地产业集群上台阶,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服务于外向型经济。
政府积极筹划、制定地方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地方优惠政策和措施,设立园区管委会管理和实施其政策,在基础实施建设、外企的生产建设用地、外贸出口通关、外汇金融服务和税收等提供其优质服务。
作为苏州城内最大的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大特征是集群内的经济实体主要由来自全球各国的跨国公司所组成。
虽然当代集群中跨国公司的参与已经非常普遍,但现有的理论对其论述尚不多。
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试图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做一个较为基本的认识。
二、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特点1.集群企业主体。
苏州市引进外资、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始于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逐步形成高潮,90年代中后期进入调整提高的发展轨道。
如今,苏州已经成为引进外资,尤其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最为成功的城市之一。
一、景观照片二、公共及配套建造办公建造商业建造现代大厦园区邮政中心园区档案中心(未建成)国检大楼东方之门置业广场(CSSD 大楼)建屋集团大厦商旅大厦税务大厦国际大厦市场大厦综保区物流大厦时代广场李公堤水巷邻里月光码头商业(未建成)娄葑镇人民政府胜浦镇机关大楼园区路灯控制中心(城管大厦)园区工商大楼园区检察院大楼园区法院大楼园区公安分局大楼星虹国际大厦(未建成)星虹国际大厦(未建成)新天翔商业广场翔信国际大厦星都中心暂时商业现代休闲广场(商旅)要求能反映园区规划建设全景效果的摄影作品,重点征集。
除左边所列各项外,属于园区及周边五乡镇建设项目的摄影作品均可。
1文化建造体育建造医疗建造招商银行(未建成)东吴证券中茵皇冠酒店金鸡湖大酒店尼盛万丽广场欧尚超市百安居唯亭国际蟹城(未建成)利福广场润华环球大厦(未建成)圆融星座(未建成)湖滨楼恒宇国际(未建成)娄葑镇顺达广场(未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国际会展中心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摩天轮(未建成)独墅湖高教区体育馆、游泳馆星海游泳馆九龙医院娄葑镇娄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星海娱乐休闲中心晋合酒店(翠园路南宾馆)新罗酒店晋合广场(凯悦)新鸿基大厦九龙仓大厦新鸿基四季酒店B 岛晋合酒店式公寓乐嘉服务公寓宜必思酒店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深国投商业广场独墅湖高教区影剧院独墅湖高教区图书馆胜浦镇胜浦医院2三、居住建造教育建造宗教建造邻里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低密度住宅普通住宅苏州大学园区校区南京大学苏州研究院教学楼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教学楼苏大附中星海学校娄葑镇莲花学校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新城幼儿园重元寺娄葑镇玉皇宫湖东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玲珑湾邻里中心沁园邻里中心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娄葑镇文体中心万科中粮本岸中海半岛华府建屋水墨江南唯亭镇观澜丽宫(未建成)万科玲珑湾中海御湖西岸中海湖滨一号星湾学校园区十中新城花园小学星港学校园区二中园区三中新加幼儿园新洲幼儿园基督教堂翰林邻里中心胜浦镇吴淞社区活动中心唯亭镇君地上郡(未建成)置地澳韵花园置地湖左岸置地城邦花园3四、工业建造动迁安居住宅青年公寓宿舍标准厂房自建厂房建屋东湖大郡 1-8 期晋合金湖湾晋合水巷邻里花园中茵国际天域翡翠国际朗诗国际凤凰城南山巴黎综保区东城都会娄葑镇金色尚城娄葑镇莲花新村唯亭镇亭苑动迁小区胜浦镇金淞湾小高层唯亭镇阳澄人家动迁小区(未建成)高教区 MBA 公寓楼高教区学生宿舍楼苏春工业坊(置地)娄葑镇北区创投工业坊博思格钢铁(苏州)有限公司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可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娄葑镇天骄锦城娄葑镇中旅花园娄葑镇独墅苑娄葑镇淞泽家园东湖林语湖畔天城城湾小区(高层) (未建成)奇梦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新科技城苏净集团娄葑镇苏州工业园区雅可集团有限公4五、科技研发建筑物流中心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娄葑镇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娄葑镇宝时得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唯亭苏州天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胜浦镇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苏州普洛斯物流园开辟有限公司科技园 1-4 期创意泵站高教区创意产业园研发楼高教区生物纳米科技园研发楼沙湖综合服务中心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公及综合服务楼太阳能光伏发电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司唯亭镇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唯亭镇太阳电线(苏州)有限公司胜浦镇珉泰克高级耐火材料系统有限公司胜浦镇苏州工业园区飞宇印刷有限公司胜浦镇广阳金属制品(苏州)有限公司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公及综合服务楼水源热泵空调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公及综5六、市政基础设施七、绿化景观工程道路桥梁隧道立交轨道交通各种站场自来水厂变电站电信局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垃圾中转站景区及体面带公楼雨水采集利用娄葑镇信息大厦北环路东延金鸡湖大道现代大道星港街星明街星华街独墅湖隧桥星华街 312 国道立交(未建成)轨道交通一号线园区段公交沁苑小区首末站金鸡湖大道公交停保场园区水厂湖西湖滨 110KV 变电站湖西金鸡湖路电信支局园区第一污水厂园区第二污水厂兰天热电厂苏虹路杏林街垃圾中转站金鸡湖八大景区现代大道景观带唯亭镇青剑湖景观合服务楼屋顶绿化公交星塘街枢纽娄葑东区垃圾中转站6唯亭镇星湖街绿化景观中央公园白塘公园沙湖公园唯亭公园中塘公园胜浦镇金清公园公园湖滨公园(白鹭园)莲池公园中新科技城中心湖生态湿地公园(未建成) 娄葑镇荷花公园(未建成)方洲公园小游园南施公园康健园广场城市广场星海街广场绿地7。
15分钟生活圈2分钟,能到菜场买到所需要的原料5分钟,能将冬天的大衣送去干洗店清洗10分钟,能到健身房进行今日训练4分钟,能进超市中采买女儿爱吃的零食15分钟,能和家人一起去商场购物12分钟,能把放学的孩子带回家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15分钟生活圈」,通俗来讲,就是你能够在15分钟内,能完成日常的大部分事情。
现在,我来讲讲具体的概念:1.什么是「15分钟生活圈」所谓「15分钟生活圈」,指的是以住为中心点,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可解决一个人在吃、喝、玩、乐、文、体、医、商等方面的基本服务、就业需求,能够满足上班族、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构建无障碍、人性化的步行系统,形成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
2.案例——苏州工业园区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实行「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在我眼里,苏州工业园区这个早在25年前就完成的规划,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负责设计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单位是来自于新加坡的盛裕集团。
20年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时刻,为更好的发展一直在向外学习,当时新加坡已经出现了「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苏州工业园区作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区域,也引进了这种规划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将农贸市场、银行、医院、购物、娱乐等设施全部集中在一起,将其称为邻里中心。
全区有很多邻里中心,每个都在为半径0.5平方公里的1万多户居民服务,也就是说,每个居民都能在10分钟左右获取当前需求的服务。
由于居民较多,上班通勤考虑需求旺盛,所以即使周边生活方便,但交通在「15分钟生活圈」的角色依然重要。
盛裕在园区设计规划时,不仅将公共交通铺设得非常密集,分流举措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主干道不开口的设计,能够很好防止出入车辆突然出现,大大降低急刹追尾和道路拥堵的可能性,即使经历私家车数量暴增阶段,道路还是比较顺畅的。
其实综合来看,「15分钟生活圈」说的不仅是一个小圈子,更突显的是“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理念,它本质上是为提高社会效率而产生的,这样才能让城市发展更具动力,所以,这个理念必定会成为未来社区发展的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