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民事司法协助共22页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22
司法协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1月司法协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第一章区际与国际共同常见问题 (3)1.不清楚登录方式 (3)2.附件信息上传过程中文书不显示 (3)3.文书制作一栏无法显示生成文书 (5)4.请求送达案件线上、线下的处理顺序 (6)5.专办员、承办人、执行人的关系与账号使用分配 (6)6.汇票信息与选择受送达国相关联 (7)7.司法协助系统录入案件时间以何时为准 (7)8.文件扫描格式要求 (7)9.转办部门、承办人、专办员权限 (8)10.送达地址中语言文字类型 (8)11.当事人信息字段长度受限 (8)13.司法协助平台和数据集中平台的关系 (9)14.打印请求书制作 (9)15.删除案件信息相关 (9)16.开庭日期不在是必填项 (10)17.附件上传乱码 (10)18.退补原因 (10)第二章港澳台司法协助系统常见问题 (11)1.送达文书如果没有明确的地址(港澳台) (11)2.寄给台湾公民的裁判文书地址信息(港澳台) (11)3.录入请求和送达类案件要求(港澳台) (11)4.附件信息补充问题(港澳台) (12)5.港澳回复的案号(港澳台) (12)6.退出系统导致案件信息重复(港澳台) (13)7.区际有无认可案件(港澳台) (13)8.文书上传时点击导入没反应(港澳台) (13)第三章国际司法协助平台常见问题 (14)1.转递案件没有对应案由(国际) (14)2.文书上传时无确认上传按钮(国际) (14)2016年1月1日起区际司法协助与国际司法协助平台正式启动,我们在遇到的不断挑战中不断改进完善服务系统,对于目前平台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感谢用户您对进一步更新完善平台提供的宝贵意见。
下面是在我们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汇总,以便帮您解决常见的问题。
如遇到常见问题以外的问题或者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在QQ群里询问我们的项目组工作人员进行解答。
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常见问题解答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常见问题解答导言: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是国际社会为了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司法合作与交流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民商事纠纷跨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存在差异,涉及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相关问题也众多。
本文旨在对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以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重要领域的挑战。
问题一: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定义是什么?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是指在跨境民商事纠纷中,各国之间相互提供司法协助与合作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跨境交易的正常进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司法合作与交流,实现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域内的判决和裁决的有效执行。
问题二: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是什么?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国际公约和双边、多边协定。
其中,国际公约是各国之间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协定,比如《海牙民事诉讼规则公约》;而双边、多边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就特定事项达成的协议,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关于民事诉讼互助的协定》。
问题三: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包括:1. 传输文件和文书:即将法院、仲裁机构等发出的文件、传票、裁决书等送达给对方当事人或相关机构。
2. 取证:即帮助当事人获取在对方国家境内的证据,包括传唤证人、提取文件等。
3. 保全措施:即为当事人在对方国家境内的财产提供保护,比如冻结账户、扣押财产等。
4. 执行判决和裁决:即协助当事人在对方国家境内执行经过审判的判决和裁决。
5. 信息交流与合作:即加强各国之间的司法合作与交流,分享相关信息、法律解释等。
问题四: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申请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提交申请:当事人应向自己所在国的法院或有关机构提交书面的申请,并附上相关材料和证据。
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重点法条:司法协助「重点法条」第二百六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其他诉讼行为。
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
第二百六十一条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第二百六十二条外国法院请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或者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人民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应当附有该国文字译本或者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意思分解」司法协助是司法考试次重点,应予重视。
1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的法院之间,根据本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则,在司法事务上相互协助,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司法协助可分为:一般司法协助,即代为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特殊司法协助,即对外国法院裁判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2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司法协助主要指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及其他诉讼行为。
(1)我国人民法院与外国法院之间司法协助,有两种途径:一是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二是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2)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外国法院委托我国法院协助的事项不得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
(3)外国法院请求我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
大陆与台湾司法(sīfǎ)协助规定内容摘要:随着(suí zhe)“一国两制(yīɡuó liǎnɡ zhì)”构想的提出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wèntí)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现行区际法律协作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整理了一些常遇的法律规定供用者之需。
关键词:区际法律(fǎlǜ)冲突司法协助“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为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共同、协作发展扫清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区际法律冲突如何解决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现行有关区际法律协作规定。
大陆与台湾地区人们交流日益紧密、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两地生效后,但两者相互处于不同法域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为此,之间的司法协作就变得不可或缺。
为保障两地的经贸、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多年来,两岸对此都有作些规定或签署了一些司法协助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一些常用法律规定。
主要包括:大陆与内地证据材料的效力认定、司法文书的送达、对判决的认可和执行三部分。
一、证据材料效力的认定。
在台湾形成的证据材料,包括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等用于在大陆处理民事法律事宜的证明材料,均应经台湾地区的公证机关证明。
其中有涉及继承、收养、婚姻、出生、死亡、委托、学历、定居、扶养亲属及财产权利证明的公证书应相互寄送公证书副本。
我国司法部《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该内容有进一步细化。
比如“财产权利证明书”根据规定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公证证明,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有形财产和专利、著作、商标等无形财产权。
应寄送的公证书副本,在台湾由公证机关将公证书交给海基会;由海基会寄往中国公证员协会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证员协会;大陆的公证员协会收到海基会寄来在大陆使用的公证书副本,应进行登记并根据公证书用途转寄给公证书使用部门。
区际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
1. 证据的互认与协助获取呀!你想想看,在一个案件中,这边需要那边的证据,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中,我方球员要从对方那里抢球一样关键。
比如说,A 区的警察在调查一个案子,需要 B 区的监控视频作为证据,那 B 区就得赶紧配合提供呀!
2. 送达司法文书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呢!这就好比送快递,必须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假如 A 区要把一份起诉书送到 B 区的被告手里,这中间的过程就得又快又准才行,不然怎么保障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呀!
3.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也很重要哇!就好像一个成绩被另一个地方认可一样。
例如 A 区的法院判决了,到了 B 区也得能执行呀,不然受害者的权益怎么保障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4. 罪犯的移交也是个大问题呢!这就好像把一个调皮的孩子送回家长身边让家长管教。
比如说,A 区的罪犯逃窜到了 B 区,那 B 区不得赶紧把他移交回去接受应有的惩罚呀,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大事呀!
5. 法律信息的共享不也很关键嘛!这跟大家分享好东西一样。
比如 A 区有新的法律规定或者司法经验,和 B 区共享一下,那大家的司法水平都能提高啦,这多好呀!
6. 司法人员的交流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哟!就像学校之间老师互相交流学习一样。
A 区的法官和 B 区的法官交流一下办案经验,多棒呀,能让司法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呢!
我觉得区际司法协助真的超级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司法在不同区域间顺畅运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呀!。
民事诉讼法司法协助互惠原则是什么在经济⽇益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犯罪的增多和国家间交往范围的扩⼤,只是就需要司法协助了,司法协助是国与国之间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的互惠互利活动,那么司法协助互惠原则是什么呢?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法司法协助互惠原则是什么司法协助的概念:国与国之间,根据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相互请求和相互帮助完成与刑事诉讼有关的某种事项的互助合作⾏为。
对于根据互惠原则进⾏的刑事司法协助,只要符合互利、对等的前提,应当严肃对待,认真履⾏提供协助的义务,或者⾏使请求协助的权利。
司法协助的概念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根据⾃⼰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为对⽅代为⼀定的诉讼⾏为。
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协助的根据有两个,⼀是中华⼈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同⼀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即具有司法协助关系。
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
⼆是互惠原则。
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
如果某⼀国家协助我国为⼀定的司法⾏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为相对等的司法⾏为。
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如何进⾏司法协助?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进⾏司法协助,应当经过以下程序:1.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或者通过外交途径请求提供司法协助。
例如,我国参加的《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书和司法外⽂书公约》规定了⼏种送达⽂书的⽅式,我国和公约参加国互为请求提供司法协助时,就应当按公约的规定。
但是,我国对公约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通过外交途径提供司法协助,是在没有条约关系时采⽤的⽅式。
2.提出请求司法协助的请求书。
请求提供司法协助,涉及⼀国的主权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司法协助的内容与事项,为此,不论是外国法院请求我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还是我国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都应当⽤请求书。
丛Q!Q2:2Q!Q全童三墨:墅鎏皇鲨兰Q!Q生Q兰塑我国区际司法协助问题研究综述口陈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一国两制三法四域”的中国面临着复杂而广泛的司法协助难题.本文深刻剖析了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区际司法协助模式的具体制度。
关键词:区际司法协助一国两制协助模式一、我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基本涵义目前,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概念,我国法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区际司法协助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就诉讼文书的送达、证据的调查与取证、诉讼的移送管辖、判决的承认和执行、逃犯的移交等各类司法事务,相互提供便利、相互合作的活动。
由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成立,造成了我国新的政治法律格局,我国学者将之精辟概括为”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即在一个中国内部,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内地法律属社会主义法系,澳门和台湾法律属大陆法系,香港法律属英美(普通)法系,全国分为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个独立的法律适用区域。
因此,我国现实存在的区际司法协助,完全有别于国际司法协助和单一法域内的司法互助,它是”一国两制”政治框架和多元司法并存条件下的产物,其前提是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司法独立,其基本涵义是指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在司法方面的相互协助。
二、我国区际司法协助的现状从”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出台与实施,再到内地与香港、澳门一系列成功的司法协助实践,如涉港澳个案协查,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开展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区际司法协助,为维护我国整体及各法域的法律秩序,保障适用法律的一方有效地实现法律的权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民商事合作方面,双方互相协助送达司法文书,相互承认与执行生效的仲裁判决,为两地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