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司法协助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两岸三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两岸三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一直是亚洲地区司法合作的重要议题。
在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背景下,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之间开展跨区域司法合作将服务于促进两岸三地地区的互联互通,打击跨国犯罪,保障船员和旅客人身安全,维护博彩业和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司法关系。
在今天的世界上,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而在司法合作方面,各国共同互助,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案例一:港澳台跨境贩毒案件2016年,台湾桃园市警方向香港警方通报:一名来自香港的冰毒走私犯罪嫌疑人在台涉嫌违反毒品危害防制条例,警方追踪该犯罪团伙数月,成功将其犯罪证据统计清晰、层层分析,并于当年9月份成功押解该团伙成员前往台湾刑事拘留机构。
二、案例二:涉嫌侵犯商业机密港澳台跨区域合作案件2018年,香港九龙城区一公司在经营商业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一多元化企业发生纠纷。
该公司管理层涉嫌窃取对方商业机密,对方提起诉讼。
香港和澳门律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于2019年5月通过内地司法部门正式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司法协助请求,希望得到内地司法机构的帮助调取证据,加强两岸三地司法合作,揭露涉嫌侵犯商业机密的真相。
三、案例三:台湾将孙小果作为逃犯引渡中国大陆案例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与台湾警方通力合作,力争重要犯罪分子孙小果到法办赔偿的案件。
最终调查机关确定其在境外,遂采取国际刑警组织的渠道向外发出缉拿通报,引渡犯罪嫌疑人孙小果到本国接受法律追究,推动了两岸三地司法合作的进程。
结论两岸三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是亚洲地区司法合作的重要议题。
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通过两岸三地的司法协助,能够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两岸三地的互联互通以及文化交流,也更有利于维护各地区的法制和稳定。
未来,大陆、港澳台三地均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通过多方面合作,建立更为牢固的合作机制,共同打击犯罪,维护地区稳定,增进互信关系,积极推动两岸三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解决。
司法协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1月司法协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第一章区际与国际共同常见问题 (3)1.不清楚登录方式 (3)2.附件信息上传过程中文书不显示 (3)3.文书制作一栏无法显示生成文书 (5)4.请求送达案件线上、线下的处理顺序 (6)5.专办员、承办人、执行人的关系与账号使用分配 (6)6.汇票信息与选择受送达国相关联 (7)7.司法协助系统录入案件时间以何时为准 (7)8.文件扫描格式要求 (7)9.转办部门、承办人、专办员权限 (8)10.送达地址中语言文字类型 (8)11.当事人信息字段长度受限 (8)13.司法协助平台和数据集中平台的关系 (9)14.打印请求书制作 (9)15.删除案件信息相关 (9)16.开庭日期不在是必填项 (10)17.附件上传乱码 (10)18.退补原因 (10)第二章港澳台司法协助系统常见问题 (11)1.送达文书如果没有明确的地址(港澳台) (11)2.寄给台湾公民的裁判文书地址信息(港澳台) (11)3.录入请求和送达类案件要求(港澳台) (11)4.附件信息补充问题(港澳台) (12)5.港澳回复的案号(港澳台) (12)6.退出系统导致案件信息重复(港澳台) (13)7.区际有无认可案件(港澳台) (13)8.文书上传时点击导入没反应(港澳台) (13)第三章国际司法协助平台常见问题 (14)1.转递案件没有对应案由(国际) (14)2.文书上传时无确认上传按钮(国际) (14)2016年1月1日起区际司法协助与国际司法协助平台正式启动,我们在遇到的不断挑战中不断改进完善服务系统,对于目前平台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感谢用户您对进一步更新完善平台提供的宝贵意见。
下面是在我们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汇总,以便帮您解决常见的问题。
如遇到常见问题以外的问题或者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在QQ群里询问我们的项目组工作人员进行解答。
大陆法院判决怎样才能得到香港认可和执行一、香港承认和执行大陆法院民商事判决:两地区际司法协助的瓶颈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以下称“区际司法协助”),是指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司法机关之间,就特定民商事诉讼事项互相提供帮助和方便,进行友好合作。
如互相委托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以及相互承认和执行对方已生效的法院判决、仲裁裁决等。
区际司法协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前者仅包括协助送达文书,传询证人和收集证据。
后者除送达文书、传询证人、提取证据外,还包括承认和执行外地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
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中国大陆地区(以下称“大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称“香港”)之间(以下称“两地”)“一国两制、两大法域”局面的形成是产生区际司法协助的原因和条件。
具体而言:1、“一国两制”决定两地间司法协助的区际性中国对香港回复行使主权后,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终审权在内的高度自治权,但外交、国防事务仍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大陆和香港是单一制主权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是区际关系,从而有别于国家间的(inter -state)、或国际的(international)关系。
相应的,大陆法院民商事判决(以下称“大陆法院判决”)相对于香港而言,是外地判决而非外国判决。
2、“两大法域”决定两地间必须建立司法协助关系大陆实行带有大陆法系特点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香港则实行带有英国法特点的普通法系法律制度。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香港原有的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该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一概予以保留。
除几部象征性法律适用于香港外,其余原有法律制度不变。
大陆和香港两个独立法域的存在,使得任一法域司法行为并不当然对另一法域产生效力。
区际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
1. 证据的互认与协助获取呀!你想想看,在一个案件中,这边需要那边的证据,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中,我方球员要从对方那里抢球一样关键。
比如说,A 区的警察在调查一个案子,需要 B 区的监控视频作为证据,那 B 区就得赶紧配合提供呀!
2. 送达司法文书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呢!这就好比送快递,必须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假如 A 区要把一份起诉书送到 B 区的被告手里,这中间的过程就得又快又准才行,不然怎么保障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呀!
3.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也很重要哇!就好像一个成绩被另一个地方认可一样。
例如 A 区的法院判决了,到了 B 区也得能执行呀,不然受害者的权益怎么保障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4. 罪犯的移交也是个大问题呢!这就好像把一个调皮的孩子送回家长身边让家长管教。
比如说,A 区的罪犯逃窜到了 B 区,那 B 区不得赶紧把他移交回去接受应有的惩罚呀,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大事呀!
5. 法律信息的共享不也很关键嘛!这跟大家分享好东西一样。
比如 A 区有新的法律规定或者司法经验,和 B 区共享一下,那大家的司法水平都能提高啦,这多好呀!
6. 司法人员的交流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哟!就像学校之间老师互相交流学习一样。
A 区的法官和 B 区的法官交流一下办案经验,多棒呀,能让司法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呢!
我觉得区际司法协助真的超级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司法在不同区域间顺畅运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呀!。
论区际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保留――以澳门和内地间的司法协助为例引言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澳门99年回归后仍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并且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因此,从司法的角度看,澳门,与内地、香港和统一后的台湾并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一个独立的法域。
内地和澳门两法域相对独立,任何一法域的司法权都不能延伸到另一法域,因此,区际司法协助就成为一种必然。
那么在内地和澳门的区际司法协助中是否仍然需要适用公共秩序保留这项制度,如果需要,如何具体适用,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简单阐释司法协助中公共秩序保留的内涵,然后分析指出公共秩序保留在我国区际司法协助中仍有适用的必要,但应有所限制,即采取“限制适用”的模式,并具体构建了限制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模式。
一、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公共秩序保留”(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作为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代,后经胡伯、孟西尼等国际私法学者的发展渐趋完善。
1904年的《法国民法典》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该项制度。
公共秩序保留已成为国际私法中一个公认的普遍原则。
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具体是指:如果请求司法协助的事项与被请求国(或法域,下同)的公共秩序相抵触,被请求国有权拒绝提供司法协助。
由于司法协助涉及外国的法律或外国进行的司法程序,提供司法协助可能与本国根本利益相冲突,此时就需要公共秩序保留这样的“安全阀”(safe valve)从制度上防止利益受损。
在司法协助中,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后果是消极性的“程序终止”,不同于冲突法中的积极性的“排除效应”,但基本功能仍是保护被请求国的不可减损的根本利益。
二、我国区际司法协助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理论上对于区际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主要有三种主张,即“否定论”、“同一论”和“限制适用论”。
丛Q!Q2:2Q!Q全童三墨:墅鎏皇鲨兰Q!Q生Q兰塑我国区际司法协助问题研究综述口陈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一国两制三法四域”的中国面临着复杂而广泛的司法协助难题.本文深刻剖析了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区际司法协助模式的具体制度。
关键词:区际司法协助一国两制协助模式一、我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基本涵义目前,关于区际司法协助的概念,我国法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区际司法协助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就诉讼文书的送达、证据的调查与取证、诉讼的移送管辖、判决的承认和执行、逃犯的移交等各类司法事务,相互提供便利、相互合作的活动。
由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成立,造成了我国新的政治法律格局,我国学者将之精辟概括为”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即在一个中国内部,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内地法律属社会主义法系,澳门和台湾法律属大陆法系,香港法律属英美(普通)法系,全国分为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个独立的法律适用区域。
因此,我国现实存在的区际司法协助,完全有别于国际司法协助和单一法域内的司法互助,它是”一国两制”政治框架和多元司法并存条件下的产物,其前提是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司法独立,其基本涵义是指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在司法方面的相互协助。
二、我国区际司法协助的现状从”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出台与实施,再到内地与香港、澳门一系列成功的司法协助实践,如涉港澳个案协查,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开展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区际司法协助,为维护我国整体及各法域的法律秩序,保障适用法律的一方有效地实现法律的权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民商事合作方面,双方互相协助送达司法文书,相互承认与执行生效的仲裁判决,为两地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比较区际司法协助的内容
区际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司法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助,以解决涉及多个地区的司法问题。
这种协助可以涉及到刑事、民事、行政等各个领域,旨在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司法交流和合作,确保公正和效率。
在刑事方面,区际司法协助可以包括引渡、刑事证据的收集和交换、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和引渡等。
例如,当一个犯罪嫌疑人逃到另一个国家时,两国之间可以通过引渡协议将其引渡回原国受审。
另外,各国司法机构可以通过协助收集和交换证据,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活动,如恐怖主义、贩毒等。
在民事方面,区际司法协助可以涉及到民事诉讼的协助、文书的送达、财产的追索等。
例如,当一起合同纠纷涉及到多个国家的当事人时,各国之间可以协助进行证据的收集和交换,以确保公正审判。
另外,当一方当事人需要向另一方送达法律文书时,各国之间可以协助进行送达,以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在行政方面,区际司法协助可以包括刑事行政的协助、行政文件的传递等。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刑事调查机关需要获取另一个国家的行政机关的文件或信息时,可以通过司法协助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获取。
另外,各国之间还可以通过协助的方式共同应对跨国行政问题,如环境污染、贸易纠纷等。
区际司法协助是为了解决涉及多个地区的司法问题而进行的合作和互助。
通过协助和合作,各个地区的司法机构可以更好地应对跨国犯罪、民事争议和行政问题,保障公正和效率。
区际司法协助的开展需要各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精神,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机制,以确保协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