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9.44 MB
- 文档页数:15
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症状及治疗药物介绍猪呼吸道综合征是病猪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在养猪场内较为常见,对猪的危害很大。
尤其是病情复杂,治疗起来难度大,较长的治疗时间,直接损害了猪场一定的经济效益。
而掌握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症状及用药,利于早发现此病,进行及时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将损失降到最低。
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
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升高,可发生急性死亡。
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死淘率、僵猪比例升高。
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
生长育成猪表现为发热、咳嗽、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等。
猪呼吸道综合征用什么药好?1、治疗用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细菌、病毒等混合感染发病的,因此在治疗之前,应进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来提升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当中,针对一些无食欲、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的病猪,应做好隔离饲养治疗工作,可以肌肉注射土霉素、恩诺沙星以及阿莫西林等敏感药物,并配合使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饮水治疗;针对一些剧烈咳嗽并伴有高烧的病猪,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止咳化痰退烧治疗,干咳可使用咳必清,湿咳可使用氯化铵,身体退烧可使用复方氨基比林;针对一些喘息困难的病猪,可使用麻黄素注射液进行平喘治疗;针对一些存在机体衰竭的病猪,可以使用10%葡萄糖+安钠咖+肌苷+VC 进行强心补液。
2、预防用药(1)母猪可在分娩前7~14天使用0,2%伊维菌素进行体内外寄生虫驱除,并在产前、产后7天在饲料中按每千克添加300mg金霉素和l0Omg支原净。
(2)种母猪和种公猪,要定期在饲料中按每吨添加lkg清肺止咳散和500g呼必泰。
(3)仔猪要加强“三针”保健,即分别在3、7、21日龄注射0.5mL长效土霉素,且在断奶前后7天的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一般在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lOOmg支原净和150mg阿莫西林。
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因及怎么治疗猪呼吸道综合征多发生于秋冬、早春季节,仔猪较其它猪较易发病。
造成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大体可分为两类,即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由于病因复杂,所以治疗起来应结合病猪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有继发感染的可同时进行。
一、猪呼吸道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不良饲料环境和饲养管理的应激及独群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因子互相协同或互相促进而引发的一种复杂病症。
通常由病毒或原体首先侵入猪的呼吸道,破坏呼吸道防御屏障,然后各种气源性病菌就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继发或混合感染。
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非传染性因素:不良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温度不适,不同季节温度变化过大,地面潮湿、密度大,通风不良导致空气不新鲜,灰尘、氨气超标严重等因素,导致猪只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或加剧呼吸道病。
2、常见的传染性因素:主要发生的疾病有猪流感、猪圆环病毒感染、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地方性肺炎等。
常见继发感染疾病有温和型猪瘟、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猪肺疫、猪副伤寒等。
二、猪呼吸道综合征怎么治疗?对猪呼吸道病综合征,要针对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特点,围绕提高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采取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治疗方案1:清开灵注射液,小猪每次每头10~15毫升,中猪15~20毫升,大猪20~30毫升,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75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每3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头孢噻呋钠(每千克体重5毫克)或头孢拉定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4次。
治疗方案2:板蓝根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毫升),加水援注射液MHC-Ⅱ类分子(每25千克体重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4次;同时肌注泰拉菌素(每40千克体重1毫升),每2天1次,连用2次。
[临床症状] 咳嗽、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精神沉郁、体温升高。
[流行特点] 亚洲,大多分两个发生时期,即在体重体重30-40kg和体重60-80kg 时,欧美及亚洲的有些集约化猪场在18-20周龄,故称作“18-20周龄墙”。
[常见病因]一传染性因素:蓝耳病(PRRS)、支原体病(MH)、猪流感(SI)、多杀性巴氏杆菌病(PM)、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伪狂犬病(AD)、圆环病毒病(PCVS)、副猪嗜血杆菌病(HP)等。
另外,还有猪霍乱沙门氏菌(SC)、猪链球菌(SS)、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猪放线杆菌(AS)、猪鼻支原体、巨细胞病毒、脑心肌炎病毒。
PRRSV增强猪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伪狂犬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支原体促进蓝耳病毒感染及加重感染的严重程度,延长蓝耳病毒持续感染的时间;流感病毒可促进其它病原的感染;支原体、蓝耳病毒与流感病毒这三种病原对 PRDC 的发生具有协同和加强作用。
二非传染性因素:保温区及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贼风、空气质量(氨气 > 50 ppm,灰尘:理论10mg/m3,现实200mg/m3 ;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 A 、E 缺乏,降低猪的抵抗力;猪群密度过高;日粮含有污染成分如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可降低猪抵抗力和引起免疫抑制。
[传播途径] 引进感染、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流行较严重,以接触传染为主。
[防治措施]一管理性措施:引进种猪要检疫防疫,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减少交叉哺乳;隔离早期断奶(SEW);缩小断奶日龄差异;严格遵守全进全出制度;降低保育舍猪群密度;多地点喂养等。
二免疫性措施:疫苗的重要性顺序如下:猪喘气病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蓝耳病弱毒苗或灭活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伪狂犬病弱毒冻干苗、猪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三药物防治:(一)常用药物: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注射刺激性大);②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仅用于注射);③阿奇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④克林霉素、林可霉素;⑤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内服适口性差);⑥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注射副作用大);⑦氟苯尼考、甲砜霉素;⑧利福平。
常见猪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1 猪呼吸系统疾病概述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也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该病病因复杂,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均可单独或相互作用引起群发性猪呼吸道疾病。
猪呼吸道疾病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猪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猪,病猪的主要特征为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眼鼻分泌物增多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和肺脏,如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肺充血出血、肉变等,有些呼吸系统疾病还具有特殊的病变,比如支原体肺炎引起猪的肺部产生对称性的“虾肉样”病变。
猪呼吸道疾病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在秋、冬寒冷季节,早春气温骤变、潮湿、闷热、通风不良、饲养密集、管理不善等条件下发生,实践证明,在外界因素改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猪呼吸道疾病[1]。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PR)、猪流感(SI)、猪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 MH)、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APP)、传染性性萎缩性鼻炎(AR)、猪肺疫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2]。
2 常见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常见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见表1。
表1 常见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病原类型病名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6周龄至6月龄猪多发,以3月龄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50%左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皮肤和粘膜出现逆散形青紫色,口鼻排除血色泡沫;病变局右;具有季节性,多发生于4~5月和9~10月限于呼吸系统;肺炎多为两侧性,肺呈现紫红色,切面似肝,间质内充满胶冻样液体,肺表面附有纤维素凝块;有的肺与胸膜粘连猪支原体肺炎主要以慢性经过为主;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易感性高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常咳嗽,但体温与食欲无变化;肺部呈现胰样或“虾肉”样变,两侧病变对称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为2~4月龄的青年猪;病死率可达50%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关节肿胀,跛行;全身性浆膜炎,即浆液性纤维素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等[3,4]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常见于2~5月龄猪,传播速度较慢,多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呼吸困难,鼻部发炎;喷嚏频繁;面部变形;鼻甲骨萎缩病毒猪流感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几乎高达100%,病死率低;冬季流行;发热,体温升高至40~42℃急性支气管炎,肌肉关节痛;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眼鼻流出黏性分泌物猪巨细胞病毒感染1~3周龄仔猪最易感,主要经鼻腔感染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打喷嚏和流眼泪PRRS妊娠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经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病毒持续性感染是本病的体温升高,部分猪出现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妊娠母猪感染后流产,死胎;间质性肺炎或卡他性肺炎一个特征猪伪狂犬各年龄猪均易感,不同年龄猪感染发病情况有差异,多发生于寒冷季节,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等传播发热、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有神经症状,怀孕母猪流产;鼻腔卡他性或出血性炎,上呼吸道内有大量泡沫样液体,脑膜充血出血[5]PCV-2感染6~12周龄猪最易感,无明显季节性,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精神欠佳,食欲不振,体温略偏高,下痢,呼吸困难等;多灶性粘液脓性支气管炎,淋巴结肿大,肝硬变,肺脏衰竭或萎缩寄生虫肺线虫病多发于6~12月龄猪,夏秋季节多发,主要经口感染强有力阵咳,呼吸困难,特别在运动、采食和冷空气刺激时更加剧烈;肺叶实变,充血,水肿蛔虫病2~6月龄仔猪易感,无季节性,主要经口感染咳嗽,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肺泡出血水肿弓形体感染各年龄猪均易感,5~10月多发,感染方式多样发热,咳嗽,流清涕,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各内脏器官水肿,网状内皮增生[6]3 猪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措施现今的猪病不断增多、病原变异呈现复杂化、一些疾病在免疫状态下出现非典型、多病原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以及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使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会和传播机会大大增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体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猪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猪,病猪的主要特征为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发热、厌食,猪只体重迅速下降,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猪生长缓慢,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病原性因素。
多种病原体之间混合、并发或者继发感染都能够引起该病。
例如,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都是引起该病的潜在病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都是继发引起该病的病原,也是造成病猪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引起该病的根源是猪支原体肺炎,其导致机体更加容易感染猪胸膜放线杆菌等细菌以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病毒。
环境和应激因素。
气候剧变,猪群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温度明显变化、湿度过大,通风较差,空气质量较(即含有较高水平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以及长途运输、断奶、转群、混群等,都能够诱使该病发生。
机体免疫力降低。
猪摄取营养不足或者患有疾病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免疫抑制性疾病等,都容易引起该病。
2、临床症状病猪在急性期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停止;眼分泌物增加,发生结膜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呈现典型的腹式呼吸。
大多数病猪会由急性转变成慢性,主要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或者停滞,机体消瘦,死亡率升高或者形成僵猪。
哺乳仔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呼吸困难,并伴有神经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生长育肥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发热,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
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条件较差或者发生混合感染,会导致临床症状明显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