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注射液
- 格式:doc
- 大小:18.21 KB
- 文档页数:4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1.大量静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碳酸氢钠的使用原则
碳酸氢钠注射液是一个酸碱平衡调节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治疗轻度或者是中度代谢性酸中毒,口服就可以了,如果治疗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应该是静脉滴注的,另外还可以用于碱化尿液,可以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可以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等,此外还可以作为制酸药使用,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一些症状,另外还可以静脉滴注对于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比如一些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以及甲醇中毒。
如果是碱化尿液,成人首次口服4克以后每4小时使用1-2克。
如果静脉滴注,是2-5mmol/kg,4到8小时内滴注完毕,如果是小儿,每天是按照体重1-10mmol/kg使用,另外如果是用于代谢性酸中毒的我们是要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的。
注意大剂量注射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或者是疼痛,异常的疲倦虚弱等。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碳酸氢钠化学名称:碳酸氢钠分子式:NaHCO3分子量:84.01辅料为:依地酸二钠【适应症】1冶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用法用量】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P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①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②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不良反应】1 大量注射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 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
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 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 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1.大量静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抢救时碳酸氢钠的用法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使用说明: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适用人群包括:一、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包括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二、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以及急性的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三、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四、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以及甲醇等中毒。
用法用量上:代谢性酸中毒的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一般先给予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1.大量静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1.大量静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药品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汉语拼音】Tansuanqingna Zhusheye【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其分子式为NaHCO3,分子量为84.01。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本品为抗酸剂,静脉输入后能直接增加抗体的碱储备,故可: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能使血浆内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使血中PH值升高,从而纠正酸中毒。
②碱化尿液,应用本品时,由于尿中碳酸氢根浓度升高,尿液pH升高,使尿酸、磺胺类及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从而防止尿酸性结石的形成。
【药代动力学】本品可以碳酸氢根形式由肾脏排泄,也可以CO2形式由肺排出体外。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4)用作全静脉内营养、配制腹膜透析液或血液透析液。
【用法用量】1、成人(1)碱化尿液,静脉滴注,2~5mmol/㎏,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P(mmol)×0.25×体重(kg)。
4~8小时内滴注完毕。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2、小儿,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注按体重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碳酸氢钠注射液使用标准
碳酸氢钠注射液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
其使用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嘱和处方,碳酸氢钠注射液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建议使用,不得擅自更改剂量或使用频率。
2. 适应症,碳酸氢钠注射液主要适用于代谢性酸中毒、高氯性酸中毒、低钠血症、急性酸中毒等疾病的治疗。
3. 剂量和使用方法,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成人剂量为每次10-50ml,但具体剂量还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状况来确定。
注射液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防止过度补碱和碱中毒的发生。
5.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碳酸氢钠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
起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不良反应,禁忌于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低氯血症等情况下使用。
总之,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处方,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相关疾病。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全面回答你的问题。
【药品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汉语拼音】Tansuanqingna Zhusheye【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其分子式为NaHCO3,分子量为84.01。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本品为抗酸剂,静脉输入后能直接增加抗体的碱储备,故可: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能使血浆内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使血中PH值升高,从而纠正酸中毒。
②碱化尿液,应用本品时,由于尿中碳酸氢根浓度升高,尿液pH升高,使尿酸、磺胺类及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从而防止尿酸性结石的形成。
【药代动力学】本品可以碳酸氢根形式由肾脏排泄,也可以CO2形式由肺排出体外。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4)用作全静脉内营养、配制腹膜透析液或血液透析液。
【用法用量】1、成人(1)碱化尿液,静脉滴注,2~5mmol/㎏,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P(mmol)×0.25×体重(kg)。
4~8小时内滴注完毕。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2、小儿,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注按体重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碳酸氢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份】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用法用量】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药品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汉语拼音】Tansuanqingna Zhusheye【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其分子式为NaHCO3,分子量为。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本品为抗酸剂,静脉输入后能直接增加抗体的碱储备,故可: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能使血浆内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使血中PH值升高,从而纠正酸中毒。
②碱化尿液,应用本品时,由于尿中碳酸氢根浓度升高,尿液pH升高,使尿酸、磺胺类及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从而防止尿酸性结石的形成。
【药代动力学】本品可以碳酸氢根形式由肾脏排泄,也可以CO2形式由肺排出体外。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4)用作全静脉内营养、配制腹膜透析液或血液透析液。
【用法用量】1、成人(1)碱化尿液,静脉滴注,2~5mmol/㎏,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实际测得的BE值)××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P(mmol)××体重(kg)。
4~8小时内滴注完毕。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2、小儿,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注按体重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一、碳酸氢钠的简介与作用
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也称为小苏打。
在医疗、食品、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碳酸氢钠主要用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缓解胃酸过多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清洁牙齿、缓解口臭等。
二、2%碳酸氢钠的使用方法
1.口服:将2%的碳酸氢钠溶液口服,每次剂量为10-20毫升,每日3次。
根据病情,医生会调整剂量。
2.静脉注射:将2%的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不适。
3.外用:将2%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或清洗患处,每日2-3次。
三、注意事项与禁忌
1.过敏体质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避免接触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不得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1.不良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2.处理措施: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就诊。
五、储存与携带方法
1.储存:碳酸氢钠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远离火源。
2.携带:携带时应避免与尖锐物品一起存放,以免破损。
乘坐飞机时,碳酸氢钠溶液可随身携带,但需注意包装完好。
总之,2%的碳酸氢钠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治疗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建议,注意用药安全和储存方法。
碳酸氢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成份】
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适应症】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
【用法用量】
1.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
2.3-实际测得的BE 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的CO2C. (mmol)×0.25×体重(kg)。
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2.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
3.碱化尿液,成人:静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
4.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
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
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
易发生。
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
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
1.大量静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禁忌】
1.大量静注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下列情况慎用:
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
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3.下列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
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
因呕吐或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导致大量氯丢失,而极有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低钙血症时,因本品引起碱中毒可加重低钙血症表现。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
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静注按体重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等,孕妇应慎用。
2.本品可经乳汁分泌,但对婴儿的影响尚无有关资料。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1.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时,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
2.与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用。
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和M胆碱酯酶药等合用,后者吸收减少。
4.与含钙药物、乳及乳制品合用,可致乳-碱综合征。
5.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合用,后者的吸收减少。
6.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增加发生低氯性碱中毒的危险性。
7.本品可使尿液碱化,影响肾对麻黄碱的排泄,故合用时麻黄碱剂量应减小
8.钠负荷增加使肾脏排泄锂增多,故与锂制剂合用时,锂制剂的用量应酌情调整。
9.碱化尿液能抑制乌洛托品转化成甲醛,从而抑制后者治疗作用,故不主张两药合用。
10.本品碱化尿液可增加肾脏对水杨酸制剂的排泄。
【药理作用】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使血浆内碳酸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从而纠正酸中毒;
2.碱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氢根浓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3.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
因而胃内pH迅速升高缓解高胃酸引起的症状。
【贮藏】
密闭保存。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50021334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金龙路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