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汤宇卿
- 格式:ppt
- 大小:5.64 MB
- 文档页数:79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203Z10课程名称: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理、材、结)、RC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工程测量、隧道工程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工程专业方向)教材、教学参考书:1、教材. . 余俊.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2、教学参考书[1]陈立道、朱雪岩.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2]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童林旭.地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4]童林旭.地下商业街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5]黄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6]童林旭、祝文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为专业课程,以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重点结合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发展,讲授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各种不同功能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地下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要点,培养学生作为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工程师的核心素质和能力,为今后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地下建筑的合理开发与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关系,明确地下空间开发意义;2. 掌握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 熟悉各种不同功能地下建筑的功能及特点、了解它们与地面同类建筑物的区别和联系;4. 掌握各种不同功能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关键要点;5. 了解地下建筑的环境控制、防水防灾技术、地下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韩超【摘要】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轨道交通引入,既有铁路综合客运站枢纽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枢纽能否发挥出最高效率,其改扩建规划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各种交通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客运枢纽的改建、新建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型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改扩建规划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铁路长春客运枢纽站改扩建的归纳总结,对国内类似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建设有借鉴意义.%With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dedicated line and rail transit coming into being,the terminal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will be changed significantly.Therefore,whether the comprehensive terminal gives its maximum efficiency or not largely depends on how its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have been researched.By analyzing relevant issues,such as the connection among various traffic modes,streamline organization,interchange design,reconstruction and new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author suggests the technical strategy and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of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Also,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iz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Changchun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which can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research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similar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 in our country.【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铁路客运枢纽站;长春站;改扩建;交通换乘;交通组织【作者】韩超【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长春铁路枢纽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京哈、长图、长白3个方向,旅客发送量日均5万人次,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由于新建哈大客运专线、新建长吉城际铁路线的引入,长春市拟建轨道交通1、3、4号线也在此接入,需完善长春站综合客运交通换乘中心的功能,对长春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进行改扩建,成为服务东北三省城市群的综合交通枢纽站。
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研究1. 引言1.1 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研究在新时代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城市规划的协同发展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新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探索新的关键技术,推动地下空间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更好应用,引领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创新趋势。
地下空间工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地下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强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不仅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地下空间工程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不断地开展创新研究,不断地更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挑战,为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的增加,地面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地下管线通道等,这些地下空间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传统的地下空间利用主要以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业为主,而新时代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智能化应用。
一些城市开始建设地下垃圾处理站和地下绿化系统,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一级学科1.引言1.1 概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和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地上的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关注。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一级学科,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地下空间进行规划和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拥堵、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
同时,地下空间还可以用于建设交通通道、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更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可以有效减少对城市地表的开发需求,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还可以为城市提供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的场所,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应变能力。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和研究。
同时,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总而言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一级学科进行论述:1.2.1 定义和背景:首先会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概念进行阐述,包括其定义、范畴和相关背景知识。
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概述,读者可以初步了解到该学科的涵盖范围和基本概念。
1.2.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重要性和作用:本节将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地下管线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摘要:城市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要,是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是解决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诸如污染严重、人均绿地减少、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问题,所谓生存危机决非危言耸听,这就要求我们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则是首先考虑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规划;地下管线;地下空间;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城市地下管线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的生命线,上天入地使得城市地上空间得到了净化和美化,但有限的地下空间在缺乏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各种专业管线(给水、排水、电力等)各自为政,使本来有限的宝贵地下空间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也为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地下管线老、密、乱现象突出,但是从总体来说,地下管线的管理仍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不重视地下管线规划,没有形成严格的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在规划时,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料,而不得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勘测,有时由于提供的资料不准确,而出现规划不适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在建设中,施工不认真,有意无意地违反规划方案,或随意性强,今天埋明天挖,甚至还没填平,另一种管线又在施工。
加之规划力度不够,管理困难,同一条道路因管线施工引起已埋管线损毁的事故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科学布设地下管线是何等重要。
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与同仁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如何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一、城市地下管线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城市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应包括:地下管线、地下铁路、地下通道、人防工程、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及其它地下设施、城市水文与工程地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开发的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要对城市整体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一个总体规划设想,使地上、地下建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先行,应力求具备整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及超前性。
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自然资发〔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24〕1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细化土地管理政策单元,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供应体系、加强产权保护、改进监测监管,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和要素保障。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与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相适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防洪排涝抗震等要求,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明确可开发利用和限制、禁止开发利用区域,合理确定开发利用时序。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地下空间要与地表、地上空间统筹规划,协调人防、交通、防洪排涝等相关规划,处理好相邻关系,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明确准入要求,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需要,依法设立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等,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
公共优先、复合利用。
坚持把公共利益放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位,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韧性建设要求,服务民生、平急两用、平战结合,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空间连通开发,坚持安全环保,推进复合利用。
城市地下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了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3. 学生能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任务,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CAD软件等,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和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兴趣,提高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和科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城市地下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基本概念- 地下空间定义与分类- 地下空间规划的意义与作用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现状与趋势-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理与方法- 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地下空间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地下空间规划关键技术4.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案例- 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与启示5.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制图- 设计要求与规范- 地下空间规划方案设计- 利用CAD软件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制图6. 小组合作与成果展示- 小组讨论与分工- 完成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制图- 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基本概念与资源利用现状第3-4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理与方法第5-6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实践案例分析第7-8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制图第9-10周:小组合作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知识和技能。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着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
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
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
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
新时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汤宇卿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一、总体规划编制原则和要求✧二、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内容✧三、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内容总体规划编制原则和要求✧一、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作用✧二、总体规划编制遵循的原则✧三、总体规划编制的期限✧四、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阶段和要求1.1 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作用1.1.1 城乡总体规划是地方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
1.1.2 城乡总体规划是落实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指导下层次城乡规划编制的公共政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发展规划旧城改造与更新城市特色提炼生态承载力研究环境保护研究区域空间管制研究经济与产业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区域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发展定位与战略生态环境与空间管制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旅游与历史文化保护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色与景观特色1.2.1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区和区域基础设施通道等,探索建立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衔接机制,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建设一盘棋。
生态保护空间区域基础设施通道农田保护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城乡居民点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县(市)域土地利用规划1.1.2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应当紧密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扩容提质,坚持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统筹的原则,强化城乡功能与空间整合,突出空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注重保护和体现地方特色。
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统筹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资源保护和利用城乡功能与空间整合1.2总体规划编制遵循的原则1.2.3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应当综合评估上轮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并对涉及城镇化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承载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lanning of City Underground Space课程编码: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0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2. 目的是通过学习地下空间规划与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下空间建筑结构规划和设计的一般原理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了解地下空间建筑结构新动向。
培养土木工程领域、岩土与地下工程、防护工程中的具有综合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集约使用城市土地资源;1-2了解能源、水资源、及其他物资继续利用;1-3 掌握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重点:掌握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第2章: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授课学时:5基本要求:2-1了解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2-2了解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及原因分析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了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3-2掌握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形式及特点;3-3掌握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掌握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形式及特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难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第4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任务和原则;(2)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3)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4)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阶段划分和期限划分。
重点: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阶段划分和期限划分。
国外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保障技术
忻尚杰;程宝义;等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02(000)F02
【摘要】本文综述日本及北欧,英美各国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保障技术概况,重点论述内部环境控制要素,标准,技术措施和运行效果等,同时简介世界各国利用地下空间的节能优势,拓展地下空间开发领域及其节能效果。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忻尚杰;程宝义;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1
【相关文献】
1.《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利用地下空间的复兴营造丰富的生活环境》导读 [J], 管含硕;汤宇卿
2.国外内部控制环境发展历程综述 [J], 魏琳丽
3.北京地铁内部环境调查及站内地下空间绿化可行性的探讨--以海淀黄庄站为例[J], 许志诚;罗雨薇;游筱岚;郭亚冲;初奇霖
4.国外航母航空保障技术发展现状 [J], 刘广;颜世伟;李海旭;马欣瑞;彭修全
5.抽水蓄能电站地下空间内部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J], 刘存;苏枳赫;田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紧张和利用效率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资源,具有丰富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因此,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工程开发已经成为了城市更新改造的热点和重要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旨在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意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资源,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2.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工程开发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丰富城市功能。
城市地下空间不仅可以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可以用于商业、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从而丰富城市的内涵和提升城市的品质。
4. 保护城市环境。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工程开发可以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从而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工程策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规划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工程策划方案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
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时,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确保工程开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策划方案的制定需要注重社会效益优先,确保工程开发的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利益。
文章编号:1001-831X(2003)04-0435-0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汤 桦(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210007)摘 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而在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重要原则常常被忽视,本文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时应着重处理好的“需要”与“可能”、“地上”与“地下”、“公共”与“私有”、“封闭”与“开敞”、“平时”与“灾时”、“近期”与“远期”等六个关系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依据;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因城市空间容量不足导致了人满为患、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现代城市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不断进行着探索。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走上下部空间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立体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地下空间资源的价值,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就必须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以指导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避免建设的盲目性、无序性。
目前我国北京、南京、杭州、大连等一批大城市都以着手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及相关研究和准备工作。
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规划内容庞杂,而且缺少国内外成熟的先例,因此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需要”与“可能”所谓“需要”就是地下空间规划的目标是什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欲解决哪些核心问题,需要多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量、功能如何定位才能达到城市总体发展目标的要求。
在着手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之初,必须根据城市职能、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体目标科学定位。
在此前提下,与地面空间相协调地提出地下空间发展的目标,预测合理的地下空间规模、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贪大求全。
城市地下空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掌握地下空间利用的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政策法规。
3. 引导学生掌握地下空间工程设计、施工及运维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项目调研、资料搜集、团队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CAD、BIM等软件进行地下空间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关爱城市生态环境、节能环保的意识,培养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空间观,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地理、建筑、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全面认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对城市地下空间有浓厚兴趣,但相关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项目式教学为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地下空间概述- 地下空间概念与分类- 地下空间功能与优势-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概况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空间规划与政策法规- 地下空间工程设计要点3. 地下空间施工与运维-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地下空间运维管理- 地下空间安全与环保4. 地下空间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地下空间项目分析- 地下空间利用的创新实践-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5. 课后实践与拓展- 设计地下空间项目方案- 调研当地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探讨地下空间未来发展前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城市地下空间概述第二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三周:地下空间施工与运维第四周:地下空间案例分析第五周:课后实践与拓展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