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2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
谢谢 指导
2022
1990年代后移居美国,继续有作品发表。
梳理故事情节,把我主要内容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第一段:……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 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 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 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 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 7.(6分)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 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 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 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 与手下配合默契;
溜索
• 学习目标 •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 •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释题: 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
为撞,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中所记 “度索寻撞之桥”,大抵即指溜索。用两 条或一条绳索,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 木或其他固定物上。是怒江大峡谷各少 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它们改造和 战胜自然的象征,也是他们不畏艰险, 勇猛顽强、性格的写照。溜索一头高, 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不仅可以溜渡 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
探究题提醒: (1)依据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乱猜。 (2)把原文内容分为几个角度,对每一个角 度进行探究。 (3)符合情理即可。
• 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 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