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乡里人回答道:)“远处就是你家,(已是)松柏树林中的一 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屋前的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羹。 羹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就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
导思1.通过讲述一 个老兵的故事,表 达了一个怎样的主 题?
关键词: 诗情
情感
导思2.这首诗表达 了怎样深沉的感情 ?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注释:
始:才。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没有实在意义。
译文: 十五岁参军出征,直到成为八十岁的老翁才得还
乡。在路上遇到同乡,便问:“我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
原文: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品味赏析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踪迹。
2、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反复诵 读,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 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