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怎么样
- 格式:docx
- 大小:18.72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县农广校培训的半年工作总结2024年农村广播电视学校的半年工作总结2024年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县农村广播电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____年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也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
在上半年,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经过精心准备和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了一些实践课程,如农村广播电视实训课程、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等。
同时,我们也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
二、学校管理情况上半年,学校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注重人文关怀,给予教职员工一定的关怀和激励。
此外,我们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解决了一些教育问题,增强了家校合作的力度。
三、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在上半年,我们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学生艺术节、朗诵比赛、才艺展示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在上半年,我们也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不断加大培训投入,组织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也注重教师的激励和奖励,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社会服务工作情况学校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我们组织了一些农村广播电视知识培训班,帮助农村广播电视工作者提高业务素质。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农村广播电视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农村广播电视普及巡讲、义务咨询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上半年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学校教学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满足教学需求。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
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7.06.20
•【字号】闽政办[2007]121号
•【施行日期】2007.06.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
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闽政办[2007]12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鉴于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六届领导小组成员变动,为切实加强对省农广校工作的领导,经省政府同意,对省农广校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七届领导小组成员及校长名单如下:
组长:张昌平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副组长:刘明省政府副秘书长
姜安荣省农业厅厅长
刘平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作兴省广电局副局长
成员:陈向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林义杰省农办副主任
陈毓寰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XXX 省财政厅副厅长
檀云坤省农业厅副厅长
张福寿省林业厅副厅长
李祥春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吴立官团省委副书记
马义英省妇联副主席
校长:张昌平(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农业厅,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黄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大家好!我是来自省市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姓名),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学习。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省市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此,我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明确办学方向,服务“三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我们要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方向,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需求,开展各类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4. 强化实践教学。
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现场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校际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开展联合办学、师资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四、强化服务意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与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电商培训等社会服务。
关于新时期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发展的几点思考[摘要] 为适应农村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农广校的发展应面向农村市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从新时期农广校发展的意义入手,指出当前农广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农广校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农广校;发展;思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必须要求具有高素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而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培养与培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教育工作,作为农业教育生力军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就肩负着这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一、新时期农广校发展的意义1.发展农民教育,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的历史任务根据国家“十五”发展规划要求,在2050年前,中国城市化率必须提高到70%—80%,即在未来50年内,中国将有80多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而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更不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农民转移执业的需要。
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2002]4号中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把农民职业培训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工作来抓。
因此,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加快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步伐,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的历史使命。
2.发展农民教育,是农广校与时俱进,开拓发展的需要自80年代初,农广校开办以来,以其系统办学优势,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适应了“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需要,为农村培养了大批人才。
特别是农广校围绕种养业开设专业,培养的人才充实壮大了农技推广队伍,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队伍建设。
针对变化了的新形势,农广校作为一所面向“三农”,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远程开放式农民终身教育机构,必须与时俱进,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发展农民教育,是农广校下沉工作重心,更好地服务农民,体现办学宗旨的需要农广校办学重心下沉是各级党政对农广校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广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农广校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摘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更加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阐述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30多年建设发展所形成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分析了农业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发展远程教育是人类教育历史上的重大创举和变革。
远程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民教育中显示出其开放灵活的优势和巨大的潜能。
改革开放初期,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巨大学习需求推动下,农业部、教育部、财政部等10部委联合创建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从诞生起就深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欢迎,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发展到由21个部委联合举办,体系遍布全国上下,逐步成为全国开展农业远程教育的最大学堂。
实践证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所开展的农业远程教育符合“大国办大教育”、“穷国办大教育”的特点,显示了诸多优势,其灵活开放、覆盖面广、容量大、成本低、方便快捷、形式多样,政府办得起,农民学得起,办得效果好,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1]。
当前,中国已进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广校作为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面临着更加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如何充分发挥农广校远程教育优势,针对问题寻求对策,更好地推动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 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发展形式远程教育是相对传统的面授教育而言的,其定义为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以代替教师课堂面授的各类教育的总称。
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自主灵活性、大众普及性、技术先进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
从远程教育发展形式看,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关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的思考摘要分析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制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远程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工作的措施,以期指导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远程成人教育工作。
关键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特点;制约因素;措施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294-021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的特点远距离成人教育是以现代广播、电视、录像等为媒体,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面授辅导为补充,对成人学员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是集自学、视听和课堂教学优点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远程成人教育同普通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施教的广泛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用现代媒体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手段教学,施教面广、容量大,可以承担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初、高中毕业生的考后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继续再教育、培训学习,可以使初、高、中等农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覆盖到基层一线。
(2)办学内容的社会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加速科技培训进程,提高基层专业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发展特色农业,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增强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编设课程、组织教学时,都是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的,开设的专业围绕着农业发展这个主体,涉及各个行业,以满足工作及生产的需要。
(3)学习方式的便利性。
由于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以及学习培训区域、场所、资金等的限制,基层工作人员,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不可能进行专业院校脱产学习,他们要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只能边工作生产边学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是送教上门,并且学习费用低,这正好适应了基层专业人员和农村学员的这一要求。
(4)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媒体除文字教材外,还有音像、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等教学辅助设施,通过采取自学与面授辅导相结合,书本与声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
农广校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农广校学校建设办的工作人员,特此向您汇报农广校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农广校一直秉承“立足农村,服务农牧民”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打造农村广播电视教育示范基地。
通过不懈努力,农广校在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首先,我们注重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提升。
农广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新一代教育技术设备,包括高清液晶电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录播设备等。
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农广校注重改善校园环境。
学校加大了校园绿化的力度,新增了大量绿化植物,并定期进行养护和修剪,使校园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外,我们还建设了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场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再次,农广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提供了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教职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引进了优秀的教育人才,确保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最后,农广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注重开展丰
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科技竞赛、艺术节、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农广校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将不断努力推进农广校的发展。
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农广校一定能够成为广大农村学生和家庭的教育首选,为农村广播电视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谢谢!。
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暨教学课件大赛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3年第01期一、教学能手获奖名单(一)一等奖天津市农广校滨海新区大港分校刘芳河北省农广校丰南分校宋海燕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张秋松吉林省农广校辉南县分校李晓翠吉林省农广校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分校刘文峰江苏省农广校如东县分校陆晓伟江苏省农广校宝应县分校李峰山东省农广校莱州分校邵文涛山东省农广校莒南县分校张京顺重庆市农广校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校张勇(二)二等奖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黄俊平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王艳鹏天津市农广校蓟县分校杨振兵内蒙古农广校包头分校刘丽珍辽宁省农广校丹东市分校王奕楠上海市农广校奉贤分校侯稚群杭州市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周勇山东省农广校招远分校温平湖北省农广校宜都市分校王血红广西农广校博白分校张立肸贵州省农广校罗甸县分校田玲慧云南省农广校龙陵县分校杨新才陕西省农广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张瑞花陕西省农广校宁强县分校席海峰甘肃省农广校庆城县分校张凤涛新疆农广校博湖县分校高传光黑龙江垦区农广校王滨霁黑龙江垦区农广校北安管理局分校李玉梅新疆兵团农广校农七师一二五团分校虞鑫华青岛市农广校鹿淑梅(三)三等奖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农广校孔庆华山西省农广校孝义分校刘成香辽宁市阜新市农广校谢亚华黑龙江省农广校双鸭山市分校张世伟浙江省农广校绍兴县分校张晓平安徽省农广校阜阳分校王成安徽省石台县农广校李东红福建省农广校福州市分校黄玉蕊福建省农广校古田分校朱锦斌河南省农广校栾川县分校吴丽娜河南省农广校夏邑分校司东梅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农广校罗燕湖南省农广校邵东县分校周俊辉广西农广校合浦分校周作高海南省农广校蔡花海南省农广校陈丹重庆市农广校合川分校陈佳四川省农广校资中县分校邓小玉四川省农广校广汉市分校包慧娟贵州省农广校盘县分校王艳青海省农广校大通分校李明青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农广校王胜国新疆农广校塔城地区分校杨翠青辽宁省农广校大连市旅顺口区分校孙倩楠二、教学课件获奖名单(一)一等奖北京市农广校通州分校丁佳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尹铁英栾艳芳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王宇江苏省农广校通州区分校季佩华山东省农广校莱州分校邵文涛山东省农广校滨州市滨城区分校张红霞广西农广校柳州市分校钟晓玲广西农广校贺州八步区分校王雪芳重庆市农广校戴荣国任勤郭军蔡娟王瑞生罗文华姬聪慧曹兰新疆兵团农广校农七师分校124团工作站朱玉梅(二)二等奖河北省农广校丰润区分校熊晓军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管香玲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李丹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刘伟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潘艳丽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分校张秋松河北省农广校平泉县分校赵振锋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滦平县分校刘宏艳江苏省农广校徐州市铜山分校张玲江苏省农广校如东县分校陈琴琴江苏省农广校南通市如东县分校邵云江苏省农广校泰州市分校费汉华浙江省农广校文成分校刘小丽安徽省农广校阜阳县分校王成山东省农广校单县分校张玉广西农广校横县分校辜贤春四川省农广校马琼辉云南省农广校姜海燕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农广校马芳辽宁省农广校大连市旅顺口区分校孙倩楠(三)三等奖北京市农广校密云分校曹宁王斌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胡海英史玉兰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刘利利河北省农广校石家庄分校游秋丽河北省农广校唐山市古冶区分校张德普河北省农广校承德市滦平县分校黄宝财山西省农广校王东升樊丰内蒙古包头市分校杜慧莲吉林省东丰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尹岩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农广校郝蕴琪吉林省珲春市农广校所玉红黑龙江农广校省海林分校王红辉上海市农广校赵旻刘寅飞周松良江苏省农广校南通市分校顾绘浙江省农广校衢州中心校郭红明福建省农广校龙岩市武平县分校林文明山东省农广校烟台市栖霞区分校史晓婧山东省农广校济宁市任城区分校马东红山东省农广校济宁市曲阜分校牛福英河南省农广校杨贵军重庆市农广校江津区分校刘汝乾重庆市农广校南川区分校徐茂权四川省农广校王治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农广校张泽坤云南省农广校大理州分校曹德贵陕西省农广校汉中市分任汉文赵新荣王涛甘肃省农广校灵台县分校章彦新疆农广校新源县分校吴伟黑龙江垦区农广校九三分校李胜江新疆兵团农广校农七师分校124团工作站朱玉梅三、组织奖获奖名单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福建最好的大专院校排名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高等教育机构。
本篇文章将对福建省内最好的大专院校进行排名,并为读者提供详细的介绍。
无论是对于即将毕业的高中生,还是寻求进修的职业人士,都可以通过这份排名指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专院校。
一、福建大专院校排名概述福建省内的大专院校众多,各具特色。
下面将列出福建省内排名前十的大专院校,并为读者提供他们的特点:1.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创建于1983年,是福建省重点支持的大学。
学院设有多个学科专业,尤以工程类专业为精品专业。
学院以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类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是以农林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优势。
学校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现代农林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农业和环保领域。
3.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等多个学科,并拥有博士研究生教育权。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尤其是在教育行业和相关领域。
4. 厦门理工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是位于厦门市的一所重点支持的工科院校。
学院以工科为主,涵盖了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专业。
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闽江学院闽江学院是福建省属本科高校,且是泉州市唯一的高校。
学院以经济管理为特色学科,开设有经济学、管理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6. 福建商学院福建商学院是福建省重点支持的商科院校。
学院设有商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尤其是在商业和金融领域。
7.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学生毕业后就业稳定,尤其是在教育系统和相关单位。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2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于2023年5月24—26日前往陕西省西安、渭南、延安3市3县(区)调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陕西省农广校、澄城县农广校、黄陵县农广校和延安市农广校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深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与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访谈,到黄陵区科技创新中心、安塞区南沟农民田间学校,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实情实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西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制度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特色突出陕西省相较于其他省份最大优势在于制度建设贯穿农民教育培训始终。
从政策层面看,形成了以省政府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为引领,以全省“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规划、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助推落实的政策体系,确保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系统化政策保障、有条件能力建设资金支持、有专门机构支撑。
从教育培训制度看,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探索出“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
2014年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仅2020—2023年投入资金达7882万元。
全省培育高素质农民26万人,其中从事特色产业的占36%、果业占34%、粮食产业占12%、生猪产业占10%,覆盖全省所有产业类型。
(一)坚持目标导向,推动高素质农民“组组有”。
在全国首先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目标,并在政策文件、培育方案、绩效管理中部署、落實、考核。
各地深入开展摸底调研,梳理高素质农民村组分布,制定精准培育方案。
农广校体系绘制作战图并挂图作战,逐步消灭空白村组。
目前全省已有70%的行政村组实现至少有一名高素质农民。
技术学校福州市语言职业高级中学福州市财贸成人中专学校福州天和高级职业中学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福州对外贸易职业中专学校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福州市财会成人中专学校福州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福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福州市商务职业高级中学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福州工业学校福州商业学校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福州科技信息学校福州跨洋中等职业学校福州国际语言职业学校福州国防教育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保安职业中专学校福州机械高级职业中学福州中银职业中专学校福州世贸职业技术学校福州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仓山区高级职业中学仓山区成人教育中心福州市环保职业中专学校福州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福州警安职业技术学校福州榕西高级职业中学福州市求实学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闽清职业中专学校福州市农业学校夏威成人中专
福州市第一技工学校电子分校福州市第一技工学校省汽车运输技工学校福州港口技工学校福建省轻工业技工学校福建省电子工业技工学校福州市旅游技工学校福州市烹饪技工学校福建省邮电技工学校福建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福建省中等学校) 福建省化工技工学校第二分校福州市技工学校塑料分校福建省化学工业第二技工学校福州市第一技工学校氮肥分校福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闽侯县美术中等职业学校福建省闽侯青圃职业中学福建省建材技术学校闽侯县桐口职业中学福建省闽侯建平职业中学
闽侯尧沙职业中学福州市技工学校闽侯分校
连江职业中专连江青芝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连江县成人中专学校福州市连江县技工学校连江水产职业中学
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
永泰县职业中专学校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源于1958年创办的农业机械化本科专业,历经60多年的办学历史,迄今共培养了两千多名毕业生,有省部级领导、各级研究机构负责人、总工程师、知名企业家等,服务于我省农机化各领域,为福建省农机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专业依托我校福建省“双一流”农业工程高原学科,是支撑我校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现代农业装备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乃至福建省唯一的本科专业。
现为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示范建设点支撑专业,具有本、硕、博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19年6月被我校推荐申报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
为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发展,专业立足于丘陵山区农机产业需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三全育人,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实施产校融合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面向现代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装备产业链培养人才,在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独具特色,毕业生质量深受好评。
近三年,农机专业学生100%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省级竞赛获奖8项;获批立项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省级2项、校级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
农业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6人,正高3人、海外访学经历比例50%,博士比68.8%,最高学历非本校占75%;教育部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校金山青年学术新秀1人。
现有校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3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校级优秀竞赛指导团队1支。
教师现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多项科技奖励,在大学学报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近三年申请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2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省级在线优质精品课程,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农业工程系负责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工作;负责现代农业装备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校农业工程研究所日常工作。
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
校怎么样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怎么样?
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怎么样?也许农广校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其规模之大,专业之全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为此猎学网特收集资料为大家介绍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是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并备案的一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全省农广校系统已形成有1所省校、7所设区市分校、45所县(市、区)分校、400多个教学班(含乡镇)的完整办学体系,捅有1000多名由专、兼职辅导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捅有7个地面卫星小站、20多个媒体教室、14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等远程教育教学设施,形成了省、市、县、乡、村等五级农业远距离教育网络,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省农村的农民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农广校具有办学体制灵活,教育形式多样,覆盖面宽、受教育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独特办学特点,也是全省农广校办学体系优势的显现。
自办学以来,全省各级农广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围绕“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工作重心下沉”的办学思路,学校先后开设种植、养殖、经济与管理、农业工程等四大门类23个专业,尚有在校生约6000多人(含联办大专及非学历生),已发展成为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渠道,是全省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
2013年开设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果树)、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蔬菜)、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花卉)、
现代林业技术、畜牧兽医、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电气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计算机应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会计等共14个中等专业,并列入2013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学习形式业余班,学制三年。
一、招生对象:凡应、往届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力)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各类农民技术员;国营农林牧渔场的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乡镇企业骨干、生产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城镇社区服务人员及复转、现役军人均可报名并免试入学。
二、课程设置:各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通修课程、专项技术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
1、现代农艺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体育与健康、应用文写作、植物生产与环境、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计算机应用基础、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作物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现代水稻产业技术、种子生产与应用技术、粮油贮藏与加工技术、无公害粮油果蔬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2、观光农业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体育与健康、应用文写作、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新农村文化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观光农业概论、观光农业营销、创意农业、乡村
导游、乡村厨艺与饮食服务、乡村住宿服务与管理、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农家乐经营管理、新型村庄规划与建设、现代农业创业指导、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3、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果树):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应用文写作、植物生产与环境、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果树生产技术、设施园艺、南方桃优质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设施果树栽培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现代柑橘产业技术、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4、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应用文写作、植物生产与环境、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蔬菜生产技术、现代蔬菜育苗技术、设施园艺、农产品市场营销、设施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5、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花卉):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应用文写作、植物生产与环境、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花卉生产技术、鲜切花生产实用技术、设施园艺、农产品市场营销、花坛花卉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
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年霄盆花生产技术、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6、现代林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应用文写作、森林植物、体育与健康、新农村文化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森林环境、森林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绿化树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马尾松人工林培育技术、油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7、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动物疾病防治基础、养殖技术基础、体育与健康、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计算机应用基础、规模养禽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兽医药物临床应用、应用文写作、动物疫病防治、动物卫生防疫技术、规模养猪技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猪病防治技术、禽病防治技术、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18门课程。
还有更多专业详细请登入猎学网。
三、学习形式:业余函授,运用广播、电视、卫星网络、互联网及VCD(DVD)光盘等媒体教学,以自学为主,同时进行面授。
四、报名方法:凡免试入学者,需持本人初、高中毕业(或肄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簿),到所在设区市、县(市、区)级农广校分校(农业局内)报名。
由各设区市、县(市、区)级农广校分校负责统一办理文凭初审确认工作。
报名时间:从4月15日至8月15日止。
凡报名者应由本人填写免试生报名表,并缴交本人近期蓝底彩照6张及其电子版(规格125 140)。
五、收费标准:农广校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发文所规定的标准之内收取。
六、学习待遇:凡取得农广校学籍、学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者,由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颁发经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