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755.85 KB
- 文档页数:39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符号:n,单位:mol)①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专用名词,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
②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且粒子的种类一般都要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物质的量计量的是粒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粒子。
2、摩尔质量(M)单位:g/mol或g.mol-1。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L/mol或m3/mol标准状况特指0℃101KPa,Vm=22.4L/mo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的体积相等。
三同定一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珀龙方程):PV=nRT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P1:P2=n1:n2(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ρ1:ρ2=M1:M25、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mol/m3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的步骤包括哪些?主要操作:所需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XX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A.检验是否漏水,方法与分液漏斗查漏相同。
B.配制溶液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冷却;④转移;⑤洗涤,轻轻摇匀;⑥定容;⑦摇匀;⑧装瓶贴签。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F.误差分析步骤错误操作n溶质V溶液c计算计算结果m=11.7g,称11.8g↑—↑称量砝码生锈(没有脱落)↑—↑放在滤纸上称量↓—↓称量NaOH时间过长(易潮解)↓—↓量浓硫酸(溶质)时仰视↑—↑12量浓硫酸(溶质)时俯视↓—↓洗涤量筒中的液体注入烧杯↑—↑溶解、冷却有少量液体溅出↓—↓用来溶解的烧杯中有水———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转移转移液体前容量瓶中有水———转移时液体溅出↓—↓玻璃棒在刻度线上引流—↑↓洗涤摇动未洗涤或洗涤液未倒入容量瓶↓—↓未摇动直接定容—↓↑定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摇匀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保存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稀释↓7、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辽宁锦州高一检测)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已知有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2.24 LB.4.48 LC.44.8 LD.6.72 L3的物质的量是24.5g122.5g·mol-1=0.2 mol,2KClO32KCl+3O2↑2 mol3 mol0.2 mol n(O2)2 mol∶0.2 mol=3 mol∶n(O2),则n(O2)=0.3 mol,故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3mol×22.4 L·mol-1=6.72 L。
2.2 mol·L-1的盐酸和稀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向盐酸中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B.0.075 molC.0.15 molD.0.2 mol(HCl)=0.2 mol,n(H2SO4)=0.2 mol。
若酸均不足,即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2;若酸均过量,即金属不足,则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1。
现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2∶3,则说明盐酸不足,硫酸过量;根据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可求出生成H2 0.1 mol,则H2SO4反应生成0.15 mol H2,则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3.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解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2M+2n H+2M n++n H2↑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H2O 反应,按盐酸计算,两者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都为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H2O反应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________之比,等于各物质的________之比,即ν1∶ν2∶ν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气体的______之比,即ν1∶ν2∶ν3=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要求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已知的物质的其他物理量可换算成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__________之比,列比例式。
2.各物理量及单位、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
各物理量要注明所表示的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表示为__________。
3.设未知数可直接用各物理量符号表示,如设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并且不用带单位。
4.把已知量代入比例式计算时,都要代入单位。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和被求物理量,只要满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进行求算,如46gNa与水反应时,46gNa与22.4LH2(标况)是相当的。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知识点1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实验室欲用5mol/L的NaOH溶液吸收0.5molCl2以防止污染空气,则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A.22.4lB.0.2LC.0.1LD.2L知识点2差量法2.将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2g,则原c(CuSO4)为()A.0.5 mol/LB.0.25 mol/LC.0.025 mol/LD.0.125 mol/L知识点3关系式法3.10gMg、Al合金与足量100mL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下),求:(1)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2)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体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