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上学期]--华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364.50 KB
- 文档页数:10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整式的加减》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学习。
本章主要介绍整式的加减运算,包括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式的加减法则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加减的基本运算方法,为后续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实数、有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可能会对同类项的识别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类项的定义,学会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够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式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同类项的识别,合并同类项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同类项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整式加减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等。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同类项的概念,如计算购物时找零钱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同类项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同类项的识别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同类项的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