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环的毕业设计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722.62 KB
- 文档页数:56
焊接毕业论文LTAbstractOil and various liquid chemicals storage equipment - tanks, chemical plant and oi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As the vertical cylindrical storage tanks need to site construction, which in appearance and structure design to achieve economical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storage tank storage tank suffered the impact of the design process to be enhanced, to reach wind, snow, earthquake, etc. role. This tank wall structure using ladder-type tank wall, tank bottom edge of plate with circular tank bottom set, tank top with dome structure.Storage medium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election of vertical cylindrical tanks, the media in this article for the kerosene tank, tank with Q235A steel.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tank steel, body thickness and other parameters can select the appropriate welding methods and weld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submerged arc welding and manual arc welding method, the method used to achieve fast and easy and durable. Finally, the iterative experiments on the overalltest.This reference pressure vessels, large tanks and other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design experience, focusing on the large vertical cylindrical storage tank structural design and welding process design elements.Keywords Vertical Tank;SAW;Manual metal arc welding目录()1 绪论 (1)1.1 立式圆筒形储罐的发展 (1)1.2 Q235A钢材 (2)1.3 埋弧焊 (2)1.4 手工电弧焊 (3)2 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罐壁设计 (4)2.1 储罐的整体设计 (4)2.2 储罐的强度计算 (4)2.2.1 储罐壁厚计算 (4)2.2.2 储罐的应力校核 (5)2.3 储罐的风力稳定计算 (5)2.4 储罐的抗震计算 (6)2.4.1 地震载荷的计算 (6)2.4.2 抗震验算 (8)2.4.3 液面晃动波高计算 (10)2.4.4 地震对储罐的破坏 (10)2.4.5 储罐抗震加固措施 (10)2.5 罐壁结构 (11)2.5.1 截面与连接形式 (15)2.5.2 罐壁的开孔补强 (17)2.5.3 壁板宽度 (17)3 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罐底设计 (18)3.1 罐底结构设计 (18)3.1.1 罐底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18)3.1.2 罐底的排板形式与特点 (19)3.2 罐底的应力计算 (20)4 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罐顶设计 (18)4.1 拱顶结构及主要的几何尺寸 (18)4.2 扇形顶板尺寸 (19)4.3 包边角钢 (27)5 储罐的附件及其选用 (29)5.1 透光孔 (29)5.2 人孔 (29)5.3 通气孔 (30)5.4 量液孔 (31)5.5 储罐进出液口 (31)5.6 法兰和垫片 (32)5.7 盘梯 (32)6 备料工艺 (34)6.1 原材料储备 (34)6.2 钢材的预处理 (35)6.2.1 钢材的矫正 (35)6.2.2 钢材的表面清理 (36)6.3 放样、号料 (36)6.4 下料和边缘加工 (26)6.5 弯曲和成型 (26)7 装备工艺 (28)7.1 整体装配与焊接 (28)7.1.1 装配方法概述 (28)7.1.2 倒装法装配和焊接 (28)7.2 部件装配与焊接 (29)7.2.1 罐底的组装 (29)7.2.2 顶圈壁板的组装 (29)7.2.3 顶板的组装 (29)7.2.4 顶板的组装 (29)7.2.5 罐壁与罐底的连接 (43)7.3 罐壁板组对用卡具 (43)7.3.1 专用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3)7.3.2 操作顺序 (44)8 焊接工艺 (46)8.1 材料焊接性分析 (46)8.2 焊接方法 (46)8.3 焊接材料 (47)8.4 焊接设备 (48)8.5 检测 (49)结论 (49)致谢 (49)参考文献 (49)附录A(英文文献)附录B(中文翻译)引言Q235A韧性和塑性较好,有一定的伸长率,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热加工性。
摘要回转支承在现实工业中应用很广泛,回转支承套圈端面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转,由于工件惯性大在翻转过程中会产生大的冲击,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设计翻转装置以实现工件的平稳翻转。
根据工件结构特点设计专用翻转设备将会操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确保生产安全。
本课题拟针对风力发电、军工雷达、医疗机械等相关行业对回转支承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根据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加工条件,开展回转支承端面加工翻转装置的设计工作。
本文介绍了翻转装置的方案选择、翻转装置中的夹紧液压缸的设计、缸筒和活塞杆的校核、机架的校核、翻转液压缸的设计、翻转过程中用到的液压回路的设计等以及简单介绍三维软件Solidworks2011,并利用Solidworks2011建立各个模型,并进行了装配和虚拟样机仿真。
仿真结构表明设计的翻转装置满足工作要求。
关键词:回转支承翻转装置液压回路三维建模运动仿真AbstractSlewing ring in the real industry a wide range of slewing ring ferrule end face in the process need to flip the work piece inertia will have a big impact in the reversal process, there is a big security risk, so the need to design flip the device in order to achieve a smooth flip of the work piece. Work piece structural features flip device will be the operator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which will great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to ensure production safety.The topic is intend for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military radar ,medical equipment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require high processing precision slewing ring ,slewing bearing end processing flip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cessing conditions of the Ma An Shan radius of the Slewing Ring Co, Ltd ,to carry out design work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clamping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device of the flip, flip device cylinder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check, the checking of the rack, flip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flip is used in the hydraulic circuit design, and use Solidworks2011 flip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device parts, and assembly and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the flip device to meet the job requirements.Key words: Slewing ring Flip device Hydraulic circuit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Motion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1.2 翻转装置的介绍 (1)1.3 研究内容 (7)1.4 研究方案 (7)2 翻转装置的总体设计 (9)2.1 翻转装置的总体方案 (9)2.2 回转支承相关介绍 (9)回转支承的尺寸确定 (10)回转支承的端面加工工艺 (10)2.3 转盘和卡爪的设计 (11)卡爪的具体设计 (11)转盘的具体设计 (11)2.4 夹紧缸的设计 (12)2.5 机架的设计 (19)2.6 翻转缸的设计 (24)2.7 本章小结 (25)3 翻转装置的液压系统 (27)3.1 液压系统的分类 (27)按循环方式分类 (27)按供油方式分类 (27)按泵的数量分类 (27)3.2 液压控制回路的分类 (27)3.3 夹紧缸的回路设计 (28)3.4 翻转缸的回路设计 (28)3.5 本章小结 (29)4 翻转装置建模与仿真 (30)4.1 Solidworks2011三维建模软件介绍 (30)4.2 翻转装置主要零件的建模 (30)机架的建模 (30)翻转缸的建模 (33)转盘的建模 (34)夹紧缸的建模 (35)卡爪的建模 (36)4.3 翻转装置的装配和仿真 (37)装配方法 (37)虚拟样机仿真 (39)4.4 本章小结 (42)结论与展望 (43)致谢 (44)主要参考文献 (45)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本课题拟针对风力发电、军工雷达、医疗机械等相关行业对回转支承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根据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加工条件,开展回转支承端面加工翻转装置设计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自动套环机构系统设计学院:工学院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二0 一四年五月摘要本毕业设计是自动套环机构系统设计,主要目的是将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保证自动套环装置,可以实现自动环过程。
本设备主要用于自动U领机管套环焊接U型管,主要用于空调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加热器等。
本系统的设计从旋转机构的中心和料筒周围。
中心旋转机构安装于主机工作台水平,工作时,该主机或配套的专用控制系统,完成各种加工配合主运动。
回转机构可实现圆周进给,索引和间歇运动,工作效率高。
该系统主要由电机驱动,齿轮,自动环机是一种很好的加工工具。
关键词:自动套环机,回转机构,分度运动,齿轮传动,槽轮机构传动。
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system ring mechanism, the main purpose is to work mechanism will form a complete working system,guarantee the automatic ring device,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loop process.This equipment is mainly used for automatic U welding U tube machine is mainly used for air-conditioning pipe, heat exchanger, condenser, evaporator and heater etc..Around this system design from the rotating mechanism and the center of the barrel. The center of rota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host level, work,speci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host or supporting, complete all kinds ofprocessing with the main movement. Rotary mechanism can realizecircumferential feed, indexing and intermittent motion, high work efficiency. The system is mainly driven by the motor, gear, automatic ring machine is used for processing tools.Key words: automatic thimble machine, slewing mechanism, dividingmovement, gear drive, worm gear drive.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铜套的工艺及数控编程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导师:2016 年12 月摘要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及对策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
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为核心的技术。
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数控编程目录摘要 (I)目录 ...................................................................................................................................................... I I 第一章基于UG的三维造型设计 (1)1.1零件图分析 (1)1.2零件基于UGNX8.0的三维实体建模 (3)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5)2.2毛坯的选择 (5)2.3定位基准的选择 (6)2.4刀具的选择 (6)2.5加工顺序的安排 (7)2.6制定工艺路线 (8)2.7指定过程卡和工序卡 (9)2.8夹具的选择 (1)2.8.1夹具的选择原则 (1)2.8.2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1)2.9机床的选择 (1)2.10切削用量及切削工时的计算 (2)2.11工序卡 (4)第三章UG环境下CAM编程 (5)3.1加工前的模型处理和加工准备 (5)3.1.1 模型处理 (5)3.1.2 加工准备 (5)3.2零件加工编程 (7)3.2.1铜套创建右端面的粗车和外圆面的粗加工 (7)3.2.2铜套创建右端面和外圆面的精加工 (10)3.2.3铜套创建左端面的粗加工 (11)3.2.4铜套创建左外圆面的精加工 (13)3.2.5铜套加工沟槽 (15)3.2.6铜套钻中心孔 (17)3.2.7铜套精校中心孔Φ30 (18)3.2.8车内沟槽 (20)第四章后处理NC程序及仿真 (22)4.1铜套编程NC及仿真 (22)致谢词 (1)参考文献 (2)第一章基于UG的三维造型设计1.1零件图分析(1)未注尺寸公差按IT12(2)未注形位公差按8级(3)去除毛刺飞边图1-1零件二维零件图图1-2 零件三维零件图1)尺寸精度图纸中18、14和φ48等属于IT8级以下加工精度,在加工中精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保证,φ30、φ42等属于IT7级加工精度,在加工中精度相对来说比较难以保证,必须经过粗加工,精加工逐步保证,图纸中一些未标注公差的尺寸,未标注公差的尺寸,在加工中可以按照GB/T1804-m中所规定的公差带进行加工。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目录一摘要 (1)二数控机床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数控及自动编程的发展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自动编程软件的发展、联系及优越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数控机床的分类 (3)2.3.1 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 (3)2.3.2 按加工方式分类 (3)2.3.3 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套杯零件毕业设计
本文以“套杯零件设计”为题,探讨了该设计的原理、工艺以及造型设计。
一、设计原理
套杯零件是一种常见的配件,用于固定杯子和餐具等物品。
其主要原理是采用两个相互套合的圆柱体,分别固定在底座和杯子上。
当杯子放置在底座上时,两个圆柱体顶部组成的口沿可以将杯子卡在其中,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二、工艺流程
套杯零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作底座:采用数控车床进行精细加工,将圆形铝材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2. 制作套杯圆柱体:同样采用数控车床进行精细加工,将圆形铝材加工成合适的圆柱体形状和尺寸。
3. 组装套杯零件:将套杯圆柱体、底座和螺钉等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4.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套杯零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喷涂等处理,以增加其美观度和耐久性。
三、造型设计
在套杯零件的造型设计中,需考虑其实用性和美观度的平衡。
一种常见的套杯零件设计是采用简约的圆柱体形状,既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同时也符合现代简约的审美趋势。
此外,还可以采用不同材料组合的方式,如金属和木材,以丰富整体的视觉效果。
最后,还应对套杯零件的颜色进行搭配,选取与餐具等物品相容的配色,以达到整体装饰效果的统一。
总之,套杯零件的设计离不开实际需要和美学要求的考虑,通过
精细的工艺和巧妙的造型设计,可以制造出适用性和美观度并存的套杯零件产品。
目录目录 (I)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3)1.1 课题研究意义 (3)1.2自动化设备应用 (3)1.3 自动化设备 (3)1.4 自动化设备趋势 (4)1.5 自动套环机的应用 (4)2 方案论证 (5)2.1 自动套环机构方案 (5)2.1.1 步进电机的原理 (5)2.1.2.传动方案传动时应满足的要求 (5)2.1.3.传动方案及其分析 (5)2.1.4 自动排序进料设备 (6)2.2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2.3 本章小结 (7)3 自动套环机结构设计 (8)3.1 自动供料排序机构振动盘的设计 (8)3.1.1 供料机构的任务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8)3.1.2 振动盘的介绍 (9)3.2 传动部分的设计 (10)3.2.1 选择齿轮传动的类型 (10)3.2.2 选择材料 (10)3.2.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0)3.2.4 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与主要尺寸 (10)3.2.5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1)3.2.6 确定齿轮传动精度 (11)3.2.7 齿轮结构设计 (11)3.3 电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11)3.4 蜗轮及蜗杆的选用与校核 (12)3.4.1 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12)3.4.2 选择材料 (12)3.4.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2)3.5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3)3.5.1蜗杆 (13)3.5.2 蜗轮 (13)3.5.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4)3.6 轴的校核与计算 (14)3.6.1 画出受力简图 (14)3.6.2 画出扭矩图 (15)3.6.3 弯矩图 (15)3.7 弯矩组合图 (15)3.8 根据最大危险截面处的扭矩确定最小轴径 (16)3.9 齿轮上键的选取与校核 (16)3.10 轴承的选用 (16)3.10.1 轴承的类型 (16)3.10.2 轴承的游隙及轴上零件的调配 (16)3.10.3 滚动轴承的配合 (17)3.10.4 滚动轴承的润滑 (17)3.10.5 滚动轴承的密封装置 (17)4其它元件的选取 (17)4.1 整体运动分析 (17)4.2动力元件的计算 (17)4.2.1进料机构气缸的计算 (17)4.2.2 推料机构气缸的计算 (18)4.2.3 其余气缸的选型 (19)4.3气缸的选择 (19)4.3.1机构气缸的选择 (19)4.3.2 送料机构气缸的选择 (19)4.3.3 下压机构气缸的选择 (20)结束语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摘要本文设计的是自动套环机构系统设计,该系统由中心回转机构和四周送料气缸组成。
托盘类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Ⅰ ABSTRACT .................................................................Ⅱ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零件的分析 (2)2.1零件的作用 (2)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3.工艺规程设计 (4)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3.2定位基准的选择 ..................................................... 4 3.3制定工艺路线 ....................................................... 4 3.4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确定 ........................................... 7 3.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8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1 4.夹具设计 (30)4.1钻孔夹具设计 (30)4.2 铣槽夹具设计 ..................................................... 335.结束语 ................................................................. 35 参考文献 (36)11.绪论机械制造毕业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它是基础课技术课以及专业课的综合,是在学完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内的所有专业课,并完成毕业实习以后进行的一次更重要的实战训练,是我们对所有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塑料套环法包皮环扎术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即包皮环扎术。
方法:选用上海宏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
将结扎环套在冠状沟上,在专用卡环钳的定位辅助下,将包皮平整地裹在结扎环外沿并用结扎线进行结扎。
使过长的多余包皮因无血供而自然坏死脱落。
手术时间(10±5)min。
结果:术后患儿即可回家,无明显疼痛反应,24小时即可沐浴。
平均12d被扎的包皮远端与套环、结扎线一起脱落。
创面干净整齐,无瘢痕,残留的包皮长度适中,外形美观,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该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护理方便,效果满意,值得推广的包皮切除新方法。
【关键词】包茎;包皮过长包皮环扎器;包皮环扎术【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13-01包茎和包皮过长的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3~4岁以上的男孩如果有包茎,可能会使龟头顶出困难而影响发育,包皮过长则在尿流通过时残留部分尿液,长时间后可析出结晶并融合成白色的包皮垢,日后常有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多等,包皮垢清洗也比较困难,所以对于这类患儿我们主张将多余包皮去除。
但包皮切除手术不仅是治病,而且是美容,以往的包皮环切术手术技巧的要求是相当高[1],且有出血多、阴茎头水肿、手术操作繁琐等缺陷。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包皮环扎法来治疗包茎包皮过长患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75例,年龄3.5岁~14岁,平均5.6岁。
其中包茎和包皮过长分别为50例(66.7%)和25例(33.3%)。
手术时间(10±5)min。
结扎环脱落时间最快9d,最晚16d,平均12d。
1.2 手术方法:选用上海宏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
采用1%利多卡因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个别不合作小儿施行分离麻醉。
仰卧位,常规消毒,分离包皮龟头问粘连,清除包皮垢,用3把直齿蚊式血管钳夹住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向上提起,背侧包皮纵向剪开少许,包皮背切长度超越狭窄部否则不易置环,使切缘距冠状沟约10mm以上,断缘尖端处用钳子夹住内、外板并提起,将术前以环规测量龟头直径后所选择的对应内径塑料套环,经生理盐水湿润后,置于龟头和内板间,使包皮内、外板完全裹住结扎环,调整包皮内板及外板比例至合适状态,一般情况塑料环边缘应抵在冠状沟部,结扎后包皮可保留3-5mm腹侧的系带处可保留稍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圆形锁扣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冉明圆系别: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号:KT10330121班级: KT1033-1指导教师:范宏训摘要本课题内容是针对产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分析得出合理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最后还针对模具零部件及压力机的校核。
课题要求完成一套冲模设计,经工艺分析后确定此次设计包括落料拉深、反拉深、冲孔、翻边四套模具。
关键词:,拉深,翻边,模具设计AbstractThe subject content is for products, Against parts for process analysis; analysis process come to a reasonable solution, choose a reasonable mold structure,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 drawings to complete the design, and finally against the mold parts and press check. Emphasis is part drawings must b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the use of CAD software to draw assembly drawing. Required to complete a task die design, process analysis after determining the design includes blanking, drawing, anti-drawing, punching, flanging five sets of molds. The mold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high productivity, low cost and multiple use of the mold frame.Keywords: blanking, drawing, punching, flanging, mold design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课题内容、来源及意义 (1)1.2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发展 (1)1.2.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发展 (1)1.2.2冲压模具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2)1.2.3冲压工艺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3)第2章冷冲压工艺过程设计 (4)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2.1.1零件结构分析 (4)2.1.2零件工艺分析 (5)2.2工艺方案的确定 (6)2.2.1产品制造工艺方案应满足的要求 (6)2.2.2 确定工艺方案所考虑的问题 (6)2.2.3 预定工艺方案 (8)2.2.4 预定工艺方案分析比较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9)2.2.5 拉伸件与拉伸模具常见的问题 (9)2.2.6(冲孔)模具带料问题 (9)2.3工艺分析计算 (10)2.3.1 毛坯尺寸计算 (10)2.3.2 压力计算 (11)2.3.3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2)第3章冷冲压模具设计 (17)3.1反拉深模 (17)3.1.1模具结构 (17)3.1.2零件结构 (19)3.1.3压力机的选用及校核 (21)3.2.1模具结构 (24)3.2.2零件结构 (24)3.2.3压力机的选用及校核 (25)毕业总结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第一章绪论1.1课题内容、来源及意义本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圆形锁扣成形模具,如图所示。
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本人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套环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高级工程师)专业负责人: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设计题目:套环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材料:08钢料厚:1.5mm批量:中批量(2)掌握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3)掌握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和冲压模设计的基本方法(4)巩固所学的各类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流程(5)了解冲压成形新工艺、新模具及其发展动向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计算)(2)进行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和计算(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及计算)(3)制定模具典型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4)完成模具总装配图及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5)编写模具毕业设计论文3.主要参考文献[1] 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2] 瓦瑞麟.《模具制造工艺学》. 第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3] 罗良武、王嫦娟.《工程图学及计算机绘图》. 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2月.[4] 何镜民.《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10月.[5] 李志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电子版. 第1版.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 2003年5月.[6] 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7] 王新华.《冲模结构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4[8] 王孝培.《实用冲压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9] 郑可锽.《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宇航出版社. 1990年5月4.进度安排套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婴儿背带的毕业设计婴儿背带的毕业设计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婴儿照料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婴儿背带作为一种便捷、安全的育儿工具,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喜爱。
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决定以婴儿背带为毕业设计的主题,探索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来提升婴儿背带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首先,我将从婴儿的舒适性出发,思考如何改进婴儿背带的设计。
传统的婴儿背带往往只考虑到了婴儿的安全性,而忽略了婴儿的舒适感。
在我的设计中,我将采用柔软、透气的材料,以确保婴儿在佩戴背带时能够感受到舒适和呵护。
同时,我还会考虑到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出可以调节大小的婴儿背带,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婴儿需求。
其次,我将关注婴儿背带的实用性。
传统的婴儿背带往往只能以一种方式佩戴,限制了父母的使用方式。
在我的设计中,我将尝试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婴儿背带具备多种佩戴方式,如前背带、后背带、侧背带等,以满足不同父母的需求和喜好。
此外,我还会考虑到婴儿背带的便携性,设计出可以折叠和收纳的背带,方便父母在外出时携带和使用。
除了舒适性和实用性,我还将关注婴儿背带的安全性。
传统的婴儿背带在设计上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扣环不牢固、背带过长等问题。
在我的设计中,我将采用可靠的扣环和调节装置,确保婴儿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同时,我还会在背带的设计中加入一些防滑和固定装置,以提高婴儿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还会考虑到婴儿背带的外观设计。
传统的婴儿背带往往只有简单的颜色和图案,缺乏个性和时尚感。
在我的设计中,我将注重婴儿背带的外观设计,使其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展现时尚和个性。
我将尝试使用不同的材质和图案,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婴儿背带,让父母在佩戴婴儿背带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时尚的氛围。
总结起来,我的毕业设计将以婴儿背带为主题,通过改进设计,提升婴儿背带的舒适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外观设计。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创新,可以为父母们提供更好的育儿工具,让他们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更加便捷、舒适。
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本人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套环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高级工程师)专业负责人: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设计题目:套环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材料:08钢料厚:1.5mm批量:中批量(2)掌握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3)掌握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和冲压模设计的基本方法(4)巩固所学的各类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流程(5)了解冲压成形新工艺、新模具及其发展动向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计算)(2)进行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和计算(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及计算)(3)制定模具典型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4)完成模具总装配图及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5)编写模具毕业设计论文3.主要参考文献[1] 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2] 瓦瑞麟.《模具制造工艺学》. 第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3] 罗良武、王嫦娟.《工程图学及计算机绘图》. 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2月.[4] 何镜民.《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10月.[5] 李志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电子版. 第1版.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 2003年5月.[6] 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7] 王新华.《冲模结构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4[8] 王孝培.《实用冲压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9] 郑可锽.《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宇航出版社. 1990年5月4.进度安排套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
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金属进行加工,以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形状和尺寸。
冷冲压具有生产率高、产品尺寸精度稳定、操作简单、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生产。
本文主要是根据零件的生产技术要求,设计了落料拉深冲孔和翻边模复合再一起。
因为板料、设备和模具是构成冲压加工的三个必要因素,此三要素是冲压所必要的硬件条件,再通过人们的对他们在有机地协调,包括进行合理的工艺性设计、计算以有效的组织管理。
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分性零件加工工艺和模具的设计是同样的重要,同时模具是为实际生产所服务,所以,设计出来的模具结构不但要可行,即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要让工人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另外还要尽量少花钱,即经济性。
关键词:冷冲压,落料,拉深,冲孔,翻边Pressi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 of Lantern RingABSTRACTPunching di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worker work very hard,and there are too much work,so the efficiency is low.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wadays,the use of punching die in the industial production gain more attention, and be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Self-acting feed technology of punching die is also used in production, punching die could increase the efficience of production and could alleviate the work burden,so it has&nbs p;significant meaning in technologic progress and economic value. Abstract Cold stamping is a kind of advanced metal processing method, it establishes on the metal foundation with deformed plasticity , processes using mould and stamping equipment for board material metal in order to get the element shape and size needed. It is been productivity high that cold stamping has , product size precision stabilize and operate simple , finished cost low , overall material utilization factor high, easy realization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suit plenty of productions especially.This paper is designed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element fall to expect pull is two pairs of side compound mould deep and rush hole cut. Because board material, equipment and mould are the 3 necessary factors that form stamping processing , 3 this essential factors is stamping the hardware condition of place necessity, know again surpass Men for them in coordinate organicly, include carrying out reasonable technology design and calculation so as effective organization manages. Have in entire design course in, the design of minute elem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mould is same and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mould is to serve actual production place , so, the mould structure that devised will be not only feasible , reaches expected purpose and to let worker operating and simple, convenience is as far as possible few additionally to spend money, economy.Keywords: Cold stamping , fall to expect ,pull deeply , rush hole , flanging目录1、绪论 (1)1.1板料成形行业的现状: (5)1.2我国板料成型技术的发展: (5)1.3板料成形的缺陷: (6)2、冲压件设计方案及分析 (9)2.1 冲件图 (9)2.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9)2.3工艺方案分析 (10)2.3.1确定工艺方案 (10)2.3.2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11)3、主要设计计算 (13)3.1 拉深计算说明 (13)3.2 确定修边余量 (13)3.3计算毛坯直径 (13)3.4确定拉深次数 (13)3.5选取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 (14)4、翻边设计计算 (15)4.1毛坯翻边预制孔直径 (15)4.2确定翻边次数 (16)4.3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 (16)4.4冲压设备的选择 (19)4.5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20)5、模具主要零件及结构设计 (23)5.1 凸模的结构设计 (23)5.2零部件的选用 (25)6、模具结构设计 (28)6.1 模具总体设计 (28)6.2 主要零部件设计 (29)6.2.1 定位零件的设计 (29)6.2.2 推料部件的设计 (29)7、模具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30)7.1 模具安装注意事项 (30)7.2 模具安装调试步骤 (30)8、结论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附录 (34)附录1:英文文献 (34)附录2:中文翻译 (43)1、绪论模具在现代生产中,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是原材料成形。
例如,冲压件和锻件是通过冲压或锻造方式使金属材料在模具内发生塑性变形而获得的;金属压铸件、粉末冶金零件以及塑料、陶瓷、橡胶、玻璃等非金属制品,绝大多数也是用模具成形的。
由于模具成形具有优质、高产、省料和低成本等特点,现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特别是汽车、拖拉机、航空航天、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石油化工、轻工日用品等工业部门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利用模具制造的零件,在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机电产品中占60%~70%;在电视机、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中占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