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柱板梁钢筋工程量计算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32.00 KB
- 文档页数:36
梁的分类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
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
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纵向受力筋。
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
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
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
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
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
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的配筋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具体表示方法详见03G101-1。
梁钢筋的计算梁需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表示。
梁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面以楼层框架梁为例简述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A.D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说明一、一般说明(一)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未包括在混凝土捣制项目内,在措施费中单独列项。
(二)现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项目中未包括钢筋和预埋铁件的用量,另套用相应项目。
(三)若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石品种等与定额项目不同时按附录配合比换算。
(四)定额项目中混凝土用量栏内注有“低”者为低流动性混凝土;无“低”字者为塑性混凝土。
(五)现浇或预制搁放佛像的凹凸壁龛及悬于空中的佛座按斗拱项目执行。
(六)门窗上现浇、预制的半圆形、折线形、波浪形及其他形状的过梁、佛像底座、雀替、梁垫、云头、插角、花饰、磉磴、莲花头、爪角尖上的卷草和夔龙及花饰、单件体积冬0.01m3的小构件均按古式零星构件计算。
二、现浇构件(一)扒梁、斜梁、角梁按龙背项目执行。
圆形梁、枋按异形梁项目执行。
(二)多棱形柱、圆形柱和矩形柱倒隅角者,按异形柱项目执行。
(三)“葫芦檩”和“檩带挂”项目的直径指上檩的直径或周长。
(四)现浇构件项目适用范围:1.商品混凝土基础项目适用于带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桩承台及箱形基础的底板。
2.现浇混凝土满堂基础适用于有梁式和无梁式满堂基础及箱形基础的底板。
3.商品混凝土柱适用于矩形柱和异形柱。
4.商品混凝土梁适用于基础梁、矩形梁、异形梁、圈梁、过梁、叠合梁、枋、檩。
5.商品混凝土板适用于有梁板、无梁板、平板、预制混凝土嵌板带。
6.现浇混凝土直形墙也适用于电梯井壁。
7.商品混凝土墙适用于直形墙、电梯井壁、弧形墙。
8.现浇混凝土及商品混凝土弧形楼梯适用于螺旋型和艺术型楼梯。
(五)现浇整体弧形楼梯的折算厚度为160mm —般楼梯的折算厚度为200mm。
(六)现浇混凝土枋(或矩形檩),按现浇梁项目计算。
(七)现浇零星项目适用于小型池槽、压顶、垫块、扶手、挂板、砌体拉结带等。
(八)现浇混凝土杯形基础按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项目执行,人工乘以系数1.1 。
(九)现浇混凝土叠合梁按现浇混凝土圈梁项目执行。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1:梁钢筋类型:在工程中有地梁、框架梁、连系梁、悬挑梁、圈梁、过梁等等。
梁的平法分类与编号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 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 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 框架梁识读:11G101—1 25页KL平面注写表示方式实例集中标注:KL2(2A) 300×650A8@100/200(2) 2B25G4A10 (—0.100)解释:KL2(2A)表示2号框架梁,2跨,且有一端悬挑。
300×650表示该梁为矩形,截面宽为300mm,高为650mm。
A8@100/20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双肢箍,这里“/”表示箍筋加密区非加密区采用不同间距。
2B25,表示通长筋,G4A10 ,表示有4根直径为10mm的一级构造钢筋。
(—0.100)表明该梁顶面标高比其结构层标高低0.1m。
原位标注梁上部原位标注:2C25+2C22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但有两种直径,其中2C25放在角部,为通长筋;2C22放在中部,为负筋。
“+”连接不同种钢筋直径。
6C25 4/2 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4C25,下一排纵筋为2C25。
其中上一排纵筋中:两侧的两根钢筋为通长筋,中间的两根为负筋;下一排纵筋中2C25为负筋。
这里“/”表示钢筋分排。
4C25(第三个支座左侧)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
其中两侧两根为通常筋,中间两根为负筋。
4C25(第三个支座右侧)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
其中两侧两根为通常筋,中间两根为负筋。
梁下部原位标注:6C252/4表示:第一跨下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2C25,下一排纵筋为4C25。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理论部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
钢筋密度按7850kg/m³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²/4)X7850X(1/1000000)=0.006165d²,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
见图1-103、钢筋锚固长度(LAe 、La )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所示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纵,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 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含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
见图1-18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尺度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14@200. Y:12@15: 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14@200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取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取放射状配筋时,以R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
见图2-9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2.5m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交错配置,最靠边的钢筋除外。
见图2-4所示。
8、条形基础钢筋标注:条形基础钢筋标注采取集中标注。
怎样计算钢筋工程量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梁钢筋工程计算范文
梁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计算步骤
一、梁的计算
1、梁的类型和截面:定义梁的类型,一般有单纵筋梁和双纵筋梁,如底梁、腹板梁、内外梁、长短梁、支座梁、中心梁等。
确定梁的截面,根据梁的类型确定梁的截面形状,梁腿截面及其它构成部分的尺寸,以及受力截面的纵、横向钢筋的分布等。
2、梁受力分析:分析梁的受力情况,根据建筑的布置情况,以及梁的类型,确定梁的受力情况,如内力、外力、抗剪力等及其作用位置。
3、梁受力计算:计算梁的受力各部分的受力,并分析梁受力变化的规律。
4、梁的纵向钢筋计算:根据分析的结果,计算梁受力及受力变化的规律,计算梁的纵向钢筋的位置、根数、直径及合理分段布置。
5、梁的横向钢筋计算: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质,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横向钢筋的位置、根数、直径及合理分段布置。
二、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
1、柱的类型和截面:确定柱的类型,一般有柱梁框架结构、柱梁框架结构等不同的结构类型,确定柱的截面,根据柱的类型确定柱的截面形状。
柱梁板钢筋计量规则及公式6.6.2 柱钢筋工程计量规则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节课程主要讲授混凝土柱构件中钢筋的类型以及每种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要求熟练应用平法制图规则(03G101-1),掌握现浇混凝土柱构件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同时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温 故 知 新 以下图为例,回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03G101-1)相关内容——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P7~P11和P37~P45)。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截面注写法层高 标高(m ) 层号 4.5 -4.530 -14.5 -0.030 14.2 4.470 23.6 8.670 33.6 12.270 415.870 屋面2.柱的“平法”表示方法——列表注写法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呢• 参考平法图集:• 03G101-1• 04G101-3(筏形基础)一、基础层插筋计算(1)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2)柱生根于基础梁上。
(1)柱插筋在基础板中的锚固构造04G101-3第45页楼层名称 构件 分类分类细分 计算哪些量 名称 单位 基础层 无梁基础 基础板厚小于2000 基础插筋、 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基础板厚大于2000 有梁基础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平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平 -1层纵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首层中间层顶层 中柱边柱角柱(2)柱插筋在基础主梁中的锚固构造04G101-3第32页(3)基础插筋计算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 + 竖直长度h1 + 非连接区Hn/3 + 搭接长度LlE二、柱纵筋长度的算法(1) - 1层柱子纵筋长度(如下图)纵筋长度=- 1层层高-(- 1层非连接区Hn/3)+ 1层非连接区Hn/3 + 搭接长度LlE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2) 1层柱子纵筋长度(如下图)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首层非连接区Hn/3 + max(Hn/6,hc,500) + 搭接长度LlE(3) 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如下图)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 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 1)非连接区+ 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1/6Hn、500、Hc)(4) 顶层柱纵筋计算顶层柱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中柱、边柱和角柱三类。
0.387项目公式数值板宽(m)B 1.260板厚(m)H 0.120板长(m)L 10.000纵向钢筋间距(m)@0.200纵向钢筋单根长(m)L10.000纵向钢筋根数(根)(B-0.02)/@+17.200纵向钢筋直径(mm)φ18.0000.00617*φ1*φ1*L*[(B-0.02)/@+1]横向钢筋间距(m)@0.150横向钢筋单根长(m)B-0.02+0.161.400横向钢筋根数(根)L/@+167.667横向钢筋直径(mm)φ28.0000.00617*φ2*φ2*(B-0.02+0.16)*(L/@+1)板钢筋总量(kg)T 165.840项目公式数值梁宽(m)B 0.200梁高(m)H 0.450梁长(m)L 10.000箍筋直径(mm)φ18.000箍筋间距(m)@0.150箍筋单根长(m)2*(B-0.06+H-0.06)+0.121.180箍筋根数(根)L/@+167.6670.00617*φ1*φ1*(L/@+1)[2*(B-0.06+H-0.06)+0.12]架立钢筋单根长(m)L 10.000架立钢筋根数(根)m 3.000架立钢筋直径(m)φ218.000架立钢筋总量(kg)0.00617*φ2*φ2*L*m59.972受拉钢筋单根长(m)L 10.000受拉钢筋根数(根)n 3.000受拉钢筋直径(m)φ318.000受拉钢筋总量(kg)0.00617*φ3*φ3*L*n59.972梁钢筋总量(kg)T 2151.475项目公式数值柱短边(m)B 0.300柱长边(m)H0.300板箍筋总量(kg)纵向钢筋总量(kg)28.431横向钢筋总量(kg)37.408钢筋工程总量(t)[板T 1+梁T 2+柱T 3]31.530梁柱高(m)L 10.000箍筋直径(mm)φ18.000箍筋间距(m)@0.100箍筋单根长(m)2*(B-0.06+H-0.06)+0.121.080箍筋根数(根)L/@+1101.0000.00617*φ1*φ1*(L/@+1)[2*(B-0.06+H-0.06)+0.12]受压钢筋单根长(m)L 10.000受压钢筋根数(根)n 8.000受压钢筋直径(m)φ316.000受压钢筋总量(kg)0.00617*φ3*φ3*L*n126.362受拉钢筋单根长(m)L 10.000受拉钢筋根数(根)m 0.000受拉钢筋直径(m)φ20.000受拉钢筋总量(kg)0.00617*φ2*φ2*L*m0.000柱钢筋总量(kg)T 3169.43543.074柱箍筋总量(kg)不设弯起钢筋不设腰、吊、弯起钢筋偏压柱,此项通常为零不设腰筋。
第3章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第一节梁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如图3.1图3.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意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二、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1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图4.1中的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3.2。
图3.2 截面注写方式示意图三、梁的集中标注内容(1)梁的编号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梁,平法图集将梁归类如下,且表3.1表3.1 梁的分类与编号注: (XXA)为一端悬眺;(XXB)为两端最挑,悬挑不计人跨数。
比如: 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L9 (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梁截面梁编号后面紧跟着的是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宽×截面高"表示,如: 300 ×650表示梁的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650mm。
(3)箍筋的表示方法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等内容。
比如:φ10@100/200 (4),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13φ10@ 150/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的中部间距为200mm,四肢箍。
18φ12@ 150(4)/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mm,双肢箍。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的表示方法1)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