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电源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9
电子知识PC电源是专门为机箱内部配件供电的设备,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
目前PC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
PC电源基础对于不同定位的电源,它的输出导线的数量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花花绿绿的这9种颜色:黄、红、橙、紫、蓝、白、灰、绿、黑。
健全的PC电源中都具备这9种颜色的导线(目前主流电源都省去了白线)。
黄色:+12V(标准范围:+11.40-+12.60)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12V一直以来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及为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设备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
+12V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
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
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
目前,如果+12V 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
蓝色:-12V(标准范围:-10.80--13.20)-12V的电压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不大,一般在1A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过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从-3V到-15V,有很宽的范围。
红色:+5V(标准范围:+4.75-+5.25)+5V导线数量与黄色导线相当,+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电脑中主要的工作电源。
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的混合供电,对于它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
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
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
白色:-5V(标准范围:-4.50--5.50)目前市售电源中很少有带白色导线的,白色-5V也是为逻辑电路提供判断电平的,需要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基本是可有可无。
机箱电源的基本知识科普机箱和电源机箱机箱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设备,常见的机箱种类有AT、Baby-AT、AT__、Micro AT__、LP__、NL__、Fle__AT__、EAT__、WAT__以及BT__等。
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机箱结构,现在已经被淘汰;LP__、NL__、Fle__AT__则是AT__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__和WAT__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机箱;AT__则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机箱结构,扩展插槽和驱动器仓位较多,扩展槽数可多达7个,而3.5英寸和5.25英寸驱动器仓位也分别达到3个或更多;MicroAT__又称MiniAT__,是AT__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迷你机箱”,扩展插槽和驱动器仓位较少,扩展槽数通常为4个或更少,3.5英寸和5.25英寸驱动器仓位也分别只有2个或更少,多用于品牌机;BT__则是下一代的机箱结构。
常见的AT__结构的机箱的内部构造如图1-45所示。
AT__机箱主要包括: l 5.25英寸固定架,可以安装光驱和5寸硬盘;l 3.5英寸固定架,用于安装软驱和3寸硬盘;l 电源固定架,用于固定电源;l 底板,用于固定主板的铁板;l 底板上的铜柱用于固定主板,机箱在出厂时已经将铜柱安装好;l 槽口用于固定板卡、打印口和鼠标口;l 在机箱下面一般还有4个脚垫。
机箱和电源电源电源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动力站。
计算机内部各元器件所需的电源电压有±3V、±5V、±12V等,一般市电电压为220V交流且不稳定,计算机电源的作用主要是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主机内部所需的多种稳压直流电源。
从规格上主要可以划分为AT、AT__和MicroAT__ 3种类型。
(1)AT电源AT电源的功率一般在150~250W之间,由4路输出(±5V,±12v),另外向主板提供一个PG(接地)信号。
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了解—---————--——-———-——--——--—-——---—-—--——----—-—--—--————-——-————----———---6第一章电子元器件--—-——----——-—-------—-——-----——-—-—---—-——--——-—-———---——-————-—--——--——6第一节保险丝(管)———-——----—-———-—---—---—-——-————-——-—----—-———--—————---——-—-——---6第二节电阻器---—---——-—-——-———-—-———--——-—-—-—-——-——-——-—---—-——-—--————-—————-—-—--————7第三节电容器————-------—-—-——--——-—---———————--——-——-----——--———----—--—-—-—-—-—-—-——--13第四节磁性元件--—--——-———---—-----——-—----——--—————-———---—--—--—-----—--———--—-—-——--151:电感-———-——--——--—-—-——------—---—-—-——--——-——-———--———-————-—-——-—-—---—--——----—-152:变压器——---—————-—-—————-——-————--——--—---——--——-----—-——-—-——----—————--——-——---—17第五节二极管----—————---—-——--—--————--———------—-————-————-—-----————-—-——----——--—-----191:二极管--—-—-—-——-——--—---———--————---—-—--———--—--—-----—---——------——-————--—--——-—192: 二极管的分类--—----——-—--——-—---—-——---——--—---—-—--——-—-————-———-—--——--—-—--——-20第六节开关管—----————-—--—-———-—--—--——-——-————--——-———----—--—-———-—-—-—-——--——--—-————241: 三极管--————---———--—-—---———-—--—-—---——---—-——-——-————-———---———--—-————--——-—-———242: 三极管做开关管—---—-—---—————-———-—————-—---—--—------——-—-——-—---------—————--—263: MOS管做开关管—-—------------——————————-——---—————---————————-—-——-——————-----—27第七节集成电路——-—----—-———-————---——————-—-—-———-—-——--—-------——-—-——-———-—-----—-——291: 集成电路-—-———----——-——-———-———-—-——-—————--——-—-—————————-—--——-——--———-———-———---—-29 2: PC电源常用集成电路功能简述-—-————-—-—-—-—-———-——-——-——-----—-—-——-——--—-—-29第二章有关直流稳压电源知识了解-—-—-—-----——--——---———-—-—-—--———--——--————-—-—-—-43第一节:相关基础电路了解————--—---——-—-----——-——-—-——-————--————--—-—--—---———————-—431 交流电与直流电---—-——-———-——-—————--——--——-—————--———-——-———--——--—-———-—--—-—--—432 整流电路--——-———-—-———--—--——————-—-—--—---—--———---—-—-———--——-—-----———-——-—-—-—--443 滤波电路-----——-—-—-—-———-———----—--—---——--—----—-----—-——-—---—-——-—--——————-—--——454 电阻分压电路——-—-———-----——-——-—--—-—————--—----—--—-——----——-——--—---—————-———--—47第二节稳压电源发展过程——————---————---———-——---—---—-—---—-—--—-—-—-——----——--——--491 简单的交流变直流电源———----———---———-——-————--——---———-—-——-——-——---——-—-—--—--—492 稳压管稳压电路----—-—--—-———--—---—-——-——-——-——-—-—-----————-—--—-———-—--———-——-——-493 串联式稳压电路—-—--—-———---——-——————-----——-—-—-——-----————---—————--————-—-—-————-504 三端稳压块式稳压电路-——----——---——----———-————-———-——------————-——------—————---51第三章有关开关稳压电源知识了解--—-—---—————--———------——-———--—---————----—----—-—53第一节电压转换类型————-—-———-—---—————-—--—---—---———--——--—-——————---—-—-—-———-—--——531: AC-—-AC转换器-—---——-—————----———-——-----——-——--—--—————-—--———-——---—----——-—--532: AC———DC转换器--—--—--—-—-—-—----—--—-—--——--—--—-——————---—————-—--——————--———-—543: DC--—DC转换器————-——--—---—-——--——-——---—---—---—---—-—--———--—--—----—--————--—544: DC———AC转换器-----—-—————--———-——--—-————----——--——--—-———-———————-—-—--——-——-——55第二节开关电源的拓扑方式————-———-——--—-—-—---——----—---——-—--——-—-—-———-——-————----561:单端反激式——--—--———---—-—————-—-—-—---—--———————----—-—---—------—-—-—----—--————-562:单端正激式————--———————--——---—--——---—--—-——--—-————---——-—----—-—-—-——----——---—-563: 推挽式--—————--—--——---—-—----—-——---———-—-—-———-—--——-----———---—--————----——-——--——574: 半桥式-—-—-———--——-—-—-——-——---——————-—-—-———---—---—-—-—----—--——--—-—-——-----—————-585:全桥式-——-—--—-——--———-—-—-——-—-—--—-——--——————---——---—-———----———---——--—----—-——-—58第三节开关电源的调制方式—-—----—-—-—-—--————-—----——----—-—--—-—-——--—————-——----——591:脉宽式——--———-———-—-——-——-——————---——-—-————--—--——-——--——--——--——-—---—-——---—-—-—-——592: 脉频式--———---——-——--——-—--—--——-—-—-—-—---—---——-———--—————-———--—-——--—-——————-——--—613:脉宽脉频调制方式——--—---------—--——-————--——--——-————-—--—------—-—-——-——-——————-614: 脉冲幅度调制方式—-———--——-——--—-—-——--—----—-——--——-—-——-—--————--———-----—-—--——615: 占空比—-—------——-—-—--—--—--—--——-—-—--——---———-----—-—————————-—————--———-—--————--—61第四节稳压—---—-—---—-—--------———-—--—---—--—————-——-—---———————-—--——---———----------—62第四章 PC电源的技术指标了解--—--—-——-—-——-———————-—-—--——-—--———-----———------65第一节 PC电源的作用与时序了解—-—---————--——----—--—-———---————----—-—--———--——65第二节 PC电源的一些技术指标-———-——————---————-—-—---——----————-——-----———————-——661: PC电源的调整率---——-———-————-—--—-----—-—--———--——--——--—--------——-———--—-———-662: PC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的规定范围----———-—-—-——-—----—--—-———-———-———————————673: 输出纹波电压-—-—---—-—--————-—--—-—-———————--—————-—-—---—--—-——----—--—-——-—-———674:时间常数-———-—————-—--—---———--—-——-——---——-———--——-——-——-———--—-—-——-——--—-—-—--——685: 电源效率—--—--————--—-—----——————--———---—--———---———----—————-—--—-————-—--——---—-716:待机功率损耗----—--————-——--———----———--——————-—-——-———--—-—-——-—---————-——--————717: 温度特性----——--—----——-—-------———----——————-——-————-—----—----—--——-———--------——718:认证的了解-——————---------—-—-—---————————----—-—-—--——----—-————————-——-—---—-—--—71第三节 PC 电源的保护功能—-—-—---——-———----———————————-———————-———---—-—---—---——--72第四节 PC电源的输出线材及端子——-—---—---——--—-——-——------—-——---————----——--——-73第五章维修方法与技巧-——--————-——-———--—--———-----———--—---————--—-—--———---————-————-74第一节维修工具与仪器-------———-—--—---——--———-———————————---——--—----—-——-————--—-741: 常用工具和仪器使用--—-—-—-----—----—--——-——-——--—-——----——----—-—----——--—-———742: 自制保护性开关系统---—-—-———--——--——--—---————--—--—-—-—-—---—-—————-——-——————75第二节维修方法与技巧---———-———---—————-—-———--—--—---—-————---—-———--————----——--——-77第三节维修PC电源的注意事项—-—-----—-—---——--——-—-——-—--—----———————————---—————79第二部分航嘉PC电源原理与维修实例—--————————---—---—-----——--—-———---—-—-——----——————80第一章 PC电源整机工作原理简述-—------—-—-----——-—-——-—-—-—---—-—-————----——-—--——80第一节工作原理方框图简述--—-—--—-—--————--—-——-———-—--—---———--—-——--————------—-80第二节各部分电路原理简述—--—--—---------——--——--—--——--——-------—-———-—-———--————82第三节 PC开关电源整机维修分析思路简述-—-—————--—--—-——----—-——----——----———99第二章 AC输入回路及整流滤波电路—-———-—-—----—--—--—--—————-—--——---——————-———-100第一节: 普通的AC输入及整流滤波电路--—---—-————--—--------———-———-——--——-———100第二节 220VAC与110VAC的转换--——--——-———--——-——-—-—---————--———-—-——-——-—--101第三节有源PFC电路特点简介---——---——-——--—--———---——-—--————-—-—--———-———--——102第三章: +5VSB电路简介-—-------———--——-----——---————--——--———-———--—-—-——-——---—-——---103第一节: 以分立元件组成的+5VSB电路-—--—-——--—------——--—-——----—-—--—--—————-—103第二节:以DL0165为芯片组成的+5VSB电路--—-—----—----—--—--—-—--—————---——104第三节: 以DM311为芯片组成的+5VSB电路——------—-———-——-————---—---------——105第四节:以5L0165为芯片组成的+5VSB电路—-———--—----—--———--———-—----——--——-106第四章 AC输入电路及+5VSB电源的维修实例——------—-----—-—---——--—-—--——-———106第五章主开关及输出电路简介-—--—--——-——-—--————————--——---——-—--—————————----------—127第一节:HK328—51AP系列—-——---————-—--—--———----—-——----———--———---——-———--——-----127第二节:HK280—22GP系列——---——--——--—-——-—-—-—--——--———---———-—-—---—--———--—--—133第三节:BS2000系列———-—-—-—--——----——-----—--—--——-—-----—-————————-—--——-——-—-——-134第四节:HK500-52SP系列—-——-—----———------——--—--——----—----——--————---—-————--—138第五节:单端正激式电源了解----—--——------—--——————---——-——--—---————-————------141第六章:主开关及输出电路维修实例—-—---———————--——-—--—---—--—--————--—-—-——-—--145附:IC4(KA7500B0和IC5(LM339)工作时的一些数据参数——--—-———---———-—-———-—128附:在ATX电源中TL494(7500)各脚的作用-——--—--—-——-----—-—--—211想想刚刚动了什么东西了?光耦是的光耦,思路一来顺着光耦 1 . 2的脚查到,查到一个228K 电阻拆下来测 228。
电源最详细知识PC电源FAQs及展开来说电源
第一部分PC电源FAQs
计算机电源负责主机内所有元件的供电,自然成为了整个机器稳定的基础,而近些年硬件(CPU,显卡)的功耗激增,也为高功率、高品质电源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现在相当一部分DIY消费者也已经不满足于有仅仅一个“能用的电源”。
让各位看官对电源有个大致的认识,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了。
PC电源FAQs
这个部分算是个初级入门篇,目的在于给之前对电源并不了解的网友们一些解释。
1,我的机器需要多大功率的电源?
在高性能低功耗CPU的普及,和集成显卡、和低端独立显卡性能的不断提高,现在能满足一般应用的大部分平台的耗电并不高。
一般集成显卡的低端机器(一光驱一硬盘CPU也不高),随便找个市面上的非杂牌的电源都能搞定。
一般的有独立显卡的机器呢?现在卖的PCI-E的显卡,只要没有外接的
6pin的电源接口,CPU不高,硬盘2-3个,那300W的也都轻松搞定,不少250W额定的也都能应付。
稍微发烧一下,CPU上个4核,只是“温柔的”小超一下,显卡就一张,不搞一些牛卡SLI/CF之类,也没有挂一串硬盘的习惯,那400W-450W额定的电源也足够了。
如果是一些不常见的配置呢?比如ftp的机器,硬盘多。
那一个硬盘算耗电那如果超频呢,超频的话要留得余量就高一些,对电源的质量要求也高一。
PC级和CB级双电源切换开关的基础知识总
结
1、PC级双电源切换开关:
能够接通和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画图时一般如下,内部可以画成两个隔离开关(也有画成负荷开关的),PC级断路器前端一般加爱护电器,如断路器、熔断器、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等等,但对于消防类负载由于要去不能断电,所以只能加单磁型断路器(仅短路爱护)或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其他非消防类负载爱护电器可以随便加,且应协作火灾强切电源。
PC级由于无分断力量,所以全部的分断都是靠上级的爱护电器,当前级失电,自动转换到另一路,不管是由于过载还是由于短路,只要上级爱护电器断开失电,都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回路上。
示意图:
2、CB级双电源切换开关:
配备过电流脱扣器,主触头能够接通并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画图时画图时一般如下,内部可以画成两个断路器开关,所以CB级双电源切换开关假如要用在消防回路时,肯定要标明“过载不转换”,仅短路转换,相当于将其内部的断路器改成了单磁型断路器,一般前端也要加爱护电器,在消防回路时也应当为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或单磁型断路器。
CB级断路器由于有分断力量,所以下级回路短路时会直接锁死并内部断开,不再转换到另一个回路。
示意图:。
电脑电源基本知识电脑电源是把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配件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PC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
电源组成简单来讲:一个计算机电源主要由如下7部分组成。
电磁滤波器(EMI电路部分)。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一个电源通常包含不止一个电磁滤波器,第一个位于市电接入电源的位置,我们可以在一个电源的220V市电接口背后发现它。
其电路主要作用是滤除外界的突发脉冲和高频干扰,另一方面也会减少开关电源本身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它的结构虽然简单,大都由X电容、Y 电容和变压器型电感组成,但却是电源中的重要设备,如果在这上面偷工减料的话,电源的屏蔽性能将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拿优质名牌电源和普通杂牌电源比较的话,你会发现大部分杂牌电源都缺少EMI电路,电源直接从市电引入PCB。
而这一点也就成为区分电源质量优秀与否的核心之一了。
此外,很多品牌优质电源为保证输入到整流电路中的电流的纯净,还都设计了第二道滤波电路。
此滤波电路同样也是由X电容、Y电容和变压器型电感组成,位置位于PCB上,靠近第一道EMI电路附近。
电源的保护器压敏电阻:压敏电阻是每个电源必不可少的元件,散布在PCB上,其作用是对电源提供保护。
它的原理基本和我们家里的保险丝类似,使用自我熔断方式切断电流。
整流滤波电路稍微学过一点电子电路的人都知道:交流转(脉冲)直流必须经过一个整流滤波电路。
最常见的就是由四个二极管和两个滤波电容组成的桥式滤波电路。
计算机电源通常都采用这种方式整流。
根据封装模式不同,计算机电源中常见的整流滤波电路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四个二极管组成,另外一种将四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称为“全桥”。
无论全桥还是独立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低耐压和最大电流都是有限制的:耐压应不低于700V,最大电流应不小于1A。
开关变压器和开关三极管变压器我们最熟悉了,对,就是小时候我们拆的那种用漆包线缠绕起来的大铁疙瘩。
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了解-------------------------------------------------------------------------6 第一章电子元器件-------------------------------------------------------------------------6 第一节保险丝(管)-------------------------------------------------------------------6 第二节电阻器----------------------------------------------------------------------------7 第三节电容器---------------------------------------------------------------------------13 第四节磁性元件------------------------------------------------------------------------151:电感-------------------------------------------------------------------------------152:变压器----------------------------------------------------------------------------17 第五节二极管-----------------------------------------------------------------------------191: 二极管------------------------------------------------------------------------------192: 二极管的分类---------------------------------------------------------------------20 第六节开关管----------------------------------------------------------------------------241: 三极管------------------------------------------------------------------------------242: 三极管做开关管------------------------------------------------------------------263: MOS管做开关管-----------------------------------------------------------------27 第七节集成电路------------------------------------------------------------------------291: 集成电路-----------------------------------------------------------------------------292: PC电源常用集成电路功能简述------------------------------------------------29 第二章有关直流稳压电源知识了解---------------------------------------------------43 第一节: 相关基础电路了解------------------------------------------------------------431 交流电与直流电-------------------------------------------------------------------432 整流电路----------------------------------------------------------------------------443 滤波电路----------------------------------------------------------------------------454 电阻分压电路----------------------------------------------------------------------47 第二节稳压电源发展过程------------------------------------------------------------491 简单的交流变直流电源------------------------------------------------------------492 稳压管稳压电路---------------------------------------------------------------------493 串联式稳压电路---------------------------------------------------------------------504 三端稳压块式稳压电路------------------------------------------------------------51 第三章有关开关稳压电源知识了解----------------------------------------------------53 第一节电压转换类型-------------------------------------------------------------------53 1: AC---AC转换器-------------------------------------------------------------------53 2: AC---DC转换器-------------------------------------------------------------------54 3: DC---DC转换器-------------------------------------------------------------------54 4: DC---AC转换器-------------------------------------------------------------------55 第二节开关电源的拓扑方式-----------------------------------------------------------56 1: 单端反激式-------------------------------------------------------------------------56 2: 单端正激式-------------------------------------------------------------------------56 3: 推挽式-------------------------------------------------------------------------------57 4: 半桥式-------------------------------------------------------------------------------58 5: 全桥式-------------------------------------------------------------------------------58第三节开关电源的调制方式-----------------------------------------------------------59 1: 脉宽式--------------------------------------------------------------------------------59 2: 脉频式--------------------------------------------------------------------------------61 3: 脉宽脉频调制方式-----------------------------------------------------------------61 4: 脉冲幅度调制方式-----------------------------------------------------------------61 5: 占空比--------------------------------------------------------------------------------61 第四节稳压------------------------------------------------------------------------------62 第四章 PC电源的技术指标了解---------------------------------------------------65 第一节 PC电源的作用与时序了解-------------------------------------------------65 第二节 PC电源的一些技术指标-----------------------------------------------------66 1: PC电源的调整率-----------------------------------------------------------------66 2: PC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的规定范围--------------------------------------------67 3:输出纹波电压---------------------------------------------------------------------67 4:时间常数---------------------------------------------------------------------------68 5:电源效率---------------------------------------------------------------------------71 6:待机功率损耗---------------------------------------------------------------------71 7:温度特性---------------------------------------------------------------------------71 8:认证的了解-------------------------------------------------------------------------71 第三节 PC 电源的保护功能----------------------------------------------------------72 第四节 PC电源的输出线材及端子--------------------------------------------------73 第五章维修方法与技巧-----------------------------------------------------------------74 第一节维修工具与仪器--------------------------------------------------------------74 1: 常用工具和仪器使用------------------------------------------------------------742: 自制保护性开关系统------------------------------------------------------------75第二节维修方法与技巧----------------------------------------------------------------77第三节维修PC电源的注意事项-----------------------------------------------------79第二部分航嘉PC电源原理与维修实例----------------------------------------------------80 第一章 PC电源整机工作原理简述----------------------------------------------------80 第一节工作原理方框图简述---------------------------------------------------------80第二节各部分电路原理简述---------------------------------------------------------82第三节 PC开关电源整机维修分析思路简述--------------------------------------99 第二章 AC输入回路及整流滤波电路-----------------------------------------------100 第一节: 普通的AC输入及整流滤波电路-----------------------------------------100第二节 220V AC与110V AC的转换-----------------------------------------------101第三节有源PFC电路特点简介---------------------------------------------------102 第三章: +5VSB电路简介----------------------------------------------------------------103 第一节: 以分立元件组成的+5VSB电路--------------------------------------------103第二节: 以DL0165为芯片组成的+5VSB电路-----------------------------------104第三节: 以DM311为芯片组成的+5VSB电路------------------------------------105第四节: 以5L0165为芯片组成的+5VSB电路------------------------------------106 第四章 AC输入电路及+5VSB电源的维修实例-----------------------------------106第五章主开关及输出电路简介---------------------------------------------------------127 第一节:HK328-51AP系列-----------------------------------------------------------127第二节:HK280-22GP系列---------------------------------------------------------133第三节:BS2000系列----------------------------------------------------------------134第四节:HK500-52SP系列---------------------------------------------------------138第五节:单端正激式电源了解-----------------------------------------------------141 第六章:主开关及输出电路维修实例-----------------------------------------------145附:IC4(KA7500B0和IC5(LM339)工作时的一些数据参数-----------------------128附:在ATX电源中TL494(7500)各脚的作用-----------------------211想想刚刚动了什么东西了?光耦是的光耦,思路一来顺着光耦 1 . 2的脚查到,查到一个228K 电阻拆下来测 228.2 K 完好再查发现连着一个WL431 马上同质换。
PC电源知识简介电流称得上PC的血液,为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PC需要恒定的电流供应。
即使很小的电流波动也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或系统的崩溃。
因此,广大的PC使用者应当加强对PC 电源和电力供应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自己的PC提供更加稳定和充足的电力。
外部环境PC只能接受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恒定电压的直流电。
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家用电一般都只提供交流电。
交流电的电压主要特性是在特定范围内有规律地上下波动。
PC中的电源在使用家用电之前首先要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
PC电源的外部环境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电压不稳定。
例如,当输电线路受到破坏或遭受闪电影响时都有可能在瞬间产生高达上千伏的强力电流,对PC造成严重冲击,使PC 中异常敏感的电路完全崩溃。
为防范过高的峰值电压,用户可以选择使用稳压器。
过高的电压对计算机会产生不利影响,过低的电压也同样有害。
时断时续的电流可能引发系统的异常关闭,破坏系统文件,导致数据丢失。
用户如果发现外部电源经常出现电压过低的情况的话,可以选择使用UPS(即不间断电源供应)为系统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确保系统在异常断电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保存重要的文件,安全关机。
电源问题现象诊断电源是PC的心脏。
虽然平时除了偶尔的清理积尘之外,我们几乎不需要对PC电源进行任何的维护,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电源不会出现问题。
正是由于我们对电源的忽略,才可能在计算机出现异常情况时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不知从何处下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电源出现问题时可能发生的一些症状。
1、发出异常气味在PC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气味,可以先关闭系统,查看气味是否减弱,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如果气味重新产生,则应当打开机箱,检查是否有硬件设备被烧损。
2、没有风扇转动声音如果用户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电源风扇相当安静,没有任何声音的话,那么用户应当考虑重新更换新的电源风扇,并及时关闭系统,以避免电源温度过高直接造成损坏。
3、经常性内存报错PC内存条对电压的波动非常敏感,细小的变化也可能会产生严重影响。
直流稳压电源技术——稳压电源基础第二章稳压电源基础一、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直流稳压电源中主要使用这些电子元件:电阻、电容、变压器、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有些直流稳压电源可能还有发光二极管、电流表、电压表元件用于工作状态的指示。
这些电子元件主要分为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两大类。
其中无源器件是电阻、电容、变压器、电感;有源器件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
无源器件就不必说了,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有源器件的基础知识。
1、二极管二极管是我们通常情况下的俗称,它的学名叫晶体二极管或半导体二极管。
二极管就是由一个PN 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封装而成。
二极管按材料分类有硅材料和锗材料;按功能分类又可以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常用的二极管主要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进行工作。
如: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但是二极管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性能,比如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后两端电压保持不便;变容二极管PN结间的结电容会随着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发光二极管通电后能够发光。
(1)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正向电流IF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值。
正向电压降VF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电流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最大整流电流(平均值)IOM在半波整流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反向击穿电压VB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到出现击穿现象时的反向电压值。
正向反向峰值电压VRM二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反向电压峰值,通常VRM 为VP的三分之二或略小一些。
反向电流IR在规定的反向电压条件下流过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值。
结电容C电容包括电容和扩散电容,在高频场合下使用时,要求结电容小于某一规定数值。
最高工作频率FM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最高交流信号的频率。
(2)直流稳压电源中常用的二极管直流稳压电源中常用的二极管有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电脑电源工作原理
电脑电源是用来为电脑提供电能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交流电:电脑电源插头通常连接在墙上的交流电源插座上。
插头上的针脚与墙上插座上的孔相对应,将电源的交流电输入到电脑电源中。
2. 整流:由于电脑电源需要直流电,而交流电是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所以需要经过整流电路进行转换。
整流电路通常采用二极管桥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3. 滤波:直流电经过整流后,仍然会存在一些波动和纹波。
为了使电流更加稳定,电脑电源还需要进行滤波处理。
滤波电路通常采用电容器和电感器来吸收和滤除电流中的纹波。
4. 变压和调压:电脑电源需要为不同组件提供不同的电压,例如主板、硬盘、显卡等。
为了实现这一点,电脑电源还需要具备变压和调压功能。
变压主要是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的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调压则是通过稳压器等元件,对输出电压进行进一步的稳定和控制。
5. 输出电能:经过整流、滤波、变压和调压等处理后,电脑电源将电能输出到不同的电路和组件上。
这些组件包括主板、硬盘、显卡、风扇等,以满足电脑的各项工作需求。
总结来说,电脑电源通过输入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变压
和调压等环节,最终将电能输出给电脑的各个组件,以满足电脑的工作需要。
这样的工作原理保证了电脑具备稳定的电源供应,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四、电源的基本参数1电压2输入电压就是市电电压。
国内电压是220V,但电网电压并不是时刻稳定在220V,而是有一定的波动。
采用被动PFC 的电源,可以适应的电网电压一般是在180~264V 之间,当电压突然降低到180V 以下时,电源会出现重新启动的现象;电压偏高,则会导致电源保险烧毁。
第15 页部分电源可以承受电压的缓慢下降,甚至电压缓降到180V 以下时,也可以正常工作,但此时电源的负载能力也将下降,难以达到额定功率的输出。
采用了主动PFC 电路的电源,适应电压可以扩大到90~264V,在此区间均可正常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主动PFC 电源,都是宽电压设计。
4.1.2 输出电压就是电源输出给电脑使用的直流电压。
ATX 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有+5V、+12V、-12V 、+5VSB、+3.3V。
同样,电源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也会有一定的波动。
我们允许输出电压有一定的波动,但不能超过INTEL 所界定的范围,正电压允许在基准值上下5%之内波动,而负电压允许在上下10%之内波动,如+5V 的正常范围是4.75~5.25V,而-12V 的正常范围是-10.8~-13.2V 。
要求电源在空载、轻载、典型负载与满载状态下,各路输出电压均在允许范围内。
当超过此范围,电脑运行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检测电源的输出电压需要使用万用表等设备,软件检测的结果往往并不精确。
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电源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不是判断一款电源优劣的唯一指标。
电源性能指标非常繁多,电压的稳定性只是其中一项。
只要电源输出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电脑配件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时电压的波动范围在1%和5%的意义是一样的,过分地关注波动的大小是不必要的。
但波动的相对大小,侧面反映了电源的负载能力,波动率相对越小的电源,其实际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能越大,毕竟,输出电压超出规定范围时的输出功率是没有益处的。
相对来说,电压偏高比电压偏低更具有危险性,电压偏低至多引起电脑工作的不正常,而电压偏高则可能烧毁硬件。
电脑电源原理图
电脑电源是电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
力支持。
了解电脑电源的原理图,对于维修电脑、排除故障以及自行搭建电脑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电脑电源的原理图及其相关知识。
电脑电源主要由电源开关、电源插座、电源输入滤波器、整流桥、滤波电容、
稳压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整流桥主要起到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作用,滤波电容则用于滤除电源中的杂波,稳压电路则能够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这些部件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电脑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电脑电源的原理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电
流的流向。
通过学习电脑电源的原理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的维修和改装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脑电源的原理图来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比如,当电脑无法开机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照原理图,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此外,对于一些DIY爱好者来说,他们也可以根据电脑电源的
原理图,自行搭建符合自己需求的电源系统,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
总的来说,了解电脑电源的原理图对于电脑维修和改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
过深入学习电脑电源的原理图,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日后的实际操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通信电源基础知识考题(含答案)单选部分1、根据一般经验,当大于( )毫安的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就有可能危及到生命。
A)10;B)15;C)30;D)50;2、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V;A)30;B)36;C)45;D)50;3、通常说的直流联合接地是指:();A)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并接;B)直流工作地,防雷保护地并接;C)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防雷保护地并接;D)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防雷保护地均为单独接地;4、对于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综合楼或国际电信局等大型局站,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欧;A)1;B)3;C)5;D)10;5、对于微波中继站或光缆中继站,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欧;A)1;B)3;C)5;D)10;6、常见的数字式万用表都有两个探头,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黑色的。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时,其探头的正确接法为();A)红正黑负;B)黑正红负;C)无所谓谁正谁负;7、通常都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来判断电路的通断,我们通常通过()现象来判断该电路是导通的;A)万用表没有反应;B)万用表会发出咕咕的声音;C)万用表的显示屏上会显示一个近似等于零的数值;8、钳型表常用于测量();A)电压;B)频率;C)电流;D)电阻;9、空调压缩机的功用是();A)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高温放热而液化的条件;B)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低温吸热而汽化的条件;C)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高温吸热而汽化的条件;10、冷凝器的作用是实现气体到液体的转变,而蒸发器的作用是实现()的转变;A)液体到气体;B)气体到固体;C)固体到气体;11、单位制冷量Q0的定义是();A)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蒸发器中所吸收的热量;B)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冷凝器中所放出的热量;C)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蒸发器中所放出的热量;D)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冷凝器中所吸收的热量;12、某船伙食冷库采用一台回热式单极R12制冷机。
电源类型电源版本ATX1.1只提供了20Pin以及4pin电源接口,该标准已经被淘汰,不建议购买。
ATX1.3则在ATX1.1基础上增加了一个SATA电源接口,同时增加了+12V输出能力,如果要使用SATA硬盘,至少需要一台ATX1.3电源。
ATX2.0提供了一个24Pin电源接口,提供了双路+12V输出能力,为了确保PCIE显卡带来的75W高功耗要求,增加了一个6pin电源接口,如果要组装一台搭配PCIE显卡的双核平台,应该搭配一款ATX2.0电源。
ATX2.2沿用了ATX 2.0的双路12V输出设计,增强了3.3V与5V的输出能力,并对450W范围内的产品,都明确制定了输出标准。
ATX2.2版针ATX2.31SFX 3.21电源功率额定功率:环境温度在-5~50度之间,输入电压在180V~264V之间,电源能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
最大功率:在常温下,输入电压在200V~240V之间,电源可以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最大功率一般比额定功率大15%左右。
峰值功率:电源在极短时间内能达到的最大功率,时间仅能维持几秒至30秒之间。
峰值功率与使用环境与条件有关系,不是一个确定值,但峰值功率可以很大,极容易误导用户,如鑫谷核动力325PQ,额定功率为:250W,峰值功率达到350W显然,只有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才有实际意义电源转化率80Plus电源接口主机电源线红色代表+5V 主板电路、内存模块供电、光驱、硬盘等设备的信号供电说明:+5V导线数量与黄色导线相当,+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电脑中主要的工作电源。
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的混合供电,对于它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
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 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
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
黄色代表+12V CPU、显卡供电;为标准的驱动电路供电,如光驱、硬盘的马达说明: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PC电源铭牌及内部功能全解前言经常听到朋友或者身边的人说近期有装机的打算,要装机自然离不开电脑硬件的选购。
当然,他们谈论得最多和花最多精力的依然是CPU、主板、显卡等三大件和板卡类配件。
多关注和多研究这些硬件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在关注和研究这些的同时,也应该花点时间在电源等外设方面的研究,毕竟电源作为整个电脑的心脏,承担着为电脑输送血液的功能,而且电源输出的稳定性也直接关系到电脑的稳定性以及电脑硬件的使用寿命。
长期以来,由于很多人的不重视和不关注,与电脑电源有关的知识普及的也比较慢。
鉴于此,今天我们PConline评测室就和众多的电源菜鸟们一起来冲冲电,补充补充电源方面的知识。
首先,我们在选购电源时一般都会查看电源铭牌和电源的内部做工,因为电源铭牌上一般都会标注有该款电源的基本参数以及所符合的认证证书。
当然所有的电源标注都是不可拆解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电源风扇位和散热排风孔来观察电源的内部做工。
虽然不能拆解,但是能够对电源内部结构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我们选购电源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这里,我们也将从里到外逐一为大家讲解与电脑电源有关的知识。
ATX12V与ATX2.03具有明显的代差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都有新的规定。
1.ATX12V增加的4芯电源连接器为P4处理器供电,供电电压为+12V。
2.ATX12V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改善主板对即插即用和电源唤醒功能的支持。
此外,1.2和1.3版的ATX 12V规范电源取消了对-5V输出的要求,并且都属于早期的ATX 12V规范,因此都没有采用两路+12V输出的方案。
从1.2版开始取消了-5V的输出端口Intel的1.3版在1.2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12V的输出能力。
当时的情况是P4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频率提升阶段,核心由NorthWood进步至Prescott,频率进一步提升,因此对电源也有了新的要求。
电脑电源标准
电脑电源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压范围:电脑电源需要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工作。
一般情况下,电脑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为180至250伏。
台式计算机的电源工作电压范围一般
为200\~230V,而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工作电压范围一般为100\~240V。
2. 稳定性: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应保持稳定,不能有过多的波动,否则会影响电脑的运行。
3. 抗干扰能力:电源应具备抗干扰能力,以减少其他电器对电脑的影响。
4. 兼容性:电源应具备标准的电源规格,符合标准开关电源的各项功能参数,并提供标准的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5. 功率:电源的功率应足够大,以满足电脑各部件的供电需求。
一般来说,台式计算机的电源功率应在300W以上,而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功率则根据
具体机型而有所不同。
6. 能效: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源的能效也成为了重要的标准之一。
高能效的电源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7. 噪音:电源在工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噪音,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8. 安全:电源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以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总的来说,一个合格的电脑电源标准应该具备电压范围合适、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好、功率足够、能效高、噪音低、安全可靠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