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诊断图谱
- 格式:doc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7
快速读懂心电图简化记忆----强化记忆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的经验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的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
本篇内容与学术无关。
内容正在更新中1、正常心电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常见心电图图谱窦性心律,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心电图特征:P波呈直立型,PⅡ直立,P aVR倒置,P频率和QRS波群频率相同,表明为窦性心律。
频率61次/分,心电轴+93,QT/QTc间期为0.46/0.47秒,PR间期0.22秒可诊断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V1呈rSR'型,错钝,V5的S波宽钝,导联和aVL导联呈S波深宽,显著错钝,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出现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时应考虑可能为双束支传导阻滞的表现。
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节律不整,心房率和心室率平均为75次/分,PR间期0.18秒,心电轴+78,QRS波群时间为0.08秒,QT间期为0.36秒。
各导联均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与之相关的P波,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代偿完全,联律间期基本相等,为频发室性早搏。
窦房游走性心律,房性早搏心电图特征:临床资料:男,6岁心电图特征:基本节律为窦房游走性心律,心率为107次,PR间期0.12秒,心电轴+67,QRS波群时间为0.08秒,QT间期为0.32秒。
标准导联长条见P波形态发生变化,尤以Ⅱ和Ⅲ导联最为明显,即由倒置的P波演变为双向P波,继而变成直立的P波,为典型的窦房游走性心律心电图图形。
另外,标准导联还可见第7、11个P'-QRS-T提出出现,其后继以QRS波群,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稍有不同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导性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各导联QRS-T波群形态正常,频率为214次/分,节律均匀,未见窦性P波,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典型表现。
另外,Ⅱ、Ⅲ、aVF、V5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0.1mV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继发性ST改变。
右位心心电图特征:男,4个月正常连接时心电图Ⅰ和aVL各波倒置,呈正常者的倒象(上图);左右手反接后Ⅰ和aVL各波恢复正常波群;Ⅱ导联和Ⅲ导联波形互换,aVR和aVL导联波形换,aVF导联波形不变。
常见心电图诊断图谱
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
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
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
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
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
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
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 10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B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长。
心房纤维颤动(房颤)
[心电图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代替,频率100~160次/分。
2、心室律极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
3、QRS波群大部分正常。
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
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与短P-P成倍数关系。
Ⅲ°房室传导阻滞
1、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
2、P与R无固定时间关系(P-R 间期不等)
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4、QRS正常,表示心室起搏点在交界区;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
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
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
左心房肥大
P时间>0.11秒
P双峰、峰距>0.04秒
常后峰>前峰
PV1终末电势超过-0.04毫米·秒该类型P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P波”
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0mVRV1+SV5> 1.2mV
4、V1VAT>0.03秒
5、ST-T异常
左心室肥大
1、电压改变:
RV5>2.5mV
RV5+SV1>3.5mV (女) >4.0mV (男)
RⅠ+SⅢ>2.5mV
R aVL>1.2mV
2、 V5 VAT>0.05秒
3、ST-T改变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
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复极过程,产生ST -T改变
心肌梗塞急性期
异常Q波+损伤型ST抬高T波可直立或逐渐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