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物理透镜及应用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5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第1页共9页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板书) 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5.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演示:92页实验,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 (二)、焦点和焦距第3页共9页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4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三、课堂练习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2.93页1、2、3、4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备注:板书设计:5.1 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三、作图:三条光线1、凸透镜(1)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具有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3.凸透镜:凸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外凸出,中部厚,边缘薄。
4.凹透镜:凹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里凹陷,中部薄,边缘厚。
5.透镜的符号:透镜的符号用来表示透镜的形状和位置,凸透镜用凸透镜符号,凹透镜用凹透镜符号。
6.焦距:透镜的焦点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汇聚或发散的点。
焦距是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7. 球面折射定律:透镜折射光线时遵循球面折射定律,即光线的入射角、出射角和透镜的曲率半径之间满足关系:n1sinθ1=n2sinθ28.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从远处通过平行于光轴的物体点射到凸透镜上,经折射后汇聚在焦点F'上,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光线从近处通过凹透镜上时,经折射后出现的似乎是从焦点F'发出的,成一个正立的虚像。
9.透镜的主轴:透镜上通过透镜中心并垂直于透镜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
10.透镜的光心:透镜的光心是指在光轴上离透镜同等距离的两个点统称为透镜的光心。
11.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右侧,焦距为正值。
12.凹透镜的焦距: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左侧,焦距为负值。
13.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和像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距f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e.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
14.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有所不同,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e.物距u为焦点以外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
年级: 九 学科: 物理 课题:《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透镜及其应用》 课型:预习展示 主备人:王刚 审核:_九年级物理组 课时: 3 使用时间:____姓名:1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透镜及其应用一、学习目标: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眼睛、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二、重点、难点:重、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一、整体把握(一网打尽)。
二、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1.①定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①定义: ②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透镜 (1)凸透镜(2)凹透镜(3)几个 概念 ①F 点是 的分界点 ②2F 点是 的分界点③物体越靠近F 点,像越 ,像距越2、凸透镜成像规律①u >2f 时,凸透镜成: ,像距为f <v <2f ②f <u <2f 时,凸透镜成: ,像距为v >2f ③u <f 时,凸透镜成:,像距为|v|>u(1)几个特殊点 (2)成像规律①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操作:物体离F 越近,像越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像变得更大,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应 些。
原因:晶状体太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方矫正:需要佩戴远视眼镜,它是 镜原因:晶状体太 了,对光的会聚能力太 ,像呈现在视网膜的 方 矫正:需要佩戴近视眼镜,它是 镜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的工作原理: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调焦: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 ① 眼睛②近视眼③远视眼3、凸透镜的应用(1)眼睛 (2)照 相机(3(幻灯机)(4)放 大镜(5)显微镜: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6)望远镜:常用的望远镜是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而成年级:九学科:物理课题:《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透镜及其应用》22、近视眼与远视眼知识点一: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以下是一些元件的对话记录,这些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
专项一声、光学重难点03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物距(u)成像的特点像距(v)主要应用大小倒正虚实u>2f 缩小倒实f<v<2f照相机、摄像机u=2f 等大倒实v=2f复印f<u<2f 放大倒实v>2f投影仪、u=f 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 放大正虚放大镜2.望远镜一般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大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照相机。
显微镜一般也是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当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投影仪。
3.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折射能力变强,看远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变弱,看近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矫正。
4.实验探究:实验时要调整蜡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解题思路】常见考题:1.判断透镜焦距范围,成像特点。
解题方法:(1)根据成像规律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成像特点,运用不等式综合求解。
(2)利用成等大实像时u=v=2f求解。
(3)利用凸透镜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求解。
2.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分清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牢记三条特殊光线。
特别注意: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于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多练习下图,既能掌握透镜作图,又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真题再现】1.(2019湖南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7cm C.10cm D.16cm【答案】C【简析】解这类题的一般思路:确定距离是物距,还是相距,这里均是物距。
u1=14cm,u2=8cm.再看成像性质,根据成像规律,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当u1=14cm时成放大实像,所以有2f>14cm >f;当u2=8cm时成放大的虚像,故7cm<f<14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可知8cm<f<14cm,C正确。
辨别透镜的几种方法及利与弊江苏阜宁陈良初中周为荣透镜是由透明的玻璃、水晶等物质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它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一个平面的透明体。
透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叫凸透镜,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叫凹透镜,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
我们怎么来区别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呢?通常用“手摸厚薄、眼看像征和光过聚散”的方法,即:1.手摸厚薄这是从这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着眼,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
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左图),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右图)。
2.眼看像征这是从透镜的成像不同的特征着眼来加以辨别的。
(1)用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成正立、放大像的是凸透镜(左图),成正立、缩小像的是凹透镜(右图)。
(2)用透镜望远处的景物,成倒立的像是凸透镜(左图),正立的则是凹透镜(右图)。
3.光过聚散这是从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入手加以辨别的。
把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放一张白纸在透镜下,调节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若能在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焦点)的为凸透镜(左图),在纸上看到一个放大光圈的是凹透镜(右图)。
以上三种方法简便、易行、有效,至于实际使用哪种判断方法,要随场合变化而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宜一概而论。
例如,如果待辨别透镜的中央与边缘的厚薄差异不明显,就不能用“手摸厚薄”的方法,况且光学镜面一般是不允许用手直接去摸的;再如在有太阳光与没有太阳光的场合,所选的方法可能不同;而“眼看像征”不失为一种好的辨别方法,可用“观近望远”两法,它不易受人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009-06-04 人教网第1页共1页。
透镜及其应用1.透镜(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2)基本概念①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示;②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③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④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3)透镜的种类(4)光路图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②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跟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如下图:(5)写出一种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即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6)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4种方法:①观察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②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得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③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④用光屏能承接到实像的是凸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焦距确定:平行光源照射得到最小最亮光斑为止。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凸透镜u=∞(平行光)v=f像和物异侧成一点测定焦距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 v=2f倒立、等大、实像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2f>u>f v>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v=∞同侧不成像实、虚的分界点探照灯u<f v>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凹透镜(不要求)物在镜前任意处v<u同侧正立、缩小、虚像眼镜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①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知识点1:透镜1、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所示。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典型光路。
6、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知识点2: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u>2f f<u<2fu<f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