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类答题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最后一搏!必修一、二相关模板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自然地理模板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特征类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如何描述地形特征:3.结冰期:有无、长短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2.海拔工程、湖泊调蓄作用)3.地势起伏状况4.(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5.地质灾害6.特殊地形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6. 流速☆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如何描述地势特征:1.源地地势高低及其变化2.长度☆如何描述气温特征3.流向气温的高低及日较差、年较差4.注入地☆如何描述降水特征5.流域面积大小年降水总量、6.落差大小(水能)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7.河道曲直情况雨季长短8.支流多少☆如何描述气候特征9.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1. 气候的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则省去该步骤)10. 落差与峡谷2. 判断气温状况:☆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a. 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暖夏凉或冬温夏走向、疏密、弯曲、递变、极值热)b. 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3. 判断降水状况:因素类☆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a. 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少)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b. 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多,冬季降水少或冬季降水多,夏4.空气密度季降水少)☆影响气温的因素:c. 雨季较长(或较短)1.纬度(决定因素):4. 水热组合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5. 特殊气候区2.地形(高度、地势):6. 气象灾害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注意:a. 有时描述气候特征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述,如全年高温多雨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
⾼考地理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问题 在⾼考地理试题中你可能会遇到影响⽔库坝址选择因素有哪些?港⼝建设的区位条件?等⼀系列区委选择类问题,今天我们⼀起来集中复习⼀下! ⾼考地理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问题 ☆影响⽔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处或盆地、洼地的出⼝:⼝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程量⼩,造价低,库区容量⼤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候⽔⽂条件:保证⽔量充⾜ 4.考虑修建⽔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港⼝建设的区位条件: 「⾃然条件(决定港⼝位置)」 1.⽔域条件:港阔⽔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地、港⼝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兴衰)」 ☆商业中⼼、商业⽹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产能⼒、稳定的商品来源 3.⼴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原则:市场最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候:⽓温⾼、降⽔少、多风、⽇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积⼴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积⼴阔的⼤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温变化⼤、海⽔上泛 3.河⼝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然条件」 1.⽓象条件:需要天⽓晴朗 2.纬度:地球⾃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条件」 1.⼈⼝:单位⾯积⼈⼝密度低,地⼴⼈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程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候:少云雾。
人文地理区位分析答题方法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由地图判读出: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土壤酸碱性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如:良种补贴,保护价收购粮食)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典型案例】(1)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导向型工业能源:临近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能源充足──动力导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市场导向型工业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或高速公路或航空港,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
一、物质空间要素:
1、地形:
答:地形对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地形条件可影响辐射能量分布,影响工业区位,一般来说,工业区位选择多河谷地形所在位置;
②地形条件也可以影响水资源利用,一般工业区位多倾向于选择河流沿岸位置,以获得水资源;
③地形条件可影响交通网络的设置,一般多倾向于在山脉过渡区或平原区域,以方便交通运输。
2、气候:
答:气候对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气候条件可影响辐射能量的分布,以获得合适的温度和阳光资源;
②气候条件也可以影响水资源利用,一般选择湿润气候,以获得水资源;
③气候条件可影响工业污染排放,一般选择温和气候,以提高工业活动的安全性。
二、自然经济要素:
1、资源:
答:资源对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资源条件可影响工业活动,一般来说,工业区位会优先选择有丰富资源的地区;
②资源条件也可以影响政策扶持,一般来说,地区政府会优先支持有丰富资源的工业区位;
③资源条件还可以影响工业产品的消费,一般来说,当地消费者会优先消费来自有丰富资源的工业区位的产品。
工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一、引言工业区位因素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涵盖了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优势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出发,探讨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对工业的影响地理位置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它决定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在工业化进程中,合适的地理位置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和市场机会。
2.具体案例分析以中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交通优势,可以通过水路和陆路向全球输出产品。
同时,该地区还拥有较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
三、交通条件1.交通条件对工业的影响交通条件是企业选择区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产品流动性,并增加市场机会。
2.具体案例分析以美国纽约市为例,该城市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之一。
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条件使得该城市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的重要枢纽。
纽约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并且交通网络非常发达,可以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方式连接全球。
四、资源优势1.资源优势对工业的影响资源优势是企业选择区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这些资源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和成本优势。
2.具体案例分析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如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且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前来投资。
同时,这些资源也带动了当地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五、政策支持1.政策支持对工业的影响政策支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吸引企业投资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措施,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2.具体案例分析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提供土地优惠等。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题目:某城市规划部门提出在城市郊区建设一个新区,你作为地理专家要根据以下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区位:1. 面积适中,有足够的土地供建设;2. 靠近市区,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3. 靠近交通枢纽,便于人流与物流的流动;4. 周边环境相对良好,有自然景观或生态保护区。
请根据以上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区位,并给出理由。
答题模板:根据以上要求,我将选择某城市市北郊的区位作为新区的建设地点。
理由如下:首先,该区位的面积适中,具备足够的土地供建设。
新区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足够的土地面积来容纳住宅、商业区、办公区以及公共设施等。
市北郊拥有较大的可利用土地面积,能够满足新区规划建设的需求。
其次,该区位靠近市区,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新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与市区的交通联系密切能够方便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市北郊与市区距离适中,交通便利,居民可通过轻轨、公交等交通方式便捷地前往市区。
第三,该区位靠近交通枢纽,便于人流与物流的流动。
新区的定位可能包括商业中心、产业园区等,需要和其他地区保持良好的联系。
市北郊靠近主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便于人流和物流的流动,便于商业活动和物流配送的进行。
最后,该区位的周边环境相对良好,具备自然景观或生态保护区。
新区规划建设不仅要考虑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
市北郊周边拥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和生态保护区,为新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综上所述,某城市市北郊的区位符合面积适中、靠近市区、靠近交通枢纽以及周边环境相对良好的要求。
选择该区位作为新区的建设地点将有利于新区规划的实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必修一、二相关模板总结自然地理模板特征类☆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海拔3.地势起伏状况4.(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5.地质灾害6.特殊地形☆如何描述地势特征:地势高低及其变化☆如何描述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日较差、年较差☆如何描述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候的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则省去该步骤)2.判断气温状况:a.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暖夏凉或冬温夏热)b.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3.判断降水状况:a.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少)b.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c.雨季较长(或较短)4.水热组合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5.特殊气候区6.气象灾害注意:a.有时描述气候特征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述,如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
其后,再描述气温日变化、年变化;降水总量是否丰富、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及季节特征。
b.有时还应注意描述该特征的成因,如印度半岛夏季因受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6.流速☆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源地2.长度3.流向4.注入地5.流域面积大小6.落差大小(水能)7.河道曲直情况8.支流多少9.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10.落差与峡谷☆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走向、疏密、弯曲、递变、极值因素类☆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天气:气团、锋面系统、气压系统气候: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海陆分布、海陆位置、地表状况等区位类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4.土地:土壤肥力、位置、面积「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农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工农业基础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12.社会协作☆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分析:「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完整word版)区位类答题模板必修一、二相关模板总结自然地理模板特征类☆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海拔3.地势起伏状况4.(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5.地质灾害6.特殊地形☆如何描述地势特征:地势高低及其变化☆如何描述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日较差、年较差☆如何描述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候的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则省去该步骤)2.判断气温状况:a.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暖夏凉或冬温夏热)b.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3.判断降水状况:a.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少)b.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c.雨季较长(或较短)4.水热组合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5.特殊气候区6.气象灾害注意:a.有时描述气候特征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述,如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
其后,再描述气温日变化、年变化;降水总量是否丰富、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及季节特征。
b.有时还应注意描述该特征的成因,如印度半岛夏季因受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6.流速☆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源地2.长度3.流向4.注入地5.流域面积大小6.落差大小(水能)7.河道曲直情况8.支流多少9.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10.落差与峡谷☆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走向、疏密、弯曲、递变、极值因素类☆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天气:气团、锋面系统、气压系统气候: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海陆分布、海陆位置、地表状况等区位类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4.土地:土壤肥力、位置、面积「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农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工农业基础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12.社会协作☆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分析:「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一、自然因素1. 地理位置:一般考虑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位置等。
2. 地形:对农业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势平坦与否,土壤肥沃与否,对工业与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成本与布局。
3. 气候:对农业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热、降水,对工业与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与降水。
二、社会经济因素1. 劳动力:对工业的影响较大,对农业影响较小。
2. 市场:市场的大小、容量、需求变化等。
3. 交通:交通的便利程度,是否处于河流交汇处,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
4. 技术:技术的高低对农业影响较大,对工业影响较大。
5. 政策: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是区位因素之一,如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某种产业,则该产业区位可能会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三、其它区位因素河流流向或城市距离海港的远近(临海条件)、水源的丰缺(灌溉水源)、宗教信仰与文化等也是影响区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题模板:自然因素(有利或不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有利或不利):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等。
四、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分析1. 纬度位置和热量条件的变化使农业类型发生改变;2. 气候条件的变化使作物品种发生改变;3. 城市化的加速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4. 环境污染也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
五、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分析1. 原料:如钢铁工业从美国匹兹堡到中国鞍山易地的原因是原料(煤炭)的不足;2. 动力:如日本横滨港附近建立汽车城的原因是动力(石油)的充足;3. 市场:如我国改革开放前以“三就地”为主的工业分布是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条件的限制;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则是受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条件的吸引;4. 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讯网络的普及,交通工具的革命等都使工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了改变。
六、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在分析一个地区农业或工业发展条件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包括气候(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②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考虑,包括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③同时还要考虑发展历史、饮食习惯、产业结构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区位优势答题模板一、区位优势的定义。
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资源禀赋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创造的,它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区位优势的表现。
1. 地理位置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是指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区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特点。
比如,靠近海港的地区可以便利进行海上贸易,而靠近交通枢纽的地区可以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2. 交通运输优势。
交通运输优势是指地区在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面所具有的便利条件。
比如,交通枢纽地区可以实现多式联运,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通效率。
3. 资源禀赋优势。
资源禀赋优势是指地区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比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矿业经济,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 政策环境优势。
政策环境优势是指地区在政策支持、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比如,各类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地区,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区位优势的意义。
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区位优势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地区,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增强地区综合实力。
区位优势可以增强地区的综合实力,提高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为地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促进地区间合作与交流。
区位优势可以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地区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共赢。
四、如何发挥区位优势。
1. 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提高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2. 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3. 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有利于发挥地区区位优势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地区。
五、结语。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一、问题背景在研究地理区位因素时,我们需要了解某个地理位置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
本文将提供一个答题模板,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系统地回答与地理区位因素相关的问题。
二、问题回答模板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地理区位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包含在答案中的问题:•该地的经纬度是多少?•该地处于哪个国家/地区?•该地是否靠近海洋、河流或湖泊?•该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在地理区位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以包含在答案中的问题:•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该地的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是多少?•该地是否有季节变化?•该地的气候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也是地理区位因素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以包含在答案中的问题:•该地是否富含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该地是否富含农业和水资源?•该地的植被类型是什么?能否支持农业或林业发展?•该地是否有其他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温泉、珊瑚礁等)?4.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地理区位因素中较为实用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包含在答案中的问题:•该地是否有铁路、公路、航空或水路等交通设施?•该地是否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贸易中心?•该地的交通条件是否便利,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该地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相比如何?三、总结在回答与地理区位因素相关的问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模板来组织答案:1.介绍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所属国家/地区等信息。
2.分析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等信息,以及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探讨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农业和水资源、植被类型等信息,以及其他独特的自然资源。
4.讨论交通条件,包括交通设施、地位和便利程度等信息,以及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的比较。
通过以上答题模板,读者可以更加系统地回答与地理区位因素相关的问题,提高答题质量和逻辑性。
四、参考资料•[作者姓名/机构].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期), 页码.以上是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的内容,希望对您在研究地理区位因素时有所帮助。
交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交通区位因素,哎呀,说起来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想象一下,你每天上班都得穿越那拥堵的街道,真是让人心累!地理位置就像是你生活中的一张地图,决定了你去哪儿、怎么玩儿。
比如说,你住在市中心,周围有个超市、咖啡馆、健身房,那可真是太方便了。
每天早上醒来,想喝杯咖啡,走几步就到。
再说那交通,走路、骑车、开车,怎么都行,简直是方便得不得了。
反观那些远离市区的小镇,交通工具得考虑得细致,开车去超市还得绕一大圈,真是让人感到“心累”的时候。
而且啊,交通的便利性不仅仅是让你出门更轻松,还有可能影响到你身边的朋友和社交圈。
你要是住在大城市,朋友聚会总是能轻松安排。
大家都知道,聚会可得提前做好计划,别让朋友们等得心急火燎。
可如果你在偏远的地方,朋友们说不定得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想想都觉得心酸。
有时候想约人喝茶,问了一圈发现,大家都在考虑“哎,路太远了”,那场面真是尴尬得很。
再说了,交通区位还影响着购物和娱乐。
那些繁华的商业区,琳琅满目的商店,随便逛逛都能发现新奇的东西,心情瞬间就变得美滋滋。
假如你要是住在某个小地方,商店不多,还得等快递,真是让人着急。
有人说,生活的质量其实和你住的地方息息相关,想买个什么都得靠快递,真是太磨人。
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东西,刺激感满满。
偶尔跟朋友去逛街,吃吃喝喝,那种感觉,简直就是生活的调味品,想想都让人心动。
交通便利的地方,工作机会也多。
那些高楼大厦里,白领们穿梭忙碌,真是个繁忙的画面。
你在市中心找工作,简直就像鱼儿入海,机会多得数不胜数。
小镇的工作机会嘛,呵,得靠运气。
想换个工作,结果发现附近的公司屈指可数,真让人抓狂。
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可是又不得不承认,想要进步,得时刻保持竞争力。
交通区位还有个不容忽视的影响,那就是房价。
市中心的房子,贵得离谱,哪怕你拼命攒钱,也得心疼。
而偏远一点的地方,房子价格亲民,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生活在偏远地区,有时候得忍受交通不便的苦恼。
区位因素答题模板**区位因素答题模板**1. **介绍区位因素的概念和作用:**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一个地区或建筑物适宜性、发展和竞争力的各种地理、环境和交通等条件。
区位因素对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选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分析和利用区位因素,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2. **列举常见的区位因素:**常见的区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与自然环境、交通网络、人口密度与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等。
3.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相对位置和联系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能带来不同的优势,如靠近海港的地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进出口贸易条件,而内陆地区则可能因交通不便而受到限制。
4. **气候与自然环境:**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于某些特定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气候适宜的地区更适合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而环境优美的地区可能更有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居民和企业前往。
5.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区位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良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提供高效的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有利于降低成本、加快产品交付速度,并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6. **人口密度与劳动力资源:**区域的人口密度和劳动力资源对于企业选址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可能意味着市场需求大,同时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企业更容易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7.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选择区位时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规模和消费能力,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得到充分的市场需求支持。
8. **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区域内是否有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和政策支持也是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提供税收优惠、土地补贴或其他形式的政策支持,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9. **总结:**区位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或建筑物适宜性、发展和竞争力的各种地理、环境和交通等条件。
了解和合理利用区位因素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摘要:I.简介- 引言- 目的II.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 资源因素- 农业因素- 交通因素- 市场因素- 科技因素- 劳动力因素- 历史因素- 政策因素- 环境因素III.实例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IV.总结- 回顾答题模板- 强调模板的实用性正文:地理区位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高中地理学习来说,掌握地理区位因素的答题模板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其应用。
一、简介地理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一个地区地理特性、功能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或条件。
高中地理学习中,掌握地理区位因素的答题模板对于解答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模板。
二、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答题模板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因素。
它包括地区在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的特征。
2.资源因素资源因素包括地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矿产、气候等,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人才等。
3.农业因素农业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产品市场。
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等,农产品市场包括销售渠道、价格、消费需求等。
4.交通因素交通因素包括地区内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网络。
完善的交通设施和网络有助于地区发展和资源流动。
5.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包括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
消费水平影响地区内产品的销售,消费需求影响地区内产品的生产。
6.科技因素科技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设施。
科技水平影响地区内的生产效率,科技设施影响地区内的创新和发展。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价格和素质。
充足的劳动力、合理的价格和较高的素质有利于地区发展。
8.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包括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历史遗产。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有助于地区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区位选择类问题答题模板区位选择是指按照规定的标准,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确定厂址、电站、管线,或者交通路线等的最佳区位或路径。
以下是区位选择类问题答题模板,文科生赶快收到,不头疼。
☆阻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点,躲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形,尽量减少埋住居民点☆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固、地势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阻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宽敞(阻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阻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都市依靠: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固的商品来源3.宽敞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势:面积宽敞的平坦海滩、污泥质海岸☆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势:面积宽敞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1.路况:周围道路宽敞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3.工程量大小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区位选择类问题答题模板的全部内容确实是这些,查字典地理网期望考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区位特点答题模板
以下是 6 条区位特点答题模板:
1. 嘿,看这个地方的交通是不是很重要啊!就像北京,那地铁、公路密密麻麻的,简直就是城市的血脉啊!想想看,如果一个地方交通不便,那得多麻烦呀!大家难道不觉得交通便捷能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吗?
例子:咱就说咱老家那个小县城,交通不咋地,干啥都不方便,和大城市一比,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2. 哇塞,周边配套设施也很关键呀!好比上海的那些繁华商圈,吃喝玩乐啥都有,那多爽啊!要是周围啥都没有,那生活该多枯燥啊,是不是?
例子:我之前去过一个新开发的地方,周边啥都没有,买个菜都要跑老远,真是太不方便了。
3. 哎呀呀,自然环境可不能忽视呀!像那些有山有水的地方,空气清新,心情都格外好呢!要是到处都是污染,那可让人受不了啊,你说呢?
例子:我朋友住的那个地方环境太差了,整天灰蒙蒙的,哪有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的舒服呀!
4. 嘿哟,人文氛围也很重要哇!若是在一个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就像西安,那感觉就是不一样,能让人深深沉醉其中呢!没有文化氛围的地方就感觉少了点啥,对吧?
例子:我去过一个没啥文化氛围的城市,总觉得少了那份独特的魅力。
5. 哇哦,产业布局也得考虑进去呀!比如深圳,高科技产业发达,机会多多的!要是没啥产业支撑,那发展机会不就少了嘛,这多重要啊!
例子:隔壁那个小镇没什么产业,年轻人都留不住,发展得可慢了。
6. 哈哈,政策支持也是很厉害的哟!像一些有特殊政策扶持的地区,发展速度那叫一个快呀!没有政策支持的话,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发展起来啦,对不?
例子:那个经济特区,就是因为政策好,才发展得那么好,真让人羡慕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区位特点可太重要啦,每一个方面都得好好考虑,才能真正判断出一个地方的好坏呀!。
必修一、二相关模板总结自然地理模板特征类☆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海拔3.地势起伏状况4.(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5.地质灾害6.特殊地形☆如何描述地势特征:地势高低及其变化☆如何描述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日较差、年较差☆如何描述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候的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则省去该步骤)2.判断气温状况:a.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暖夏凉或冬温夏热)b.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3.判断降水状况:a.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少)b.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c.雨季较长(或较短)4.水热组合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5.特殊气候区6.气象灾害注意:a.有时描述气候特征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述,如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
其后,再描述气温日变化、年变化;降水总量是否丰富、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及季节特征。
b.有时还应注意描述该特征的成因,如印度半岛夏季因受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6.流速☆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源地2.长度3.流向4.注入地5.流域面积大小6.落差大小(水能)7.河道曲直情况8.支流多少9.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10.落差与峡谷☆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走向、疏密、弯曲、递变、极值因素类☆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天气:气团、锋面系统、气压系统气候: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海陆分布、海陆位置、地表状况等区位类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4.土地:土壤肥力、位置、面积「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农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工农业基础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12.社会协作☆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分析:「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适用于:地方公路)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适用于:国道)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分析: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3.工程量大小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原因分析类☆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意义影响类☆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1.交通: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2.经济: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相对位置「自然条件」1.农业条件: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以耕地、林地、草原为主等>、土壤)b.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热量等)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d.生物资源(如: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物、农作物特征)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海盐、能源等)「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包括:劳动力的素质、质量)2.交通3.市场4.科技5.历史:工农业基础6.国家政策价值作用☆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4.流程:「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河流的流向与客货的流向是否一致运输网的形成☆水库的作用: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5.具有发电价值6.具有灌溉功能7.提高航运价值8.供水☆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1.调节气候 2维护生物多样性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防风固沙5. 净化空气6.。
美化环境7.杀灭细菌 8.吸烟除尘方法措施类☆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1)自然地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