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讲义模板精选课件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课件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义是教师进行讲授的依据,而课件则是讲义的电子形式。
从传统的纸质讲义到电子化的课件,它们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而且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本文将提供一些精选的讲义模板,帮助教师们制作出整洁美观、通俗易懂的课件,提升教学品质。
二、讲义模板推荐1. 简约风格模板简约风格的讲义模板注重内容的展示,采用简洁的排版和明快的配色。
它的特点是信息清晰、重点明确,适合理科或技术类课程的教学。
模板的页面布局简洁整齐,每页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多,可以通过插图、图标等方式辅助讲解。
2. 扁平化风格模板扁平化风格的讲义模板以平面化设计为特点,突出图形的简单性和色彩的明快性。
它给人以简洁、直观的感觉,适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
模板的排版清晰,适当运用图表、动画等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 手绘风格模板手绘风格的讲义模板运用手绘元素,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模板的页面布局自由灵动,适合文科类或艺术类课程的教学。
可以通过手绘图案、文字排版等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4. 演讲风格模板演讲风格的讲义模板专注于发挥教师的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
它采用大字体、大标题和图像的方式呈现,突出重点,强调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模板的排版规整,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适用于口语类或文学类课程的教学。
5. 视频风格模板视频风格的讲义模板结合了文字信息和视觉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它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搭配简洁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模板的页面设计活泼有趣,可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三、总结讲义模板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受众的需求来确定。
通过使用精选的讲义模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无论是简约风格、扁平化风格、手绘风格、演讲风格还是视频风格,每种模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ppt讲义模板PPT(PowerPoint)是常用的演示文稿制作工具,便于制作漂亮的演讲稿、教学课件、工作汇报等。
而讲义是讲课时依靠的资料,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内容。
PPT讲义模板便是将讲义与PPT结合,以便于演讲者和听众的学习、交流与沟通。
下面将会介绍如何制作一份优秀的PPT讲义模板。
一、模板整体设计1. 字体选用字体选用要尽量保证美观、易读、清晰。
建议选择不同的字体组合,如中文字体与英文字体混搭。
一般中文字体建议选择宋体、黑体、微软雅黑等;英文字体建议选择Arial、Times New Roman 等。
要看好字体大小,以免过大或过小影响美观。
2. 配色方案配色方案要尽量简洁大方。
建议选择几种色系主色,再与与其对应的深浅组合衬托。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PPT讲义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配色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3. 间距渐变能从视觉层面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可选用背景设置工具,将背景设置成线性渐变,让讲义更具层次感4. 是否加入图片素材讲义模板中适当加入图片、地图、表格甚至GIF动画等素材,有助于强化观众记忆、加深讲义单元内容印象。
5.分块结构讲义模板中应该加入分块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示讲义单元主要内容,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讲义繁复的内容,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二、文本内容的编排1. 标题部分标题是讲义的重点所在,应该设置为大字标题,以突出讲义重点。
标题部分用于提醒读者本部分的内容,并尽量缩写,利于阅读。
2. 正文部分正文是讲义的主要部分,内容应该简洁明了,段落尽量短小精悍,线条要清晰,排版要准确,符号要使用规范。
正文部分内容不要过多,讲授时应该适量解释才好。
3. 总结部分总结部分是讲义的重点所在,应该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总结本单元内容,不必过多赘述,主要点要用精华概括出来。
三、制作流程1. 选择模板在PPT中打开新演示文件,选择合适的讲义模板,通过样式-更改、样式-字体更改、样式-背景格式等工具对模板内容进行编辑和更改。
《字体与版式设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前开设三大构成、PHoTOSHOP等课程,它是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均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规律并与实践有机结合。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以点带面的思维能力培养,使考生熟练的掌握基本编排技能,包括形态、色彩、肌理、空间、体积、构图的形式感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1系统讲授有关版面设计各构成要素、创意及各媒体版面的创作技巧等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系统而比较明晰的把握。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实际案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阅读和鉴赏,这是创作的先导和基础。
同时,阅读和鉴赏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3、该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讨论、作品赏析、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字体与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字体与版式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文字的形象进行符合设计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
因此,字体与版式设计的能力是广告设计师岗位核心能力之一,本课程学习和掌握字体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课程项目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实际技能,为学生尽快掌握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砒二、能力目标1系统掌握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来编排完整的版面作品。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性学习与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素质和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有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养成善于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版面构成概述一、学习目的要求明确版面构成的内涵,构成原则及造型要素,并了解21世纪版面艺术发展的趋势。
字体设计课程讲义第一章字体发展简史第一节文字出现的意义(人类造物活动就是设计)首先提出:为什么会出现汉字,借而然后倒出它的本身的最重要的传达的功能,功能又体现了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出现汉字的时候所存在的意义,意义反映时代,时代不断发展意义也在进步,然后,由于历史的发展,文字也发生了演变,然后引出文字的发展历史最开始的汉字只是一个图形文字,比如“鸟”字就画一个鸟,然后转变为象形,这个图案开始被简化、概括,就成了象形。
同学们古人发明这个图形的文字是不是设计?是设计,为什么呢?大家都学过设计概论,设计概论的第一句话就说设计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人类造物开始,人类造物就是一种设计活动,创造一种东西赋予它一种便利的功能,这就是设计最原始的形态。
所以,我们说发明文字就是设计文字,我们的课程也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字体的演变和时代背景紧密联系,活字印刷术发明前,所有的文字都是手写的,无法拷贝,传播的功能力量微弱,出现印刷术后再到工业革命机器大批量生产的介入,使得文字传播更加广泛,所以工业革命后的文字的演变和机械化的背景演变联系在一起,比如宋体和黑体,都是机器用编辑操作然后出版印刷。
第二节汉字发展简史(出现、发展、现代、概念)大家首先要明确,无论是汉字还是拉丁字母,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基本字体,一是创意字体,我们教学的章节安排将介绍汉字以及拉丁字母的历史中将其基本字体介绍给大家,如宋体、黑体等等,它们在字体的结构上基本一致,只是笔形有所区别。
同时要求大家亲自书写基本字体来体会字体变化,在下一章字体创意实践中我们将主要介绍的是创意字体,创意字体是由基本字体变化而来的,所以我们要先对基本字体有所了解。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被发现在甲骨上,也称为甲骨文。
古代有云:“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连之。
则口有声。
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
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
字体设计第一章绪论一体设计的意义语言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媒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前者以“音”的形式表达,后者以“形”的方式体现,“形”、“音”、“义”构成了文字的三要素,文字是利用形体,通过声音来表达意义的。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文字不仅在乎形,也在乎形所给予的优美感觉,这种追求美感的文字被称为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是运用装饰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千姿百态,美观实用,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并以它的艺术感染力起着美化生活的作用。
例如:黑板报、墙报、会场布置、展览会布置、商店招牌、橱窗布置、商品的装潢和宣传、书籍杂志的装帧等。
二字体设计的原则(一)易读性文字的结构是几千年来经过人们创制、流传、改进而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改变。
字体的字型和结构也必须清晰正确,使人一目了然,不能随意变动字型结构,增减壁画使人难以辨认,从而失去文字的易读性。
同时,在整行整幅的文字中,有其整体的美感,字距、行距和四周的空白压迫安排妥当,视线流动明确可循,更足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艺术性文字是有横、竖、点和圆弧等线条组合成的形态,在结构的安排和线条的搭配上,如何运用对称、均衡、对比、韵律等美学原理绘写出和谐、美观的文字,是字体设计的重要课题。
同时,字体设计不仅要求每一个单字美观醒目,还必须使整行整幅的文字整齐统一,有一个统一的风格,才能使它的艺术特色吸引和感染读者和观众。
(三)思想性字体设计必须从文字的内容出发,使之生动、确切地体现文字的精神含义。
同时,还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我们时代的精神和设计者的独特个性相联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易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艺术性强的字体不仅加强了易读性,也突出了思想性。
第二章中文字体设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字种类很多,汉字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文字,现在讲的中文字体设计是在汉字基础上装饰加工而成的。
中文字体设计虽然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基本上可分为基本字体和创意字体两大类。
艺术常识之书法艺术(讲义)文字和书法 1.字体的演变2.著名书法家小学:226 页,中学:233 页,幼儿:229 页(一)字体演变1.甲骨文甲骨文: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善的文字。
字形:柔弱纤细,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甲骨四堂”:甲骨四堂,郭董罗王”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
2.金文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字形:较甲骨文更为粗壮、浑圆质朴3.小篆秦李斯简化大篆得小篆,字形瘦长,为秦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标准文字。
4.隶书隶书是汉朝主要字体,东汉末年达到顶峰。
其字字形扁平,呈现出肥瘦方圆、结字紧密的特点,较篆书更易书写。
5.楷书楷书亦称真书或正书,其书体表现出横平竖直的特点。
三国时期钟繇为楷书之祖。
到了唐代,楷书已成为官方文字,并沿用至今。
6.草书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天下第一草书”为唐代书法家怀素《自叙帖》7.行书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二)著名书法家1.二王:王羲之(书圣)、王献之。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颠张醉素:张旭,代表作有《古诗四帖》《草书心经》《肚痛帖》;怀素,代表作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
《肚痛帖》《苦笋帖》初唐四大家:欧、虞、储、薛。
前三者也被称为“初唐三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孟法师碑》)薛稷(《信行禅师碑》)4.颜筋柳骨:颜真卿,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柳公权,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冯宿碑》颜真卿像《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像《玄秘塔碑》5.赵佶:开创“瘦金体”,代表作有《千字文》。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6.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fu)、蔡襄。
讲义格式说明
一、讲义统一标题:“××辅导讲义”,字体二号宋体加粗;
二、学生与教学信息:包括“学员编号”、“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年级”、“课时数”、“学科教师”、“授课时间”和“授课形式”八个部分,字体统一用五号宋体加粗;
三、授课课题:四号楷体加粗;
四、教学目的:五号宋体(多个教学目的加数字序号)
五、讲义主体:
行距:1.2
1.课前检测:四号楷体加粗;
题型:五号宋体加粗;
试题:五号宋体;
说明:图片统一在试题右侧,或多道试题的图放在一行;每小题间空一行。
2.知识梳理:四号楷体加粗;
大知识点:小四幼圆加粗;
其他知识点:五号宋体;
说明:重要知识点加粗或划线或加标注,部分知识点可以空出来让学生填。
3.例题讲解:四号楷体加粗;
例题序号:五号宋体加粗,加中括号;内容:五号宋体;
4.课堂练习:和课前检测一样;
5.课堂总结:四号楷体加粗;
知识要点:五号宋体;
6.课后作业:和课前检测一样。
说明:页眉和页脚可适当处理。
教案讲义怎么书写的好看一点标题:编写精美的教案讲义教案讲义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要能够清晰地表达教学内容和步骤,还要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您编写精美的教案讲义。
1. 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使用易读的字体,如Arial、Calibri等,并选择适当的字号,通常12号字体是最常用的。
过小的字号会使讲义难以阅读,而过大的字号则会显得不够专业。
2.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副标题:使用粗体或大写字母来突出标题,使其更易于辨认。
副标题可以使用斜体或小写字母,以区分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3. 使用有序和无序列表:为了使教学步骤更加清晰,可以使用有序列表来呈现主要步骤,使用无序列表来列举相关细节或重要提示。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跟随教学过程。
4. 使用图表和图像:插入适当的图表、图像或示意图,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确保图表和图像清晰可辨认,并与文本内容相互补充。
5. 使用颜色和高亮:适度使用颜色和高亮可以增加讲义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或背景色来突出重点内容或关键词。
6. 简洁明了的语言: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
句子结构要清晰,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分隔,以提高可读性。
7. 添加页眉和页脚:在讲义的每一页上添加页眉和页脚,包括教案名称、页码和日期等信息。
这样可以使讲义更加规范和专业。
8. 定期更新和修订:教案讲义是一个动态的文件,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更新和修订。
及时检查和修正错误,并根据教学反馈不断完善讲义。
总之,编写精美的教案讲义需要注重排版、字体选择、图表插入等方面的细节,以提高可读性和美观性。
同时,语言简洁明了、内容清晰,也是编写好看的教案讲义的重要要素。
字体设计讲义一、重温与前瞻——基础字体与“变体字”(一)文字就是一种“符号图形”:在平面设计(即图形设计)工作中,字体设计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
图形,是指用来进行信息传播的视觉图像,它们可以是复杂的“画面”,也可以是简洁的“视觉符号”。
而文字,就是一种视觉符号——人们的习惯思维,总觉得文字仅仅是记录语言、传播思想的工具,但对于我们艺术设计专门人士来讲,文字就是一种“符号图形”。
文字起源于模仿对象的“图画”,后来逐步抽象化、符号化,最终在中国汉族区域形成了方块字,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标音字母”,在中国还有蒙、藏、维、朝等文字,世界上还有印、日、阿拉伯、希伯来等文字。
但不管什么文字都是用点线构成,单个文字成点,连续文字成线,文字聚合成面。
笔画的粗细横斜、曲直长短疏密、充满了对比协调、动静刚柔张弛的抽象形态美——也就是“图形美”。
所以,只有从图形的角度看文字,才能“内行”地判断文字之美,只有从图形设计的角度写文字,才能真正地写出好字来。
(二)基础字体课程是学规范,学规律:在字体(1)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中外字体史、学习了汉字基础字体和拉丁文基础字体、学习了字体书写中的视错觉的利用和校正。
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时主要是训练“用图形眼光”看文字、认识电脑常用字、动手练写基础字体等等,都是学习规范,学习已存规律。
——打个比方,是了解“上帝”是怎样创造文字的。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字体问题就是图形问题:字形成了点线面;每个单字都包含着视觉错觉,而书写过程就是视错觉的调整过程。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些体会和收获,那么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将是受益无穷的。
(三)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二单元:字体设计。
我们的“图形课程”中的“字体图形”课程,分为两个单元:1、字体1--基础字体。
2、字体2--字体设计。
在字体(1)基础字体阶段,着重模仿和掌握已存在的常用字体的规律。
在字体(2)字体设计阶段,意味着我们开始“创造”自己的字体。
自己创造出来的字体就是“设计字体”。
学走路还需扶一程,所以,在本课程内我们虽然不再临摹,但要通过模仿再进入独创。
基础字体(宋体、黑体、罗马体、无饰线体等)是前人创造的字体中的精华,最大量地应用于供阅读的文本信息的传递。
这些常用字体,已经经过几千年、几百年或者几十年的改进,在视觉识别上达到高规范和高功能,成为经典。
随着近百年来的社会发展,先是工业社会的商品流通而催生的广告传播需求,到了今天信息社会所催生的各种信息的巨量传播需求,形成了适应于各种场合的传播功能需要的“设计字体”,这种“设计字体”,无一不是以“基础字体”为蓝本的“变体”,过去,我们称之为“美术字”或“变体字”。
二、设计字体的分类与艺术特征今天,由于信息传播业的空前繁荣,是古往今来对字体设计需求量最大,对字体设计的功能需求种类最多的时代。
各种各样的功能需求催生各种各样的“设计字体”(变体字)。
我们可以作一些归纳:1、从使用场合与用途来归纳——1)单字或“少字数”的设计字体,2)短句或标题的设计字体,3)多字数(成段或成篇文本)的设计字体。
2、从字体形态的变体程度来归纳——1)保持基础字体原有形态结构,加以微量的变化的设计字体;2)在基础字体形态上作中等程度的变化的设计字体;3)作较大程度的装饰、夸张、创意的设计字体。
3、从阅读功能诉求来归纳——1)主要用来满足成篇文本阅读功能的设计字体——功能要求是清晰、明确、规范、亲和,便于轻松的阅读理解。
各种基础字体就是在此要求下产生的。
2)主要用来满足“少字数”的视觉识别功能,既特别而又可读。
3)主要追求创意,引发想象、满足标识功能或装饰功能的少字数变体字。
从上面的归纳,再根据在平面设计领域常见的字体设计实务,我们设计了一个字体设计入门的路径,也就是我们此次“字体设计”课程要重点学习的三个项目课题:创意和装饰字体,组合字体,成套字体。
(一)创意和装饰字体功能目的诉求——1、主要是开发个体创意力,实验性的行为,满足自己对字体的装饰化追求。
2、可以有实用的诉求,但不一定预设什么应用功能。
3、其应用性的部分,通向“标志设计”。
字数——————单字或词组,少字数。
阅读识别度———不太强调快捷正确地阅读识别。
(二)组合字体功能目的诉求——1、组合字体又称连体字,大量使用在店面、招牌、品牌传播和“事件—活动”传播的视觉形象识别上,也是字体设计项目中需求量最大的一项。
2、应用性的组合字体仍要求字体的可识别性,但突出艺术感染力和鲜明个性。
3、创意性的组合字体:个性标志,创意游戏等,这一部分接近上述“创意和装饰字体”。
4、组合字体与标志设计有重合的部分。
5、组合字体设计的难点在于“巧妙组合,一气呵成”。
字数——————少字数,词组或短语。
阅读识别度———能够识别,对读者有亲和关怀力。
(三)成套字体功能目的诉求——1、欧美在19世纪就已经非常重视不断鼓励字体创新,几十年来日本每年都举行“东京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等多个字体赛事。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举行“字体设计”比赛,比如“方正杯赛”。
2、成套字体有两个设计方向:一是突出应用功能,用于成篇文本阅读的字体,回旋余地小,突破难度大。
二是突出创意实验。
既能阅读,又强调个性、创造的成套字体,我们的课堂练习是倾向于后者。
3、成套字体设计的难度在于“系统感”的达成。
字数——————在原则上是能提供某种文字系统的全套字体,比如拉丁文系统的26个字母加各种符号,中文至少是一套(几百字)常用字。
在一些字体比赛中,往往以100字为限。
阅读识别度———对于应用作品,要求快捷准确地阅读识别度。
对于创意实验作品,也有一定的阅读识别度要求。
三、风格统一是字体设计作品成功的基本条件——“变化基础上的统一”;——“对比之中求统一”;——“艺术作品的整体感”。
这些是对所有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也是所有高境界的艺术作品所以成功的基本条件。
字体设计的每个作品,也追求“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
单个字体,只存在“笔划组件(零件)”之间的统一问题。
而两个以上的字体组合或成套的字体系统,就要讲求字和字之间的“风格统一”问题。
“风格”问题是一个“感觉”、“感性”的问题,很难以数学测量,但它必须落实到“形象”上来——也就是“笔划”本身形状和笔划之间的空间搭架。
这些,都是“图形设计”问题。
其中,特别是“成套字体”,由于面对大数量文字处理,它的“风格统一感”如何获得,更是此课程的难点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练习,我们最重要的收获,应该在于“形成风格特色的执行力”和“风格整体统一感的分析判断力”两方面都有体验和进步。
四、字体设计的入门方法最高境界的字体设计应该是“无法可循”的,所谓“方法”往往是对既有作品的分析总结,而不是对未来作品的预设。
但对于初学者,应该提供些入门途径,所以,要列举一些字体设计的方法——实际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
(一)比较分析,模仿入手1.摆脱“形象麻木症”。
对不同形状的比较分析,是图形设计者“眼光训练”的最基本的基本功。
有人的“图形眼光”天生敏锐,我们大多数人学不到,但我们唯一能办到的是“学习”和“因困惑而学习”。
眼光是可以提高的。
最要紧的就是摆脱对周围的“形象”的麻木状况,培养对已有设计作品的研究评判的兴趣。
摆脱“形象麻木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面对不同字体去比较分析“造型”上不同在哪里。
2.模仿什么?1)模仿笔划和空间分割——在基础字体阶段,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不同字体,其不同在于笔划形状和笔划的构架。
现在,我们同样通过收集各种“变体字”,从“图形”角度来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它是如何塑造笔划并且取得字与字之间的风格统一的,总结出规律。
接着,就选择一种字体进行模仿创作。
总结前人字体设计采用过哪些方法?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图形描绘方法”。
举例如下:——笔画形状变体(笔形变,笔划方向变,质感变等),——笔画内填花纹或肌理,——笔画立体化,——字体适合于特定外形,——在字体(图)的背景(地)上加装饰底纹……。
2)模仿创意方法——“笔划和空间分割”属于“造形”方法,还停留在对基础字体笔划的变形上。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图形创意方法”:——形象置换同构的方法;——情感形象化的方法;——概念形象化的方法;——渐变的方法;——正负形,图地双关反转,共用形,悖谬化的方法。
以上这些方法,大多在前导课程“图形创意与表现”课中学到,通过模仿阶段我们就可以进入字体原创了。
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从“模仿”入手,“故事新编”,经过反复练习,再走向更大比重的创新。
所以我们师生都要共勉——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坦率地承认借鉴。
并且分清“抄袭”和“借鉴”的界线。
在古往今来的设计史上,优秀设计家从来不排斥对前人经验的模仿和改装,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会见出前人的经验,有时候是顺着前人推前一步,有时候是反着前人突破一步。
毕加索就有许多“模仿创造”的作品。
这次的“字体”课程,我们就是从“规范”向“创造”,从“必然”向“自由”。
借鉴是模仿“创意方法”和某些造形方法,或采取局部形象。
抄袭是原样照搬或主体照搬。
明明是抄袭,而乘着人们未了解原形,以“创意”、“创新”面貌出现,是卑鄙可耻的。
(二)以应用为目标的字体设计这是“字体设计”工作最难,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字体设计”产生的原动力之一和作为“设计师”的“天职”所在。
“应用目标”有一个领域界定:必须是“人群--社会”领域,而不是“个体--自我”领域。
它可以是“商品形象目标”、“文化形象目标”、“机构形象目标”、“城市或地域形象目标”或“公益形象目标”。
一提到“应用”、“实用”,就认为是“商业”的,这是很浅薄的理解,或者是“逃避”的遁辞。
从上面可以看出,所谓“商业”的指责并不在点子上。
归根到底,以应用为目标就是循着“信息发布主体——设计师——信息受众”这一信息传播流程,从中看出,我们设计者是沟通中介,既要面对“委托方”又要面对“受众”,我们的设计就有了“制约”。
这个制约就成为我们的设计目标——说什么信息?为谁说?说给谁听?要让委托方认可,又要让“受众”理解。
本课程的任务并无这样的严格要求,但必须明白设计对象是什么,对目标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前人设计成果进行收集和总结,把目标和概念形象化,把形象进行推演,对推演所得的形象进行筛选、比较、判断、取舍,最后加工定案。
(三)以创意、自我表现、游戏为目标的字体设计上述“应用目标”是字体设计产生的原动力之一,那么“原动力”之二就是人的破旧立新的冲动。
人类历史上,有关生活方式、工具、产品、艺术形式等等,往往在其成熟之时,就是突破之日。
字体发展史证明了这一规律:一方面,字体因阅读识别的视觉生理需要,向着简明快捷规范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因人的求新求异求美的冲动而不断创造出各种变局,有的重意象,有的重装饰,可以很刺激,可以很幽默,可以很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