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信息采集表
- 格式:xls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离退休人员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一、个人基本情况:1、离退休时工资职级:指离退休人员在退休时的工资待遇的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工人技术等级的级别。
2、离退休时津贴职级:指离退休人员在退休时的津、补贴待遇的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工人技术等级的级别。
3、(享受)行政职务:指离退休时的行政职务。
如科员,办事员,并且应注明任职时间。
4、任职时间:指(享受)行政职务的具体任职时间。
二、退休时基本情况:5、类别:指离休、退休、退职。
6、时间:指具体离退休的年月。
7、退休比例:指退休时计发离退休费的比例。
8、安置地类别:指点农村、乡镇、县市、地市、省市。
9、93.9基本离退休费:直接填写2000年7月份归并表的离退休费(1-5的项目合计、6-10栏的栏目中如有出现5元和29元也应计入合计)。
10、85年前工改行政级别:85年前离退休的人员必填,85年后离退休的人员可不填。
三、工资套改条件:(退休工人,93.9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必填)11、93年9月行政职级:指人员1993年9月套改工资的行政职务级别。
12、年限:指工作人员从任职时起,计算到1993年9月的年限。
13、下一职级:指工作人员当任1993年9月职务前,当任过的下一级职务的职级。
对副科、科员级人员,其下一职级均可按科员、办事员采集填写。
(以此类推)14、年限:指工作人员任“下一职级”的实际年限15、专业技术职级:指工作人员1993年9月时被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级。
16、年限:指工作人员从聘任起计算到1993年9月的年限17、军队转业专职级:指1994年度之后的军转干部,他们原在部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获得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级,或转业到地方安排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工作的专业职级18、军队转业时职级:指1994年度之后,军队转业干部转业时的行政职级(含技术等级对应的职级)。
此栏是1994年度之后的军转干部必填栏目。
19、未计算工龄的学习年限:指国家规定的原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在校期间未被计算为连续工龄,1993年10月工改中可以与连续工龄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的学习时间。
退休干部信息采集表单位名称: (盖章)单位编码:姓 名:身份证号:人员编码:退休证书号:医保卡号:中共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制2006年11月信息采集表填写有关说明一、对象本省管理范围内的、已办理了退休手续的、行政职务或级别为正处级及以下的干部。
二、要求1、退休干部信息采集表由退休干部所在单位负责填写,不得由退休干部本人填写。
用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
2、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档案为依据,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唯一。
3、此表一式两份,一份填报单位留存,一份上报省局离退休干部处。
三、有关指标的解释及说明1、单位编码:11位数字,第1位为单位隶属关系编码(1 中央 2 省(区、市)7 副省级市8 副省级市市辖区 4 地(市、州、盟) 5 县(市、区、旗)6乡镇9 其他);第2、3、4位为机构性质编码:机关1XX 事业单位(401 全额拨款、402差额拨款、403自收自支、499 其他)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511 国有企业513国家控股企业)集体企业521 非国有及非国家控股企业(530 民营571中外合资经营573 外资599 其他)破产.关闭.停产企业597;第5位为单位行业编码(A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F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G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H批发零售和贸易餐饮业I金融、保险业J 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M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N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O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P 其他行业);第6-7位为省(区、市)代码,我省为:42;第8-11位为地(市、州、盟)、县(市、区、旗)编码(第6-11位代码与籍贯代码相同,详见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指标)。
2、人员编码:为人员序号,设4位,由单位自行排序。
3、退休时单位及职务:用汉字填写全称。
4、退休时职务及职级:按其当时担任的实际职务填写。
5、现享受职级待遇:按现在所享受的待遇职级填写,如:任厅(局)长职务的干部,现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填写代码13,即副省(部)级的待遇代码。
职工正常退休信息确认表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须知一、法定正常退休年龄单位职工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管理岗位年满55周岁、女性生产岗位年满50周岁(原为干部身份或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后从事生产岗位且退休时连续在生产岗位工作满三年或前十年在生产岗位工作累计满五年的,按生产岗位退休)。
灵活就业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
二、缴费年限正常退休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
三、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流程1、核对信息:凡参保人员信息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参保单位要提前做好信息补录或修正工作;2、单位公示:按原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建立职工退休公示制度的通知》(晋劳社养[2003]219号)文件规定执行;3、对公示期满后无异议或经调查核实后无误的人员,由参保单位填写《职工正常退休信息确认表》,本人签字单位盖章后,报经办机构确认;4、经办机构确认信息后,参保单位将信息确认表通知职工本人并存入本人档案。
填表说明1、岗位性质指管理岗位或生产岗位;2、合同制职工实际缴费起始时间系指本人实际缴费开始时间;3、个人账户起始时间系指视同缴费计算截止年月(如:1992年1月前在企业参加工作的非行业合同制职工,填写1992年1月);4、视同缴费年限系指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前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或合同制职工指数视同为“1”的缴费年限;5、核减视同缴费月数系指病假劳保期间超过6个月、劳动教养处分但未开除公职其劳动教养期间、插队知识青年返城后“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等其他按国家和省规定需核减的年限;6、增加视同缴费月数系指山西省建立个人账户后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和原行业统筹企业工作经历等按国家和省规定可定为视同缴费的年限;7、表内“视同缴费年月”应包含“其中增加视同月数”或“其中核减视同月数”;8、山西省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以国家公布的关于艰苦边远地区界定和划分为准;9、实行个人缴费后(含合同制职工视同缴费期间)的特殊工种工作年限不再折算过渡性养老金工龄,“特殊工种折合月数”最长不超过5年。
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人员信息采集表单位名称:人员分类:人员编号:填表人:审核人:填报日期:200 年月日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1.单位名称:填全称(以单位公章为准)。
2.人员分类:“在职、离休、退休、退职”中的一种。
[必填]3.人员编号:填写顺序号,如1,2,3 …等。
4.人员性质:指干部、聘干、工人、民师、合同工。
5.出生年月:以档案最早记载的时间为准。
[必填]6.工作时间:指参加工作时间,以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的时间为准。
[必填]7.间断工龄:填工龄间断的时间,如“2”年等。
8.工作年限:按虚年计算。
(年减年+1)9.应计学龄:指“未计算工龄的大专以上学龄”。
10.工资类型:按当前实际执行的工资制度填写。
[必填]即:机关(干部)、机关(工人)、事业(管理)、事业(专技)、事业(工人)。
11.相当职级:按现在实际执行的工资制度中的对应的一种职级填写。
[必填]机关(干部):办事员,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副省级,正省级;事业(管理):六级职员、五级职员、四级副职、四级正职、三级副职、三级正职等;事业(专技):小教三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机关(工人)或事业(工人):普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见习、学徒期人员填写:见习试用。
12.工资档次:指职务工资的档次,如职务工资为“副科3档”,则工资档次填“3”。
如,某人执行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中学一级教师3档”,那么,“工资类型”填写“事业(专技)”,相当职级填“中级”,“工资档次”填写“3”。
再如,某人现在执行的是机关工资“副科2档”,那么,“工资类型”填写“机关(干部)”,相当职级填“副科级”,“工资档次”填写“2”。
再如,某人现在执行的是事业管理人员工资“副科2档”(准确称呼是“四级副职2档”),那么,“工资类型”填写“事业(管理)”,相当职级填“四级副职”,“工资档次”填写“2”。
XX省离退休干部信息采集表 填报单位(盖章):20 年月日一、基本信息*姓 名 备 注 名*性 别 *出生日期*身份证号 *籍 贯*民 族 *手机号码*文化程度 *医保卡号*单位名称 *单位代码*政治面貌1 政治面貌2*隶属关系 *机构性质*现享受待遇 *所在省市区*行政级别 *健康状况*电子邮箱 q q 微 信*婚姻状况 *入党时间 原地区名称*购房情况 *离退休状态 *参加工作时间 *文革前最高职级 参加革命时期 *专业职务级别 *是(否)医疗*月收入总额 *是否为军休干部 社会保险*是否死亡*简 历*发挥作用情况*参加历史重要活动的情况—*荣誉称号*曾受党纪处分情况二、个人其他信息*离退休职级 *目前状况统计标志 自雇(护理费) 离(退)休时间 *安置时间*离(退)休时职务 *离(退)休时单位名称 现管理单位 *基本离休费*离(退)休时职务名称 *享受待遇批准时间*文革前任最高级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现管理单位名称 *定点医院名称*享受医疗医院名称 所属行业三、家庭信息配偶姓名 *子女总数*需抚养人数 *现居住地*建筑面积 *配偶工作单位 *配偶出生日期 *家庭具体住地址*住址邮政编码 *配偶目前状况四、生活联系人*姓名 邓康 *性别*qq *微信*家庭住址 阆中临济堂街86号 *与老干部关系五、我的支部*支部名称 *支部电话*支部地址 *组织名称备注:1、单位名称填写现在管辖的单位;2、机构性质填写机关(事业或企业)单位;3、隶属关系填划县(市区)或乡镇街道);4、享受待遇填写副省级至乡科级或其他;5、行政级别填写副部省职至办事员职或其他职级;6、离(退)休状态填写离休或退休;7、所属行业填写按从事的行业进行填写,如国家机关、党政团体等;8、上传头像区为个人近期电子版证件照一张,采用JPG格式,用本人身份证号码注明;9、上传离(退)休证书为登记有个人离(退)休内容的电子版图片一张,采用JPG格式,用为本人身份证号码注明。
退休人员个人信息采集表
(4年9月30日后退休人员)
填写人:
填写说明
1.姓名:与身份证使用的姓名一致;
2.文化程度:按照退休人员最高学历填写,内容格式“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学士、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本科、专科、中等专科、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其他”;
3.身份证号:最新换发的二代身份证号码;
4.户籍所在地:填写到(县、区级),如:“××省××市(州)××县(区)”;
5.户口性质:按照城镇、农村、港澳台、外籍分类填写;
6.通讯地址:按通信地址全称填写,如:“××省××市(州)××县(市、区)××街道(乡镇、大道、路)××门牌号(小区、村组)××楼××号”;
7.特殊人群类别:退休人员属于教师、护士、从事特殊教育、院士专家、军转干部、工伤1-4级的,需要填写此项;
8.4年10月前参加养老保险情况:(1)机关事业,指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情况,(2)企业,指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情况,(3)部队,指参加军人养老保险;(4)从未参加过养老保险的人员填未参加;
9.填写人:须为本人或代理人签名。
附件4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信息表
单位名称(公章):社会保险登记编号:填报时间:
单位负责人:单位经办人:
填写说明:
1、社会保险登记编号: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登记编号。
2、本表填写的对象为:纳入参保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改革启动时点至单位首次办理参保登记期间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
3、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出生日期、民族、户籍所在地:按照身份证件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填写。
4、参加工作时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确认的首次参加工作时间。
5、退休时间:改革时点尚未退休,单位办理首次参保登记时已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按照退休审批表上确定的退休时间填写,在职工作人员不填写。
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经办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新增附表增加信息采集项目(新增附表可一人一表也可多人一表)。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数据采集指标说明一、系统注册1.填写身份信息栏时,单位名称应与上级主管部门或编制部门批准其成立的文件上的单位名称相一致(单位全称),不得填写简称,注册后单位名称不能修改。
2.如果单位有组织机构代码,就填写;如果没有组织机构代码,选择“我没有组织机构代码”,系统会自动给单位生成一个组织机构代码。
3.填写注册信息栏时,联系人电话应填写为11位有效手机号码(号码错误,将无法接收验证码,就不能注册)。
二、信息录入(一)人员范围界定此次数据采集,采集对象为本单位纳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范围的所有人员,按当前的人员状态分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两个模块录入。
区分在职还是退休的时间节点为2014年9月30日。
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10月1日后的退休人员要按在职人员采集。
(二)在职人员参保信息1.姓名、证件号码、性别、出生时间:按照参保人员有效身份证件上的相关信息填写,在职人员证件号码必须为18位(二代身份证号)2.参保时间:不能早于“2014100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3.最后一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时间:是指参保个人最近一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
对多数人来讲,最后一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就是本人参加工作时间,从企业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按调入时间填报。
军转干部和复退军人按本人到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起薪时间填报。
A 机关事业单位B 企业单位A B A →AB A A →A4.经费形式: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经费自理三类(在下拉菜单勾选);5.人员类别:填写数据采集当前个人身份类别,分为公务员、机关工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和见习期人员六类;6.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公务员的职务、级别、级别档次,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档次、技术等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岗位、薪级,均按照数据采集系统相关项目下拉菜单格式填写(公务员职务加括号的,按任免机关确认的职级填报,比如,副处长(正处级),职务填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标识,选是或否;不能填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