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速览
- 格式:pdf
- 大小:657.11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集中供暖行业全景速览摘要:一、发展环境:政策经济双向推动,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城市供暖作为社会民生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
在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部政策及加大财政补贴,来持续推动供热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加快供热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煤炭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新建和供热改造等,为实现集中供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现状:供暖需求持续提升,供暖面积稳定增长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集度高、用热面积大,集中供热更适合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居民用热。
集中供热具备节约燃料、减轻大气污染、节省用地、提高供热质量、低噪音、少扰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故障率低等多种优势。
受益于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支持、基建投资力度加大、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镇化加速、社会消费升级和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等,全国用热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我国集中供暖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供热面积和供热量持续增长。
三、市场格局:国有企业竞争优势明显,传统热电及新能源企业崛起迅速在我国政策红利和社会用热需求增加的推动下,集中供暖行业前景广阔,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从我国集中供暖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情况来看,当前处于第一梯队的主要是国有电力公司和能源公司,其资金、规模、热力技术优势突出,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
处在第二梯队的主要是传统热电、新能源企业,其在业务经营、盈利模式、技术经验上也由一定积累。
第三梯队主要是微小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由于受成本、技术、渠道、经验等壁垒限制,其业务主要在局部地区,竞争形势激烈。
四、发展趋势:供暖清洁化转型加快,行业智能水平不断升级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部政策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要求提升清洁能源在集中供暖中的使用,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
中国管道直饮水行业速览内容概要: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缺少和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
管道直饮水已成为居住者生活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我国管道直饮水供需量均呈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管道直饮水消费量从2016年的4785.2万吨增长至10778.1万吨,管道直饮水供给能力从2016年的14.9万吨/天增长于32.8万吨/天;预计2023年我国管道直饮水消费量为11824.2万吨,管道直饮水供给能力为36万吨/天。
随着政府逐步推进饮水工程及人们对饮水健康日益关注,管道直饮水行业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关键词:管道直饮水市场规模、管道直饮水市场竞争格局、管道直饮水行业发展前景一、行业概况管道直饮水是采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内设有净水站,利用特殊的水处理设施和技术、对自来水作进一步深度处理,通过独立建设的优质供水管道,将“直饮水”输送到各家各户,供直接饮用。
管道直饮水使用市政管网中的自来水作为水源,利用水泵将市政自来水输送到小区进水设施中,随后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后才可以作为生活用水供给区域内居民进行使用。
为提升供水工作的便捷性,在小区内建立独立管网系统,在该系统运行期间,系统核心是进水处理设施,该设施的处理效果和居民用水情况有直接关联。
管道直饮水使用市政管网中的自来水作为水源,利用水泵将市政自来水输送到小区进水设施中,随后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后才可以作为生活用水供给区域内居民进行使用。
为提升供水工作的便捷性,在小区内建立独立管网系统,在该系统运行期间,系统核心是进水处理设施,该设施的处理效果和居民用水情况有直接关联。
二、全球管道直饮水分析管道直饮水的发展历程起源于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美国是最早发展管道直饮水的国家之一。
水作为德国人眼中的“第一物质”,饮用水安全立法尤为重要。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就陆续制定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法律,并且这些法律每5年至少修订一次,确保水质标准与时俱进。
中国灾备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述:目前,我国灾备行业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华南、华东和华北成为热点应用区,市场占比别为17.1%、35.3%与17.1%。
关键词:灾备行业政策、灾备行业产业链、灾备行业市场规模、灾备行业重点企业、灾备行业发展趋势一、灾备行业概述灾备是指组织的灾难备援。
在信息化的IT系统中,灾备是指在灾难未发生前,利用IT 技术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保护,包括本地及异地的数据备份、应用和场所的接管等,确保系统遭受灾难时数据的安全,以及业务的快速恢复,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
备份是指数据或系统的备份,它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存储介质的过程,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通常基于数据库日志文件进行操作。
备份方式根据备份数据量、备份频率和备份对象等多种分类方式。
二、中国灾备行业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政策始终关注数据安全和大数据行业发展,如“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壮大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十三五规划”提出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加强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应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支持数据存储、分析处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技术产品研发,推进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多项利好政策为灾备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灾备行业产业链灾备行业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从上游的技术扩展到下游的最终用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灾备行业上游主要为技术研发与供应商、存储技术供应商、与网络基础设施;中游为解决方案集成商与数据中心运营商;下游主要为企业用户与政府部门。
从我国灾备行业下游需求分布来看,2022年我国灾备行业前五大细分市场分别为金融、政府、能源、制造和医疗,市场规模分别为106.44亿元、64.22亿元、52.06亿元、45.84亿元和10.42亿元。
中国黄磷行业全景速览摘要:一、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充足,下游需求平稳释放受下游需求平稳增加及疫情后时代经济和社会产业复苏,矿产企业陆续复工复产,2022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为10811.4万吨,同比增长5.07%,相较上年全年磷矿石产量增加了521.5万吨。
磷矿石作为黄磷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其充足供应将保障黄磷的生产制造,为行业提供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
磷肥在近年来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肉类产品、粮食等需求增加的趋势下,磷肥市场产量及需求量平稳释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磷肥产量达到1684.4万吨,增速近6%,相较上年磷肥产量增加了95.3万吨。
随着黄磷下游领域中磷肥产业规模的扩大,将持续拉动黄磷市场需求空间的增长。
二、发展现状:供给侧产能结构调整,需求端迎来新增长点随着双碳、双控政策推进实施,黄磷产区限电限产、环保督察日益趋严,部分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
伴随大气治理、限电降耗等政策的持续推进,将对国内黄磷生产限产管控进一步加强;同时国家对高耗能企业执行差别化电价政策以及上游焦炭、磷矿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将加大黄磷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预计未来我国黄磷生产供应将持续偏紧。
由于黄磷应用领域广泛,下游涉及多个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的良好发展,全国黄磷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2017-2020年全国黄磷表观需求量步入下滑轨道,由93.61万吨下滑至53.15万吨。
2021-2022年全国黄磷需求总量开始回升,由62.22万吨增长至84.99万吨。
三、市场格局: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重点企业效益提升当前我国黄磷行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企业集中度较低,尚未出现垄断性企业。
按照产能口径大小测算,2021年全国产能排名前7的重点企业湖北兴发、弥勒磷电、宣威磷电、云南江磷、雷波凯瑞、四川川投、南磷集团占据全国黄磷市场份额分别为11%、5.9%、5.9%、5.1%、4.4%、4.4%、4.4%,7家企业市占率合计为41%。
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机柜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述:数据中心机柜的需求随着IDC需求增长而增长。
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柜行业市场规模44亿元,同比2021年的41.47亿元增长了6.1%,目前,国内数据中心机柜需求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上海、北京、江浙等地区。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柜行业政策、数据中心机柜行业产业链、数据中心机柜市场供需、数据中心机柜市场规模、数据中心机柜竞争格局、数据中心机柜发展趋势一、数据中心机柜行业概述数据中心机柜是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功能角度看,它为数据中心提供了物理空间,承担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布线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安防监控系统数据中心设备的物理承载,并为上述设备的供电、互联互通提供了结构通道和维护上的便利性。
随着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和大型化发展趋势,数据中心机柜又需要通过提供基础接口、气流再分配通道等功能,为数据中心的拓展、管理和能耗管理从机房层面提供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柜主要产品包括服务器机构、冷热通道、微模块、T-block机架与机柜组件等。
数据中心机行业主要产品类别二、数据中心机柜行业相关政策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
随后相继出台《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快实施“新基建”“东数西算”等工程,使数据中心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数据中心建设利好政策的出台持续推动我国数据中心机柜行业的发展。
中国数据中心机行业相关政策梳理三、数据中心机柜行业产业链随着数据处理需求不断快速增长,以及企业和运营商所采用的分散主机设备逐步被数据中心高性能的服务器所替代,数据中心服务需求出现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的建设也提出了快速化、能适应多样性建设环境的新要求,预制化、模块化和产品化的机柜系统则是这种要求下的必然产品演变。
2023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况:智慧物流下游市场主要包括快递、医药、汽车、3C电子、家电、轻工业生产等众多行业,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下游市场中新能源、快递快运、快消领域的市场规模最大,分别占比14.8%、14.7%、12.7%,其次医药、电商、汽车、机场等应用场景占比同样不低。
关键词:智慧物流、智慧物流装备、物流自动化一、智慧物流综述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
对比传统物流,智慧物流能有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提高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并降低成本。
具体来看,以仓储物流为例,与传统仓储物流相比,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装备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低,能实现存储、分拣、输送和包装作业的无人化。
智能物流装备具有节约用地、减少劳动力需求、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货物损坏或遗失、降低货物拣选差错率等诸多优点。
二、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背景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此后,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先后发布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规划和快递业十四五规划,为建设数字智能的物理服务体系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国内社会物流行业现状来看,国内物流市场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物流需求规模再上台阶。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47.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309.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农产品物流总额5.3万亿元,增长4.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3.1万亿元,增18.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2.0万亿元,增长3.4%;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8.1万亿元,下降4.6%。
2023年中国淀粉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况: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淀粉产量约为3959.53万吨,同比下降3.5%,主要原因是受玉米深加工行业开工率整体下降使得玉米淀粉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影响;需求量约为4366.39万吨,同比下降1.8%。
从产量结构来看,玉米淀粉是我国淀粉最主要的细分品种,2022年产量占比约为95.5%。
关键词:淀粉行业发展趋势淀粉行业竞争格局淀粉产量淀粉进出口一、概述淀粉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许多通过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单元组成,它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存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通常是以谷类、薯类、豆类以及各种可食用植物为原料制取。
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淀粉主要可分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绿豆淀粉等种类。
二、行业政策近年来,国家将淀粉深加工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淀粉及淀粉制品产业也作为“十三五”规划重点投资项目,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淀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链淀粉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谷物、薯类、豆类等;中游为淀粉生产供应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造纸、纺织等领域。
玉米是淀粉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
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玉米种植面积开始调减,加上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使得2015-2020年期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下降。
2021年受国内政策补贴及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意愿增强,使得玉米种植面积开始回升,到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43070千公顷,同比下降0.6%。
产量方面,由于种植面积的下滑,2015-2018年期间我国玉米产量也随之持续下滑,但得益于种植技术水平及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我国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产量降幅比种植面积降幅小,2019年更是在种植面积下滑的情况下产量出现增长。
国际国内地理时事热点速览(一)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09期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新年来临之际爆发,在2021年新年来临之际加剧病毒和环境的关系:一般认为,病毒是喜寒怕热的,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病毒分子的稳定性。
实验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喜低温低湿的环境。
我国之前零星发病和冷冻食品有关,也证明这一观点。
二、马克龙给波斯湾“起新名”2020年1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其推特上发布内容,称法国已经在“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波斯湾”部署了美洲豹特遣队,并逐渐加强该地区的海上安全。
当地时间1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在社交平台上分别用波斯语、英语和法语发布了内容批评马克龙这一错误,并提醒他称:“伊朗南边的海湾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波斯湾。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在其推特上用三种语言写道:“我想提醒一下马克龙先生,伊朗南边的海湾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波斯湾。
你自己起的名字,正如同在波斯湾的法国军队一样都是错误。
这两个错误都很严重,但都可以有补救措施。
”波斯湾总面积约25.1万平方公里,位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南部的霍尔木兹海峡将波斯湾与阿曼海和印度洋连接在一起。
波斯湾盆地为发育于阿拉伯板块之上的大型沉积盆地,是世界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里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剩余可采储量的47.6%,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占全球的40.9%,共有油气田1841个。
波斯湾盆地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8个国家。
伊朗之所以对此问题十分敏感,是因为伊朗认为其是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的大国,历史悠久,波斯文明在本地区独树一帜,“波斯湾”的称呼早已存在,改称“阿拉伯湾”意在宣扬泛阿拉伯主义,削弱伊朗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这是伊朗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伊朗同阿联酋之间在海湾水域存有岛屿归属争端。
伊朗认为,改变海湾称呼有为该岛屿属阿联酋寻找证据之嫌。
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况: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图片和视频文件成为国民网络社交、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相机等产品成像质量和效果要求也不断提升,推动了光学镜头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光学镜头应用也逐渐拓展到汽车、机器视觉、AR/VR等新兴领域,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37.49亿元,同比下降1.2%。
关键词:光学镜头行业发展趋势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光学镜头行业供需情况一、概述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是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
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核心组成,其功能是光学成像,通过借助光学折射原理将需拍照的景物聚焦到胶片或图像传感器芯片上,其中成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各像差等指标是衡量光学镜头质量的标准,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算法的实现和效果。
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
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
二、行业政策光学行业是传统光学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受下游应用领域产业政策的影响。
一方面,精密光学技术和产品是当今前沿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政策对促进我国光学行业的科研创新及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有利于下游视频监控、影像识别、生物医疗、车载光学以及工业激光、光通信等行业的发展,扩大了精密光学产品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