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复习课——比喻
- 格式:pptx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8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带有修辞的句子与说明方法的句子归类及练习(超全)一、修辞方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一)比喻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如、般、似的、是、成了、变成”等。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小小的花苞圆圆地,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7、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8、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去动,像海上的波浪。
9、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0、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低贱钢铁巨人一样。
11、桌面上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2、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4、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15、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6、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和蔼可亲。
17、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18、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19、仿写比喻句:(二)拟人定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6种修辞方法。
2、能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3、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熟练掌握修辞方法的妙用,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揭示本课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修辞手法。
1、猜谜语引入复习。
2、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最熟悉哪些修辞方法呢?(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那我们现在就去会会这些“老朋友”。
二、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1、引入复习内容,你能判断下面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句)2、思考判断:你是如何判断它是比喻句或者是拟人句的呢?请你找出比喻句的特征。
3、复习比喻句的三种类型:明喻暗语借喻4、比喻句的运用原则。
1.要贴切 2.要形象。
5、区别含有“像”、“仿佛”“似的”等词语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6、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7、刚才你是如何迅速判断它是拟人句的?请找出拟人句的特征。
8、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在哪里?9、如果把人当成物来写?那叫什么呢?(拟物)10、引出比拟。
11、巩固练习:三、复习排比句。
1、你能判断以下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1)出示句子,引出排比句。
(2)什么叫排比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2巩固练习。
四、复习夸张句。
1、看看这些句子又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夸张)2、什么叫夸张?其作用是什么?2、夸张的方式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五、复习反问句和设问句。
1、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句子,你知道他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2、设问和反问有什么特征,清说一说。
他们的作用分别是说什么?小结。
六、综合练习。
1、说说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读成语、辨修辞。
3、读古诗,辨修辞。
4、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5、练一练。
七、课堂小结:修辞歌。
八、板书设计:复习:走进修辞手法比喻本体比喻词喻体拟人没有比喻词具有人的特点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词组或句子夸张夸大缩小超前反问明知故问设问自问自答……。
比喻的复习和应用一、教材简析:本课为复习课,所授内容为教师自行整理选定,分为三个部分:比喻的三种类型,比喻的作用,比喻的应用。
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认识,提高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接触过大量比喻句,会辨析较为明显的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会写简单的比喻句,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缺乏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对暗喻和借喻较为陌生,体会句子时不够全面深入,在运用比喻时还不够灵活,所写比喻句质量不高。
三、设计理念: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无论从考查还是实际的运用等方面看都是重点。
作为六年级学生已经对比喻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力求通过研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遵从辨识、理解、运用的规律进行重点突破,解决疑难,从而使学生系统地认识、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目标:通过知识讲解,例句解析,能够准确辨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准确辨识比喻;体会比喻的作用;能写出精妙的比喻句。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学过的修辞手法,出示句子(ppt),说说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板书:比喻)远看长城它宛如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月亮好似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夜幕中。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2、师: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就具有这样一种本领。
对于比喻,我们并不陌生。
本节课,我们将对这种修辞做一个系统的了解。
(ppt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之比喻的复习与应用)(二)明确比喻的概念,了解比喻中的明喻。
1、指名说什么是比喻。
师小结:比喻简单说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六年级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总结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应用。
3. 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一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3. 例句分析:给出典型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创作。
5. 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选出优秀的句子。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修辞手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2. 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优秀作文:提供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秀作文,供学生参考。
4. 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用于辅助讲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段落,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实际应用。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任务驱动:设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修辞手法。
3. 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4.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复习欲望。
1.2 教学内容: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开场白:教师简要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1.3.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原因。
1.3.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这些修辞手法。
1.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1.3.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复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比喻修辞手法:教师简要回顾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2.3.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效果。
2.3.3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2.3.4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
2.3.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比喻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复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拟人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
3.3 教学步骤:3.3.1 回顾拟人修辞手法:教师简要回顾拟人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3.3.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其效果。
小学六年级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第一节: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导入先给学生几句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让学生猜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二、教学内容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