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压注射器常用参数.doc
- 格式:doc
- 大小:206.54 KB
- 文档页数:2
2性能指标2.1针筒的适配性注射器应能同时使用两个 200mL 一次性无菌注射针筒。
注:为了区别两个针筒,下面分别用A 针筒和 B 针筒进行表述。
2.2注射速率及误差2.2.1注射速率a)注射速率应能在 0.1mL/s~10mL/s 范围内调节;调节步长为 O.1mL/s。
b)测试注射速率应能在 0.1mL/s~10mL/s 范围内调节;调节步长为 O.1mL/s。
2.2.2误差a)测量注射速率 R 与设定值 A 的误差应满足:-(0.05A+0.1)≤R-A≤ 0.05A+0.1。
b)测量测试注射速率 R 与设定值 A 的误差应满足:-(0.05A+0.1)≤R-A≤ 0.05A+0.1。
2.3注射剂量及误差2.3.1注射剂量每个针筒的注射剂量应能在 1mL~200mL 范围内设置;设定步长为 1mL。
2.3.2测试注射剂量测试注射剂量应能在 1mL~20mL 范围内设置;设定步长为 1mL。
2.3.3误差测量注射剂量、测试注射剂量 R 与设定值 A 的误差应满足:-(0.05A+1)≤ R-A≤0.05A+1。
2.4吸药速率及误差2.4.1吸药速率吸药速率应能在 0.1mL/s~10mL/s 范围内调节;调节步长为 O.1mL/s。
2.4.2误差测量吸药速率与设定值 A 的误差应满足:-(0.05A+0.1)≤R-A≤0.05A+0.1。
2.5排气速率及误差2.5.1排气速率排气速率应能在 0.1mL/s~10mL/s 范围内调节;调节步长为 O.1mL/s。
2.5.2误差测量排气速率与设定值 A 的误差应满足:-(0.05A+0.1)≤R-A≤0.05A+0.1。
2.6最大注射压力注射器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压力应为 350psi(2.4MPa),误差不超过±10%。
2.7压力限制2.7.1压力限制范围注射器的压力限制应能在 10psi(0.07MPa)~350psi(2.4MPa)范围内设置,设定步长为 1psi(0.007MPa)。
2性能指标2.1性能2.1.1与一次性无菌注射针筒的适配性a)ASA-200E 应能使用 200ml 和130ml 二种一次性无菌注射针筒;b)ASA-200H 应能使用 130ml 一次性无菌注射针筒。
2.1.2注射速率及误差2.1.2.1注射速率a)ASA-200E 的注射速率应能在 0.1ml/s~8.0ml/s 的范围内连续可调,步长为 0.1ml/s;b)ASA-200H 的注射速率应能在 0.1ml/s~50.0ml/s 的范围内连续可调,步长为 0.1ml/s。
2.1.2.2误差注射速率的平均误差应为±5%。
2.1.3最大注射容量最大注射容量至少应能达到所配一次性无菌注射针筒的最大装药容量;误差应为±5%。
2.1.4压力保护设定及提示2.1.4.1压力保护设定a)ASA-200E 的压力保护设定值应能在 0.7MPa(100psi)、1.0MPa(150psi)、1.4MPa(200psi)和1.7MPa(250psi)四档可调;误差应为±0.1MPa或±10%,二者取大值。
b)ASA-200H 的压力保护设定值应能在 0.7MPa(100psi)~6.9MPa(1000psi) 范围内连续可调,步长为 6.89kPa(1psi);误差应为±0.1MPa或±10%,二者取大值。
2.1.4.2提示当注射压力超过压力保护设定值时,注射器应能自动停止推进并发出声或/ 和光提示。
2.2环境试验要求环境试验要求应符合 GB/T 14710-2009 中气候环境试验Ⅰ组、机械环境试验II 组和表2 的规定,运输试验和对电源的适应能力试验,应符合 GB/T 14710-2009中第 4 章和第 5 章的规定。
2.3外观和调节机构2.3.1外观应平整端正,不得有明显的凹凸、伤斑、裂缝,过度处的轮廓应清晰。
2.3.2面板上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准确、牢固。
高压注射器适用范围: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先后将造影剂和生理盐水注射进正在接受CT检查的患者体内。
1.1规格型号:1.2组成高压注射器包括:立式高压注射器,包含型号(CD800P\CS600P)注射器遥控器电源盒数据线立柱结构1.3安全分类:按医用电气设备防护分类,该注射器属于Ⅰ类、BF型设备.1.4基本参数:两种规格型号的技术参数(见表1)表1技术参数对比2.1电源及环境条件a)操作环境温度:+5℃~+40℃;b)操作环境相对湿度:30%~75%;c)大气压力范围: 860hPa~1060hPa;d)电源条件:交流;电源电压:AC 100V~240V、 50Hz/60Hz2.2注射量调节范围和误差:a) 注射量调节范围:1mL~200mL,增量1mL;b) 注射量调节误差:+2%。
2.3注射流速调节范围和误差a) 注射流速调节范围:0.1mL/s~10.0mL/s,增量0.1mL/s;b) 注射流速调节误差:稳定流率下的误差为±5%。
c) 流速转换时间和注射总量误差:当一个注射程序项下有多个注射流速,且相邻两个阶段的注射流速之间的差≥2.5mL/s时,其注射流速转换的时间应不超过3s;且注射总量误差应不大于该注射程序设定的注射总量的±2%。
2.4极限压力调节范围本机具有极限压力设定范围功能:a) 极限压力调节范围:40psi~325psi,增量1psi,误差±10%;b) 在注射过程中,当压力达到极限值时,系统自动暂停注射,并在注射器和遥控器上显示“overpressure”,同时语音进行提示。
2.5噪声整机运行噪声应不大于A计权70dB。
2.6注射安全保护功能a) 在注射器针筒处于向上位置时,设备处于程序锁死状态,不能进行注射,只有向左或向右倾斜到位时才能进行注射;b)注射器机头可在其左(右)极限位置绕其旋转轴向右(左)旋转大于270°。
当注射器机头达到左(右)极限位置时,注射器才能进行注射;c) 注射过程中,点击触摸屏的任何部位,应暂停注射。
第二节注射机的基本参数注射机的主要参数有公称注射量、注射压力、注射速率、塑化能力、锁模力、合模装置的基本尺寸、开合模速度、空循环时间等。
这些参数是设计、制造、购置和使用注射成型机的依据。
一、公称注射量1、定义:公称注射量是指在对空注射的条件下,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公称注射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射机的加工能力,标志着能成型的最大塑料制品,因而经常被用来表征机器规格的参数。
2、表示方法注射量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用注射出熔料的重量(单位克)表示,另一种是用注射出熔料的容积(单位厘米3)表示。
我国注射机系列标准采用后一种表示方法。
3、理论注射量公称注射量即实际最大注射量。
还有一个理论最大注射量,其表达式为Q理=πD2S/4——理论最大注射量(厘米3)式中 Q理D——螺杆或柱塞的直径(厘米)S——螺杆或柱塞的最大行程(厘米)4、公称注射量(即实际最大注射量)的注射量,但是在该式说明,理论上直径为D的螺杆移动S,应当射出 Q理注射时有少部分熔料在压力作用下回流,以及为了保证塑化质量和在注射完毕后保压时补缩的需要,故实际注射量要小于理论注射量,为描述二者的差别,引入公称注射量。
Q公称 =αQ理式中α---注射系数5、注射系数(相当于密炼机的填充系数)影响注射系数的因素很多,如螺杆的结构和参数、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背压的大小、模具的结构和制品的形状以及塑料的特性等。
对采用止回环的螺杆头,注射系数a一般在0.75、0.85之间。
对那些热扩散系数小的塑料,a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通常多取0.8。
二、注射压力1、定义:注射压力是指注射螺杆或柱塞的端部作用在物料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注射压力是为了克服熔料流经喷嘴、浇道和型腔时的流动阻力,螺杆(或柱塞)对熔料必须施加足够的压力。
注射压力的大小与流动阻力、制品的形状、塑料的性能、塑化方式、塑化温度、模具温度及对制品精度要求等因素有关。
2性能指标2.1针筒的适配性注射器应能同时使用二个 200ml 一次性无菌注射针筒。
注:为了区别二个针筒,下面分别用 A 针筒和 B 针筒进行表述。
2.2注射速率及误差2.2.1注射速率注射速率应能在 0.1ml/s~10ml/s 范围内调节;调节步长为 O.1ml/s。
2.2.2误差注射速率与设定值的偏差为±(5%+0.1ml/s)。
2.3注射容量及误差2.3.1注射容量每个针筒的注射容量应能在 1ml~200ml 范围内设置;设定步长为 1ml。
2.3.2误差注射容量与设定值的偏差为±(5%+1.0ml)。
2.4最大注射压力注射器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压力应为 300psi(2.1MPa)。
2.5压力限制2.5.1压力限制范围注射器的压力限制应能在 100psi(0.7MPa)~300psi(2.1MPa)范围内设置,设定步长为 50psi(0.35MPa)。
2.5.2误差压力限制误差为±0.1MPa或±10%(二者取大值)。
2.6扫描延时和注射延时注射器应具有扫描延时和注射延时功能,延时范围和误差如下:a)扫描延时范围:0s~600s 可调,调节步长为 1s;b)注射延时范围:1s~600s 可调,调节步长为 1s;c)延时误差:±1s或±1%(二者取大值)。
2.7注射头旋转角度注射头向上旋转角度应能保证将针筒内的空气排尽,向下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10º。
2.8功能注射器应具有下列功能:a)注射器每次注射应能分段进行;b)注射器至少应能存储 100 套注射程序,并能随时调用修改;c)注射器应能实时显示已注时间和已注容量;d)当注射压力超过压力限值时,应能发出明显的信号给操作者以提示,并停止注射;e)注射器应有输入输出接口;f)注射器在注射过程中可随时停止注射。
2.9外观a)外观应平整端正,表面清洁,色泽均匀,无锋锐棱角、毛刺及伤斑、裂缝等缺陷;b)面板上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见;c)控制器件应固定牢固,控制灵活可靠;d)涂覆层应均匀,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高压注射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用于将液体药剂注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医疗设备。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高压力将药液注入,以确保药液能够快速而均匀地达到目标部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注意事项在使用高压注射器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以下注意事项正确操作:1. 仅由医疗专业人员操作:高压注射器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操作。
请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技能,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2. 设备检查:在使用前,必须检查高压注射器的设备是否完好,如注射器本体、连接管路、注射针头等。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联系售后服务。
3. 清洁和消毒:每次使用前后,都应对高压注射器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确保注射器表面和内部无任何污垢或残留,以防细菌感染。
4. 药液选择和配比:在使用高压注射器时,请按照医生的嘱咐选择合适的药液,并按照正确的配比进行混合。
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种类或剂量。
5. 注射针头选择:根据不同的注射部位和需要,选择合适大小和长度的注射针头。
确保注射针头的质量可靠,以免针头折断或造成其他风险。
6. 压力控制:在注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注射器的压力。
按照医生的建议,慢慢调节高压注射器的压力按钮,以确保药液注射的速度和压力适宜。
7. 注射过程监控:在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和患者的反应。
如有任何异常情况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向医生报告。
8. 关机和维护:在使用完高压注射器后,请务必将其适当地关机,并按照用户手册中的维护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高压注射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电源接口可靠连接。
清洁并消毒手部,佩戴手套和口罩等防护装备。
2. 药液准备:根据医生的嘱咐,选择适当的药液,并按照正确的配比进行混合。
确保药液完全溶解,无明显异物或悬浮物。
3. 连接注射针头: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将其与高压注射器的连接管路连接。
DSA高压注射器技术参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研发出了DSA高压注射器,它可以在燃料混合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DSA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燃油喷射器,也叫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高压下将燃油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内,能够实现对燃油的精确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主要介绍DSA高压注射器的技术参数。
1.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是由高压泵、压力传感器、高压油管、高压共轨、喷油嘴等几个部件组成。
其中高压泵提供高压燃油,压力传感器负责检测高压油的压力,高压油管用于储存高压燃油,高压共轨起到了燃油加压的作用,而喷油嘴则是将燃油喷入燃烧室内。
DSA高压注射器通过这些部件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燃油的精确控制。
2. 压力控制范围DSA高压注射器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就是它的压力控制范围。
一般来说,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工作压力会在1000bar到2000bar 之间,而DSA高压注射器的工作压力则会在2200bar以上。
这种超高压力可以使燃油更加均匀地喷入到燃烧室内,从而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能耗和排放。
3. 喷孔数量和直径DSA高压注射器的另一个技术参数就是喷孔的数量和直径。
一般来说,高压注射器的喷孔数量会影响到燃烧室内燃油的分布情况,而喷孔的直径则会影响到燃油的喷雾效果。
DSA高压注射器通常会采用多喷孔的设计,以实现更均匀的喷油效果。
此外,高压注射器的喷孔直径也会受到燃油的粘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直径越小,燃油喷雾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阻力和复杂程度。
4. 燃油喷射时间和容量DSA高压注射器的燃油喷射时间和容量也是其关键的技术参数之一。
燃油喷射时间是指从控制信号到喷射完成所需的时间,而容量则是指喷油嘴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燃油量。
DSA高压注射器通常具有两种喷射模式:单喷射和多喷射。
单喷射燃油系统在每个发动机周期中只会进行一次喷油,而多喷射系统则可以在一个发动机周期中进行多次喷油。
德国Ulrich(欧利奇)Tennes s ee XD2003型MRI/CT造影剂注射器配置单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注册证号:MRI/CT造影剂注射器Tennessee XD2003型Ulrich GmbH & Co. KG (德国)国食药监械(进)字2009第2312575号用途:用于MRI/CT检查过程中造影剂的注射型号规格和配置: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主机触摸终端触摸笔触摸笔架电源盒MRI/CT造影剂注射器Tennessee5 m 保护管XD2003型20ml杯托2个盐水吊杆杯托固定器水滴杯泵转动锁中文操作手册35 m 光纤:用于终端与主机的连接标注配置选配件托盘垃圾桶德国Ulrich(欧利奇)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产品型号:MRI:Te nne sse e XD2003MRI造影剂注射器技术参数*1 *2 *3 注射通道数传输方式3个(2个造影剂,1个生理盐水)滚子泵单向传输技术,杜绝交叉感染无针筒,仪器全自动密闭式装载,无需护士开瓶抽取,完全避免院内感染无针筒,仪器全自动密闭式装载,无需护士开瓶抽取,完全避免院内感染不同位置的四组超声波全自动检测,无需护士判断与检查10ml-1000ml,超大造影剂装载量,满足更多和更复杂的注射10ml-1000ml,超大造生理盐水装载量,满足更多和更复杂的注射造影剂装载方式*5生理盐水装载方式*6气泡警示与排除功能*7造影剂装载容量范围:*8生理盐水每次最大容量*9 病人每次最大注射容量:CA+ NaclMRI: 最大250ml/人101112 信号传输方式光导纤维传导杂质与微生物过滤系统聪明流体过滤系统,可过滤各类微生物与杂质节省造影剂每次注射可节省20-25%13保持血管扩张功能3ml/分钟,避免注射过程中病人血管破裂而引发的医疗纠纷0.2ml/s – 8ml/s,增量0.1m/s自动校准保持压力13Bar,高于16Bar系统自动中断真彩色高亮度液晶显示网络(TCP/IP)、USB、磁盘驱动100个可编注射程序1415 注射速率压力保证161718192021 显示屏数据传输注射程序单个病人最多设置程序6个程序尺寸(宽、高、长)cm 52×176×76 电源交流电源供电注:“*”为德国Ulrich(欧利奇)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独有的特点。
高压注射器常用参数
开机后,根据不同的介入手术部位,调整注射速率,注射剂量,注射压力等参数,具体调整
如下
头颈部血管造影常用参数
造影参数摄影程序
检查部位流率量 /次压力帧数
成像方式延迟方式
( ml/s)( ml)(PSI)(fp/s )
头颈内动脉6~7 8~10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颈劲外动脉3~4 6~8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
颈总动脉5~6 10~15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部
3~4 6~8 150~300 3~6 IADSA
椎动脉注射延迟
胸部血管造影常用参数
造影参数摄影程序
检查部位流率量 /次压力帧数
成像方式延迟方式
( ml/s)(ml )( PSI)( fp/s)
主动脉18~20 35~40 450~600 25 IADSA 注射延迟肺动脉(单)6~8 10~12 150~300 25 IVDSA 注射延迟胸支气管动脉1~3 4~9 150/ 手推3~6 IADSA 注射延迟部锁骨下动脉3~4 8~10 150 3~6 IADSA 注射延迟肋间动脉1~2 3~4 150/ 手推3~6 IADSA 注射延迟
上腔静脉(插
8~10 15~25 300~400 2~4 IADSA 注射延迟管法)
四肢血管造影常用参数
造影参数摄影程序
检查部位流率量 / 次压力帧数
成像方式延迟方式
( ml/s)( ml )( PSI)( fp/s)
上肢动脉4~5 12~15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四
下肢动脉7~8 15~20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肢四肢静脉(顺行)1~1.5 60~80 150~200 3~6 IVDSA 曝光延迟四肢静脉(逆行)2~3 8~10 150~200 2~3 IVDSA 注射延迟
腹部血管造影常用参数
造影参数摄影程序检查部位
流率量 /次压力帧数
成像方式延迟方式( ml/s)(ml )( PSI)( fp/s)
肝动脉5~6 15~18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脾动脉5~6 18~20 150~300 3~6 IVDSA 注射延迟腹腔动脉6~7 25~30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腹主动脉15~18 35~40 450~600 3~6 IADSA 注射延迟肾动脉5~6 8~10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肾上腺动脉1~2 3~4 150~200 3~6 IADSA 注射延迟
胃及十二指肠
3~4 6~8 150~200 3~6 IADSA 注射延迟腹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5~6 10~12 150~200 3~6 IADSA 注射延迟部
肠系膜下动脉4~5 8~10 150~200 3~6 IADSA 注射延迟
门静脉
6~8 50 300~400 3~6 IADSA 曝光延迟(间接法)
门静脉
10 40~60 300~400 3~6 IVDSA 注射延迟
(直接法)
下腔静脉
8~10 25~30 300~400 3~6 IVDSA 注射延迟(插管法)
髂外动脉6~8 10~12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髂内动脉6~8 10~12 150~300 3~6 IADSA 注射延迟髂总动脉10~12 18~20 300~450 3~6 IADSA 注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