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4号线车辆运营数据
- 格式:pdf
- 大小:308.34 KB
- 文档页数:3
4号线4号线作为上海地铁网络中的一条重要线路,连接了上海市内的多个重要区域。
下面将介绍4号线的历史、线路、车站以及它对上海市民生活的影响。
上海地铁4号线于2005年正式开通,是上海地铁网络中最早开通的线路之一。
该线路全长为33.9千米,共设有26个车站,连接了上海市内东西两侧重要的区域。
4号线在开通初期的运营里程仅有20.55千米,起初只连接了徐家汇至宜山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需求的增加,4号线进行了多次扩容与延长,成为现今完整的线路。
4号线的线路沿途经过了上海市内多个重要的商业区、住宅区和旅游景点。
其中,上海体育场、南京西路、西安路、南京东路和陆家嘴等车站是此线路的重要节点。
这些车站附近有许多商业中心、办公楼、购物中心和高档住宅区,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
同时,该线路还经过了人民广场、著名的外滩和东方明珠等著名景点,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4号线的车站设计充分考虑了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每个车站都配备有无障碍设施,包括电梯、扶手电梯和盲道,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使用。
此外,每个车站都设有自动售票机和自动充值机,乘客可以方便地购买车票和充值交通卡。
车站内还配备了实时列车信息显示屏,方便乘客了解列车到站时间和运行状况。
4号线的开通给上海市民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无论是工作、上学还是旅游,4号线都提供了快捷的交通选择。
市民可以避免拥堵的交通,减少通勤时间,降低交通压力。
此外,由于4号线横穿了市区的东西两侧,它也成为了不同区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桥梁。
市民可以方便地到访不同的商业中心、文化场所和学校,促进了城市发展的一体化。
除了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4号线还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了更多的商业和办公机构进驻沿线区域,带动了该区域的发展。
例如,在陆家嘴站周围建设了一系列高楼大厦,成为上海市东方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
4号线的开通带来了人口和资源的流动,充实了城市的活力。
总之,上海地铁4号线作为上海市内的一条重要线路,通过其覆盖的区域、线路设计和服务设施,为上海市民提供了出行的便捷。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
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
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
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
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
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BOMBARDIER)车辆为铝合金A型车,全部由庞巴迪(BOMBARDIER)公司按照欧洲及相关国际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90公里。
每列车6辆编组,4动2拖,每3辆车组成一个控制单元;通信和控制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控制技术,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车辆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低寿命周期成本等特点,使用寿命可达30年。
该车外观时尚、美观,车内格调清新淡雅。
车辆为流线型车头,“鼓型”车体,连续窗带结构;车体以白色为主色调,两侧各饰以一条红色的腰带。
列车额定定员为1860人,最大定员为2592人。
据介绍,该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性能参数:编组 4M+2T网压 1000-1500V DC轴式 Bo-Bo牵引电机额定功率 220 kW最大速度 80 km/h重量 M38.3 t,T35.5 t定员 310车体长度 M23690, T22100 mm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SIEMENS)上海地铁二号线电客车辆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Adtranz公司总体设计和总负责、Adtranz公司和Siemens公司制造,并由Adtranz负责组装和调试。
引进车辆分为AC01和AC02型二种,其中AC01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一号线,AC02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二号线。
车辆总体设计目标按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要达到性能先进、经济有效、可靠安全、低维修、造型美观、乘座舒适,设计寿命为30年。
车辆类型与DC01型电动列车相同,仍分A、B、C三类型车,其中A型车为带司机室的拖车、B车为带受电弓的动车、C车为带空压机的动车,基本列车编组六节形式为:—A ═B * C═B * C═A—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车钩车辆的车体结构采用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及板材焊接结构,整体承载、轻量设计、耐腐蚀。
车辆之间设有1.5m宽,1.9m高的贯通道。
车辆每侧有5扇开度为1.4m、高为1.86m 的内藏式对开风动移门。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每天清晨,数以百万计的上海人搭乘地铁,短短数小时内完成了从居住到工作的大规模迁徙。
每张票的刷卡进出都是一个数据点,汇聚成为亿万数据的背后,是城市人口的流动和城市运转的机理。
复旦大学数据研究中心选取了上海轨交早高峰7-9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用大数据清晰呈现上海轨交通勤的全貌。
一、 上海轨交早高峰通勤概况可以看出,在工作日早高峰(7-9点),两个小时内上海轨交进站达110万人次,出站达95万人次,进站人次比出站人次多出15万,表明早高峰期间的进站压力略大于出站。
在早高峰同一时间段内(7-9点),工作日进站人次110万,周末进站人次40万,工作日进站人次是周末的2.7倍。
对比整个上午(6-12点)的数据,工作日早高峰进站人次占整个上午的60%,而周末早高峰进站人次仅占整个上午的40%。
这表明在工作日,早高峰的客流量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集中程度均远远高于周末。
二、 各时段进出站人次变化趋势200000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 1800000 2000000 工作日早高峰周末早高峰工作日6-12点周末6-12点11094864081631914919113069795684632278718157421004305单位:人次上海轨交日均早高峰进出站人次日均进站数日均出站数可以看出,工作日的进站人次从上午6:00起逐渐攀升,至7:30-7:59、8:00-8:29达到顶峰,半小时内分别进站32万人次及35万人次,8:30之后进站人数逐渐回落。
而出站人数在上午8:30之前始终低于进站人数,7:30-7:59进站出站净流入达到最大为14万人次,8:00-8:29进站出站差距缩小。
8:30-9:00出站人次达到顶峰,半小内出站高达39万人次,出站人次首度超过进站,净流出达到14万人次。
9:00之后出站人数急剧下降,表明大多数人通勤到达时间在9点以前。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BOMBARDIER)车辆为铝合金A型车,全部由庞巴迪(BOMBARDIER)公司按照欧洲及相关国际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90公里.每列车6辆编组,4动2拖,每3辆车组成一个控制单元;通信和控制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控制技术,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车辆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低寿命周期成本等特点,使用寿命可达30年.该车外观时尚、美观,车内格调清新淡雅。
车辆为流线型车头,“鼓型”车体,连续窗带结构;车体以白色为主色调,两侧各饰以一条红色的腰带。
列车额定定员为1860人,最大定员为2592人。
据介绍,该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性能参数:编组 4M+2T网压 1000—1500V DC轴式 Bo-Bo牵引电机额定功率 220 kW最大速度 80 km/h重量 M38.3 t,T35.5 t定员 310车体长度 M23690,T22100 mm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SIEMENS)上海地铁二号线电客车辆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Adtranz公司总体设计和总负责、Adtranz公司和Siemens公司制造,并由Adtranz负责组装和调试.引进车辆分为AC01和AC02型二种,其中AC01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一号线,AC02型电动列车运营服务于二号线。
车辆总体设计目标按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要达到性能先进、经济有效、可靠安全、低维修、造型美观、乘座舒适,设计寿命为30年.车辆类型与DC01型电动列车相同,仍分A、B、C三类型车,其中A型车为带司机室的拖车、B车为带受电弓的动车、C车为带空压机的动车,基本列车编组六节形式为:—A═B * C═B * C═A—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车钩车辆的车体结构采用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及板材焊接结构,整体承载、轻量设计、耐腐蚀。
车辆之间设有1。
5m宽,1.9m高的贯通道。
车辆每侧有5扇开度为1。
4m、高为1.86m 的内藏式对开风动移门。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节能改造研究顾耀君【摘要】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作为节能改造的研究对象,介绍了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系统的技术特点与4号线沿线典型运营条件.提出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灯具替代荧光灯具以及在照明控制电路中嵌入光敏节能控制器的改造方案,可实现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系统55%以上的节能率.%The vehicle compartment lighting and control method of Shanghai metro Line 4 are studied.Technical characters of traditional fluorescent lighting and the typic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long metro Line 4 are introduced.Then,a modification plan is proposed,which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fluorescent lighting with LED lighting and installs photosensitive energy-saving controllers in compartment lighting control circuit.This plan can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saving rate to about 55% for Shanghai metro Line 4 vehicle compartment lighting.【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7(020)007【总页数】5页(P112-116)【关键词】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客室照明;LED灯具;智能光敏节能控制器;节能改造【作者】顾耀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1804,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70.38+1;U231.91Author′s addressSchoolof Automotive Studiesof TongjiU-niversity,201804,Shanghai,China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快捷、舒适、环保的交通方式,逐渐成为有效解决各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
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摘要】地铁4号线工程在上海轨道交通规划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结合该工程的建设情况,简单介绍了方案中线路设计、换乘方式和盾构穿越地下墙时所体现的新思路。
详细总结了车站施工和盾构推进过程中为保护周围环境和控制地层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新技术和新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八”字形线路换乘方式玻璃钢纤维(GFRP)冻结法施工盾构上下重叠推进远程监控系统1 前言根据上海城市2050远景总体规划,最终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总长562Km,共21条轨道交通线,其中地铁11铁,轻轨10条。
绝大多数成放射状,而明珠线二期(M4)与明珠线一期(M3)西部线路相结成环,是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的城市环线。
它是联系其他线路的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将其他轨道线路联系起来,使整个上海轨道交通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于现阶段来说,地铁4号线首先要与已建的1号线、2号线、明珠一期线西部线路接轨,形成“申”字形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本文将主要介绍地铁4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及施工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技术特点,以供交流。
2 地铁4号线工程概况2。
1 线路规模和走向地铁4号线工程线路全长22。
032KM,其中高架线1.25KM,其余均为地下线。
共设17座车站,其中地下一层半站2座,地下二层站10座,地下三层站5座,平均间距为1.238KM。
设停车场1座。
M4工程线路走向为:M3宝山路站—-溧阳路-—临平路-—长阳路-—杨树浦路——浦东大道-—张杨路—-浦电路——蓝村路——浦东南路——南浦大桥——西藏南路-—鲁班路——大木桥路——东安路—-天钥桥路-—上体场路-—宜山路-—M3虹桥路站。
如图1所示.图1 上海轨道交通地铁4号线工程线路示意图2。
2 建设工期及工程筹划本工程建设年限为2000年初~2004年底,2004年底建成试通车,2005年完成运行设备调试,建设总共期为5年。
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如表1所示,盾构的工程筹划如图2 所示.表1 地铁4号线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表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铁车站一般埋深10~20m,基坑内土性以第①层填土、第②1层褐黄色粉质粘土、第②3层灰色砂质粉土、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粘土、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为主。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
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
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
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
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
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交通运输)上海轨道交通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R1线)【1号线】市域快速地铁基本情况长度:37公里识别标志色:大红色站数:28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AC-06型电动客车•制造商:阿尔斯通联合体•时速:80km/h•编组:8节编组A型列车(ABCBCBCA)•车厢:铝合金贯通式厢体,宽3米,高3.8米,整列车长186米。
整列车最大载客量3280人。
•制造年代:2006年-2007年•传动方式:VVVF交流电机传动•总数:16列(编号140-155)•国产化率:大于70%•备注:阿尔斯通联合体由上海阿尔斯通轨道交通设备公司和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组成,其中上海阿尔斯通轨道交通设备公司为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
1号线上运营的16列AC-06型地铁列车由南京浦镇车辆厂和上海电气各生产其中的8列。
历史回放1990年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开工建设。
1993年1月10日,南段锦江乐园站至徐家汇站上行线建成。
1993年5月28日,南段线路(徐家汇站-锦江乐园站)开始观光试运行。
1994年12月12日,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站,漕宝路站以南为地面线路,其余为地下线路)试营运。
1995年4月10日,一号线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站)试运营,总长16.1公里。
1995年7月,全线正式运营。
1996年12月28日,一号线南延伸段(虹梅路至莘庄)试通车。
1997年7月1日,一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站-莘庄站,为地面路线)贯通运营,总长21.35公里;2004年12月28日,北延伸段(为高架路线,长12.43公里)试运营。
2007年12月29日,北北延伸(共3站)到富锦路站,长4.3公里。
至今1号线总长度达到36.89公里。
1号线现在分大小交路,大交路为莘庄站至富锦路站,小交路为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
今后可能小交路延伸至通河新村。
后续事件近期规划:自现在的南起迄站莘庄站继续往南延伸,经过莘庄工业区、航天城和上海旗忠森林运动城到达闵行开发区,设8座车站。
中国现代有轨电车与跨座式单轨的对比分析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以节能环保、安全便捷、低噪音等优势受到众多城市的青睐。
相比地铁来说,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审批工作相对简单,线网规划只需获得当地省级发改委批复即可,单条线路的工可批复获得当地市发改委批复即可,故全国多个城市的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方兴未艾。
在各大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的同时,要理性看待其缺点和不足。
每一种交通制式都有其适宜的发展条件,不应盲目追求“时髦”。
本文以目前已运营的现代有轨电车为切入点,分析其优势及限制因素,与跨座式单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一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有轨电车曾经风靡全球,随后因家用小汽车的普及而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然而,随着汽车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轨电车的发展再遇良机。
现代有轨电车相对于传统有轨电车在车辆改造、占用路权、信号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进,因具有环保、节能、舒适等特点以及相对地铁更低的造价、更短的工期等优势成为公共交通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欧洲约30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北美超过30个城市运营有轨电车,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骨干形式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共有大连、天津、上海、沈阳、长春、苏州、南京、广州、淮安、青岛10个城市开通运营了15条有轨电车线路(含传统意义的有轨电车线路),运营里程177.47公里,车站258个。
同时,苏州、兰州、红河州、青海、三亚、北京、佛山、南京、沈阳、珠海、武汉、成都、深圳、上海、黔南州、南平等地区的24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处于建设阶段,建设的里程约为385公里。
国内大部分城市已建成运营的有轨电车线路均为单一线路,其功能定位大多为在城市新区或郊区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补充线路,部分作为中等城市公交骨干线路,少数则作为景观线路。
表1 国内部分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概况二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评估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的普及,我国部分城市在没有考虑有轨电车适用性的前提下就争相开展有轨电车项目,对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缺乏全面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因此需要审视有轨电车发展的限制因素。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与供给状况调查与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经济需求增长与交通运输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时至如今,改革开放30有余,高速路网基本建成,解决市内交通堵塞又成了头等大事,一时间各地纷纷发展轨道交通。
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8年,地铁迅猛发展的同时,巨大的人流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合理有序发展、按时按需规划轨道交通迫在眉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
我国人口众多,目前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发展到34个,而50~100万人口之间的大城市也达到43个。
但这些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绝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运量不大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
而现代城市在一天的客运高峰期间,旅客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客流现象已很普遍,低运量的交通工具已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出行的需要。
这些都是造成城市交通局面越来越严峻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约1000美元时,将普遍进入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阶段。
当前国内城市的公共交通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上依靠地面交通,而从地面走向地下的速度则非常缓慢。
我国城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城市日趋繁荣,城市交通矛盾逐渐严重,发展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矛盾的关键。
在"十五"规划中,国家首次提出了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也明确指出:"在百万人以上城市,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
目前,我国已有15个城市正在修建或申请地铁和轻轨道路,建设投资约需2000亿人民币。
据预测至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
其中,上海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上海自1990年上海地铁一号线破土动工以来,1995年建成投入运营,实现了上海轨道交通零的突破,而上海地铁二号线投入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长度达40公里,从明珠线一期运营,轨道交通长度将增至65公里。
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公共交通发展得非常完善和先进。
上海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出行选择。
首先,上海地铁是市内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拥有多条线路覆盖上海市区和周边地区。
截至2024年,上海地铁共有16条线路,总里程达到约700公里,拥有450多个车站。
地铁线路沿着市区主干道和重要轨道布设,覆盖了绝大多数繁华商业区和住宅区,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
上海地铁的列车运行速度快,频次高,乘客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出行线路和时间。
其次,上海市的公交系统也十分发达,公交线路数目众多,覆盖了市区的各个角落。
上海市的公交车辆以空调车为主,乘坐舒适,服务质量高。
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公交车方便地到达目的地,通常每天在市内的公交车辆运行时间比地铁更长,为市民提供了更长时间的出行服务。
除了地铁和公交,上海市还有一条重要的有轨电车线路,即在市中心区域运行的有轨电车T1线。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环保、低碳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有轨电车线路连接了市区内的各大景点和商业区域,为游客提供了另一种独特的出行方式。
此外,上海市还有出租车服务,方便市民和游客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使用。
上海市的出租车数量充足,服务质量高,被广大市民和游客广泛接受。
市内的出租车分为出租车和网约车两种类型,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出租车,方便快捷。
总的来说,上海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十分完喤。
地铁、公交、有轨电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互相配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样化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上海市政府还在不断改善和拓展公共交通网络,加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提高服务质量,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上海市公共交通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上海地铁4号线车辆运营数据
海轨道交通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的一条环状线。
该线途径徐汇、黄浦、浦东、杨浦、虹
口、静安、普陀、长宁8个区,与1、2号线组成“申”字,构筑起上海轨道交通的基本框架。
4号线为环线,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首尾站点,共计设有17个站点,线路日客流787,000
人次。
上
4号线首班车从宜山路出发,内外圈均是5:30出发,末班车22:30到宜山路结束。
以下为其在各个站点的首末班车时间表:
4号线列车运行间隔在工作日与周末以及高峰期间隔不一,具体的列车间隔信息如下: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