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的运营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248.71 KB
- 文档页数:4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
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
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
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
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
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集控背景下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管理模式优化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5T04:35:08.23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月1期作者:朱利敏,卢弋,谢璟捷,李瑜芬,陆峥嵘,胡雯洁[导读] 上海轨道交通已进入超大规模网络发展阶段,随之也逐渐凸显其调度指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朱利敏,卢弋,谢璟捷,李瑜芬,陆峥嵘,胡雯洁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上海市 201103)摘要:上海轨道交通已进入超大规模网络发展阶段,随之也逐渐凸显其调度指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管理现状以及3C集控中心的基本情况,然后运用“SWOT+F”理论对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调度生产执行层对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模式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生产流程,SWOTF资助项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X-GL20R013)引言上海轨道交通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全球规模第一的轨道交通网络,年客流量也跃居世界排名前列。
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运营管理也要不断适应新变化、新要求。
作为全路网运营指挥核心中枢的调度指挥部门,对超大网络指挥的统筹性、协调性、高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从分析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入手,剖析现有的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集控背景下的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管理模式优化建议,为未来上海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上海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管理现状面对超大规模的路网结构,为实现线路级与网络级调度指挥高效集中,上海地铁提出建设3C集控中心的目标(“3C”即Control控制、Command指挥、Coordination协调),并建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调度指挥大楼[2],逐步将轨道交通线路控制中心以及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室(COCC)迁入新建成的3C大楼集中调度指挥,上海轨道交通正式进入集中控制管理时代。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行车组织研究周竞【摘要】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7(020)001【总页数】5页(P107-111)【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共线运营;行车组织;运营调整【作者】周竞【作者单位】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200070,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2;U231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Shentong Rail Transit Research & Consultancy Co.,Ltd.,200070,Shanghai China共线运营是指在相邻的两条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中,运营列车交路从一条线路跨越到另一条线路,存在着两条或多条列车交路共用某一区段的情况。
列车共线运营的部分线路称之为共线段。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采用了放射线(3号线)和环线(4号线)部分线路重合的共线运营模式。
其线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设车站29座,线路长度为40.23 km。
4号线设车站26座,线路长度为26.598 km。
其中,虹桥路站至宝山路站区段内的9座车站为3、4号线共线运营车站,共线段线路长度为11.566 km。
目前,3号线开行上海南站站至江杨北路站和上海南站站至长江南路站大小两种交路,4号线开行内外圈相向运行2个环线交路。
3、4号线共线运营的线路配线特点决定了接轨处道岔(图1圆圈处道岔)在某个时间点只能接入某一条线路的列车。
因此,受道岔转换、进路解锁影响,3、4号线共线段行车间隔为2 min 30 s,非共线段为5 min。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电力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高占奎1) 白利军2)(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00071,上海;2)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200245,上海∥第一作者,工程师) 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明珠线二期),全长22.032km,设17座地下车站、1座停车场。
其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共设置2座110kV/35kV 主变电所、1座35kV/10kV中心降压变电所、8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以及10座降压变电所。
其电力监控系统(SCADA)由控制中心调度主站系统、各变电所内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和通信通道三部分构成,主要是对主变电所、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实施实时监控,完成变电所事故分析处理和维护维修调度管理等工作。
整个系统是维系地铁各个系统供电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1 系统结构1.1 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控制中心调度主站系统采用冗余的100M以太网体系结构,网络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
在正常情况下,两个网同时工作,传送不同的系统信息。
当其中一个网络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系统自动将全部需传送的信息切换到另一个网络上。
控制中心调度主站系统主要包括SCADA前置机,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共享磁盘阵列实现服务器的冗余,采用RAID5逻辑磁盘组实现磁盘冗余),操作员工作站,报表工作站,维护工作站,网关等主要节点和打印机。
上述节点机主要采用64位Unix机,网关和统计报表工作站采用32位工控机。
全部节点计算机采用L CD液晶显示器。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位于停车场的供电复示系统,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以太网通道与控制中心调度主站系统通信。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散布置的模式。
各变电站系统共分为站控层(控制信号屏CP)、间隔层(不同电压等级的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以及站内的光纤以太网通讯网络。
控制信号屏是变电站系统的核心,是电力监控调度中心与变电站各智能装置联系的纽带,既完成各变电站系统的当地监视和控制功能,又完成与调度中心的数据交换功能。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车辆基地扩建方案研究张也萌【摘要】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metro vehicle base forge a challenge i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hat the exiting vehicle parking and maintenance facilities fail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peration plan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line no. 3 and no. 4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ne no. 3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vehicle facilities’ layout and size, and proposes after computing the expansion scale which adapts to different operation schem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expansion plan is proved in respects of the present expansion situation, the difficulties of engineering, resources sharing, and the influences on operation. This project may 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metro vehicle base, and increase the traffic capacity, and provide a solid base for project implementation.%地铁车辆基地改扩建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L”形两线换乘站调查分析潘耔妤;顾保南【摘要】“L”形两线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换乘站类型,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较为完善的上海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根据车站站位不同,把“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归纳为错开式、重叠式两大类型;每一种类型根据立体布局形式不同再进行细分,并从换乘距离、便捷性、安全性等角度对不同类型L形换乘布局方案站进行特点分析,并进行可行方案的补充,对今后“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As the L-type two-line transfer station is a common type of urban rail transfer station,based on Shanghai rail transit which has relatively perfe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field survey and research are conduct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form and station location,urban rail transfer stations are classified as two types:separated station and eclipsed station,each type can be further segmented in different stereo layouts.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L-type transfer statio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er distance,convenience and safety,new layout plans are added as supplementary to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f L-type two-line transfer station.【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7(020)009【总页数】6页(P116-121)【关键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L”形换乘站;两线换乘;布局方案;换乘距离【作者】潘耔妤;顾保南【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04,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04,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4Abstract As the L-type two-line transfer station is a common type of urban rail transfer station,based on Shanghai rail transit which has relatively perfe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field survey and research are conduct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form and station location,urban rail transfer stations are classified as two types:separated station and eclipsed station,each type can be further segmented in different stereo layouts.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L-type transfer statio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er distance,convenience and safety,new layout plans are added as supplementary to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f L-type two-line transfer station.Key words Shanghai urban rail transit;L-type transfer station; two-line transfer; layout plan;transfer distanceAuthor′s address Key Laboratory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Tongji University,201804,Shanghai,China“L”形两线换乘站在我国轨道交通换乘站形式中较为常见。
2021年5月第57卷第5期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8>-CommunicationMay 2021Vol. 57 No. 5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信号系统改造方案研究张舟洋摘要: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3号线既有信号系统改造,分别对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系统(T B T C)、基于车地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 TC)以及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控制系统(T A C S)3种制式进行探讨,并对T A C S系统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既有信号系统的改造提供思路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改造方案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D O I:10. 13879/j.issn. 1000-7458. 2021-05. 20571Abstract: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signal system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s Line 3, the three system s,Track circuit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 (T B T 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and Vehicle 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 A C S),are explor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forming the TACS is analyzed,providing idea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signal system of other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in the future.K eyw ords:Urban rail transit;Signal system;Transformation scheme上海市轨道交通3号线(又称“明珠线”)是 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