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4
电气检测实验报告电气检测实验报告引言:电气检测实验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电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电路的检测,掌握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对电路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学习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2.掌握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电阻的串并联、电压的分压和电流的合流等;3.了解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示波器2. 数字万用表3. 直流电源4. 电阻箱5. 电流表6. 电压表7. 连接线等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所需仪器和材料摆放整齐,确保连接线的接触良好。
2.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要求,搭建所需电路,包括串联、并联、分压和合流等电路。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压分压比和电流合流比等参数,并进行分析。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如电压过大或过小、电流不稳定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6.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对今后实验的改进意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电路中的各项参数。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电流表测量到的电流与通过电压表测量到的电压相等,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在并联电路中,通过电压表测量到的电压与通过电流表测量到的电流相等,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此外,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分压比和电流合流比,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电气检测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
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还掌握了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低压电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低压电气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验掌握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等技术。
实验器材1. 低压断路器2. 电动机3. 交流电压表4. 直流电压表5. 交流电流表6. 直流电流表7. 电源实验步骤1. 将低压断路器安装在电路中,并连接相应的电源和负载。
2. 打开电源,使用交流电压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的电压,记录数据。
3. 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的电流,记录数据。
4. 对比输入和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分析结果。
5. 关闭电源,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发现,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保持稳定,且存在一定的电压损耗;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相对稳定,并且输出电流通常小于输入电流。
实验结果表明低压断路器能够有效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并保护负载设备免受过载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低压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低压断路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电路和负载设备,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实验结果证明了低压断路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低压电气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不仅掌握了低压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通过本次实验,我相信我对低压电气领域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二)引言概述: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电气测量技术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的范文,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正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电压、电流的直接测量方法。
2. 理解并运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及精度要求。
4. 学会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电气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
2.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电压的大小。
4. 电阻箱:用于调节电阻的大小,以改变电路的电阻值。
5. 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气参数。
三、实验过程1.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连接电路,调节电源电压,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
- 记录测量值,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信号的波形,并测量电压的峰值和有效值。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流信号的波形,并测量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
3. 电阻的测量- 使用电阻箱接入电路,调节电阻的大小。
-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并计算电阻的值。
4.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连接电路,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值,并记录测量结果。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相应的图表。
- 计算平均值、方差等统计量,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来源。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电气测量技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了解了电压、电流的直接测量方法,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技巧,并熟悉了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进一步加深了对电气测量技术的理解。
电子科技大学标准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钟治瑶学号: 2014080204026指导教师:李晓宁一、实验室名称:工训中心三楼西门子实验室二、实验项目名称:LABVIEW基础实验三、实验原理:BVIEWLabVIEW是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公司最早于1986年推出的一款软件,最初主要是为了简化工程人员开发PC与仪器设备之间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的相关应用,所以一开始就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程序界面设计工具以及基于数据流的图形化编程方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LabVIEW本身也不断发展,通过每年的升级添加更多功能,进一步简化科学家和工程师用其实现复杂应用的难度。
时至今日,除了传统的仪器控制和数据采集应用,LabVIEW在嵌入式控制、信号处理、射频和软件无线电等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bVIEW基本开发环境简介使用LabVIEW编程时,最基本的程序文件形式是VI(Virtual Instruments的缩写), 默认保存的LabVIEW程序后缀名为“.vi”。
每个VI由“前面板”和“程序框图”两个部分组成,因此每次新建VI也会弹出两个窗口,分别是VI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
其中前面板可以理解为用户界面,而程序框图则可以理解为程序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3-1 一个简单的LabVIEW程序前面板和程序框图(1)前面板LabVIEW的前面板相当于程序的界面。
在LabVIEW前面板的空白处点击右键,会弹出一个控件选板(图3-2),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用户界面元素(称为“控件”),按照不同的控件类型又分为不同的子选板。
LabVIEW的控件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包括数值型,布尔型、字符串型等。
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具体控件形式,例如数值型就又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具体类型(图3-3)。
(2)程序框图LabVIEW的程序框图决定了程序的运行行为,框图中可以包含终端(Terminal)、常数(Constant)、函数(Function)、连线(Wire)、结构(Structure)、子VI(subVI)等元素。
引言概述:电气测量实验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精选”的电气测量实验进行详细的报告,旨在阐述实验的目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气测量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正文内容:1.实验目的:1.1了解电气测量的基本概念1.2掌握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3熟悉常见电气量的测量原理1.4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1.5分析实验结果,对测量误差进行评估2.实验原理:2.1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2.2电阻和电功率的测量原理2.3电感和电容的测量原理2.4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原理2.5频率和相位的测量原理3.实验过程:3.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3.2建立实验电路3.3调节仪器,校准测量误差3.4进行实验数据采集3.5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4.实验结果与讨论:4.1分析电压和电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2讨论不同电阻测量方法的优缺点4.3分析电感和电容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4探讨温度和湿度的测量误差来源4.5对频率和相位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5.实验总结:5.1总结实验中的重要观点和实验结果5.2归纳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3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5.4对实验的整体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5.5展望电气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通过本次电气测量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气测量方法和原理,掌握了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帮助我们认识到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方法。
此实验为我们今后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挖掘电气测量技术的潜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提升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就这份报告而言,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份小小的总结,指出本次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总结等方面做得不错。
同时,我们还可以展望下一阶段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一、实验名称电气测量技术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 掌握基本的电气测量技术,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测量。
3.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故障诊断。
4. 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电气测量技术是利用测量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电气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万用表、示波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等。
本实验主要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万用表2. 电阻器3. 电容器4. 电流表5. 电压表6. 连接线7. 电源五、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1)将电阻器接入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万用表,选择电阻测量功能。
(3)将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
(4)读取电阻值,记录实验数据。
2. 测量电压(1)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电压表,选择电压测量功能。
(3)将电压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待测电压的两端。
(4)读取电压值,记录实验数据。
3. 测量电流(1)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电流表,选择电流测量功能。
(3)将电流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待测电流的两端。
(4)读取电流值,记录实验数据。
4. 故障诊断(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
(2)使用万用表对电路中的元件进行测量,判断故障原因。
(3)根据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
六、实验数据与处理1. 电阻测量数据电阻器阻值:R = 100Ω测量值:R1 = 99.5Ω,R2 = 100.2Ω,R3 = 99.8Ω平均值:R = (R1 + R2 + R3) / 3 = 99.9Ω2. 电压测量数据电源电压:U = 5V测量值:U1 = 4.9V,U2 = 5.1V,U3 = 5.0V平均值:U = (U1 + U2 + U3) / 3 = 5.0V3. 电流测量数据电源电流:I = 1A测量值:I1 = 0.9A,I2 = 1.1A,I3 = 1.0A平均值:I = (I1 + I2 + I3) / 3 = 1.0A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操作正确,测量仪器准确。
电气测试技术报告电气测试技术报告范文(精选7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气测试技术报告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气测试技术报告范文(精选7篇)1时光飞逝,转眼间到公司已经快一年,感受甚多,收获甚多。
进入xx电气公司,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
进入公司以来,我认真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概况,学习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熟悉了公司工艺流程。
同时,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企业文化,使我受益匪浅。
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扎实工作在车间的安装组、一次软线组、一次铜排组和二次线组期间。
我们进入箱变从车间开始,可以说车间是我们对箱变公司的第一印象。
不得不说,车间工人给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我受益匪浅。
后来我进入技术工艺办公室工作,我深刻感受到同事们兢兢业业、力求完美的精神。
进入技术部办公室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担子很重,我时刻牢记这句话“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因为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工程师不仅仅要能处理客户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的机器设备运行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并且利用其他时间,学习更高新的知识。
从最简单的制造规范画起,到画完整的一套图纸,这里既有自己的勤奋好学,更离不开办公室同事的答疑解惑。
从老工程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又给了我很多感悟。
对于我初次设计的图纸,同事们不仅细心帮我审核还耐心的给我讲解,非常感谢同事们的帮助,也对在我们公司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更好的工作有了充足的信心。
三、缺点与不足由于我参加工作不久,因此在很多方面技术和经验都不足,遇到的问题多,处理问题就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引言:电气测量技术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电气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气参数,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针对电气测量技术实验进行报告,以展示实验的设计、方法、结果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而专业地介绍电气测量技术实验的实施过程及其结果。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关于电气测量技术的实验设计,并对实验方法、结果和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该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采用适当的仪器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操作,得出了一些关键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正文:1.实验设计1.1实验目的1.1.1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
1.1.2掌握电阻、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1.2实验器材和材料1.2.1万用表:用于测量各种电气参数,包括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1.2.2示波器:用于监测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1.2.3电源:用于提供恒定的电压和电流。
1.2.4电阻箱:用于提供不同阻值的电阻,用于测量电阻。
1.3实验步骤1.3.1测量电阻:通过连接电阻和万用表,采用悬空测量法,测量电阻的数值和误差。
1.3.2测量电流:通过连接电源、电阻和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数值和误差。
1.3.3测量电压:通过连接电压源、电阻和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数值和误差。
2.测量方法2.1电阻的测量方法2.1.1悬空测量法:将待测电阻从电路中拆出,连接到万用表进行测量,得到电阻的精确值。
2.1.2并联测量法: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并连接到电路中,利用电路中的其他元件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测量电路的整体阻抗和已知电阻的阻值,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2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2.2.1串联测量法:通过将测量仪器直接串联到电路中,利用仪器的测量功能,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和波形。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电气测量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的实验项目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量的测量,以及电压表、电流表、电桥等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1. 测量电压: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 测量电流: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并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3. 测量电阻:采用电流法和电压法测量不同电阻的值,并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观察测量值是否符合理论预期。
5. 使用电桥:利用电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并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准确值。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电压测量:经过比较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结果,发现直流电压的测量值相对稳定,误差较小,而交流电压的测量值有一定的波动。
2. 电流测量:通过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发现直流电流的测量值稳定性较好,而交流电流的测量值会受到电阻的影响而有所波动。
3. 电阻测量:通过电流法和电压法分别测量电阻的值,并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值非常贴近,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仪器使用:通过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我们发现其测量值与理论预期基本吻合,仪器使用操作便捷,能够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5. 电桥使用:通过使用电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我们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电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电阻测量。
四、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气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了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量的测量方式,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对数字多用表、电桥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准确性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10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检测技术实验)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此列由学生自己填写)实验分值评分电气学科大类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0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20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4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超声波测距4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目录实验一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实验三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 实验四超声波测距 ................................................................................... 总结............................................................................................................ 参考书目 ....................................................................................................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一.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
初级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相同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气测试技术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恒学生学号50504 指导教师王洪辉实验地点逸夫楼6C801 实验成绩二O—四年十二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 A4 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 A4 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左右,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 4 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 3-5 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 4 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XX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行)XXXXX小三号黑体XXXXX(段前、段后行)1.1.1 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05)》。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一单臂电桥(910 型 998B 型) 1.1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 传感元件。
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 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 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 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R1、R2 R3 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2迟;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RR1=R2=R3=R4=R, R 仆R 。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 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 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 应变片为棕色衬 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
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 测 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 器的输出端与F/V 表的输入插口 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 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 F/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 R1/R1、差动状态工作,则有根据图1接线。
R1、R2 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F X=F4为应变片。
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 4V档,F/V表置20V档。
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N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N表置2V档,再调电桥 W1 (慢慢地调),使F/V表显示为零。
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等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 F/V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图一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
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
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
] 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F/V表显示的值。
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X=记下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S -X(式中X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V为相应的F/V 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1.4 注意事项( 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2)做此实验时应该低频振荡器的幅度关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
(3)电位器W1 W2在有的型号仪器中标为 RD RA问题解答(1)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和对放大器有何要求答:直流电源要稳定,放大器零漂要小。
(2)根据所给的差动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分析其工作原理,说明它既能作差动放大,又可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答:差动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子和两个输出端子,因此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双端和单端两种方式。
双端输入时,信号同时加到两输入端;单端输入时,信号加到一个输入端与地之间,另一个输入端接地。
双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两输出端之间;单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一个输出端到地之间。
因此,差动放大电路有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应用方式。
上面两个差动放大器电路均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
将被电阻接在单桥的被测桥臂上,调节另三个桥臂(比例臂和比较臂)上的已知电阻,使电桥平衡(检流计指零),以此测得被测电阻的大小。
通过调节两端电压可将其当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调节W1可以实现差动放大。
当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作输入则就成反向放大器反之就成正向放大器,对输入端阻抗要求同原要求一样即近似为 0,在技求可应用CMOS低阻抗模似开关进行切换。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一半桥、全桥电路性能比较2.1实验目的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测试应变梁形变的应变输出。
比较各种桥路的性能(灵敏度)。
实验原理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R、R3、R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 i.R i、R2R2、R3 R3、R4 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R ―;当二个应变片组R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 R 乙卫;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RR R2 R3 R4 R, R 晋。
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 ? E ?2 R,电桥灵敏度K u V / R/R,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1/2E和E。
由此可知,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砝码、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
实验步骤旋转初始位置(1)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 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下片梁的表面,结构为电阻丝。
(2)将差动放大器的(+)、(一)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插口与 F/V表的输入插口 V i相连。
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放零点旋钮,使 F/V表显示为零。
再把F/V表的切换开关置2V档,细调差放零点,使F/V表显示为零。
关闭主、副电源,F/V表的切换开关置20V档,拆去差动放大器输入端的连线。
(3)接图1接线,开启主、副电源,调电桥平衡网络的W电位器,使F/V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N表的切换开关置2V档,调W电位器,使FN表显示为零。
图(1)(4)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为零,向上和向下移动各5mm测微头每移动0.5mm记录一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
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计算灵敏度S,S = △ V/A X,并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关系曲线。
比较三种桥路的灵敏度,并作出定性的结论。
如下表:(5)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至初始位置。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绘制了曲线图,通过曲线可知电桥灵敏度K u V/ R/R,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1/2E和E。
由此可知,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注意事项稳压电源不要对地短路。
直流激励电压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应变片自热损坏。
由于进行位移测量时测微头要从零一-正的最大值,又回复到零,再从零+ -负的最大值,因此容易造成零点偏移,计算灵敏度时可将正厶再求X 的灵敏度分开计算,平均值。
实验三霍尔式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原理与特性。
实验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由两个环形磁钢组成梯度磁场和位于梯度磁场中的霍尔元件组成。
当霍尔元件通过恒定电流时,霍尔元件在梯度磁场中上、下移动时,输出的霍尔电势V 取决于其在磁场中的位移量X,所以测得霍尔电势的大小便可获知霍尔元件的静位移。
所需单元及部件:霍尔片、磁路系统、电桥、差动放大器、F/V表、直流稳压电源、测微头、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0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 档,主、副电源关闭。
实验步骤(1)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实验仪上的安装位置,熟悉实验面板上霍尔片的符号。
霍尔片安装在实验仪的振动圆盘上,两个半圆永久磁钢固定在实验仪的顶板上,二者组合成霍尔传感器。
(2)开启主、副电源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后,增益最小,关闭主电源,根据图2-3接线,WW r为电桥平衡网络。
图2-3(3)装好测微头,调节测微头与振动台吸合并使霍尔片置于半圆磁钢上下正中位置(4)开启主、副电源,调整 W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6)做出V-X曲线,指出线性范围,求出灵敏度,关闭主、副电源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上是磁场情况,磁场分布为梯度磁场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差异,位移测量的线性度,灵敏度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关系。
注意事项1) 由于磁路系统的气隙较大,应使霍尔片尽量靠近极靴,以提高灵敏度。
(2) —旦调整好后,测量过程中不能移动磁路系统。
激励电压不能过2V,以免损坏霍尔片。
实验四热电偶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910 型 998B 型)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的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
实验原理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热电效应,二者不同的导体互相焊接成闭合回路时,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产生电流的电动势叫做热电动势。
通常把两种不同导体的这种组合称为热电偶(具体热电偶原理参考教科书)。
即热端和冷端的温度不同时,通过测量此电动势即可知道两端温差。
如固定某一端温度。
则另一端的温度就可知,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
本仪器中采用桶—康铜热电偶。
所需单元及附件:-15V 不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 F/V 表、加热器、热电偶、水银温度计、主副电源旋钮初始位置: F/V 表切换开关到 2V 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