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31.21 KB
- 文档页数:4
中小学生近视因素及预防与对策冯玮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儿童眼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习主席对青少年视力健康指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近日,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会同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导意见》。
健康促进学校要求学校、社区和家庭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使得健康促进机制有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全面的监管、督促、提高学生健康的水平。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近视眼的防控。
因此,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就中小学生近视成因以及对策分析进行研究。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指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探讨中小学生近视形成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对于近视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我国是近视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根据多年的学校体检的数据来看,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
无锡和其它地方一样,近视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
无锡一知名小学视力低下全校达53.11%;一年级视力低下是36.07%,六年级高达73.12%。
高中一般都高达90%左右。
2 中小学生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2.1 近视形成与户外活动的关系最近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预防近视,Jones-Jordan 等选取美国高校 835 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每周的户外活动时间,持续时间为 1 年,发现户外活动与近视形成呈负相关。
户外运动能促进眼部运动,减少集中用眼时间。
我们自己周围的小孩子也有这种例子,喜欢运动的孩子戴眼镜的少。
所以每天一定时候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降低学生近视率,而且是越小越明显。
2.2 近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近视的形成与父母的一方或双方有一定的遗传关系。
对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的缘故分析及正确处置【摘要】目的分析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缘故及正确处置方法。
方式对中小学生门诊就医者视力疲劳、视力下降进行检查,了解其日常生活顶用眼、学习及操作电脑情形,并给予正确处置。
结果中小学生中7~20岁525例,视力疲劳200例,占%、屈光不正者475例,占%。
以上者50例,~者100例,~者120例,以下者255例。
结论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发生率高,应向学校、社会及家长宣传正确用眼、改善环境、合理膳食,对屈光不正者合理验光配镜,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排除视力疲劳,减少视力异样的发生。
【关键词】视力疲劳;视力下降随着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信息技术飞速进展,运算机在学校和家庭中日趋增多[1~3]。
中小学生在幼儿时期养成不良即不正确的念书写字姿势,部份中小学生沉溺于电脑互动游戏、网上谈天等网络成瘾[3]。
致使视力疲劳、视力下降发生率较高。
笔者于2007年2月~2020年3月对眼科门诊就医者中小学生视力疲劳及视力下降进行检查、分析及处置。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对门诊就医的年龄在7~20岁的中小学生视力疲劳及视力下降情形进行检查,共525例,男284例,女241例。
视力疲劳及视力异样标准在学校学习、在家看电视或操作电脑1 h左右显现视物模糊、眼胀痛、干燥,部份伴结膜炎表现。
小学生部份显现眨眼现象,眼睑部份伴结膜炎表现诊为视力疲劳。
视力低于为视力异样。
方式对525例中小学生均进行视力、眼底、裂隙灯及屈光检查。
屈光检查:小于12岁者应用1%阿托品眼药水进行散瞳验光,大于12岁者应用复方托品卡胺眼药水进行散瞳验光,对视力疲劳者(包括视力正常者及部份屈光不正伴视力疲劳者)天天晚上滴复方托品卡胺眼药水。
2 结果在门诊的525例中小学生中,对视力疲劳200例经滴复方托品卡胺眼药水天天晚上1次,尽可能操纵用眼时刻每次少于1 h,念书写字姿势正确,1周后复诊视力疲劳减缓,伴结膜炎者结膜炎消失。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视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分析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并探究相应的对策。
1.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常态。
这些电子设备的屏幕较小,且会散发出有害蓝光,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视力疲劳、干涩等问题,严重影响视力健康。
2. 阅读姿势不正确由于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时常常对着书本低头,导致颈椎和眼睛受到不良影响。
尤其是在不规范的阅读环境下,很容易导致近视的产生。
3. 缺乏户外活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有效缓解长时间用眼的疲劳。
4. 饮食习惯不良中小学生对零食的偏爱,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眼部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5.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因素也是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家中有近视、弱视等遗传病史,中小学生自身患上视力问题的概率也较高。
二、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对策探究1. 合理安排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学校和家长应当合理安排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尤其是在晚上对着屏幕的时间应当限制,以免影响视力健康。
2. 规范学生阅读姿势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阅读姿势,规范学生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3. 加强户外活动学校应当着力加强体育课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安排,鼓励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丰富视觉感受,缓解用眼疲劳。
4. 加强营养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倡导健康饮食,少吃油腻食品和零食,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的生活已不再是那么单调,许多新型电子产品与互联网应运而生,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危险,其中之一便是日益普遍的视力下降问题。
在学校尤为常见,这也引起了许多家长与教育专家的关注。
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其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分析1. 电子屏幕的过度使用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课余时间,许多学生选择看电视或玩游戏来放松心情。
加之线上教育的呼声持续高涨,电子屏幕上的教学也愈加普遍。
然而,这些电子屏幕辐射强,直接减弱了眼睛对长时间工作的耐受力,长期使用电子屏幕不仅会使眼睛变得疲劳,而且会损伤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引起眼部疾病。
2. 学习姿势的不当进入学习生涯后,学生将面临更为严谨的学习体系,而学校大多都安排了统一的桌椅以及课桌,但这些桌椅课桌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
因此,若学生长时间保持错位的姿势,会给眼部和腰椎带来不可逆的后悔。
学生追求得分,专注时间过长,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3. 护眼意识的缺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眼睛承载了诸多重要的任务,如读书、记笔记与进行各种游戏,然而,却很少有人会去保护自己的眼睛。
过多地眯眼、挤眼与长时间盯着小字体的书籍,都会使眼部疲劳甚至近视度数上升。
孩子之间的相互模仿也使该问题愈加普遍,护眼意识的缺乏更为明显。
二、对策探究1. 合理利用电子设备事物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
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我们应该有适当的限制策略,在使用前留有足够时间来调整眼部状态;尝试将目光移开,让眼睛放松,并在合适的时段进行休息。
同时,尽可能将屏幕打开至合适的亮度与色温来缓解眼部的酸涩与疲劳。
为避免因学习姿势不当带来的身体损伤,学生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坐姿,使神经系统保持放松状态。
同时,学校也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人体工学椅及调节桌面高度等设备,以适应不同的身体情况,照顾到每位学生。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对其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长时间盯着书本或屏幕,眼睛易疲劳,并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过度使用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会使眼睛过度疲劳,加速视力下降的速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户外活动减少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缺乏户外活动导致眼睛长时间处于近视状态,进而加剧视力下降的情况。
为了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加强视力保健教育、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鼓励户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健康的用眼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努力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
通过深入分析学习压力、电子产品使用、户外活动等因素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视力下降的背后原因。
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如加强视力保健教育、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鼓励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等,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有效改善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现状。
最终目的是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眼健康问题,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提高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共同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2. 正文2.1 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现象严重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现象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二年级的低龄段学生中,近视率更是高达50%以上。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及解决方法近视问题与解决方法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和课业的负担过重,使得视力问题逐渐恶化。
因此,如何解决中小学生近视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中小学生近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来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近视问题的原因分析1.1 近距离用眼过度中小学生上课时长时间盯着黑板或书本,通过近距离用眼来完成任务,导致视力疲劳和近视的加重。
1.2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不仅会导致眼睛的屈光不正,还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
1.3 学习压力大中小学生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为了追求好成绩,他们经常熬夜学习,缺乏充足的睡眠。
长期以往,不仅身体疲惫,还会引发视力问题。
1.4 环境因素照明灯光过暗或过亮、书写的字体过小、书桌椅子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等因素也会对学生的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2.1 视力保健操中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视力保健操来缓解眼部疲劳。
例如:闭眼互按法、眼球上下左右运动等。
2.2 控制用眼时间中小学生在上课期间,可以通过控制用眼时间来减轻近视的程度。
每45分钟左右休息一次,远离电子屏幕,寻找远处的视觉点,让眼睛得到放松。
2.3 调整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调整对缓解和预防近视非常重要。
保持光线明亮、书写字体适中、书桌椅子符合人体工程学,都对保护学生的视力有积极的影响。
2.4 提倡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非常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法之一。
中小学生应该每天都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让眼睛注视远方,同时还能舒缓学习和压力带来的疲劳感。
2.5 合理调整学习时间和负担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容易造成视力下降。
学校和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生视力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患有近视,其中有一些甚至在初中就已近视。
对于这一现象,社会各界对其原因和对策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本文将从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实际解决对策。
1. 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们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不仅会造成眼睛的疲劳,还会导致眼球肌肉的紧张,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2. 用眼不当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娱乐等原因,长时间用眼造成眼睛疲劳,严重影响视力。
加上很多孩子写字不端正,或者低头看书、看电子产品,使得视力过度用紧张,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3. 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导致了饮食结构不合理。
很多中小学生爱吃垃圾食品,缺乏对眼睛有益的营养,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C,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4. 环境因素现在生活中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光线不足、光线刺眼等都会对学生的视力造成影响。
二、对策探讨家长和老师应该不断劝诫学生,控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刷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
2. 培养正确用眼习惯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坐姿、阅读距离等,培养正确用眼习惯。
家长和老师也要经常提醒和监督孩子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用眼保健操。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多食用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保证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
4.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和家庭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室内光线明亮、自然光充足,避免光线刺眼的情况,定期对学校的照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用眼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因素等。
对策包括有效控制看电子屏幕时间、培养正确用眼习惯、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
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正确处理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视力。
同时,因为学生的习惯问题,他们可能在生活中使用了不好的学习和阅读方式,他们的娱乐主要是玩网络游戏、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进而直接影响到视力情况。
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中小学生出现视力疲劳、视力下降问题的几率比较高,家庭、学校、相关部门都要重视学生的视力问题,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而针对学生的问题让他们接受治疗,避免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
一些学生有着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习惯,同时他们忽视了户外运动,这也可以是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的原因。
1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1.1学习任务比较重中小学生都面临比较重的学习任务,特别是面临升学的时候,学生双眼调节过度,一些学生可能出现新发真性近视或者假性近视的问题。
如果学生不处于备考阶段,他们的社会实践、体操活动和军训活动比较多,他们的用眼损害比较少,双眼获得了休息的时间。
但是到了升学竞争的时候,他们就会高几率出现视力疲劳、视力下降问题。
视力不良的检出率显著提升,而且重度近视的比较高。
1.2用眼习惯的原因当前的智能手机和电脑普及率比较高,学生利用电脑玩游戏、娱乐和交流已经成为常态。
如果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可能沉迷于网络或者游戏中。
他们利用本来应该缓解眼睛的时间来看屏幕,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视力问题。
女生的身体发展早于男生,他们的青春期开始时间相对较早,所以可能更早出现视力问题。
同时,一些女生安静内向,他们对于户外活动缺乏兴趣,甚至具备一定的抗拒心理,这不利于学生放松自己的眼睛。
1.3家长方面的问题许多家长是望子成龙的,他们过早要求学生看书写字,同时,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姿势和方法,没有针对孩子安排视力检查。
对于孩子的业余时间,没有科学进行管理,学生在缺乏管理的状况下,花费了过多时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
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说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近视眼问题,近视率居高不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眼的发生,教育部门、学校与家庭应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近视眼的防控工作。
二、防控目标1.提高学生眼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2.有效减少近视眼的发生率;3.提高学生的视力水平,预防视力下降。
三、防控措施1. 加强学生眼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主题宣传等形式,加强学生眼健康知识的宣传。
包括以下内容:•认识近视眼:普及近视眼的定义、症状和影响,让学生了解近视眼的危害;•正确用眼姿势: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姿势,包括正确的坐姿、看书距离、用眼间隔等;•眼保健操:组织学生进行眼保健操的学习和实践,帮助缓解眼部疲劳;•室内环境改善: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提倡保持适宜的照明、通风等条件。
2. 课余活动及布置为了降低学生的近视眼风险,可以适当调整课外活动和作业的安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在布置作业或活动时,尽量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任务;•指导适度锻炼:鼓励学生进行户外运动,注重眼部运动,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
3. 家庭共同参与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眼健康教育,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家庭眼保健:家长引导学生正确用眼,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限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家长监督检查视力: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视力问题。
4. 志愿者服务机制建立学校视力保护志愿者服务机制,组织学生志愿者为同学提供视力保护服务,包括眼保健操辅导、眼保健知识宣传、观察同学用眼情况等。
通过积极参与与帮助他人,加强了学生的眼健康意识,促进了视力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推广。
四、防控效果评估针对近视眼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需定期开展防控效果的评估。
防控青少年视力不良措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普及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保护他们的视力健康,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调整用眼环境、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普及视觉保健知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帮助广大青少年有效预防和控制视力不良。
一、调整用眼环境青少年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和书籍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因此,调整用眼环境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照明,避免用眼过度疲劳。
家长可以保持室内的明亮光线,同时避免强烈的反射光。
其次,设置合适的电子屏幕和书籍距离,一般来说,离眼睛较近的距离会加大用眼负担。
建议孩子与电子屏幕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并且每小时要进行10至15分钟的远眺眼球活动。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保持头部与屏幕垂直,并保持距离适当,这样可以减少眼部疲劳,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二、培养良好用眼习惯青少年往往没有意识到正确用眼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首先,限制用眼时间是必要的。
根据专家建议,中小学生每天用眼时间不应超过2-3小时;并且每小时要进行10分钟的休息,远眺景物、做眼部放松操等,帮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
其次,要注意用眼卫生。
教育青少年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保持眼周清洁。
此外,教育他们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如不揉眼睛、不熬夜等。
只有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视力健康。
三、加强体育锻炼现代青少年大多时间都花在了学业和屏幕前,缺乏体育锻炼,这对视力健康构成了威胁。
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对于预防青少年视力不良尤为重要。
体育锻炼能增加眼球运动,提高眼筋的灵活性,使眼部肌肉得到适当的锻炼,从而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各级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四、普及视觉保健知识提高青少年的视觉保健意识,普及视觉保健知识非常重要。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目前我国青少年中近视患病率已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的中小学生中,绝大部分远视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近视,而非疾病。
连续五年的视力状况动态观察表明,中小学生远视力低下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其远视力低下的程度也随着加重加深,高中生更为明显[1]。
远视力低下率虽不能完全等同近视患病率,但仍是估算近视患病率很有意义的资料[2]。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即: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眼。
近视的分类方法较多,其中原发性近视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
青少年近视大多为单纯性近视。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增高,而且发病后呈进展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眼科工作者,向社会和家长宣传普及近视眼形成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减少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比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1.1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近视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近视组的家族史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
近视有一定遗传性,主要指高度近视,度数在600屈光度以上者,而轻中度近视遗传性不明显[4]。
1.2近距离工作学习:1.2.1不良的读写习惯。
近视形成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近距离用眼的调节疲劳。
正确的读写距离应为30cm,20-30cm为较近距离,10-20cm为近距离,小于10cm为超近距离。
调查发现青少年视力下降率与读写距离呈反比关系,读写距离在30cm以上者近视率最低,超近距离读写者视力下降率能高达31.9%-78.9%[5]。
而现在的青少年从幼儿时期就过早的开始读书、写字,但幼儿老师对他们的姿势没有足够重视,养成了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进入小学,继续不正确的读写姿势,随着课业的加重,有的近距离伏案读书,有的歪头斜身写字,甚至有些躺着看书学习,这些坏习惯导致了视疲劳,形成假性近视,时间长了逐渐过度为真性近视。
1.2.2长时间应用电脑、电视、游戏机等。
电脑电视的普及使中小学生在课余的很多时间都投入到电脑电视的观看和使用上,过分迷恋电视屏幕、电脑以及持续用眼后不注意正确的休息方法,很容易导致视力的下降。
眼是一个敏感的感觉器官,人类在清醒状态时有很多涉及眼的神经反射性运动,参与控制和调节眼球的位置,这些反射运动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行为反射模式,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随意运动的控制和影响,长时间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各种屏幕的闪烁,屏幕画面、画面颜色及光线强弱更换频率很快,对眼睛是一个不良的刺激,使眼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 一直处于痉挛状态,形成近视。
1.2.3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
近距离学习时间延长即过度用眼。
近距离学习最科学的时间是45分钟,不应超过1小时,长时间阅读应间隔10分钟休息,以松弛调节功能,防止调节痉挛引发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的积累则是真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调查发现中学生视力下降患病率明显高于小学生,主要是由于中学生课程较多,作业繁重,阅读时间长,用眼时间多,再加上不注意用眼卫生和采取正确坐姿而导致视力下降。
女生视力下降患病率高于男生[6],除了与女生的生长发育较早等有关外,还与女生学习勤奋, 视近时间延长以及女生大多不爱运动及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有关。
数据统计分析得知,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八小时者,视力下降率明显高于每天睡眠在八小时以上者[5]。
1.3眼镜配制不当。
部分家长误以为孩子小过早配眼镜会加深度数而拒绝配镜,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少,不了解孩子视力及屈光情况,使孩子就诊晚,致使视力疲劳、视力下降发生率较高,度数加深快[7]。
而目前我国眼镜行业从业人员资质良莠不齐,专业的验光师人数不足,致使很多学生佩戴不合适的眼镜,也加快了视力下降的速度。
1.4营养不均衡。
因目前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水平提高,副食及方便食品品种繁多,娇生惯养,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及粗粮而偏食方便面食品及甜食,造成营养不均衡。
这些因素均易造成近视。
陈日红等[8]调查表明,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近视发生率相对较高。
在生长发育时期缺乏某种或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眼组织会变得比较脆弱,导致巩膜在环境作用下发生扩张,使眼球前后径伸长而产生近视。
有研究显示,多数青少年近视患者血色素偏低,缺乏钙、锌、铬等微量元素[9]。
钙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缺乏时出现调节障碍。
摄入糖过多,糖为酸性食物,可消耗体内的钙,诱发近视[10]。
铬在体内为球蛋白正常代谢所必需,长期吃精粮,造成铬缺乏,导致眼睛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使晶状体凸起,屈光度增加,发生近视。
中国饮食习惯主食以谷物为主。
谷物中的植酸含量高,影响锌的代谢和正常吸收,易发生近视。
2.预防近视形成的主要对策2.1良好的写字姿势,正确的采光及照明。
呼吁幼儿教师从孩子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教会他们正确的写字及读书姿势,教育孩子不在车上和行走时看书,不在阳光直射下看书。
读写距离保持在30cm以上,用眼时光的亮度要适中,照明应位于人眼左前方40~ 50cm 外(惯用左手者, 方向相反)。
2.2加大视距法。
在学生学习的书桌前装一面大镜子,这样可加大学生的视距,而不局限于一个小空间内,也可使眼部肌肉得到舒张。
2.3推行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
看书学习提倡每50 min至少休息1次,远眺绿色景物消除视疲劳,休息护眼。
青少年每天不少于8小时睡眠,保证睡眠充足。
2.4正确引导,合理规划看电视及玩电脑时间。
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玩游戏有损眼睛健康,尽量避免各种屏幕闪烁对眼的不良刺激。
电视电脑连续应用时间不超过一小时,用眼后连续眨眼以促进泪液分泌,缓解眼睛干燥酸涩症状并清洁眼睛[11] ;闭眼深呼吸, 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泪液过多蒸发, 增加眼球及其肌肉的供血供氧。
2.5学校加大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指导科学用眼。
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视听教育及示范教育给中小学生集中上课,讲授护眼的方法,利用电视、广播、展板、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视力低下的防治知识。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坚持做眼保健操,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发生。
2.6加强运动。
调查显示女生视力下降患病率高于男生[6],除了与女生的生长发育较早等有关外,还与女生大多不爱运动有关,因此要倡导增加课外体育运动。
尤其是乒乓球[12- 13]、羽毛球等运动,打球时, 双眼以球为目标,不停地上下调节运动, 可以使睫状肌放松和收缩,从而缓解晶状体的紧张状态;眼外肌也可以不断活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 提高眼睛视敏度,消除眼睛疲劳, 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2.7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和适当粗粮。
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育,推荐各种护眼食物的合理搭配方法。
要让青少年多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避免偏食,增加身体对微量元素及边缘维生素的吸收,或许对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的防范作用。
2.8正规医院散瞳检查,医学验光配镜。
定期对孩子进行眼科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及屈光情况,对屈光不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必要时给予配镜矫正;对视力疲劳者及时缓解疲劳,以控制视力下降的程度和速度。
3.治疗方法3.1眼操护眼。
晶体操[14-15] ,双手托腮, 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眼保健操。
3.2医学验光配镜人的一生对视力与屈光有不同的生理要求,配戴眼镜仍是不可被取代的最佳光学矫正法[16]。
对已形成近视的学生要到正规医院扩瞳检查验光,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
目前眼镜市场较混乱,应该大力加强对医学验光的研究与实施[17]。
建议卫生、工商部门联合认真管理,要求各眼镜店至少有经过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的专业验光师,以确保配镜质量。
希望中小学生能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医学验光, 合理配镜, 发生真性近视应尽早光学矫正, 有助于控制其近视的发展。
3.3药物治疗散瞳剂是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近视的药物,同时也是散瞳验光的必备药物。
常用的散瞳剂药物包括阿托品、托吡卡胺、后马托品等。
有研究表明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较好,可推荐作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的首选药物[18]。
托吡卡胺为短效睫状肌麻痹剂,可使调节放松,亦可散瞳,但作用快,副作用小,瞳孔麻痹5小时候即可恢复,晚睡前滴眼效果较好。
3.4手术治疗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等,但是激光手术治疗的适合人群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而言不适用。
综上所述,预防青少年近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应由政府主导,社会、学校、家长大力支持和配合。
建议成立青少年视力预防中心,建立学校日常视力服务网络,建立电子视力保健档案,定期为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为视力低下的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除此之外,还应改革教育体制,使青少年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更多参与体育锻炼,加大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营养搭配,合理饮食,医学验光,合理配镜。
希望通过眼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全社会的关注,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1]张艳彬.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动态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 ,3(13):201[2]胡诞宁.褚仁远.近视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9[3]高玮.孙建森.郭灵.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4):631-632[4]王静.青少年近视病因研究[J].菏泽医专学报,2003,15(2):90.[5]李晋花.青少年视力下降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J],2002,4(1):31-32[6]余夕梅.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 ,23(18):2825-2826[7]丁秀文.中小学生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正确处理.基层医学论坛[J],2009,13(7):589-590[8]陈日红.陈腊群.汤华.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预防[J].益阳师专学报,2002,19(6):119-120[9]郝广煜.王英.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5):133-135[10]刘焕平.漯河市小学生近视干预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148 -149.[11]张芳.缓解OL 眼疲劳每天特意眨眼300次[EB/OL].[2010-10-03][12]宋绍兴.王凤阳.李颖.乒乓球运动对少儿视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13.[13]赵萌姗.李志辉.赵奋图等.乒乓球运动疗法在儿童近视性弱视中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0,5(8):1978- 1980.[14]郑志刚.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调节幅度关系的研究[J].临床医学,2008,28(3):86-87.[15]董国平.晶体操预防近视效果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65.[16]胡磊.尹忠贵.汪芳润.关于近视眼治疗的再认识[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8):789-791[17]褚仁远.瞿小妹.应该大力加强对医学验光的研究与实施[J].眼视光学杂志,2008,10(6):401-402[18]张坚寅.俞全.徐海萍.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0,28(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