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剧表演对对碰》 作文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作文】哑剧表演对对碰哑剧表演是一种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最近,我们班级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哑剧表演比赛——《对对碰》。
比赛前,我们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准备一段哑剧表演。
我所在的小组里有我、小明、小华和小杰。
我们经过讨论,决定以《对对碰》为主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主题来展示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排练中,我们用了很多时间来获得灵感和构思故事情节。
最终,我们决定为故事选择了一个小偷为主角。
小偷在找财宝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最终通过与其他角色的合作,成功找到了财宝,同时也找到了真正的友谊。
我们相信,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传达出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在团队合作中可以取得成功。
在第二次排练中,我们开始着手制作服装和道具。
我负责制作小偷的面具,小明负责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小华负责道具的搜集,小杰负责音效的调试。
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争执,但是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合作和沟通,最终成功制作出了我们满意的服装和道具。
在比赛当天,我们紧张而兴奋地上台表演。
舞台的灯光一亮,我们开始展现我们的才华。
小偷首先出场,通过一系列动作和表情,成功表达出了他的目的和挣扎。
接着,其他角色相继登场,展示了他们的才艺和形象。
整个表演过程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观众们都被深深吸引。
我们以全体齐呼的掌声结束了我们的表演。
虽然我们没有获得比赛的第一名,但是我们收获了更多。
通过这次表演,我们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付出努力和坚持的意义。
我们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更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才能和付出。
这次哑剧表演比赛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也因为这个经历而更加牢固。
我们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合作和努力,为了更好的表演。
哑剧表演对对碰,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感受到了友谊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团队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哑剧表演表演对对碰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哑剧表演表演对对碰,感谢您的阅读!说起表演,有谁不会?但是哑剧表演表演对对碰使我知道了表演也不简单,你可别小瞧它们。
表演哑剧的游戏规则是:首先要到老师那里抽一张小纸条,再根据小纸条上的内容进行表演,更重要的是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表演来表示自己所想说的内容。
要是观众猜对了,我们就应该给予观众和表演的同学掌声鼓励。
同学们表演的节目都很精彩,让观赏的同学们开怀大笑、应接不暇!我觉得余蒙同学的表演极为精彩,也受到很多同学的赞扬。
因为他表演的内容,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只见余蒙同学大步流星的走上讲台,神气十足从老师那里抽出一张小纸条,他看了看,便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
看来老师写的纸条的内容并没有那么难,哈哈,这回我可就放心了,万一让我去表演,我就不用担心自己表演不起来了。
看,余蒙从桌上拿起了一本作文书,“啪!”地一声扔到了地上,又用手把鼻子顶上去,又把耳朵给拉了起来,看他那肥肥胖胖的身材,大大的鼻子和耳朵,跟真的猪八戒没什么两样,看来他真是个猪八戒的料子。
他走去走去,“哇”地一声滑倒在地,这是正的不小心摔跤的还是故意要给我们看的?我看是不小心的吧,因为他还踩着了书。
余蒙又把这个动作做了一次,我才相信这是他故意的,使我打消了一不小心的念头了。
“猪八戒脚踩西瓜皮!”徐凯恍然大悟,以最快的速度报出了自己的答案。
老师可就纳闷了,“你是怎么猜出的?”因为有句歇后语是“猪八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
”看来余蒙真像啊!轮到我了,竟然是余蒙出的题目,让我演得寸进尺,这可就让我为难呀,到底该怎么演?这让我手里冒冷汗,别人正在催我,让我快一点,可余蒙总是捣乱,还说这么简单都不会,真要气死我了。
我干脆不做了!结果让下一个人演,哈哈,躲过了一次!游戏在笑声中结束了,我却一直平静不下来。
不会说话的确是件痛苦的事,聋哑人会遇到困难也会受到别人的嘲笑。
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惜自己,多给残疾人一点帮助!。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哑剧表演对对碰》土门关中心学校土门关小学:严香●设计理念:教学生写作,不能急于在走的形式和技巧上下功夫,应该将着力点放在树立表达信心,培养习作兴趣,养成练笔习惯上。
其中,在习作习惯的培养上,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发寻找素材,自能积累语言,自主随心表达”。
本课教学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轻松、主动、积极而迅速地进入状态,在玩中激发灵感,张扬个性,体验情感,发展语言。
把学生带入演、猜的情境之中,入境生情,融情入境,让他们带着情感去观察,去体验和感受游戏带给自己的快乐。
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情感。
切实地履行写真、写实的质朴的写作原则,实践着“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理念。
●教学目标:1、把游戏引进课堂,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在课堂上的经历、感受写成作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在两张纸条上写上“放鞭炮”、“时装秀(模特表演)”学生容易表演的内容。
2、教师相机指导的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0分●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1、师:模拟表演举重(板书:表演——哑剧)生:猜教师的表演(对对碰)2、游戏前——规则(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某个同学从老师手上抽一张签,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意思。
如果猜对了,就给予表演者和猜对者掌声鼓励。
)表演者即兴夸张性的表演——观众猜——猜中奖励二、观察表演、敢于说话1、出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他思考的神态、动作——猜想他的心理活动——观察如何表演的。
2、表演者抽签(放鞭炮)——思考——即兴表演。
3、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
(引导说话要细致,请个别学生说话)4、出示例文——仿说法、写法。
5、抓典型(模特表演)再创造——互相交流、补充评点三、习作构思分享游戏的快乐——交流写作思路1、游戏前——规则2、游戏中——详写(给人印象最深的)略写(其他的)3、游戏后——欢声笑语四、明确写作要求1、写真、写实2、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板书设计:哑剧表演对对碰1、游戏前——规则2、游戏中——略写(其他的)详写(给人印象最深的)3、游戏后——欢声笑语●《哑剧表演对对碰》课堂教学反思执教年级:四年级本着简单、活泼、有序、高效的原则,我设计了《哑剧表演对对碰》的情感体验类作文教学。
【五年级作文】哑剧表演对对碰“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哑剧表演对对碰!”学校的操场上人头攒动,五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哑剧表演比赛。
我和我的搭档小明被分到了第一组,我们要表演的题目是“迷失的小狗”。
比赛开始了,我和小明迅速进入状态,小明饰演迷失的小狗,他摇摇晃晃地走在舞台上,一边发出可怜巴巴的呜呜声,一边四处张望着,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而我则扮演好心的路人,看到小狗迷失了,立刻冲上前去,用动作和表情告诉小狗不要害怕,我会带它回家去。
我们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真情实感,观众们都投入地看着,并且纷纷鼓掌。
裁判宣布我们获得了第一名,我和小明高兴地握手庆祝,舞台上掌声雷动。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第二组的表演。
他们的题目是“迷路的小朋友”。
两个表演者一个扮演小朋友,一个扮演好心的阿姨。
小朋友在忙碌的街道上迷路了,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他开始又害怕又着急。
而好心的阿姨看到了他的情况,主动上前去询问,然后带着小朋友一起寻找他的家人。
他们的表演充满了温情和感人的故事,观众们被他们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
裁判宣布他们也获得了第二名,他们激动地相拥在一起,感谢观众的支持。
第三组的表演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两个表演者将小狗和小绵羊扮演得栩栩如生,每个动作都十分到位,搞笑的表演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
裁判评选出他们为第三名,他们也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庆祝他们的成功。
整个比赛结束了,我们都玩得非常开心,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下次能再举办这样的活动。
我们五年级的同学们不仅在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艺,也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哑剧表演对对碰,是一次难忘的比赛!。
哑剧表演对对碰
今天,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玩游戏……”还没等他说完,我们就异口同声地喊道:“耶!”
老师说:“游戏叫‘哑谜对对碰’,规则是这样的:选一个人上去抽签,抽到什么就表演什么,如果别人猜到了,则猜中者和表演者各得一枚好学生卡。
”
总共有8张抽签卡,第一个是陈康倩,陈康倩抽了一个,她看了看,开始表演。
先找到一个盒子,在把一个纸巾放进去后,几秒拿出来,我们说得五花八门,七嘴八舌,仍然不对,这时,有人说:“洗——衣——机,”老师看了看答案,果然对了,陈康倩和那一个各加一个好学生卡。
第二个是林思棋,林思棋抽了一个,就又唱又跳但没发出声音。
有人说:”唱歌跳舞”,有人说:“又唱又跳……”但没一个人是对的。
最后,老师公布答案“载歌载舞”因为没人说对,所以没人获得好学生卡。
第三个是王凡,王凡抽签后,边看边思考,她就开始了。
我想:“是什么呢?”我正在冥思苦想中,有人说:“游泳呛到水了”,老师说:“对了。
”所以说出来的那一个人和表演者各得了一张好学生卡。
第四个是谢奕畅,他看了一下自己抽的签,开始表演,我们又说了很多,没有对的,我们正在思考中,又有个说:“打电脑游戏!”答对了,他们和表演也获得了好学生卡。
这节作文课,真是一个开心的游戏呀!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游戏游戏作文教案:哑剧表演(动作描写专题)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哑剧表演的基本特点。
2.练习使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来描述人物特征和情感变化。
3.学会运用多种动作描写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哑剧表演视频来引导学生了解哑剧表演的基本特点,包括:•只使用肢体语言,不出声。
•通过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等方式进行表演。
•表演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情节。
2.动作描写技巧讲解在动作描写环节,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表演水平,选择适合的动作描写技巧进行讲解和练习,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技巧:####(1)使用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能够形象地比较两个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他那颤抖的手,像枯萎的叶子一样。
”####(2)使用拟人句拟人句可以让物品或动物变得有生命力,形象生动。
例如:“那只小猫,像一个小玩具一样跳来跳去。
”####(3)使用具体的描述词通过使用具体的描述词,可以让读者更加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人物形容词的特点。
例如:“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在这个夜晚里显得特别清澈。
”####(4)使用细节描写在描写人物情感和行为变化的过程中,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感情和行为的变化过程,例如:“她开始哭了,嘴巴慢慢咬紧,眼泪流了下来。
”3.教师示范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一段哑剧表演,并通过多种动作描写技巧进行讲解和演示。
4.学生自主练习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个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来自主表演一个小故事或情景。
5.表演评比在表演评比环节,老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来表演,并进行评比,评比的方法不必单一,可以从表现的统一性、动作的流畅度和形象的生动性等多方面进行评判。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演和听取他们的思路和想法来评估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来考核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动作描写技巧。
有趣的游戏——《哑剧表演对对碰》
今天,我们补习班做了一个游戏,叫哑剧表
演对对碰。
老师先对我们说游戏规则:一个同学
从老师手中抽一张签。
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动作让同学们猜猜
表演的是什么,如果猜对了,就给予表演者和猜
对者掌声鼓励。
游戏开始了,老师问谁先来,话还没说完,
彦昊迅速地举起手来。
老师就叫彦昊起来抽一张签,彦昊兴高采烈地走上来抽一支签,看了纸条后,彦昊假装成在写字的样子,然后再用手摸了
摸脑勺。
有的同学说:“思考问题”老师说:
“不对” 浩鹏和雨铮同时说:“我遇到了难
题。
”“对了”老师说。
接着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着就是博彦,博彦抽到了吃冰淇淋。
他右
手假装拿着冰淇淋,再用舌头一舔一舔的,全班
大声地说:“吃冰淇淋。
”老师说对。
全班又响
起热烈的掌声。
接着就是我,我抽到了“我胜利了”这张纸条。
好像很难。
想了一会儿,我就用一只手紧握
拳头向上举,同学们就说:“超人”。
老师说:
“不对。
”我就做了个ok的手势,同学们就说:“ yes”。
老师说:“不对”。
接着我就用拇指指我自己,伸出左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向上举。
有的同学说:“兔子。
”老师说:“还是不对。
”金涛说:“我胜利了。
”“对了”老师说。
接着又是一片掌声。
……
这个游戏真好玩,我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
游戏。
哑剧对对碰哑剧对对碰今天,蔡老师让我们玩一个“哑剧对对碰”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让一位同学抽一张卡片,卡片上写什么,那一位同学就要做什么,其他同学要说出对应的答案。
第一轮上场的是陈康婧,她迫不及待地从蔡老师手里抽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洗衣机。
接下来她还要表演卡片上的动作。
首先,她拿起一个盒子,把盒子打开,迅速地将东西放进盒子里。
然后,她把盖子盖上,再将盒子里的东西取出来。
同学们看了都异口同声地说道:“洗衣机。
”第二轮是林思棋闪亮登场。
只见她慢慢地从蔡老师手里抽了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写着:载歌载舞。
她还要表演这张卡片上的动作,她稳稳地站在地板上,一边做着手势跳舞,一边张着嘴。
有人大声说:“又唱又跳。
”还有人尖叫着:“边唱边跳。
”蔡老师摇了摇头说:“不对,但是有点接近了。
”同学们说了很多答案,结果没有一个准确的。
蔡老师公布了答案——载歌载舞。
接下来,只见谢奕畅慢悠悠地走上了讲台,他迅速地从蔡老师手里抽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打电脑游戏,他还要表演这张卡片上的动作。
他马上将十指分开,在桌子上来回地敲击。
有人小声地说:“玩电脑。
”有人说:“应该是看电脑。
”最后,经过几个同学的认真推测,确定答案是:玩电脑游戏。
最后上台表演的是周楚雄。
他从蔡老师手里抽了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游泳被呛到了。
他还要表演卡片上的动作。
只见周楚雄两只手不停地向两旁划着,还捏了捏鼻子,同学们一下子就猜中了,齐声说道:“游泳被呛到了。
”这节哑剧对对碰的游戏,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哑剧表演对对碰今天,七点三十五分,我无精打采地来到心语作文学校,心想:哎,真没意思,今天定不会上游戏课呢?因为蔡老师已经好久没给我们上过游戏课了。
上课时候,蔡老师居然说,今天我们上“游戏课”。
我顿时精神抖擞了。
蔡老师说,今天游戏课的主题是“哑剧表演对对碰”,游戏的规则是:表演哑剧者不能发出声音,只能做动作,想要表演哑剧的人上台去抽取一张纸条,通过动作来解释出纸条上的意思,让下面的人猜纸条上写什么字,但不能用语言暗示。
哑剧表演对对碰【第1篇】“哈哈哈……”教室里传来一阵阵笑声,原来我们作文一班正在进行哑剧表演对对碰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老师抽同学上台表演,不能说话,做搞笑的动作,其他同学举手来猜。
大家听了都很开心,忙把手举起来,想要上台去表演。
游戏开始了,我一下子举起手来,但是刘起勋比我先举了起来,老师就请了他。
他高高兴兴地走上了讲台,用双手蒙住眼睛,从老师手中抽出了一张纸条。
他一看纸条,立刻傻了眼,他想了一会儿,开始表演了起来。
他仰着头,不住地哈气,又把舌头伸出来。
同学们猜了很久也没有猜对。
后来陈南廷终于猜出来是吃辣椒。
老师又陆陆续续抽了一些同学上台表演,当然这其中也有我,我抽中的题目是吹风扇。
我先拍拍舌头再用嘴巴吹了又吹,可是大家一个也没猜对。
老师看了看很着急,也加入了表演中,终于有一个人猜对了。
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希望以后也可以经常玩游戏!【第2篇】今天早上,在海燕作文班上,谢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哑剧表演对对碰。
老师宣布了游戏规则:表演者根据抽到的纸条内容进行夸张的表演,让下面的同学猜,如果猜对了,双方都有奖。
游戏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请了陈冠宏上去。
陈冠宏抽了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就愣住了,然后呆呆地看着同学们,好像在向我们求助呢。
同学们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楚昕表演的“猪八戒踩西瓜皮”,她打开纸条一看,就捂住嘴在偷笑。
她先用双手做出一个吃西瓜的动作,然后她右手拱着鼻子,左手扯着耳朵,接着做了一个踩西瓜皮的动作,最后做了一个假摔的动作。
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
有的人说是“猪八戒吃西瓜”,有的人说是“猪八戒扔西瓜皮”。
最后,老师揭晓了答案。
接下来,伍彦表演的“我遇到了难题”栩栩如生,陈炫兆表演的“开水烫到嘴”也惟妙惟肖……游戏还在进行着,欢乐的笑声在教室回荡。
哑剧表演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哑剧表演作文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哑剧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哑剧表演,以及它在表达和沟通方面的重要性。
2. 播放一段经典的哑剧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一:观察和感知1. 分发一些图片或物品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用哑剧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片或一个物品,用哑剧表演的方式向其他组展示并让其他组猜测是什么。
活动二:创作故事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情节,用哑剧表演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
2. 学生可以利用肢体动作、表情和道具等来表达故事情节,但不能使用任何语言。
活动三:写作练习1.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哑剧表演,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故事情节和细节。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哑剧表演的作文。
3. 鼓励学生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以传达他们对哑剧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四:分享和反思1.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分享给其他同学,并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哑剧表演对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撰写的作文,包括语言运用、内容连贯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专业的哑剧表演,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这种艺术形式。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外时间练习哑剧表演,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教案指导:1.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和尝试,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他人的表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框架和指导,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他们的想法。
《哑剧表演对对碰》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同学哑剧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说一小段通顺的话。
2、根据表演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在近十张纸条上写上“洗衣机”、“猪八戒脚踩西瓜皮”、“电视节目真好看”、“我碰到了难题”、“口渴喝到了烫水”、等学生容易表演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师:(板书:表演)说起表演,大家一定兴高采烈,今天的表演与以往不同,而是(板书:哑剧)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示。
(板书:对对碰)表演者要根据抽到的纸条上的内容进行夸张性的表演,让我们下面的同学来猜,猜中了,表演者有奖。
学生复述老师的话语。
二、观察说话
1、请一号表演者抽签。
抽到后思考几秒钟马上表演,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思考的神态,动作,猜想他的心理活动,特别认真观察是如何表演的。
然后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
(引导说话要细致,请个别学生说话)
如:金彩同学从老师手中小心谨慎地抽出一张纸条,看了看,眉头拧在了一起,嘴里嘀咕着:怎么表演啊!说着,向老师投去了求救的目光。
吉老师笑盈盈地鼓励他:“一定行,赶紧表演吧!”金彩灵机一动,用手比划着一个一个大大的长方体,接着好象用手拧开一个水龙头,伸出手指,揿下一个开关,自己不停地转动着身子。
转了好一会儿,看同学们没有感觉,他赶紧脱下自己的外衣,抱在怀里有转了起来,这下,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叫起来:“洗——衣——机——!”
2、请二号同学表演。
(要求观察细致,说话清楚明白,请平时发言机会少的同学,引导口语表达提高)
如:丁朋高高地举起手,大喊:“让我表演,让我表演”老师满足了她的愿望。
丁朋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看她的架势好象表演冠军非他莫属。
等她笑眯眯地抽出老师手中的纸条后,傻眼了,时而搔搔头皮,时而挤眉弄眼,时而扭动着身子。
王达一看,赶紧往台上走,拿过丁朋手中的纸条后,迅速,把手捏成拳头,放在嘴边,摇头晃闹,嘴里还念念有词,跟电视里的歌星差不多。
这还不算,两条腿一个劲地前后左右跳动,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忘记了说表演的内容“载歌载舞”了。
3、多位同学上来抽签,分别表演,学生猜表演的内容。
(观察者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话)
4、交流中评点孩子写的内容
三、习作构思
1、师:我们在欢声笑语之中进行了“哑剧表演对对碰”的游戏,大家是不是觉得游戏特别有趣。
愿意让其他班里的同学也来和我们分享游戏的快乐吗?那我们就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写下来。
怎样写才合适呢?我们先自己考虑一下,再和同学交流。
2、交流写作思路
(教师听学生交流,边板书)
游戏前规则
详写洗衣机、猪八戒踩香蕉皮、载歌载舞(给人印象最深的)游戏中略写喝烫水·····(其他的)
游戏后欢声笑语
教师提示,写作思路要拓展,不能局限板书上的一种,可以多种多样的。
如:开头伊始就写欢快的场面,接着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最后再次出现欢快的场面。
3、怎样把略写部分写好
师:略写部分如果写得好,也能给文章增彩。
如:其他的表演也精彩纷呈。
“电视节目真好看”栩栩如生;“我遇到了难题”也感觉不错;“开水烫着了嘴”惟妙惟肖······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附学生优秀习作:
说起表演,谁都会,可是这个哑剧表演可够难的了。
游戏规则是:某个同学从老师手上抽一张签,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意思。
如果猜对了,就给予表演者和猜对者掌声鼓励。
要说谁表演得最精彩,我认为非朱潇艺莫属。
她一路小跑,站在吉老师面前,很快地抽了一张签,打开一看,傻眼了,却有一个字不认识。
只得皱着眉头向老师求教。
吉老师贴着她的耳朵,悄悄地告诉了她。
于是她迅速地表演起来。
只见她将右手放在嘴前,嘴不听地张动着,好象是在唱着什么,她的两手变成兰花指,一高一低,一会儿在空中转动着,一会儿在腰下旋转着。
表演结束还学着歌星的样子向观众深深地鞠躬。
我们异口同声地猜:“唱歌跳舞”,“边歌边舞”。
朱潇艺清了清嗓子,宣布答案:“载歌载舞”!我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真有趣,我也想上去表演。
心动不如行动。
我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
好运很快地降临到我的头上。
我兴奋不已,但又担心自己抽到了不容易表演的一支签。
我战战兢兢地抽出了老师手中的一张纸条。
一看题目,哎呀,“电视节目真好看”怎么表演才好呢?突然,我灵机一动,于是我很夸张地将右手伸到前面,做出拿东西放在手里的动作,接着用大拇指按动几下,眼睛盯着前方看,边看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忽然,我又按动了一下按钮,哈哈大笑起来。
你知道我是干什么吗?我是幸运的,好几位同学都猜对了,那就是“电视节目真好看”这个内容。
掌声响起,我感到无比地欣慰。
其他的节目有的很精彩,如:“猪八戒脚踩西瓜皮”、“洗衣机正在工作”·····也有的不能准确表达原来的意思。
如:“考试考砸了,挨批评”、“恍然大误”等等。
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如果人不能说话,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嘲笑,我特别同情他们。
让我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吧,多给别人一点关爱,多为残疾人提供一点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