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50.01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二节循环系统第二节循环系统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一课时)授课班级:2010 级师资高中(1)班授课人:麦麦提玉素普•吾布力哈斯木授课时间:2011年4月21日,第2节课题第二节循环系统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一、课题内容: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掌握保育要点,以便学生能够知道如何保育,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有效开展教育工作。
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以循环系统特点为依据,有效开展保育工作的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的爱心。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五、教学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六、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区别于成人的特点。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查字典找出术语的翻译。
学生准备:掌握学前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八、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1 )前提诊测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循环系统的概念、血液的成分及功能,初步对循环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么我们简单地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
形式和要求:提出两个问题,分别向两名学生提问。
学生通过PPT显示的题目,回答问题。
1.学生1:血液抗凝后静置并分层的图片,那么人体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答:血液由血浆与悬浮于血浆中的细胞组成。
2.血细胞有哪些?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正常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3.血液各成分有什么功能?答:血浆中含有90%~92%勺水分,8%~10喲溶质。
主要机能是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通过血红蛋白为机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具有吞噬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坏死、衰老和受损的细胞。
学生2: 1、看图指出心脏各结构的名称。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1. 引言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是儿童保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在婴幼儿阶段,循环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本文将对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进行简述。
2. 婴幼儿循环系统发育特点•心脏:婴幼儿心脏相对较小,心腔容量有限,心脏壁较薄。
•血管:血管弹性较差,较为脆弱。
•血液: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血液黏稠度高。
3.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婴幼儿循环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为理想的营养来源,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
母乳喂养可以帮助婴幼儿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发育。
- 合理添加辅食:当婴幼儿逐渐开始添加辅食时,应选择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和铁元素的吸收。
- 饮食均衡:保证婴幼儿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多或过少摄入某一类营养物质。
4. 提供良好的体验刺激适度的体验刺激有助于促进婴幼儿循环系统的发育。
以下是一些具体要点: - 适度运动:通过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弹性,促进循环系统的发育。
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 避免长时间卧床:长时间卧床会使婴幼儿循环系统负担加重,容易导致血液淤滞和肌肉萎缩。
- 保持适宜的室温:过高或过低的室温都会对循环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应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5. 预防感染疾病感染疾病对于婴幼儿循环系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预防感染疾病的要点: - 注重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
- 避免与患病者接触:尽量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接触,特别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 接种疫苗:按时接种各类儿童必备的疫苗,如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等。
6. 定期体检和监测定期体检和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循环系统问题非常重要。
学前⼉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公开课详细教案)第⼆章学前⼉童⽣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节循环系统第⼆节循环系统学前⼉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课时)授课班级:2010 级师资⾼中(1)班授课⼈:麦麦提⽟素普·吾布⼒哈斯⽊授课时间:2011 年 4 ⽉21 ⽇,第 2 节课题第⼆节循环系统学前⼉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课题内容:学前⼉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课时)⼆、教学⽬标:知识技能⽬标:了解学前⼉童循环系统解剖⽣理特点,掌握保育要点,以便学⽣能够知道如何保育,才能促进学前⼉童正常发育,有效开展教育⼯作。
能⼒培养⽬标:提⾼学⽣以循环系统特点为依据,有效开展保育⼯作的能⼒。
态度情感⽬标:培养学⽣对学前⼉童的爱⼼。
三、教学⼿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较法、讨论法、⾃主学习法五、教学重点:掌握学前⼉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六、教学难点:学前⼉童循环系统区别于成⼈的特点。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从⽹上下载相关资料、查字典找出术语的翻译。
学⽣准备:掌握学前⼉童循环系统解剖⽣理特点。
⼋、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1)前提诊测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循环系统的概念、⾎液的成分及功能,初步对循环系统有了⼀定的认识。
那么我们简单地复习⼀下上⼀节课的内容。
形式和要求:提出两个问题,分别向两名学⽣提问。
学⽣通过PPT 显⽰的题⽬,回答问题。
1.学⽣1:⾎液抗凝后静置并分层的图⽚,那么⼈体⾎液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答:⾎液由⾎浆与悬浮于⾎浆中的细胞组成。
2.⾎细胞有哪些?答:⾎细胞包括红细胞、⽩细胞、⾎⼩板。
正常⼈⾎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3.⾎液各成分有什么功能?答:⾎浆中含有90%~92%的⽔分,8%~10%的溶质。
主要机能是运输⾎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通过⾎红蛋⽩为机体运输氧⽓和⼆氧化碳。
⽩细胞具有吞噬作⽤,能吞噬侵⼊⼈体内的微⽣物和⼈体本⾝坏死、衰⽼和受损的细胞。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1.循环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幼儿循环系统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仍处于发育阶段。
心肌、血管和血液的结构和功能还不完善,不能和成人的循环系统相媲美。
2.心脏功能较弱:幼儿心脏的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身体状况的影响。
幼儿的心率相对高于成人,心脏收缩力相对较弱,心排血量也相对较小。
3.血管较脆弱:幼儿的血管相对较脆弱,血管壁的弹性较差,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和出血。
此外,由于皮下脂肪层较薄,血管更容易受到外界的损伤。
4.血流分配不平衡:幼儿的血流分配相对不平衡,脏器血流相对较大,而体表血流相对较少。
这使得幼儿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感冒和发热等病症。
1.加强营养平衡:幼儿循环系统的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
家长应注意给幼儿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应清淡,少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2.定期体检:幼儿的循环系统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家长应定期为幼儿进行全面的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循环系统问题。
3.注意保暖:由于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感冒和发热等现象。
因此,家长应注意给幼儿保暖,避免幼儿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4.避免外伤:幼儿的血管较脆弱,容易受到外伤的影响。
家长应加强监护,减少幼儿受到外伤的机会,避免幼儿进行过度剧烈运动,以防止血管破裂和出血等问题。
5.疫苗接种:幼儿循环系统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患上传染病。
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为幼儿接种预防性疫苗,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总结:对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家长可以更好地照顾幼儿的循环健康。
通过合理的饮食、定期体检、保暖和预防接种等措施,可以降低幼儿循环系统发生问题的风险,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1. 为什么关注儿童的循环系统?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定期保养。
就拿循环系统来说吧,它可是孩子健康的“发动机”呢。
如果这台发动机运转不畅,那孩子的精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活动和学习。
因此,确保孩子的循环系统健康,不仅能让他们更加活跃,也能让他们远离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
就像是汽车需要定期检查一样,孩子的身体也需要我们的细心照料。
1.1 充足的运动运动对于孩子来说,是保持循环系统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
你可以把孩子的运动想象成给身体加油,这样孩子的心脏和血管才能更好地“工作”。
就像小车子需要跑跑才能保持顺畅,小孩子也需要跑跳打闹来让他们的循环系统更加给力。
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不过,别让孩子过度运动哦,适度的运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每天半小时的活动,比如骑车、跳绳、跑步等,都是非常棒的选择。
记得,运动要有趣,不然小朋友可不一定愿意配合哦!1.2 健康饮食说到保养循环系统,饮食也是关键。
孩子的饮食要像一个营养均衡的“好帮手”,不仅要有足够的水果和蔬菜,还要适量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吃得好,身体才能更强壮。
比如,多吃点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和绿叶蔬菜,有助于血液的健康。
避免过多的糖分和油炸食品,就像是给身体“减负”,让血管更畅通。
提醒一下,不要忘记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对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哦!2. 充足的休息休息对孩子的循环系统同样重要。
每天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小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保证心脏和血管在第二天能以最佳状态运作。
给孩子安排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不仅能让他们的身体得到休息,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可以这样想,充足的睡眠就像是给身体充电,让他们的“电量”满满的。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每天需要10到12小时的睡眠,夜晚的高质量睡眠尤为关键。
别让孩子熬夜哦,这可不是个好习惯!2.1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