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升方数学四年级下说课标说教材知识树
- 格式:ppt
- 大小:56.82 MB
- 文档页数:37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解说材料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这部分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具体编排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由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通过表的形式很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2)例2。
小数的读法。
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 (3)例3。
由广播的形式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引出写小数。
3.小数的性质。
(1)例1。
通过让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三段纸条,看能发现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
(2)例2、例3。
例2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
例3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