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材料分析方法哈工大
- 格式:ppt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63
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1.论文结构及要求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
1.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论文题目不应超过25字,不得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1.3 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1.4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
绪论应说明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
1.4.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第六条。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4.3 结论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摘要大容量锅炉变工况运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热力计算是变工况研究的基础。
对于大容量锅炉机组,若采用我国以前的传统计算方法,会出现计算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有较大误差的情况。
本文以辐射换热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大容量锅炉传热模型,并采用了新的热力计算标准对本课题选取的机组进行计算,新的分区段传热模型,将燃烧区域按实际运行时燃烧器的投运方式细分,并将冷灰斗划分为一个独立区城,计算出燃烧器区城的温度分布和沿炉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
辐射式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的计算新方法更符合实际运行规律。
新传热模型的建立为大容量锅炉变工况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锅炉;变工况运行;传热模型AbstractV ariant operation research of the high-capacity boiler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the heat calcul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variant wok condition research. If we use old calculation ways to analyze the high-capacity boiler, there will be remarkable inaccuracy between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real operational data. This paper based the radiant theory establishes a new model of the high-capacity boiler heat transfer . And the new criterion of heat calculation is used to the selected unit. The new fragment model subdivides the combustor zone across the operation and takes the furnace hopper as a independent region.So the temperature along the furnace are obtained. Radiant and platen super heater’s new method are more agree with the practice law. The paper is based on boiler knowledge and heat transfer theory and depends on practical operation data. The analysis on calculation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eration of the high-capacity boiler.Key words boiler variant oper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国内研究现状 (2)1.3.2 国外研究现状 (2)1.4 工作内容及安排 (3)第2章锅炉运行特性分析 (4)2.1 煤的特性及其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4)2.1.1 煤质对设备的影响 (4)2.1.2 煤质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5)2.2 燃烧特性分析 (6)2.2.1 煤粉气流稳定着火的影晌因素 (6)2.2.2 燃烧完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6)2.2.3 优化锅炉燃烧,提高运行经济性 (7)2.3 汽温特性分析 (8)2.3.1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汽温特性 (8)2.3.2 蒸汽温度调节方法 (9)2.4 本章小结 (10)第3章大容量锅炉传热模型的改进 (11)3.1 现有模型的特点 (11)3.1.1 前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的主要特点 (11)3.1.2 误差原因分析 (11)3.2 传热模型的改进 (12)3.2.1 杜-卜炉内换热计算方法(新方法) (12)3.2.2 炉内换热计算标准 (12)3.2.3 屏式过热器传热计算新方法 (13)3.2.4 大屏过热器传热计算新方法 (15)3.3 分区段模型计算 (17)3.3.1 分区段计算的目的 (17)3.3.2 米多尔分区段模型 (17)3.3.3 新分区段模型的建立 (17)3.3.4 燃烧器区域温度的计算 (19)3.5 本章小结 (20)第4章炉膛传热计算 (21)4.1 炉膛传热原理 (21)4.1.1 炉膛传热过程 (21)4.1.2 火焰辐射 (21)4.1.3 炉膛辐射传热公式 (22)4.2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23)4.2.1 角系数 (23)4.2.2 热有效系数 (23)4.2.3 污染系数 (24)4.3 本章小结 (24)第5章 B&WB300MW锅炉热力特性分析 (26)5.1 分区段模型分析应用 (26)5.1.1 计算结果 (26)5.1.2 计算结果分析 (27)5.2 排烟温度及排烟热损失 (28)5.3 炉膛出口烟温特性 (28)5.3.1 概述 (28)5.3.2 影响炉膛出口烟温的因素 (29)5.4 本章小结 (29)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国民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迅猛,截至2004 年五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四亿零六十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