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部自驾车旅游综合服务枢纽建设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7.54 MB
- 文档页数:66
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施方略作者:夏杰长刘怡君来源:《改革》2022年第08期摘要: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城乡居民对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旅融合是实现交通功能旅游化、旅游交通便捷化和交旅产品共享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激活和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的现实通道,对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休闲旅游需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新发展阶段下,交旅不仅要实现深度融合,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体制、资源、产品、科技、服务和人才等维度的深度融合来实现。
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主要有依托交通服务设施的交旅综合体模式、依托交通道路升级的旅游目的地模式、依托交通运输工具的旅游产品线模式、依托交通和旅游主体的融合发展模式。
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整合资源配置、促进产品升级、激励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2)08-0111-12近年来,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同年11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旅游公路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实践探索旅游公路建设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旅游公路建设、推进公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随着国民旅游需求的显著增长,交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衍生出了新的市场需求,而且进一步促进了交通和旅游两大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正式出炉
佚名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从今年到2020年,四川省将估算总投资10866亿元,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这是四川省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届时,四川省将基本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为支撑,以出川大通道为纽带,完善枢纽功能,优化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建成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总页数】1页(P1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15
【相关文献】
1.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交通枢纽提升区位优势:四川大胆破题 [J], 唐婉岚
2.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建设规划探析 [J], 尚婷;余颖;唐伯明
3.打造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西部经济增长新一极——重庆市西部大开发10周年侧记 [J], 江小艳
4.建设交通枢纽发展通道经济——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四川省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J],
5.四川首次编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杨会宾(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摘要:基础设施的完善、收入的提高、私家车的普及、旅游业的升级发展以及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扩大,推动我国自驾车旅游出现井喷式发展。
河南发展自驾车旅游既有内部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学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出行保障,提升信息服务,注重市场营销,发挥相关企业、协会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河南;自驾车旅游;旅游市场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15)04-0032-04一、我国自驾车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及其成因自驾车旅游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
游客利用闲暇时间,自己组织或由自驾车运营商组织,以私有或租赁的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外出旅游,具有自主性、便捷性、个性化等特征。
自驾车旅游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自发组织和旅行社、车友会集体组织两种方式。
从出游距离看,单程100公里以内为短途,100 500公里为中途,500公里以上为长途。
从地域范围分类,自驾车旅游分为区内自驾游、区间自驾游和出入境自驾游等。
[1]自驾车旅游最早诞生于欧美地区。
20世纪初,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自驾车旅游应运而生,并促进了汽车旅馆、汽车维修、加油站等相关设施发展和国际露营总会等相关旅游组织的形成。
(一)我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状况我国的自驾车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的完善、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自驾车旅游得到飞跃发展。
据《中国自驾游年度发展报告(2013—2014)》统计,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32.6亿人次,其中自驾车旅游总人数达到17.3亿人次,占年度出游人数的53%。
[2](二)自驾车旅游快速发展成因第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快速交通格局初显。
交通枢纽项目建议书建议书交通枢纽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显现,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解决交通问题,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我向有关部门提出以下交通枢纽项目建议。
二、项目概述本交通枢纽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
项目将建设一座综合性交通枢纽,包括地铁站、公交站和停车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三、项目目标1.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建设交通枢纽,提高市民的交通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缩短通勤时间。
2. 提升城市形象: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其建设将为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交通体验。
3.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为城市带来更多商机和发展机会,促进商业和经济的繁荣。
四、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选择:交通枢纽项目应选择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换乘。
2. 设施规划:项目包括地铁站、公交站和停车场。
地铁站应设置多个站台,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公交站点则需满足市民换乘的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公交服务;停车场则应考虑容纳大量车辆,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3. 设计理念:交通枢纽的设计应考虑美观、实用和人性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便利的信息查询和导航服务。
五、项目投资本项目预计总投资约XXX万元,资金可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
在项目建设期间,需严格控制成本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
六、项目收益预测1. 经济收益:交通枢纽的建成将为城市带来更多商机和发展机会,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 社会收益:交通枢纽的建设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七、项目风险与对策1. 建设期风险:项目建设期间,可能面临资金不足、工期延误等风险。
我们将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2. 运营期风险:项目建成后,可能面临市民接受度不高、运营管理不善等风险。
交通枢纽项目建议书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我市现有的交通枢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和货物流动。
为了优化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特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针对交通枢纽建设的建议。
二、项目建议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安全、智能化的交通枢纽,集结公路、铁路、航空以及城市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以满足人们对于交通出行的需求。
新建交通枢纽将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打造成为综合性、智能化的交通节点。
2. 建设规划新交通枢纽的选址应考虑到市中心位置以及容易接入主干道的因素。
建议将其建设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心附近,以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交通枢纽应该包括舒适的候车厅、先进的出行设施、智能化的车辆调度系统等,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3. 设备建设在新交通枢纽中,应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高效的服务设施,例如,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售票设备、导航指示系统、无障碍设施等,以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此外,应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如在枢纽内部设置充电桩,以支持电动车的普及。
4. 环境保护在交通枢纽建设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问题。
建议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绿化带、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建议在交通枢纽周边建设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以鼓励低碳出行。
5. 综合管理服务为了保证交通枢纽的高效运行,建议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枢纽的日常运营与管理。
该机构应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监管、设备维护、旅客服务等方面,以确保交通枢纽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预期效益1. 减少交通拥堵:新建交通枢纽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并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 促进经济发展:优质的交通枢纽将吸引外来投资和商业活动,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一个现代化、高效的交通枢纽将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和企业选择在此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豫政(2014)44号文件确定的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29•【字号】豫政办[2014]123号•【施行日期】2014.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豫政〔2014〕44号文件确定的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豫政办〔2014〕12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推进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豫政〔2014〕44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豫政〔2014〕44号文件确定的重点工作责任单位通知如下:一、优化旅游产业要素(一)建设大型旅游综合体,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集散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旅游标准化服务带动区和智慧旅游先行区。
(郑州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旅游局、民航办、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负责。
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或单位,其他有关部门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二)大力发展旅游购物业,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开展合作,提升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水平,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
(省旅游局、商务厅、教育厅、科技厅负责)(三)推动郑州、开封、洛阳等重点城市在机场、高铁站、城市商业休闲街区规划建设特色旅游购物场所,力争到2016年,在重点省辖市、具有资源禀赋的省直管县(市)及部分5A级、4A级旅游景区建成一批专业旅游购物场所。
(省旅游局、商务厅、民航办、机场公司、郑州铁路局和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四)大力培育旅游娱乐业,支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水秀》等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提升水平,推动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小镇和旅游景区建设演艺场、酒吧、茶吧等休闲娱乐场所。
2014韶关市交通规划建设情况——黄金通道发布时间:2014-09-30作者:文章来源:浏览次数:0 [ 打印][ 关闭窗口][ 收藏] 韶关市地处粤北,外接湘赣,内联珠三角,自古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
韶关具有丰富的陆路、水路交通运输资源,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和106国道南北贯穿全市,韶赣高速、323国道东西贯穿全市,浈江、武江、南水、滃江、北江干流、新丰江等各大小支流呈叶脉式密布全市,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丰富的交通运输资源使韶关融入广州一小时生活圈。
2013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161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0亿人公里。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5273公里(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10742公里。
等级公路148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1公里、一级公路207公里、二级公路815公里。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68辆,其中浈江和武江336辆。
公共汽车客运总量5247万人次,其中浈江和武江5113万人次。
内河航道维护通航里程38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256公里,码头8个,泊位23个。
港口货物吞吐量52.8万吨。
高速公路。
抓住省实施高速公路大会战战略的发展机遇,全力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立足韶关市情及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编制了《韶关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至2030年),并于2014年5月底通过专家评审。
规划将韶关市高速公路网打造为“四纵五横一环”的布局结构。
“四纵”包括京港澳高速韶关段、广乐高速韶关段、武深高速韶关段、韶新高速;“五横”包括韶赣高速、汕昆高速韶关段、大广高速韶关段、雄乐高速、始阳高速;“一环”是由广乐与韶赣高速北连接线、广乐高速和韶赣高速组合形成的市区环城高速。
由此,我市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得到全面提升,全市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目前,在“四纵五横一环”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已有“一纵”(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段)、“一横”(韶赣高速公路)通车。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文分为几个文档,可在店铺中按标题找到)四、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一)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约束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
节约集约利用通道线位资源、岸线资源、土地资源、空域资源、水域资源,促进交通通道由单一向综合、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减少对空间的分割,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统筹考虑多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协同和新型运输方式探索应用,实现陆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同、深度融合。
用好用足既有交通通道,加强过江、跨海、穿越环境敏感区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论证,推动铁路、公路等线性基础设施的线位统筹和断面空间整合。
加强综合交通通道与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统筹,提高通道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及邮政快递枢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协同管理。
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实现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打造全天候、一体化换乘环境。
推动既有综合客运枢纽整合交通设施、共享服务功能空间。
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统筹转运、口岸、保税、邮政快递等功能,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开放共享原则,做好枢纽发展空间预留、用地功能管控、开发时序协调。
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
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构建运营管理和服务“一张网”,实现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认、信息共享、支付兼容。
加强城市周边区域公路与城市道路高效对接,系统优化进出城道路网络,推动规划建设统筹和管理协同,减少对城市的分割和干扰。
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城际干线运输与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
加强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及机场与城市公交网络系统有机整合,引导城市沿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合理、有序发展。
(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融合发展。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问题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决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问题,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决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
会议指出,按照宪法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一环,是标准权力运行和反腐败的利器。
日前,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布。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一要不折不扣坚决严肃整改。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是整改的第一责任人,要列出整改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实行对账销号,10月底向国务院报告整改情况,并在向全国人大报告后对社会公布。
二要通过整改促进稳增长、调结构。
一方面要盘活趴在账上的存量资金,整合专项、优化增量,切实使珍贵资金用在刀刃上。
另一方面要促进“脱实向虚”的信贷资金归位,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有效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克服屡审屡犯的“牛皮癣”。
从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入手,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进一步简政放权,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事项连同项目确定权和相关资金分配权一并下放。
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和落实决策审批终身责任制、执行监督连带责任制,依法标准财政收支行为。
确保公帑花得明白、用得其所、造福人民。
会议认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
一要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
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提升旅游业水平。
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研究【摘要】本文围绕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说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然后分析了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原则和方法。
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成功的交通规划实践。
最后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启示,以及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对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旅游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
【关键词】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现状分析、原则、方法、实践案例、未来趋势、总结、展望、建议、启示、局限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研究的背景介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旅游综合体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大型旅游综合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娱乐项目,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社会的繁荣。
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却成为制约大型旅游综合体发展的一大难题。
交通不便会影响游客的出行体验,降低游客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到大型旅游综合体的经营状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对于大型旅游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的现状、原则、方法及未来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大型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大型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交通作为连接大型旅游综合体与外界的纽带,其规划和建设直接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大型旅游综合体通常拥有复杂的交通网络和多样化的交通需求,因此需要专门的交通规划来保障交通运输的顺畅和安全。
交通规划也可以提高旅游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DB61/T **—****汽车自驾游区域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20**-**-**发布 20**-**-**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汽车自驾游区域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前言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提出,陕西省旅游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公布。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选址与布局 (3)4.1中心选址 (3)4.2设置要求 (3)4.3发展规划 (4)5.设施与设备 (4)5.1房车及露营营地 (4)5.1.1汽车营位 (4)5.1.2营地配套要求 (5)5.2汽车服务设施 (5)5.2.1停车场 (5)5.2.2加油站 (5)5.2.3汽车维修及租赁 (6)5.3旅游服务设施 (6)5.3.1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6)5.3.2旅游信息服务网站 (6)5.4生活服务设施 (6)5.4.1住宿设施 (6)5.4.2餐饮及购物设施 (7)5.4.3环保及电力照明设施 (7)5.5休闲娱乐设施 (8)5.6安保与医疗应急设施 (8)6.服务与规范 (8)6.1总体要求 (8)6.2营地服务 (9)6.3餐饮、客房服务 (9)6.4购物服务 (9)6.5汽车维修服务 (10)6.6汽车租赁及加油站服务 (10)7.运营与管理 (10)7.1管理和制度 (10)7.2投诉与反馈管理 (11)7.3安全与应急管理 (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自驾游区域服务中心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布局,房车及露营营地、停车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租赁、旅游咨询服务及网站、住宿、餐饮购物、环保及电力照明、休闲娱乐、安保应急方面的建设设施要求和服务规范,以及投诉和反馈、安全和应急方面的管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境内的汽车自驾游区域服务中心。
第30卷 第3期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Vo.l 30 N o .3 2010年6月 J O URNAL OF SOUT HW E ST F ORESTRY UN I VERSI TYJ un.2010收稿日期:2010-03-30基金项目:宝鸡 西部生态谷 研发(K332020904)项目资助。
第1作者:吴小青(1984!),女,硕士生。
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
E m ai:l wxq8451@ 。
通信作者:弓弼(1963!),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
E m ai:l gongb@i s i na .co m 。
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吴小青,弓 弼,王大芳,曲良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在探讨国内外汽车露营地规划现状与区别,对现有不同地形营地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汽车露营地场地规划主要有均匀发展型、辐射型、主轴线型3种布局模式;根据单个营位停车数量的多少和营位的布置组合方式,提出单车位型、多车位型、过渡型和混合型4种露营区营位的设计方式。
关键词:汽车营地;露营;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731.9;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79(2010)03-0072-05Introduction to the Planni ng and ApplicationofAuto mobile Ca mpgroundWU X iao q i n g ,GONG B ,i WANG Da fang ,QU L iang yan(College ofH orti cu lt u re ,Nort hw es tA &F Un i versit y ,Yangling Shaanx i712100,Ch i na)Abst ract :B ased on ana l y zi n g the various auto m obile ca m pground cases i n the world ,t h is paper briefly dis cussed the difference in t h e planning situation bet w een fore i g n and do m estic auto m ob ile ca m pground ,and summ a rized that there w ere m a i n ly three typicalm odels o f auto mobile ca m pg r ounds i n the light of t h e topograph ic and terra i n cond itions ,.i e .,even develop m entm ode,l rad ial p l a nning m ode ls and the ex i a l plann i n g m ode.l Four design sty les of ca m psites such as sing le m ode ls ,m u ltiple mode ls ,transiti o n m ode ls and m i x ed m odels w ere proposed ac cord i n g to t h e num ber of parking p laces i n one ca m psite and the parking l o t d ispositi o n .K ey words :auto mobile ca m pground;ca m p i n g ;plann i n g and design1 国内外汽车露营地规划现状露营活动早已风靡全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汽车露营地发展都很成熟,有规定详细的分级标准和设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