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535.50 KB
- 文档页数:23
简述幼儿文学的四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为幼儿传递知识、启发思维、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幼儿文学的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探讨。
一、认知层次:幼儿文学通过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角色形象和直观形象的描绘,帮助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生活。
这一层次的幼儿文学主要包括科普故事、生活故事等,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
二、情感层次:幼儿文学以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如友谊、亲情、勇敢、善良等。
通过阅读幼儿文学作品,幼儿可以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审美层次:幼儿文学注重艺术表现,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意,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在欣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道德层次:幼儿文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从故事中汲取道德养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总之,幼儿文学以其独特的四个层次,为广大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他们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幼儿文学的作用,引导幼儿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茁壮成长。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3、幼儿文学的基本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
4、幼儿文学的功能: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
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幼儿心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方面。
6、幼儿的审美心理主要表现为: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
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7、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听赏”(主要方式)、“图画”(重要途径)、“感受”(主要特征)8、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9、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10、幼儿文学的主题: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11、创作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注意浅显、音乐性、形象性、动作性12、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是儿歌(童谣)13、儿歌的功能: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陶冶幼儿的性情、开启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语言14、儿歌的特点: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趣味性、娱乐性强。
15、儿歌分类:来源:民间流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内容:知识和生活儿歌行数格式:“绝句型”和行数自由的儿歌每行字数的句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杂言16、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17、如何写出儿歌的神韵与灵气:植根于幼儿生活,捕捉新颖的题材。
选择新的角度。
展开想象的翅膀。
开掘积极的主题。
第一章幼儿文学是指以3至6岁儿童为接受对象,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分类(按文体的表现形式):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儿歌、谜语、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幼儿科学文艺等。
幼儿文学的分类的特点:第一,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第二,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婴儿文学、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的重要性不尽一致;第三,幼儿文学的问题分类还必须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第四,各种文体的分类都是相对的,在幼儿文学中,各种文体交叉的情形并不少见。
儿童观的觉醒催生幼儿文学。
1658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专门为儿童编写的教科书《世界图解》。
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卢梭著作《爱弥尔》。
幼儿文学发展历程。
1697年法国文学家夏尔〃贝洛出版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是世界第一部幼儿文学著作,被人们称作“开儿童文学的新纪元”,标志着幼儿文学从口头文学走向了文字记载,幼儿文学的历史从此开始。
格林兄弟整理成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于1812年出版。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创作的童话诗,其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流传最广。
英国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8世纪40年代,英国出版商纽伯利于1744年创办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可爱的袖珍图书》。
是英国也是时间儿童文学的开端。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1816年出版中篇童话《咬核桃小人和老鼠国王》。
安徒生丹麦童话大师,其第一本童话集取名《讲给孩子们听的奇异故事》。
中国在1593年出现第一部儿歌专集是吕坤个人搜集整理的《演小儿语》。
周作人沿着“人的文学”的思想逻辑,以《儿童的文学》为中国儿童文学提出纲领性的理论构架。
1923年,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作家创作的童话集,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也为我国的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
张天翼的《小林和大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创作童话。
1922-1923年,郑振泽主编《儿童世界》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在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特征;幼儿行为的基本特点;幼儿思想情感的模式(泛灵的观念、人为意识、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幼儿文学本体特征有:幼儿文学是口语文学(特点:浅显性、音乐性、形象性);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幼儿文学是爱的文学;幼儿文学是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重点梳理一、总纲幼儿文学定义:【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1、形象生动;2、凝练含蓄;3、新鲜多样;4、富有音乐性;5、语言的个性化;6、语言富有感情色彩【幼儿文学】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对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适应幼儿审美需求的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1、稚拙美;2、纯真美;3、荒诞美【幼儿文学的功能】幼儿文学作品有教育、认知、审美和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2、增长幼儿知识、扩大眼界、培养求知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感情,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力;4、培养幼儿美感,发展审美能力;5、愉悦幼儿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文学创作要求】在题材、主题、形象、情节、结构、语言、体裁方面都有特殊要求。
【题材】作品中描绘的具体事物,即“母题”。
如自然母题、成长母题、顽童母题等。
【主题】作品的中心思想。
如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兴趣性主题等。
【体裁】作品形式,童话、儿歌、生活故事等幼儿文学分类:诗歌、散文、童话与寓言、生活故事、图画书、科学文艺二、幼儿诗歌【诗歌一般特点】抒情性、音乐性、语言高度凝练和形象【中国最早儿歌】《春秋左传》【最早儿歌集】明代吕坤《演小儿语》【儿歌功能】1、对儿童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施以影响;2、儿童知识的重要来源;3、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儿歌的艺术特征】1、内容单纯、集中、具体形象;2、写作手法生动活泼;3、语言简练、形象、口语化;4、形式多样化【儿歌写作手法】比喻、拟人、想象和夸张、反复、起兴、摹状、设问【儿歌的样式】摇篮歌、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的构成】谜面(喻体)、谜底(本体)、谜目(打一个什么)【谜语种类】按谜底内容分:物谜、事谜、字谜、画谜【儿童诗和儿歌的区别】1、儿童诗含蓄,儿歌直接;2儿童诗语言更简练,儿歌更有韵律;3、儿歌较短,儿童诗有长有短【儿童诗的种类】1、故事诗;2、童话诗;3、科学诗;4、抒情诗;5、讽刺诗三、幼儿散文【散文】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一、名词解释1、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能为他们接受和欣赏的启蒙文学。
2、幼儿戏剧幼儿戏剧的定义以幼儿为对象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3、儿歌儿歌 (nursery 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
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福建浦城儿歌《月光光》。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
另有梁静茹的歌命名为《儿歌》。
4、类型人物属于某种类型的人物群体5、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6、超人形象1938年,由杰瑞·席格执笔,乔·舒斯特绘制的系列漫画《超人》在美国问世。
在那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年代,漫画中的超人集中体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心理和大众价值取向,每当危急出现的时候,漫画中这位举止儒雅的记者克拉克·肯特就会摇身一变,成为肩披红色斗篷、神勇无敌的超人,救弱者于水火之中。
7、传说传说,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与神话、笑话、史诗、说唱、民谣等并为民间文学的样式,并为书面文学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为后世传说的渊薮。
传说的解释:辗转述说,也可说是流传,不能够确定。
传说,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
简述幼儿文学的作用。
幼儿文学是指专为儿童所写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集、童诗、童谣、童谈等等,一般来说,这些作品会以简单的语言、大胆的图画和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幼儿文学除了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外,还能够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一、促进孩子成长。
幼儿时期的孩子,其心理特征是多变的,这时通过阅读幼儿文学,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强调文学素养,因此,提高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才能是很重要的,而阅读幼儿文学是促进文学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孩子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加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领域的思维。
三、丰富孩子的语言知识。
孩子们成长的时候,语言学习是重要的一环,而儿童文学的阅读能够丰富孩子的语言知识,让他们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有更好的表达能力,更好地运用母语或者完善学习外语的过程。
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们在自信心方面也是非常脆弱的,能够阅读幼儿文学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可以成为英雄,可以做事情,也可以遇到困难,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自信地面对挑战。
总结而言,幼儿文学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提
高文学素养、促进孩子成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等角度,都可以体现其重要性,建议家长和教师能够更加多地给予孩子阅读和鼓励,让他们去感受这美妙世界有趣的文学,实现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幼儿文学的本质幼儿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具有独特的本质和价值。
幼儿文学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情节,旨在激发儿童的思维发展,促进他们的情感与道德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从儿童视角出发,探讨幼儿文学的本质。
首先,幼儿文学注重想象力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儿童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文学作品通常具备奇幻的情节和富有创造力的插图,通过这些元素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己的幻想与联想,从而开发自己的思维潜能。
幼儿文学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实现想象力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拓宽思维边界,培养创造力。
其次,幼儿文学关注语言的表达。
幼儿文学作品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符合儿童的语言理解水平与表达习惯。
通过生动、亲切的语言,幼儿文学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儿童在接触幼儿文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理解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
幼儿文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智慧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幼儿文学强调启迪思想与情感培养。
幼儿文学作品经常运用寓言、比喻等手法,让儿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来理解和诠释生活中的道理与意义。
儿童可以通过阅读幼儿文学作品,认识到友谊、勇气、努力等价值观,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幼儿文学与儿童的成长过程紧密联系,能够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最后,幼儿文学重视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幼儿文学作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文化元素,使儿童能够体验不同的时空背景、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通过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体验,儿童可以开阔视野,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力和交往能力。
幼儿文学的多元化特点有助于推动儿童全面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综上所述,幼儿文学作为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形式,具有想象力培养、语言表达、思想启迪和文化体验等本质特点。
幼儿文学通过精心创作的故事和图画,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