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经验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43 KB
- 文档页数:2
心脏外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关键要点心脏外科实习是每个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实践与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与关键要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希望对即将进入这个领域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1. 术后监护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的监护,护士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切口情况以及生化指标等。
每小时记录一次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数据,并定期进行胸片、心电图等检查,以及术后切口的观察,确保术后患者的稳定。
2. 呼吸道管理术后患者常常因为手术、麻醉等原因导致呼吸道问题,护士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
术后立即进行气道清除,使用吸痰机或气管刺激,同时监测氧饱和度,并提供必要的辅助通气支持。
定期进行气道护理,如吸痰、雾化吸入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 液体管理术后液体管理对于心脏外科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准确计算患者的出入量,并严格控制液体的输入与输出。
根据患者的体重、尿量以及生化指标等,调整输液速度与种类,确保患者的循环稳定。
4.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如果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指数以及术后时间,合理选择镇痛措施。
可以采用药物镇痛、物理疗法(如冷敷、热敷)等方式进行疼痛管理。
5. 密切观察并处理并发症心脏外科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经验丰富的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颜色、尿量、呼吸等进行及时判断,预测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6. 患者与家属心理护理心脏外科手术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活变故,他们需要得到全面的关心和心理支持。
护士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疑虑和焦虑,给予积极的鼓励和信息,提供专业的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
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困惑。
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04-18T16:06:31.1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作者:沈静[导读]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 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
沈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CICU 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心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从而出现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术后持续高血糖会造成机体内环境呈高渗状态,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及水、电解质失衡,最终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和临床预后。
因此,加强对心脏手术病人的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脏外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引言应激性血糖升高是无糖尿病史的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创伤后,造成人体血糖迅速升高的现象。
心脏外科术后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机体因此种治疗方法造成的创伤会表现出强烈的应激,从而使全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情况发生改变,引起糖耐量出现异样变化,最终发展成应激性高血糖,机体一旦处于高血糖状态,就非常容易导致组织高渗透性以至于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细胞损伤的情况,免疫功能不断下降,感染发生率较高,对手术整体效果以及预后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共收治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岁~76岁(55.3岁±10.3岁)?病人于术前均经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确诊需行心脏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并在浅低温无糖预充液的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35例病人中,术前诊断心功能不全15例,所有病人术前无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病史?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17.6d±3.2d?1.2方法入院后立即心电监护,血糖、心肌酶谱、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CK-MB、心脏Killip功能分级情况。
术后血糖异常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术后血糖异常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术后血糖异常护理措施指南:一、病情观察1. 定时监测血糖:术后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夜间血糖。
监测频率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2. 观察患者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昏迷等高血糖症状,以及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慌、颤抖、饥饿、头晕、视力模糊等。
3. 观察患者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了解患者术后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评估其对血糖的影响。
二、饮食管理1.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
2. 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食物,如糖果、甜饮料、油炸食品等。
4. 少量多餐:建议患者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三、运动管理1. 适当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力,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2. 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一般建议餐后1-2小时进行。
3.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
四、药物治疗1. 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遵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
注意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避免局部硬结。
2. 口服降糖药: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遵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
3. 药物调整: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五、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理解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2.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术后血糖异常的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3.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六、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 预防感染: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保持病室清洁,预防感染。
2016护理开题报告范文题目:两种不同血糖调节方式对心脏术后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变化的影响语种:中文您的研究方向:护理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是您的国家:中国您的学校背景:要求字数:文字4000个左右用途:其它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补充要求和说明:一、立项依据:1.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很多,高血糖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在所有的创伤性手术中以心脏手术术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概率较高。
心脏术后高血糖血糖高低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并且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得到重视,积极及时治疗[1]。
心脏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与胰岛素抵抗、内分泌作用,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等作用有关[2]。
患者机体由于手术创伤、仪器辅助体外循环以及出血等刺激所以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体内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等大量释放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值在短期内突然升高可出现高血糖危象高危症状[3]。
高血糖会是机体处于高氧化状态,使全身应激性反应加重,伤口愈合时间延后,暴露的伤口以及炎性介质的作用将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
当心脏术后应急性高血糖血糖值达到或超过7.97mmol/L时,则大大提高患者的死亡率[4]。
这几年研究发现,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与高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高血糖产生机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两种血糖调节方式对心脏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变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5]。
二.研究开发内容和主要任务三.研究方法、技术(工艺)路线及工作方案四.研究基础和条件。
五.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1]SorensonD.Anadventitiousroleofcortisolindegenerativeprocessesd uetodecreasedoppositionbyinsulin:implicationsforaging..[J].Medical Hypotheses,1981,7(3)[2]GerozissisKyriaki.Braininsulin:regulation,mechanismsofactionan dfunctions..[J].CellularandMolecularNeurobiology,2003,23(1)[3]ZofkovI.Effectofcalcitoninonbloodlevelsofglucose,insulin,somatotropinandc ortisol..[J].HormoneandMetabolicResearch,1984,16(9)[4周雷,周玲丽,孙文瑞.两种消毒剂对末梢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2,16(5):260-261.[5]石颖.危重病人的胰岛素治疗与护理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7):8-9.[6]Fernandez-RealJos-Manuel.Serumcorticosteroid-bindingglobulinconcentrationandinsuli nresistancesyndrome:apopulationstudy..[J].JournalofClinicalEndocri nologyandMetabolism,2002,87(10)[7]MaronR.Theinsulinreceptor:characterizationandregulationusingin sulin-antiinsulinantibodycomplexesasaprobeforflowcytometry.[J].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1985,60(5)[8]刘喜利,唐白云,陈光献.胰岛素强化治疗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疗效[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7,17(3):53-56.指导老师意见及建议:签字: 年月日2016护理专业毕业范文精选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两篇的优秀的护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手术已成为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手术并非治疗的终点,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针对心脏术后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心脏术后护理常见问题1. 伤口感染心脏手术后,患者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2. 心律失常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扑等。
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 肺部并发症心脏手术后,患者肺部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
这些并发症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4. 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脏手术后,患者由于卧床休息时间较长,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若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5. 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心脏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2)定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心律失常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症状。
3. 肺部并发症护理(1)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训练。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肺炎。
4. 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指导患者穿弹力袜,减轻下肢肿胀。
5. 心力衰竭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2)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3)遵医嘱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等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三、心脏术后康复指导1. 饮食指导(1)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手术前准备:
- 确保手术室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器械,并进行核对。
- 配备充足的输血和抢救设备。
术后护理步骤:
1. 观察与监测:
- 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记录相关数据。
- 定期观察术后切口,检查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异常情况。
- 监测尿量,及时发现可能的尿潴留或肾功能损害。
2. 伤口护理:
-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伤口感染或排除其他并发症。
3. 呼吸道管理:
-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和分泌物。
- 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和淤积。
4. 疼痛管理:
- 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定期评估疼痛缓解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液体管理:
- 根据病人的液体平衡情况,调整输入和输出液体量。
- 监测离子、电解质和血红蛋白水平,及时纠正不平衡状态。
6. 营养支持:
- 提供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满足病人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 考虑使用补充剂或肠外营养,如静脉注射营养液。
7. 动态评估和教育:
- 定期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程。
- 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手术后的护理指导,包括饮食、活动和药物管理等方面。
标准化护理措施和个体化护理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后的感染和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安全性。
注意:该文档仅提供常规护理建议,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病人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及护理发表时间:2012-12-26T11:44:59.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李兰雷邵云朱惠[导读]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李兰雷邵云朱惠(通讯作者)(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富宁 663400)【摘要】临床危重病人无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都极为普遍,应激性高血糖与危重病人病情恶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防治及护理 1应激性高血糖的定义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机体应激时血糖升高超过正常值范围而出现高血糖甚至尿糖,其经典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应激性高血糖或糖尿病。
将高血糖视为危重病人预后不良的预警指标已日益得到认同,其危害性也被充分认识[1]。
2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机体在应激状况下:①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葡萄糖利用减少;②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糖元分解增强;③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甘油丙酮酸合成葡萄糖,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2],此外,另有研究发现:①生长抑素;②肾上腺素能激动剂;③心脏治疗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二氮嗪、苯妥英;④低血钾等也是抑制胰岛素分泌,造成高血糖的因素。
3正确认识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在临床上相当常见,若不予控制,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物潴留,损害神经功能。
②破坏血脑屏障,促进出血性梗死的转化。
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增大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大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时导致游离脂肪酸(FFA)增加,增加了缺血和心率失常的危险性。
手术后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
手术后血糖升高是手术后患者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对患者术后创口的愈合,及后续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血糖使白细胞的趋化作用、调理作用及吞噬作用受损,易引发切口感染。
反应性高血糖的产生机制是糖的生成超过糖的利用。
在外科手术创伤这个最大的应激源作用下,胰岛素相对不足,其结果是糖的生成量明显加大;另一个原因就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肝、骨骼肌等出现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绝对不足,使糖利用受损,导致血糖增高。
手术后如出现了反应性高血糖,应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血糖监测,血糖未超过IOnlmo1/L应遵医嘱继续观察血糖变化,如果血糖值超过15ι三ιol∕L可遵医嘱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针对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术后控制血糖可使用胰岛素泵。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经验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血糖干预护理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价值展开分析,评估血糖干预护理对于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影响。
方法:纳
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本院心脏外科收治
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基础护理,实验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
予其血糖干预护理,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
结果:实验组经
护理后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以及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
并发症发生率以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之中接受血糖干
预护理,可保障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单位时间胰岛素泵
入量、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可推广。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干预护理;护理经验;心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创伤,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个人的机体出现强
烈的应激反应。
在手术之后若患者出现持续高血糖,则会对其机体内部环境处于
高渗状态,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电解质失衡,对其手术效果、预后产生影响,因
此早期的护理干预越加受到重视[1]。
本文旨在主要对血糖干预护理应用在心脏外
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评估血糖干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
形成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本院心脏外
科收治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3.84±12.10)岁。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49±12.38)岁。
患者均符合心脏外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接受
手术治疗。
患者资料无欠缺,患者、家属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已
将糖尿病病史、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排除在外,本次研究之中实验组资料和
对照组资料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基础护理,患者进入医院之后
对其展开相应的入院检查,协助其展开检查,并确定患者手术治疗方案。
术中对
其病情变化展开严密的观察,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实验组(例数=25例)在手术治疗期间施予其血糖干预护理,如下:
(1)术前预防。
外科手术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且其程度、手术创伤程度呈
现除正相关的状态,因患者的机体在饥饿的状态之后会出现糖脂循环紊乱,这成
为了胰岛素抵抗出现的主因。
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十二小时禁食水并进
行葡萄糖静脉滴注,对应激激素状况进行监测。
(2)术中干预。
心脏手术十分容易出现体外循环血容量出现明显下降,手术
的过程中采用高渗葡萄糖液、肾上腺素展开治疗,这会分解其肝糖原、对糖原合
成进行抑制,进而出现血糖升高。
在手术中进行葡萄糖静脉输液,并需要对输液
量进行调整,控制好输液速度。
(3)术后干预。
在术后需要对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术后
的充分供氧、早期拔管、镇静止痛以及心理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心脏术后监护的
过程之中需要及时对血糖变化进行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加强术后
定时的血气分析,血糖值在监测中为常规监测,胰岛素泵入的时候需要对指尖血
糖展开及时监测。
高血糖控制之后,也仍需要加强血糖的监测。
围术期需要对患
者个人的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保持其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减少其机体出现应激
反应,对系统功能进行监测,并保持其体内环境的平衡,保持患者的安全、舒适,并告知其进行早期的下床活动,加强健康教育。
1.3统计学研究
此次研究在经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时均采用PPSS22.0软件,关于组别间计数
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n%)对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关于组别间计量资
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x±s)对相关的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组别间的检验水准采用P<0.05对数据展开核对,此次研究中组别间P值对比若小于0.05,则可判定
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有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经护理后其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单位时间胰
岛素泵入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5±0.8)mmol/L、(5.7±1.5)天、
(42.1±1.9)U/h、8.0%(2/25),对照组经护理后指标分别为(22.8±1.0)
mmol/L、(7.3±1.4)天、(50.7±1.5)U/h、32.0%(8/25),实验组经护理后其
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以及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以比对照组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以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在术后因患者个人的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气管插管、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以
及疼痛刺激会导致其HPA、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出现强烈兴奋,这会增加胰高血糖
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分解,进而出现胰岛素抵抗,其血糖浓度出现增高[2]。
为了
加强患者在手术后血糖水平的控制,需要采用血糖控制方法的应用,保持其血糖
的平稳,进而才可保障血糖控制有效性得以进一步提升,才可改善其预后[3]。
本
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护理后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糖峰值、ICU住院时间以
及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以比对照组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以比对照组更低,组别
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概而言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护理之中接受血糖干预护理,可保障其术后24小时随机血
糖峰值、ICU住院时间、单位时间胰岛素泵入量、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可
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玥.ICU内应激性高血糖运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水平、病情恢复的
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5):738-740.
[2]蔡红梅,周庆秋.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急性创伤引起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影响[J].糖
尿病新世界,2019,22(02):144-145.
[3]王华.循证护理在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
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