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_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6.41 MB
- 文档页数:43
基桩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基桩完整性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JTG- 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基桩动测仪。
4检测目的检测桩身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桥梁名称及平面布置图;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基桩的设计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顶及桩底标高;4.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现场检测6.1检测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检工程应进行工程调查,搜集其工程地质资料、基桩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监理日志等,了解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并用打磨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4、应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5、混凝土灌注柱的检测宜在成柱14d以后进行。
6、打入或静压式顶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6.2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感器的安装可采用石膏、黄油、橡皮泥等耦合剂,粘结应牢固,并与桩顶面垂直。
2、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
当桩径不大于10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000m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
3、对混凝土预制桩当边长不大于600mm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边长大于600mm时不宜少于3个测点。
4、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应少于2个测点。
6.3激振时应符合下列定:1、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桩的激振点宜在桩顶中心部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连线的夹角不应小于45o。
2、激振和激振参数宜通过现场对比试验选定。
短桩或浅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轻锤短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陷的桩宜采用重锤宽脉冲激振,也可采用不同的锤垫来调整激振脉冲宽度。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1.1 基础完整性检测(低应变试验)1.1.1 适用范围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CFG桩。
对于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1.1.2 检测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低应变法。
它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
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1.1.3 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1.1.3.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2.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3.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4.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5.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
6.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7.准备黄油1~2包,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8.在基坑内检测,应提前将基坑内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
e。
搜集受检桩的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工程概况、基桩的设计参数、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以及施工记录情况。
一、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基础工程在高层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桩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对基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训报告主要针对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进行实训,并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训目的1. 熟悉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分析检测数据,判断桩身质量。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桩基础检测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原理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主要基于反射波法,通过在桩顶施加低能量冲击,使桩身产生弹性振动,并利用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特性,分析桩身质量。
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波阻抗发生变化,导致反射波和透射波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桩身质量。
2. 低应变基桩检测仪器本次实训使用的是RSM-PRT基桩低应变检测仪。
该仪器具有体积小巧、重量轻、操作简单等特点,内置高容量锂电池,可连续工作8小时。
仪器具备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可进行滤波、指数放大、定缺陷位置等分析功能。
3. 实训操作步骤(1)现场布设:在桩顶安装检测仪器,确保仪器与桩身接触良好。
(2)数据采集:进行低能量冲击,采集桩身振动信号。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指数放大等处理,提取反射波和透射波。
(4)分析判断:根据反射波和透射波的特性,分析桩身质量,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通过实训,掌握了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熟悉了RSM-PRT基桩低应变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桩身质量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基桩进行了检测,发现以下几种情况:(1)桩身完好:反射波和透射波特性良好,无异常。
(2)桩身存在缩径:反射波幅值减小,透射波幅值增大,表明桩身存在缩径缺陷。
低应变法检测桩基础工程的桩身完整性摘要:桩基工程,桩身的完整性属于核心内容,以低应变法为基础实施检测操作,可为桩基工程总体质量提供可靠性保证。
为了进一步了解低应变法及,在桩身实际完整性实测期间最佳应用路径,更好地利用反射波检测方法应用优势,开展高精准度地桩身自身完整性实测。
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依托于低应变法实施桩基工程桩身的完整性检测开展深入研究,便于今后更好地借助低应变法高效开展桩基工程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操作。
关键词:低应变法;桩基础;检测;工程;桩身;完整性前言桩,主要指的埋入地下土当中柱形的杆件,主要作用在于把上部结筑项目工程常见桩型,因不同施工工艺、技术及作用等,包含着多种桩型。
检测桩基工程桩身的完整性,属于保证桩基项目工程总体质量、安全及效率的关键,只有检测更好装身自身完整性,才可更好地保证项目安装、质量和效率。
因而,综合分析低应变法实施桩基工程桩身的完整性检测,现实意义较为突出。
1、概述桩基知识倘若桩身的横截面实际尺寸并未有较为严重的变化情况,且转身部位材料均匀、密实,便可判定桩身处于完整状态。
而若桩身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桩身结构的强度及耐久性必定降低,便可判定桩身存在缺陷问题,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包含着断桩、离折等。
离折质量问题,是因混凝土的细料分布不均匀及不均匀地振捣等所致;断桩,它主要指桩身存在着断开及断裂情况。
混凝土的灌注桩存在这一情况主要原因大致是灌注期间,发生了设备故障或突然停电等情况,以至于持续灌注期间形成了浮浆引起隔断。
桩身的混凝土自身强度降低,无力支撑住周边土体及外部大强度作用力。
加之,混凝土相对较干燥,在提拉套管期间速度极快,极易夹杂着泥土,最后便会出现断裂该质量问题。
那么,为尽快发现这些质量问题,就必须通过检测桩身的完整性来实现。
2、低应变法2.1 概念对于低应变法法来说,一推波动学属于基础理论。
在对桩顶部施加某一瞬时的激振,便可经过实测桩顶部加速度及速度响应的曲线,可获取桩头瞬时激振的信号参数,用以对桩身实际完整性的科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