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45
一、适用范围1.1、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1.2、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2.1、工具准备: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
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2.2、人员安排: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2.3、进入工作门: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2.4、检查内容: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检查人:⑷转辙器检查:⑸可动心辙叉检查:2.5检查记录: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2.6、出工作门: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
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3.1、单开道岔检查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
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
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第一步:准备工作:1、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检查日期和检查人。
2、检查量具:道尺、支距尺、方尺、塞尺、钢尺、木折尺、弦绳、滑石、检查锤等。
(1)道尺、支距尺的合格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如不合格需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2)道尺轨距检查方法: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是否偏差大于±1mm。
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第二步:上道检查:1、选取工具:道尺、塞尺、木折尺、道岔检查记录簿等。
2、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作业,在防护员确认可以上道后进行上道检查。
3、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用弦绳测量轨向和高低。
4、检查道尺水平:选取水平较好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第三步:17处轨距水平检查: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
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一”号。
注意:同时注意目测轨缝等有超限处所。
(1)尖轨前顺坡终点,在基本轨接头第1螺栓处。
(2)尖轨尖端处。
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
(此处轨距加宽43,50-9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尖轨中。
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43、50-9为9MM,即1444MM,43、50-12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直股。
在第三螺栓处,即非在尖轨上,而在基本轨上,因为尖轨为移动。
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尖轨处有6MM的构造超高。
二、评分标准
1、准备工作
(1)准备单开道岔1组P50 kg/m—1/9。
(2)工、量具及材料准备
2、考核要求
(1)质量要求:
①判定道岔超限处所应符合《修规》第3.9.1条至第3.9.5条之规定。
②检查水平时,先判定道岔是左开或是右开。
左开道岔以右直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的为“+”,低的为“-”。
导曲线以右曲股为标准股,右开道岔则反之。
辙叉部分以辙叉为标准股。
③各检查点位置正确,轨距、水平、支距、查照等测量误差不超过1mm。
(2)工作量:单开道岔1组。
①劳动组合:单人作业(2人配合)。
②考核内容:工量具使用、作业程序、质量标准、安全生产。
③考核时限:20min。
三、操作要领及评分标准
线路工检查单开道岔考核评分表
单位:姓名:得分:作业时间:开始时分考核时间:20分钟结束时分裁判员:
考核日期:年月日
检查标准:。
安全风险卡控重点
时间间隔不准确
1.发现饮酒、精神异常人员未当即停工。
2.未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未针对现场环境和作业内容等,制定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作业负责人未清点量具、工具,未责任到人,遗漏或不能使用
量具误差控制允许范围以内1.使用非载客车辆或客货混装,无证驾驶。
2.行驶中违反道路交通规则。
3.单独或零散人员前往工地。
4.未取得命令号入网,防护不跟进确认,作业人员不“手比、眼看、口呼”擅自上道行走或跨越线路示图
的原因和有计划的安排修理工作。
驻站联络员、工地设现场防护员。
以上。
防护员站位不正确,对讲机信号不畅通工具、材料遗留现场和途中丢失
工具、停车信号未下道,作
业负责人提前违章下令撤出远端防护、人员未出网下令
驻站防护员撤离车站运转室1.数据不准确。
2.记录不准确、不规范。
漏项。
3.伤损未标记、标记不正确
1.单独或零散人员返回工区。
2.防护不跟进确认,作业人员不“手比、眼看、口呼”擅自上道行走或跨越线路。
3.使用非载客车辆或客货混装。
4.行驶中违反道路交通规则。
5.未锁网门
1.用错分析标准。
2.超限数据漏划、错划
未按规定处理,签认
1.材料机具随意摆放。
2.班后小结制度执行不严。
3.不良机具不修理,带病上道。
单开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单开道岔的检查作业。
2 所需材料和工器具3 操作程序及要领1 准备工作1.1 检查轨距尺、支距尺、扭力扳手检定合格有效期,照明灯具状态。
1.2 校对轨距尺水平(水泡),检查弦线长度。
1.3 检查所携带的工器具是否齐全。
2 检查单开道岔轨道几何尺寸状态2.1 轨距、水平及间隔尺寸的检查顺序、检查部位及内容2.1.1 检查部位:尖轨尖轨距前顺坡终点(基本轨接头);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2 检查部位:尖轨尖;检查内容:轨距、水平,尖轨动程;2.1.3 检查部位:尖轨中(刨切点处);检查内容:轨距(直向或侧向)、框距;2.1.4 检查部位:直向尖轨跟端;检查内容:轨距、水平、直向尖轨跟间隔铁轮缘槽;2.1.5 检查部位:侧向尖轨跟端;检查内容:轨距、水平、侧向尖轨跟间隔铁轮缘槽;2.1.6 检查部位:直向连接部分前(尖轨跟有轨距加宽时,位于其顺坡终点处;尖轨跟无加宽时位于距尖轨跟后2~3m处);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7 检查部位:导曲线前(对应“直向连接部分前”处);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8 检查部位:导曲线中(导曲轨接头位臵处);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9 检查部位:直向连接中(直向连接轨接头位臵处);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10 检查部位:直向连接后(对应“导曲线后”处);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11 检查部位:导曲线后(导曲线有轨距加宽时,位于其顺坡起点处;导曲线无加宽时位于岔趾前2~3m处);检查内容:轨距、水平;2.1.12 检查部位:侧股辙岔前(侧股岔趾接头);检查内容:轨距、水平及侧股护轨的前开口端、前咽喉端轮缘槽;2.1.13 检查部位:侧股辙岔中(心轨顶宽20~30mm处);检查内容:轨距、查照间隔(1391mm)、护背距离(1348mm)及侧股护轨的平直段轮缘槽;2.1.14 检查部位:侧股辙岔跟(侧股岔跟接头);检查内容:轨距、水平及侧股护轨的后开口端、后咽喉端轮缘槽;2.1.15 检查部位:直股辙岔跟(直股岔跟接头);检查内容:轨距、水平及直股护轨的后开口端、后咽喉端轮缘槽;2.1.16 检查部位:直股辙岔中(心轨顶宽20~30mm处);检查内容:轨距、查照间隔(1391mm)、护背距离(1348mm)及直股护轨的平直段轮缘槽;2.1.17 检查部位:直股辙岔前(直股岔趾接头);检查内容:轨距、水平及直股护轨的前开口端、前咽喉端轮缘槽。
普通单开道岔17处检查点检查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作业程序一、选用工具校对量具(轨距尺、支距尺、弦绳、木折尺)在检查记录本上填写日期、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二、检查道岔17尺轨距和水平,顺序不能错。
1.尖轨前顺坡终点1435mm2.尖轨尖端1445mm3.尖轨中部(尖轨刨切终点) 1442mm4.尖轨跟端直股1439mm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处) 1439mm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跟端1.5m ) 1435mm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 1445mm8.导曲线中部1445mm9.直股中部1435mm10.直股后部1435mm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 1445mm12.辙叉曲股前1435mm13.辙叉曲股中(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435mm >1391mm <1348mm14.辙叉曲股后1435mm15.辙叉直股后1435mm16.辙叉直股中1435mm (查照和护背)17.辙叉直股前1435mm隐藏三、检查支距9号道岔为:144、201、281、382、506、652、820、1011、1201mm,9尺;12号道岔为:144、188、243、311、391、483、587、703、831、972、1125、1229mm,12尺。
四、检查各部轨轮槽宽尖轨刨切部分(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尖轨跟端槽宽(74mm);辙叉心轨轮槽宽(在心轨宽40至50mm范围内为46mm容许误差为+3-1mm);护轨轨轮槽宽为42mm容许误差为+3-1mm测量位置与检查轨距水平的位置相同)。
五、检查尖轨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测量位置在尖轨第一拉杆中心处测量。
六、检查道岔的高低、方向、尖轨是否密贴、道岔是否爬行、联结零件是否伤损、道床是否丰满无塌碴。
七、圈画超限处所9号道岔铺设的主要检测项点:1、岔枕水平、方正(张拉弦线检测法),岔枕间距检测(砼枕±5,木枕±10)。
道岔检查作业流程一、作业前准备在进行道岔检查作业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1. 确定检查对象:确定需要检查的道岔位置和数量。
2. 获取相关资料: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规范要求,了解道岔的结构、性能指标、检查要点等。
3. 准备工具和装备:根据检查要求,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装备,如测量工具、清洁工具、防护用品等。
二、作业流程道岔检查的作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外观检查在进行道岔检查之前,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道岔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锈蚀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道岔的固定螺栓和紧固件是否松动,有无异常情况。
2. 清洁处理如果在外观检查中发现道岔有灰尘、杂物等污染物,需要进行清洁处理。
清洁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清洁剂,将道岔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
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清洁过程中不要损坏道岔的关键部件。
3. 尺寸测量道岔的尺寸测量是检查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量道岔的关键尺寸,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常见的尺寸检查包括道岔的轨距、心距、道岔尖轨的高度等。
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深度尺等,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动作检查道岔的动作检查是判断其运动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卡滞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常,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或者使用专用的检测装置来进行动作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观察道岔的移动是否顺畅,是否存在异常声音等。
5. 润滑维护道岔的润滑维护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道岔存在润滑不良的情况,需要进行润滑处理。
润滑可以使用适当的润滑剂,如润滑脂、润滑油等,对道岔的关键部位进行润滑处理。
同时,还需要注意润滑剂的使用量和周期,确保道岔的润滑状态良好。
6. 检查记录对于每一次道岔检查作业,都应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后续维护和管理的依据,也可以用于分析道岔的运行状况和故障原因。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一、道岔检查程序1.巡视车间前后区段,观察道岔的使用情况和环境状况。
特别注意来往列车的影响、天气的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2.对道岔进行目视检查,确定道岔机构和连接部位是否存在异常。
检查道岔的外观是否完好,道岔机构是否牢固,检查对向双动道岔的锁闭装置是否正常。
3.检查道岔的位置显示装置是否准确,是否与实际位置相符。
4.检查拉杆、绞车、道岔开/闭机构的润滑情况,确定润滑状态是否良好。
5.检查道岔的扳道器、牵引机构和锁闭机构等相关装置是否运行灵活,是否有异常声响。
6.进行手动切换检查,将道岔从一侧切换到另一侧,观察道岔切换过程中的动作是否正常,确保切换过程没有卡滞或异常。
7.检查道岔的轮距、轨距和轨面状况,确保轮轨状态良好。
8.清理道岔周围的杂物和积水,保证道岔周围环境整洁、干燥。
9.记录道岔的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结果等。
二、道岔检查注意事项1.做好个人防护。
检查道岔时,注意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鞋等,确保人身安全。
2.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检查前,要熟悉道岔的使用和维护要求,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3.维护设备润滑。
定期进行道岔机构、绞车、拉杆等相关装置的润滑工作,确保设备灵活运行,减少磨损和故障的发生。
4.注意时效性。
道岔检查工作需要定期进行,根据维护计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检查周期,及时发现和处理道岔问题。
5.加强沟通协作。
道岔检查工作需要团队协作,检查人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6.技术培训。
检查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道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维护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提高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7.强化安全意识。
道岔是铁路运输中非常重要的设备,检查人员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操作安全。
8.及时处理异常。
发现道岔异常情况时,要立即上报或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避免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
道岔的检查工作是确保列车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上是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