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18 MB
- 文档页数:161
表1 有皮肤充血、出血症状的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猪瘟猪瘟病毒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行期长,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多种途径传播,可垂直传播体温40~41℃,先便秘,粪便呈算盘珠样,带血和黏液,后腹泻;后腿交叉步,后驱摇晃;颈部、腹下、四肢内侧发绀,皮肤出血;公猪包皮积尿;眼部有黏脓性眼眵,终归死亡皮肤、黏膜、浆膜广泛性出血,雀斑肾,脾边缘梗死,回、盲肠扣状肿;淋巴结周边出血,黑紫,切面呈大理石状;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分离病毒,测定抗体,接种家兔无法治疗,主要依靠疫苗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猪副伤寒沙门氏菌2~4月龄多发,地方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养条件、环境、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为僵猪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大肠黏膜呈糠麸样坏死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广谱抗生素有效,预防可用弱毒菌苗,效果理想猪丹毒丹毒杆菌2~4月龄猪多见,散发或地方流行,夏季多发,经皮肤、黏膜、消化道感染,病程短,发病急,病死率高体温42℃以上,体表有规则或不规则疹块,并可结痂、坏死脱落;慢性型多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临诊症状急性者脾樱桃红色,肿大柔嫩,皮肤有疹块;慢性病理变化为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菜花心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血清学试验青霉素治疗有效,可用弱毒菌苗预防猪肺疫巴氏杆菌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卫生环境等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体温41~41℃,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窒息死亡咽喉、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切面成大理石状条纹涂片镜检,鉴定细菌,接种小鼠链霉素及多种抗菌药物有效;可用疫苗预防链球菌病链球菌各种年龄均易感,地方流行,与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有关;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流行期长,病型多急性体温41~41℃,咳、喘,发生关节炎,脑膜炎,有神经临诊症状;皮肤发绀,有出血点;慢性淋巴结脓肿内脏器官出血,脾肿大,有关节炎,淋巴结化脓涂片镜检,分离鉴定细菌青、链霉素等有效;可用疫苗预防,但效果差弓形虫病弓形虫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高稽留热,咳、喘、呼吸困难,有神经临诊症状;后期体表有紫斑及出血点;孕猪多流产或产死胎皮肤出血;发生出血性肺炎,肺肿大、淤血,间质增宽;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涂片镜检,测定抗体磺胺类药物有良好效果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CV2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集中在5~18周龄,尤其在8~18周龄最多见。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猪瘟HC 猪瘟病毒①only猪,品种、年龄、性别②垂直&水平传播。
③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黄病毒科、瘟病毒属①T↑,食欲↓,O(∩_∩)O饮水。
②精神高度沉郁、畏冷、嗜睡、发抖。
③初便秘,后腹泻,粪稀臭,常带血。
④眼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
⑤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
⑥皮肤初—充血,末—鼻端、耳、四肢腹下等处皮肤有出血点。
⑦♂包皮积尿。
①皮肤、黏膜、浆膜广泛出血。
②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呈大理石样。
③脾:不肿大、出血、梗死。
④肾、膀胱:有出血点,呈麻雀蛋样称雀斑肾。
⑤肠:坏死性肠炎,回盲肠形成扣状溃疡。
(以上都是败血症症状)⑥孕猪:流、死、木。
死胎全身水肿,小脑、肌肉、肺发育不良。
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①only猪,年龄、品种,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
②仔猪死亡率高,♀无死亡③水平(呼吸道)&垂直动脉炎病毒科/属①♀:突然厌食、发热、沉郁、昏睡,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皮肤发绀,流、死、弱、木。
②仔猪:呼吸困难、打喷嚏、肌肉震颤(抖)、后肢麻痹、共济失调、嗜睡,耳—发紫;皮肤—发绀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大理石样变,肝—肿,胃—出血水肿,心内膜—充血,肾—针尖大出血点。
(败血症症状)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脾肿大,肺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猪伪狂犬伪狂犬病毒①多——孕猪和新生仔②水平(直接接触)&垂直③病猪和带毒猪—主要传染源④仔—死亡率高,♀—主要流产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T升高①新生仔:N临床症状(抖、共济失调、倒地四肢划动)②成年猪:隐性感染③妊娠:流、死,呼吸系统临诊,无奇痒④公猪:繁殖障碍、呼吸系统临阵症状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②肺水肿、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③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
④肾脏—针尖状出血。
⑤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脑膜充/出血,非化脓性脑膜炎,脑组织—核内包涵体。
几种引起猪腹泻的传染病
有呼吸道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
繁殖障碍性传染病
有运动障碍的猪的传染病
皮肤出现变化的猪的传染病
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根据猪肺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特点,凭实践经验可以确诊。
但本病的最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而慢性型病例的症状,病变都不典型,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需与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区别诊断。
与猪瘟区别:单纯猪瘟死亡的猪,肾有出血点,脾不大,但多有出血性梗死,淋巴结周边出血,大肠有扣状溃疡,但猪肺疫往往和猪瘟混合发生。
与猪丹毒的区别:猪丹毒无喉部肿胀,多在皮肤出现典型红色疹块,指压褪色,剖检可见脾肿大,有时心内膜有菜花样赘生物,从血液、内脏及心内膜赘生物等病料中均可查出猪丹毒杆菌,可与猪肺疫区别。
与猪气喘病的区别:猪气喘病多发于哺乳仔猪和刚离乳的幼猪,病猪主要表现咳嗽、气喘、但体温和食欲无大变化。
剖检可见肺部呈胰样或肉样变,两侧病变对称,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肺门淋巴结肿大,断面湿润呈黄色,依此即可区别。
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区别: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肺炎多为两侧性,肺呈紫红色,切面似肝、间质内充满出血性胶样液体,肺表面附有纤维素凝块,有多量黄色胸腔渗出液,有的肺与胸膜粘连,肺炎灶硬结或为坏死性病灶。
1猪瘟猪瘟又称为“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为脾脏边缘梗死和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
临床表现。
早起食欲不振、精神沉郁。
喉头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四肢皮肤出血,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出血,肾脏点状出血,膀胱点状出血;急性感染时,盲肠浆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边缘梗死。
防治措施。
猪瘟防治,免疫是关键。
疫情严重的猪场,仔猪吃初乳前2h,注射猪瘟疫苗,即“超免”。
商品猪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确定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种猪免疫监测进行1~2次·年-1,抗体不达标者补免后监测,再次不达标则坚决淘汰之。
加强免疫。
引入猪群前进行猪瘟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购买猪群进入猪场后进行隔离饲养,排除有带毒可能后方可进入猪场。
2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和多种野生动物均可感染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患伪狂犬病的猪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体温升高和神经综合征。
其中新生仔猪最为敏感,偶见呕吐腹泻,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和四肢划水样等运动;育肥猪则大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但多数只呈现隐性感染,并长期带毒或排毒。
母猪如在怀孕初期感染可在感染后约20d发生流产,如在怀孕中期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常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
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常表现睾丸肿胀或萎缩,并逐渐丧失种用能力。
防治措施:目前防治伪狂犬病还没有特效药物,疫苗免疫是防治伪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的监管工作也是防治本病的措施之一,由于鼠类是伪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因此灭鼠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严格对猪、牛等牲畜进行分群饲养,可以避免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家畜间的交互感染。
要采取措施,净化猪群,采用基因缺失疫苗配合血清学检测方法,淘汰IgE 抗体阳性猪,逐步建立伪狂犬病阴性猪群,从而根除猪伪狂犬病。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其主要特征:母猪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繁殖障碍及仔猪的呼吸症状。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一、胸膜肺炎
1.疫情特点:多见于秋冬季,呈散发性,发病快,病死率高。
2.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厌食、倦怠等。
3.病理特点:肺部表现为肺实质出血、肺水肿、肺间质炎症及
纤维化。
4.实验室检查:肺部病变可见胸腔积液、酸碱失衡、电解质紊
乱等。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
1.疫情特点:多发生在仔猪阶段,易在猪群中蔓延,经口传播。
2.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呈急性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泻、
腹胀等。
3.病理特点: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肠壁出血、坏死,肠道腔
内见大量黏液和血迹。
4.实验室检查:粪便样本可发现抗原,新生仔猪可检测到DNA。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疫情特点:常见于猪群中,易在冬季流行,可导致流产、妊娠母猪呼吸道感染等。
2.临床表现:母猪流产、胎儿畸形、发热、咳嗽等。
3.病理特点:受感染母猪可有胎盘受损、胎儿死亡,呼吸道病变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等。
4.实验室检查:妊娠母猪血清可检测到抗体,呼吸道样本可检测到RNA。
附件:本文档涉及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的相关图片和实验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疫情特点:指疫情发生的时机、地点、方式等特征。
2.临床表现:指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3.病理特点: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引起的病变的特点。
4.实验室检查:指通过化验、检查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以获得病理诊断的依据。
猪腹泻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猪腹泻性传染病是猪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该病病原体主要为猪冠状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RV)、猪肠炎病毒(PEDV)等。
这些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引起猪腹泻、呕吐、腹痛、脱水等症状,病程短暂但病死率较高,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猪腹泻性传染病的致病菌种较多,且临床症状相似,因此在鉴别诊断和防治上面临一定的难度。
下面将对猪腹泻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猪冠状病毒(TGEV)病TGEV感染猪只,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脱水、呕吐等临床症状,尤其是仔猪。
但TGEV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猪腹泻性传染病类似,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诊。
鉴别方法主要包括TGEV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以上几种猪腹泻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通过对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来确定病因。
在临床诊断中,还需要结合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疫情监测和防治中,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设备,以便及时准确地对病原体进行检测,确诊疾病,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加强疫情监测对疫情高发区域和重点猪场,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温测定、粪便检测等,及时发现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定期组织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和依据。
2.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对疫情高发区域和重点猪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生猪养殖场的入场消毒、隔离管理和人员防护措施,防止病原体通过外部输入途径传播。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定期清洁、消毒,防止病原体在环境中滋生繁殖,造成疫情的传播。
3.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猪场应定期对猪舍、器具、设备和用具等进行全面、有效的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减少疫情的传播。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案,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消毒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原那么上是个别发病可采用注射疗法,有群体发病症候,或必须防止大面积流行时,可普遍拌料或饮水服,发病严重的可采取注射与服相结合。
1、大批发病时应采用拌料或饮水预防和治疗,或配合注射同时进展,联合用药时注射液一般应分开注射〔已证明可混合的除外〕,用法用量应按各产品的说明书使用。
.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原那么上是个别发病可采用注射疗法,有群体发病症候,或必须防止大面积流行时,可普遍拌料或饮水服,发病严重的可采取注射与服相结合。
1、大批发病时应采用拌料或饮水预防和治疗,或配合注射同时进展,联合用药时注射液一般应分开注射〔已证明可混合的除外〕,用法用量应按各产品的说明书使用。
.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猪肺炎霉形体〔MH〕2、流感病毒〔SIV〕3、蓝耳病毒〔PRRSV〕4、链球菌〔SS〕5、猪瘟病毒〔CSFV或HCV〕6、圆环病毒〔PCV〕7、口蹄疫病毒〔FMD V〕8、细小病毒〔PPV〕9、伪狂犬病毒〔PRV〕10、副嗜血杆菌〔HPS〕11、传染性胸膜肺炎〔APP〕12、仔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13、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14、巴氏杆菌一、疾病治疗原那么:1、准确诊断是选择用药及治愈的关键,猪场应配备经历丰富的兽医和根本诊断条件。
2、个别发病、或当病猪不能采食和饮水时、或急性热性疾病应采取注射给药。
3、当大批发病时,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治疗;也可采取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与注射相结合方式治疗;同时增用“多种维生素〞加强畜禽免疫机能。
4、当猪场曾发生过疾病在未得到净化时,猪群带毒或环境有野毒存在时,除搞好防疫免疫接种外,还应在猪群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防止个别免疫不好的猪只发病或引起群发。
见另发的?养猪场〔污染〕猪群药物保健方案?5、有条件时尽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药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6、因篇幅原因,本表“防治建议〞仅列出药名,用法用量请按各个产品的说明书要求使用,其中列出的1、2为药物选用组别,可根据情况及做致敏试验,选择细菌敏感药物使用。